荫城五月十三会
发布时间:
2020-11-17
| 来源:
上党晚报
雄山北麓,陶水河畔,有一片古老而美丽的风水宝地——荫城。这里素有“千年铁府、万里荫城”的美誉。一年四季商贾云集,百业兴旺。村里有四条长街,还有很多胡同,都开满了店铺和作坊。有铁货行店和铁货铺、糖果铺、碗铺、秤铺、木铺、锯铺、药铺、纸扎铺、土矿铺、银匠铺、钱铺、当铺。作坊有醋坊、酱坊、酒坊、油坊、烟坊、纸坊、皮坊、荆坊、染坊、炮坊等,另外还有餐饮酒肆、车马店、留人店和骆驼场,可谓蔚为大观,应有尽有。
提起五月十三会,它的兴起还有段妙趣横生的来由。相传汉末三国时期,关羽为曹操所败而身陷曹营。他身在曹营心在汉,探得刘备、张飞去处,决然封金挂印弃曹而别,一路过关斩将,朝刘张奔去。然而张飞听信关羽降曹,非但拒开城门,还率兵追杀于他。关羽前无去路、后有追兵,腹背受敌,苦不堪言。无奈又被蔡阳逼在上党郡雄山一带。炎热的五月,关羽口干舌燥,青龙偃月刀也使得钝而不锐。心欲磨刀迎敌,却滴水难求。关羽不禁仰天长叹“天不助我,我命休矣! ”话音刚落,只见狂风大作,乌云聚合,大雨倾盆。一会儿雨过天晴,蔡阳领人马赶来,交战两三个回合,就被关羽斩于马下。张飞赶来, 见关羽斩了蔡阳,自知错怪哥哥,上前致歉,行了大礼。这天正是夏历五月十三。自此以后,雄山大地的百姓敬仰这位大义凛然的关羽,便把这天的突然降雨称作磨刀神雨。后来人们每逢五月十三这天,就设坛祭祀这位忠义双全的英雄。
时光流逝,时代不断变化。到了明代,手工业和商业的日益发展,广大农民、手工业生产者和商人,他们怀着发财致富的心愿,齐心协力在荫城村北、陶水( 北河) 南岸修起了关公庙。庙内殿堂廊庑、山门、石狮、水壁、戏楼,一应俱全。不仅如此还在村北、村东修起城门。盖起了关公庙又有城门,于是一年一度的五月十三庙会正式兴起。
乾隆盛世时期,随着潞州铁商的扩充和组合,以及各路商客潮涌般地介入,千年铁府开创了一个铁货王朝时代。村村打铁、户户开炉,打铁致富,经营聚财成为人们生活的基本理念和梦想。于是村里的绅士和内外铁商聚而相议,募财投资,于乾隆年间,分别在村西西庵(慈惠庵) 后面,村南大云寺前面加盖了两个关帝庙,供奉起关羽。这样,荫城五月十三会规模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深远。其性质也从祭祀趋向了经济,趋向了精神和文化。由于大会人多面广,物流量大,尤其是经销铁器商品者,坐商怕失时运、行贾怕丢良机,终日坐在庙内庙外,展销商品,洽谈生意,因此庙会从五月十三正式开始,连月不散,一直延续至农历六月末才告完结。
五月十三铁货会是我国北方久负盛名的一次大庙会,清末民国,时局动荡,逐渐衰退。抗战时期,侵华日军占据荫城,昔日的庙会繁华化为乌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五月十三会雄风再振,成为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大会。
除五月十三会外,荫城还有两个庙会,一是清明会,另一个是八月初一敬奉天地、水府三官老爷的秋报会。这些庙会的来龙去脉也很富有神奇色彩和浪漫情调。相传在荫城北街三官庙里住着两个师傅,一老一少。老师傅身在佛院,心不离红尘;小师傅憨厚无邪,终日在庙内扫院打杂,有时出门化斋。一天,小师傅见院里长出株美丽而奇妙的花,却道不出名堂。老师傅一看是株人参,喜出望外,拿到厨房去蒸,可盼日后修成正果。正巧此时有位老施主求见叙话,他不得不离开到禅房照应。正在扫院的小师傅闻得一股香味,腹内饥肠辘辘,顺着香味进了厨房,把人参吃了个干净,一霎时,老师傅会罢客回来,见没了人参,拿起火柱就朝小师傅打去。小师傅拔腿就跑,出大门时顺手取了个顶门叉,一边防一边跑奔出了大门。老师傅恼羞成怒,追到大街上。人们围过来看师傅打徒儿本不稀奇,可谁也没想到小师傅手里拿着的顶门叉,顷刻间竟然飘飞起来,拖住小师傅升到天空,直向东南。街上人惊呆了,连忙跪下磕头。只听见空中传来声音: “我本是紫团山一仙童,师傅见我罪期满,收归我也……众乡亲有事可到紫团洞找我。”
没过几年,荫城村遇到大旱,仰天求雨,屡不灵应。村民心急火燎,不知所措。此刻,有的人想到三官小师傅的“临别赠言”,于是村里就派了属相为天龙地虎的一行雨官,带着水瓶到壶关紫团洞去跪等小师傅,将洞里神水装满水瓶,然后接小师傅上銮驾,鸣锣开道一路走来。一踏入荫城地界,乡民就跪地接驾,鸣炮奏乐。忽然天空乌云密布,果然下起了雨,人们欣喜若狂,扛着小师傅在大街上领功夸官,之后把小师傅敬奉进三官庙。到丰收在望的八月初一,人们再把他请进馆街玉皇观庙内,为他唱三天大戏,还要说书、耍故事、唱干板歌,感恩报德。会后再把小师傅送到郭良村姥姥家转转,然后再送回到紫团洞内。这样年复一年,一个求神拜佛、祈祷五谷丰登的香火会,即八月初一秋报会正式兴起。
原标题:千年铁府神奇庙会 荫城五月十三会
[编辑: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