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留区:移风易俗树立乡村文明新风
发布时间: 2021-01-27   |  来源: 长治日报
 
分享到:

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讲排场的少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闲暇中,喝酒打牌、拨弄是非的少了,读书看报、娱乐健身的多了;餐桌上,铺张浪费的少了,勤俭节约的多了……春节临近,年味渐浓,在屯留区的广袤乡村,一股股文明新风犹如扑面而来的春风,吹进百姓心田,滋润着千家万户。

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近年来,屯留区把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从理念转变、内容创新、制度完善等层面不断探索,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引导广大群众革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让崇德向善、勤俭节约、崇尚科学、健康生活的文明新风尚在麟绛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顶层设计“一盘棋”

隆重庄严、华而不俗、喜而不闹,华美的汉服和新人们脸上幸福的微笑相互映衬。一场“好家风·好嫁风”“汉唐新韵·情定石泉海”百人中式集体婚礼至今让许多人记忆犹新。

“举办这样的活动,目的是希望这些新人们能扛起‘移风易俗’这面旗帜,积极行动起来,转变观念,身体力行地去影响身边的朋友,在新时代里逐步形成一种‘新婚俗’。”屯留区委书记马先明如是说。

图为:集体婚礼(资料图)

天价彩礼、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炫富攀比、铺张浪费、随礼泛滥……这些歪风陋习让老百姓负担沉重、苦不堪言,但又屡禁不止。

移山易,易风难。

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的意见》后,屯留区进一步明确坚持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弘扬什么,开展了一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整治婚丧嫁娶陈规陋习为切入点,深入人心、声势浩大的移风易俗大行动。

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组织区乡镇、重点农村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召开座谈会、讨论会、征求意见会,按照市委、市政府《意见》精神,强化理论引导、注重制定程序、突出工作重点、明确职责分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各部门、各乡镇各司其职、通力协作,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与此同时,各村全面开展“村规民约”修订完善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治理等内容融入村规民约,培养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提振农民精气神。

做实载体强推进

千年风俗一朝改,转变思想是关键。

宣传教育引导。屯留区运用报纸、电视、网站、微信等媒体,广泛宣传报道当前农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敬亲等方面的先进典型,使新人新事深入人心;在全区14个乡镇区广泛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专题讲座、文艺志愿表演,并利用顺口溜、大喇叭、微信群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发布,使移风易俗核心要义和整体要求深入人心。

图为:敲锣打鼓为“最美新娘”送牌匾(资料图)

传统文化浸润。先后开展“十星级文明户”“零彩礼光荣户”“低彩礼模范户”“最美新娘”等评选活动,对榜上有名者,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群众、引导群众、营造风尚、成风化俗。组建“巾帼宣讲团”“文明志愿演出小分队”“退休老人文艺爱好者志愿演出小分队”等各种文艺团体深入社区、走进乡村,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敬亲等清风正气融入群众生活。

道德教育示范。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这是屯留区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的重要“法宝”。全国理论宣讲先进个人、道德模范秦全保,当代乡贤郭贵珍在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宣讲中,把屯留区移风易俗相关内容做成通俗易懂的宣讲提纲,深入各乡镇区和区直单位进行重点宣讲,用朴实的话语和熟悉的乡音感染辐射周围人,带动更多人向榜样典型看齐。

党员干部立标杆

风俗之变,难在开端。

屯留区要求党员干部走在前列、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同时建章立制,以党员干部为示范群体,推出一系列具体化的工作制度,将移风易俗作为党员的纪律要求,让移风易俗的“软要求”转化为“硬约束”。

“不放鞭炮,不打礼花,不搞八音会,二十条烟、两顿饭、一袋面,3天就办完了喜事,费用方面减了16000多元,关键还省了不少麻烦事儿!”谈起去年儿子结婚,路村乡老军庄村党支部副书记李红军眉眼间全是笑意。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河神庙乡梨树庄村党支部书记路秋生两个女儿出嫁均为“零彩礼”;吾元镇岭村党支部书记张腊梅嫁女儿,主动不要彩礼、不雇豪华车队、不设账房、不许村民随礼。

机关干部、党员干部、村干部做带头人、代言人、榜样人,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年轻人新婚更文明,年长者思想更开明。

党风正,则民风淳。

西贾乡崔郭村老人郭建林因病去世,在外工作且条件都很好的两个儿子响应村委会号召,办事三天一切从简,除亲子外,其余戴孝帽佩白花,做到丧事简办;同村村民王红卫为儿子完婚,主动和村红白理事会联系,办事当日不燃放烟花爆竹、不请乐队、不进行文艺表演,只是当日一顿大锅饭,节省了两万多元开支。

据初步统计,自开展移风易俗以来,当地群众操办红白事宜普遍节省费用5千元至数万元不等。

移风易俗,需要水滴石穿,贵在持之以恒。当下,移风易俗的新风在麟绛大地越吹越强劲,文明新风尚正在逐渐变成全社会的共同遵循,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来源:长治日报 记者张海霞、马嫣捷

原标题:屯留区移风易俗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编辑:李倩]

  相关链接
· 屯留区召开“两节”期间重点工作部署会议
· 屯留区入选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 屯留区入选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 刘卓良在屯留区调研疫情防控、护林防火等工作
· 长治市“菜篮子”工作小组到屯留区进行工作考核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屯留区
屯留区:移风易俗树立乡村文明新风

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讲排场的少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闲暇中,喝酒打牌、拨弄是非的少了,读书看报、娱乐健身的多了;餐桌上,铺张浪费的少了,勤俭节约的多了……春节临近,年味渐浓,在屯留区的广袤乡村,一股股文明新风犹如扑面而来的春风,吹进百姓心田,滋润着千家万户。

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近年来,屯留区把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从理念转变、内容创新、制度完善等层面不断探索,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引导广大群众革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让崇德向善、勤俭节约、崇尚科学、健康生活的文明新风尚在麟绛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顶层设计“一盘棋”

隆重庄严、华而不俗、喜而不闹,华美的汉服和新人们脸上幸福的微笑相互映衬。一场“好家风·好嫁风”“汉唐新韵·情定石泉海”百人中式集体婚礼至今让许多人记忆犹新。

“举办这样的活动,目的是希望这些新人们能扛起‘移风易俗’这面旗帜,积极行动起来,转变观念,身体力行地去影响身边的朋友,在新时代里逐步形成一种‘新婚俗’。”屯留区委书记马先明如是说。

图为:集体婚礼(资料图)

天价彩礼、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炫富攀比、铺张浪费、随礼泛滥……这些歪风陋习让老百姓负担沉重、苦不堪言,但又屡禁不止。

移山易,易风难。

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的意见》后,屯留区进一步明确坚持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弘扬什么,开展了一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整治婚丧嫁娶陈规陋习为切入点,深入人心、声势浩大的移风易俗大行动。

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组织区乡镇、重点农村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召开座谈会、讨论会、征求意见会,按照市委、市政府《意见》精神,强化理论引导、注重制定程序、突出工作重点、明确职责分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各部门、各乡镇各司其职、通力协作,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与此同时,各村全面开展“村规民约”修订完善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治理等内容融入村规民约,培养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提振农民精气神。

做实载体强推进

千年风俗一朝改,转变思想是关键。

宣传教育引导。屯留区运用报纸、电视、网站、微信等媒体,广泛宣传报道当前农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敬亲等方面的先进典型,使新人新事深入人心;在全区14个乡镇区广泛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专题讲座、文艺志愿表演,并利用顺口溜、大喇叭、微信群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发布,使移风易俗核心要义和整体要求深入人心。

图为:敲锣打鼓为“最美新娘”送牌匾(资料图)

传统文化浸润。先后开展“十星级文明户”“零彩礼光荣户”“低彩礼模范户”“最美新娘”等评选活动,对榜上有名者,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群众、引导群众、营造风尚、成风化俗。组建“巾帼宣讲团”“文明志愿演出小分队”“退休老人文艺爱好者志愿演出小分队”等各种文艺团体深入社区、走进乡村,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敬亲等清风正气融入群众生活。

道德教育示范。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这是屯留区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的重要“法宝”。全国理论宣讲先进个人、道德模范秦全保,当代乡贤郭贵珍在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宣讲中,把屯留区移风易俗相关内容做成通俗易懂的宣讲提纲,深入各乡镇区和区直单位进行重点宣讲,用朴实的话语和熟悉的乡音感染辐射周围人,带动更多人向榜样典型看齐。

党员干部立标杆

风俗之变,难在开端。

屯留区要求党员干部走在前列、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同时建章立制,以党员干部为示范群体,推出一系列具体化的工作制度,将移风易俗作为党员的纪律要求,让移风易俗的“软要求”转化为“硬约束”。

“不放鞭炮,不打礼花,不搞八音会,二十条烟、两顿饭、一袋面,3天就办完了喜事,费用方面减了16000多元,关键还省了不少麻烦事儿!”谈起去年儿子结婚,路村乡老军庄村党支部副书记李红军眉眼间全是笑意。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河神庙乡梨树庄村党支部书记路秋生两个女儿出嫁均为“零彩礼”;吾元镇岭村党支部书记张腊梅嫁女儿,主动不要彩礼、不雇豪华车队、不设账房、不许村民随礼。

机关干部、党员干部、村干部做带头人、代言人、榜样人,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年轻人新婚更文明,年长者思想更开明。

党风正,则民风淳。

西贾乡崔郭村老人郭建林因病去世,在外工作且条件都很好的两个儿子响应村委会号召,办事三天一切从简,除亲子外,其余戴孝帽佩白花,做到丧事简办;同村村民王红卫为儿子完婚,主动和村红白理事会联系,办事当日不燃放烟花爆竹、不请乐队、不进行文艺表演,只是当日一顿大锅饭,节省了两万多元开支。

据初步统计,自开展移风易俗以来,当地群众操办红白事宜普遍节省费用5千元至数万元不等。

移风易俗,需要水滴石穿,贵在持之以恒。当下,移风易俗的新风在麟绛大地越吹越强劲,文明新风尚正在逐渐变成全社会的共同遵循,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来源:长治日报 记者张海霞、马嫣捷

原标题:屯留区移风易俗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