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阳山(又名羊头山)巍然耸立在长子县与高平市、上党区交界处,鸡鸣一声闻三县,因传说是炎帝(神农氏)发明五谷之地而闻名于世,受到全球华人的关注。色头镇位于长子县最南部,首阳山山脚下,南接晋城市高平市神农镇,东依上党区八义镇。镇政府所在地色头村千年古村,人文厚重,被称为煤铁之乡、戏曲之乡,每年农历七月十一、十月初十两次物资交流大会,其中十月初十的大会历时十余天,传说为纪念炎帝(神农氏)发明五谷、创立日中为市而创办的,民间称作“神农会”,村子正中建有炎帝庙,一进两院,整个庙宇石雕、木雕、砖雕堪称一绝,历时弥久,演绎着当地百姓祭祀敬拜炎帝业绩、传承弘扬炎帝精神的故事。
农业起源与贸易开始
在东晋王嘉编写的古代中国神话志怪小说集《拾遗记》中,记录有一个故事:一天,一只周身通红的鸟儿,衔着一棵五彩九穗谷,飞在天空,掠过神农氏的头顶时,九穗谷掉在地上,神农氏见了,拾起来埋在了土壤里,后来竟长成一片。他把谷穗在手里揉搓后放在嘴里,感到很好吃。神农氏从这里得到启发,一样一样的尝,一样一样的试种,最后从中筛选出的麻、麦、谷、粟、豆五谷,流传至今,所以后人尊他为“五谷神”,创建中国农业原始的第一块试验田五谷畦。
神农氏教民种五谷后,并不单单靠天而收,还教民打井汲水,实行人工灌溉。当地至今留有五谷畦、神农井、神农泉、神农城、祭星台、全神沟等遗迹,后人为了纪念神农氏尝百草、种五谷的不朽功绩,在首阳山正顶上修建了神农(炎帝)高庙,大庙的屋顶前房檐滴水是高平市地界,后房檐滴水是长子县地界,留有“一庙盖两州(长子县属古潞州、高平市属古泽州)”的美谈。
色头村群山环抱,名气最大、人文最厚重的要数首阳山,这里是古代典籍记载炎帝活动最多的地方,炎帝神农在此播五谷,发现农耕文明,开创了中国农耕文明的先河。色头村一带是神农炎帝早期活动的区域,是农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中华农耕文明发源之地。农业的出现,人类的劳动果实已有剩余,这时,神农氏设立集市,让大家把吃不完、用不了的食物和东西,每天中午拿到集市上去交换,从而出现了原始的商品交易,后发展为庙会集市。色头村是最早有贸易往来的地区之一,为色头村庙会的兴盛奠定了基础。清代上党三绝之一、著名书法家冯士翘曾写到:“炎帝农开种万方,耕耘岂为一畦忙?羊头山上横纵亩,聊识艰难在帝王。”
三县分社与色头炎帝庙
当地的炎帝祭祀系列活动隆重而又热烈,当地流传有三县分社的故事,因首阳山位处三县交界,山顶有一座神农高庙,平时的祭祀活动、组织、费用由三县轮值,后来三县商议分社而办,将高庙所有予以分设,高平一方分的神庙,长子一方分的神位,上党区一方分的神像,请回神位后的长子一方,就近选择在首阳山脚下最大的色头村,筹资筹劳按首阳山的规模在村正中央修建炎帝庙,东跨院内建有关帝庙,民间尊奉关帝为武财神。老百姓亲切称之为“大庙”,民间也说是从首阳山上搬下来的。据庙内清同治五年《炎帝古刹重修碑志》记载:“其神也,仰之曰神农,尊之曰皇帝,威灵之显赫,道贯古今,德同天地”。
色头原名血头,又叫赤村,村名来历颇有典故,一则是传说首阳山上有个老道士,进京城诓驾,说首阳山是开天第一城,南有米山面山,东吃羊头西吃猪头,鸡叫一声鸣三县,二贤塔供秀于东南,炎帝庙雄于东北,观星台立于羊头山顶,清化寺静伏山腰,黑白龙池、跑马坪、全神沟、万佛洞无处不美。结果皇帝看后,大失所望,一怒之下砍了道士的头,鲜血从色头村(血头)流起,一直流到上党区楼底村(漏底)才漏完,村民把村庄叫作血头;一则是战国时秦将白起率军攻打赵国,秦军使用反奸计夺胜,秦将白起屠杀赵军四十万血流成河,从战场一直流到了村庄,于是称这个村子叫血头;一则是在战国时期长平之战前,有八义士拦路劝谏赵括不成,奋而自戮,以死相挟,结果义士鲜血一直流出十多里,在一处村落处停止,于是取名血头,后改为色头。
色头村炎帝庙以艺术文化之精之雅之美而享誉一方,正殿前的木雕图案,分别为“一品清莲( 莲花) 、和合二仙、三阳( 羊) 开泰、四喜( 喜鹊) 盈门( 梅花) 、五福( 蝙蝠) 捧寿、六( 鹿) 合( 鹤) 同( 桐) 春( 椿) 、挂印封侯、八仙过海”等等。献殿上四个柱础,是四头活灵活现的石狮子,传说在雕刻的时候,四个石匠被围挡起来,各自雕刻,结果雕刻完之后,四头狮子浑然一体,留下美谈。还有两幅名联,正殿上挂“粒我丞民,使有菽粟如水火;播时百谷,先知稼穑之艰辛”。山门上建有戏台,戏台上挂“传传传传传新传传传传韵,调调调调调古调调调调腔”,构成了色头村最有趣最独特的一道文化风景。
神农庙会和戏曲之乡
纪念神农的庙会从农历十月初十开始,持续十余天,从时间上看,正值秋后年前,民间消费膨胀,物资购销两旺,贸易成交活跃,先后有太原、河南、内蒙古、北京等地客商携带各路商品参会,来赶会的百姓更是人山人海,色头村家家户户不是留宿外地的客商,就是招呼外村的亲朋好友,庙会不仅仅带来物资的交流,更促进了戏曲艺术的发展,据考证,色头村是上党落子在长子县境内最早兴起的地方,一度被人称作色头落子,在硬件上,色头村除炎帝庙古戏台外,现存三嵕庙古戏台,一个古村落,两座古戏台,年节汇演粉墨登场,平时排练锣鼓喧天,庙会集市隆重热烈,加上周边鲍寨、地河、庄里等村,是全县历史上古戏台最为集中的地方,实属罕见,怪不得人称色头为“戏窝”。
在软件上,落子演员有当时最强的阵容,不少演员远走他乡成为兄弟剧团的台柱子,最有名的是名扬上党的赵迷则,村里人叫小迷则,他的艺术影响可从民谚中窥见一斑,“着急去看小迷则,错把枕头当孩的”“为了去看小迷则,做饭忘了擀旗的”,一代名伶的出现是因为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社会氛围,不论男女老小,随便拉出一个都会唱《骂殿》《二进宫》《卖苗郎》,更有夸张地说,色头的狗、驴、马叫出来也带着板眼,合辙押韵,与众不同。清朝时期四条老街都有戏班,相互竞演,蔚为壮观。一句“色头人出的是笨力气,挖煤打铁闹戏班”的民谚流传至今。
如今,走进色头村,村中有炎帝庙,北有三嵕庙、关帝阁( 七星阁) ,北街有子孙祠、高谋祠,东街有二仙庙、观音庙,西街有玉皇庙,南街有五谷财神庙、高谋祠,民间宅院有“锦元当”当铺院、赵家祠堂、赵家大院、斗杆院、冀家大院、冯家大院、西南街高楼院等等。一处处文化古迹,今天看来是文旅开发的资源,更主要是历史的印记、经济的缩影、文化的结晶。(来源:上党晚报 王帅)
原标题:首阳山下神农会 易始祖敬炎帝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首阳山(又名羊头山)巍然耸立在长子县与高平市、上党区交界处,鸡鸣一声闻三县,因传说是炎帝(神农氏)发明五谷之地而闻名于世,受到全球华人的关注。色头镇位于长子县最南部,首阳山山脚下,南接晋城市高平市神农镇,东依上党区八义镇。镇政府所在地色头村千年古村,人文厚重,被称为煤铁之乡、戏曲之乡,每年农历七月十一、十月初十两次物资交流大会,其中十月初十的大会历时十余天,传说为纪念炎帝(神农氏)发明五谷、创立日中为市而创办的,民间称作“神农会”,村子正中建有炎帝庙,一进两院,整个庙宇石雕、木雕、砖雕堪称一绝,历时弥久,演绎着当地百姓祭祀敬拜炎帝业绩、传承弘扬炎帝精神的故事。
农业起源与贸易开始
在东晋王嘉编写的古代中国神话志怪小说集《拾遗记》中,记录有一个故事:一天,一只周身通红的鸟儿,衔着一棵五彩九穗谷,飞在天空,掠过神农氏的头顶时,九穗谷掉在地上,神农氏见了,拾起来埋在了土壤里,后来竟长成一片。他把谷穗在手里揉搓后放在嘴里,感到很好吃。神农氏从这里得到启发,一样一样的尝,一样一样的试种,最后从中筛选出的麻、麦、谷、粟、豆五谷,流传至今,所以后人尊他为“五谷神”,创建中国农业原始的第一块试验田五谷畦。
神农氏教民种五谷后,并不单单靠天而收,还教民打井汲水,实行人工灌溉。当地至今留有五谷畦、神农井、神农泉、神农城、祭星台、全神沟等遗迹,后人为了纪念神农氏尝百草、种五谷的不朽功绩,在首阳山正顶上修建了神农(炎帝)高庙,大庙的屋顶前房檐滴水是高平市地界,后房檐滴水是长子县地界,留有“一庙盖两州(长子县属古潞州、高平市属古泽州)”的美谈。
色头村群山环抱,名气最大、人文最厚重的要数首阳山,这里是古代典籍记载炎帝活动最多的地方,炎帝神农在此播五谷,发现农耕文明,开创了中国农耕文明的先河。色头村一带是神农炎帝早期活动的区域,是农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中华农耕文明发源之地。农业的出现,人类的劳动果实已有剩余,这时,神农氏设立集市,让大家把吃不完、用不了的食物和东西,每天中午拿到集市上去交换,从而出现了原始的商品交易,后发展为庙会集市。色头村是最早有贸易往来的地区之一,为色头村庙会的兴盛奠定了基础。清代上党三绝之一、著名书法家冯士翘曾写到:“炎帝农开种万方,耕耘岂为一畦忙?羊头山上横纵亩,聊识艰难在帝王。”
三县分社与色头炎帝庙
当地的炎帝祭祀系列活动隆重而又热烈,当地流传有三县分社的故事,因首阳山位处三县交界,山顶有一座神农高庙,平时的祭祀活动、组织、费用由三县轮值,后来三县商议分社而办,将高庙所有予以分设,高平一方分的神庙,长子一方分的神位,上党区一方分的神像,请回神位后的长子一方,就近选择在首阳山脚下最大的色头村,筹资筹劳按首阳山的规模在村正中央修建炎帝庙,东跨院内建有关帝庙,民间尊奉关帝为武财神。老百姓亲切称之为“大庙”,民间也说是从首阳山上搬下来的。据庙内清同治五年《炎帝古刹重修碑志》记载:“其神也,仰之曰神农,尊之曰皇帝,威灵之显赫,道贯古今,德同天地”。
色头原名血头,又叫赤村,村名来历颇有典故,一则是传说首阳山上有个老道士,进京城诓驾,说首阳山是开天第一城,南有米山面山,东吃羊头西吃猪头,鸡叫一声鸣三县,二贤塔供秀于东南,炎帝庙雄于东北,观星台立于羊头山顶,清化寺静伏山腰,黑白龙池、跑马坪、全神沟、万佛洞无处不美。结果皇帝看后,大失所望,一怒之下砍了道士的头,鲜血从色头村(血头)流起,一直流到上党区楼底村(漏底)才漏完,村民把村庄叫作血头;一则是战国时秦将白起率军攻打赵国,秦军使用反奸计夺胜,秦将白起屠杀赵军四十万血流成河,从战场一直流到了村庄,于是称这个村子叫血头;一则是在战国时期长平之战前,有八义士拦路劝谏赵括不成,奋而自戮,以死相挟,结果义士鲜血一直流出十多里,在一处村落处停止,于是取名血头,后改为色头。
色头村炎帝庙以艺术文化之精之雅之美而享誉一方,正殿前的木雕图案,分别为“一品清莲( 莲花) 、和合二仙、三阳( 羊) 开泰、四喜( 喜鹊) 盈门( 梅花) 、五福( 蝙蝠) 捧寿、六( 鹿) 合( 鹤) 同( 桐) 春( 椿) 、挂印封侯、八仙过海”等等。献殿上四个柱础,是四头活灵活现的石狮子,传说在雕刻的时候,四个石匠被围挡起来,各自雕刻,结果雕刻完之后,四头狮子浑然一体,留下美谈。还有两幅名联,正殿上挂“粒我丞民,使有菽粟如水火;播时百谷,先知稼穑之艰辛”。山门上建有戏台,戏台上挂“传传传传传新传传传传韵,调调调调调古调调调调腔”,构成了色头村最有趣最独特的一道文化风景。
神农庙会和戏曲之乡
纪念神农的庙会从农历十月初十开始,持续十余天,从时间上看,正值秋后年前,民间消费膨胀,物资购销两旺,贸易成交活跃,先后有太原、河南、内蒙古、北京等地客商携带各路商品参会,来赶会的百姓更是人山人海,色头村家家户户不是留宿外地的客商,就是招呼外村的亲朋好友,庙会不仅仅带来物资的交流,更促进了戏曲艺术的发展,据考证,色头村是上党落子在长子县境内最早兴起的地方,一度被人称作色头落子,在硬件上,色头村除炎帝庙古戏台外,现存三嵕庙古戏台,一个古村落,两座古戏台,年节汇演粉墨登场,平时排练锣鼓喧天,庙会集市隆重热烈,加上周边鲍寨、地河、庄里等村,是全县历史上古戏台最为集中的地方,实属罕见,怪不得人称色头为“戏窝”。
在软件上,落子演员有当时最强的阵容,不少演员远走他乡成为兄弟剧团的台柱子,最有名的是名扬上党的赵迷则,村里人叫小迷则,他的艺术影响可从民谚中窥见一斑,“着急去看小迷则,错把枕头当孩的”“为了去看小迷则,做饭忘了擀旗的”,一代名伶的出现是因为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社会氛围,不论男女老小,随便拉出一个都会唱《骂殿》《二进宫》《卖苗郎》,更有夸张地说,色头的狗、驴、马叫出来也带着板眼,合辙押韵,与众不同。清朝时期四条老街都有戏班,相互竞演,蔚为壮观。一句“色头人出的是笨力气,挖煤打铁闹戏班”的民谚流传至今。
如今,走进色头村,村中有炎帝庙,北有三嵕庙、关帝阁( 七星阁) ,北街有子孙祠、高谋祠,东街有二仙庙、观音庙,西街有玉皇庙,南街有五谷财神庙、高谋祠,民间宅院有“锦元当”当铺院、赵家祠堂、赵家大院、斗杆院、冀家大院、冯家大院、西南街高楼院等等。一处处文化古迹,今天看来是文旅开发的资源,更主要是历史的印记、经济的缩影、文化的结晶。(来源:上党晚报 王帅)
原标题:首阳山下神农会 易始祖敬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