“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近年来,襄垣县坚持“人才强县”战略,积极加强本土人才队伍建设,并为其提供广阔舞台,尽展其才,逐渐成为聚才用才的“强引擎”和“栖凤巢”。
释放乡愁,将五湖四海的本土人才“引进来”。作为2020年全县“六大专项行动”任务之一,出台的《襄垣县在外优秀人才联络和回归工作的实施方案》以本土人才为中心,通过技术合作、技术入股、成果转让等方式大力引进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的在外襄垣县优秀人才回乡创业、定居生活,广泛联系在外襄垣县知名人士通过多种方式关心和支持襄垣经济社会发展。襄垣县党群服务中心专门成立“人才回襄”工作站,从政策制度到人员资金给予保障,真正做到“心回襄、行回襄、人回襄”。
用心挖掘,让干事创业的本土人才“多起来”。襄垣县不断完善的人才政策和服务制度,为本土人才真正解决了在干事创业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让本土人才心无旁骛地投身到家乡建设中。出台《襄垣县“兴襄英才计划”实施意见》、《襄垣县“梧桐计划”实施方案》,成立襄垣县首家非公募的励才教育基金,为襄垣人才提供学业资助、就业补贴、医疗保障等多项优惠政策。虒亭镇高崖上村退伍军人马元凯积极响应回村创业,他联合部分村民创立的襄垣县源生黄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县政府的帮助下,与山西省谷物研究所、山西省玉米研究所、山西忻州农校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成立了技术顾问团队。目前,合作社种植规模达到150余亩,年产量30余吨,年销售收入50余万元。扎根基层续写军人魂的“老兵支书”吴广法,用一把挂面成为农业产业化亮丽名片的非遗传承人李艳军,在挖掘机上磨炼出“工匠精神”的挖掘机操作师栗玉奇……一位位本土人才踊跃而出,在全县范围内营造了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氛围。
搭建平台,让身怀绝技的本土人才“看过来”。为了让本土人才回归家乡更好的施展才干,襄垣县不断优化创业环境、强大发展平台。按照“以用为本”的原则,举办首届创新创业大赛和“襄垣工匠”职工技能大赛,涵盖砌墙工、钢筋工、电子商务师、点钞、剪纸等26项技能比赛,共产生选出6名“襄垣工匠”、16名“技能标兵”以及44名“襄垣技术能手”。设立1000万元人才产业发展基金和人才发展专项基金、建立青年创业金融服务基地、成立省级星创天地实践基地(天下襄星创天地)和创业联盟。努力形成人才愿留下、想创业、创成业的良好氛围,打造“永久牌”人才队伍,助力人才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来源:上党晚报 襄才)
原标题:畅叙桑梓情 共谋家乡业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近年来,襄垣县坚持“人才强县”战略,积极加强本土人才队伍建设,并为其提供广阔舞台,尽展其才,逐渐成为聚才用才的“强引擎”和“栖凤巢”。
释放乡愁,将五湖四海的本土人才“引进来”。作为2020年全县“六大专项行动”任务之一,出台的《襄垣县在外优秀人才联络和回归工作的实施方案》以本土人才为中心,通过技术合作、技术入股、成果转让等方式大力引进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的在外襄垣县优秀人才回乡创业、定居生活,广泛联系在外襄垣县知名人士通过多种方式关心和支持襄垣经济社会发展。襄垣县党群服务中心专门成立“人才回襄”工作站,从政策制度到人员资金给予保障,真正做到“心回襄、行回襄、人回襄”。
用心挖掘,让干事创业的本土人才“多起来”。襄垣县不断完善的人才政策和服务制度,为本土人才真正解决了在干事创业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让本土人才心无旁骛地投身到家乡建设中。出台《襄垣县“兴襄英才计划”实施意见》、《襄垣县“梧桐计划”实施方案》,成立襄垣县首家非公募的励才教育基金,为襄垣人才提供学业资助、就业补贴、医疗保障等多项优惠政策。虒亭镇高崖上村退伍军人马元凯积极响应回村创业,他联合部分村民创立的襄垣县源生黄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县政府的帮助下,与山西省谷物研究所、山西省玉米研究所、山西忻州农校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成立了技术顾问团队。目前,合作社种植规模达到150余亩,年产量30余吨,年销售收入50余万元。扎根基层续写军人魂的“老兵支书”吴广法,用一把挂面成为农业产业化亮丽名片的非遗传承人李艳军,在挖掘机上磨炼出“工匠精神”的挖掘机操作师栗玉奇……一位位本土人才踊跃而出,在全县范围内营造了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氛围。
搭建平台,让身怀绝技的本土人才“看过来”。为了让本土人才回归家乡更好的施展才干,襄垣县不断优化创业环境、强大发展平台。按照“以用为本”的原则,举办首届创新创业大赛和“襄垣工匠”职工技能大赛,涵盖砌墙工、钢筋工、电子商务师、点钞、剪纸等26项技能比赛,共产生选出6名“襄垣工匠”、16名“技能标兵”以及44名“襄垣技术能手”。设立1000万元人才产业发展基金和人才发展专项基金、建立青年创业金融服务基地、成立省级星创天地实践基地(天下襄星创天地)和创业联盟。努力形成人才愿留下、想创业、创成业的良好氛围,打造“永久牌”人才队伍,助力人才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来源:上党晚报 襄才)
原标题:畅叙桑梓情 共谋家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