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区琚寨“贾”字刀:冶铁铸造技艺的代表
发布时间: 2020-02-21   |  来源: 上党晚报
 
分享到:

非遗档案:

名称:荫城冶铁铸造技艺

类别:传统技艺

级别:山西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贾忠平 男 62岁

传承地:上党区荫城镇琚寨村

代表作:“贾”字刀

长治,古称上党、潞州、潞安府。上党产铁,古来有之。明清时期,以上党区荫城镇为中心,周围130多个村庄村村有铁炉,户户有铁匠,铁炉作坊星罗棋布,风箱声、锤击声昼夜不断,成百上千铁匠打造出来的铁器,从这片盛产煤铁的土地上流向了全国乃至世界,创造出“万里荫城,日进斗金”的商业神话,成就了享誉海内外的荫城铁艺。

3月27日,采访组驱车赶往荫城镇琚寨村,寻访荫城冶铁铸造技艺、“贾”字刀的传承人贾忠平,追寻那段繁华历史,感受荫城铁艺非凡魅力。

图为:贾忠平和老伴正在打铁

守望 传统技艺的老人

从上党区出发,沿着长陵线一路向东南进发,经过荫城镇再走不到2公里就到琚寨了。3月末的上党,还有些春寒料峭,刚刚经历过一场小雨的洗礼,乡下湿润的空气里弥漫着新翻的泥土气息。道路两旁的田地里,人们早早开始了土地上的劳作。

“贾”字刀铁匠铺就在琚寨村口,一进村就能看到一块简单的招牌——贾字厨刀农具厂。说是厂子,其实只有贾忠平一个人,烧铁、打铁,贾忠平一个人操持,忙的时候老伴过来帮帮忙,他打制的菜刀尤其有名,定期有商贩收走,不愁卖。

在这间老旧的铁匠铺里,被熏得发黑的墙壁写满了岁月的沧桑,打铁的锤子、简陋的炉子,还有一张嵌着磨刀石的长板凳无不诉说着光阴荏苒。

老贾的到来打断了我们的思绪,却又活生生地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末代铁匠的孤独世界。今年62岁的贾忠平,16岁就跟随父亲学打铁,是贾家第三代打铁人。40多年的铁匠生涯磨炼出他执著、严谨的性格,他打制的铁器远近闻名、颇有口碑,尤其是铁包钢菜刀。

老贾干活十分利索,只见他选了一块茬口干净、没有杂质的铁块,放在火上烧得通红,然后用长长的夹子夹起,老伴抡起大锤熟练地将烧红的铁块锤扁一些,初步定型;由于没有壮劳力,老贾用电气锤打代替了部分手工锤打,等打过两三遍之后,他将一条与刀长度相等的钢条放入打出凹槽的刀刃处,然后继续锤打,反复淬炼,直到钢与铁融为一体;最后他用特制的磨刀工具为菜刀开刃,一把独具特色的“贾”字刀就这样诞生了。

“我炼制的刀大致要经过30多道工序,中间的刀刃是钢,两边是铁,好铁包着好钢打出来的刀非常耐用,而且长期不坏、不用磨刀,这恐怕也就是‘好钢用在刀刃上’的来历吧。”说完,贾忠平憨憨地一笑,“可如今,想学这门手艺的人几乎没有了,远近几个村庄也就我这一个老铁匠了。”

回望 铁府荫城的荣华

铁,石与火的结晶。早在春秋战国时,潞州的实用铁制品已很丰盛,仅在1955年长治分水岭战国墓中,一次就出土铁凿、铁缒、铁镢、铁斧、铁铲等17件,这足以证明战国时期的长治一带,铁制生产工具已经广泛应运;汉朝,这里的采煤、冶铁已具规模,至唐朝时,潞州已用铁铸制钱币,1999年在长治炉坊巷唐朝铸币遗址一次出土铁质“开元通宝”钱146枚;宋朝时,朝廷升潞州为隆德府,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长治西街一王姓居民家中祖传有“大观元年(1107年)隆德府左第五界,丁亥年正月一日”等确切文字记年、记地名的“铁书”一通;在《明史·食货志》及《续文献通考》中言: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全国13个铁冶所,潞安荫城即为其中之一;清朝至民国年间,荫城铁货发展到鼎盛时期,据荫城镇桑梓村西庵庙、石炭峪村玉皇庙碑刻记载:清乾隆、嘉庆年间,“荫城铁水奔流全国”。

荫城铁货闻名遐迩,誉满全国,其主要原因是品种全、质量好、善经营。据《上党区志》记载,当时荫城铁货多达三千多个品种,其中分为生铁、熟铁货两大类,两大类中又分为钉、锤、刀、锯、斧、锄等几十个种类。每个种类又按大小、轻重、式样和用途,具体分为上百个型号,名目繁杂,数不胜数,各地用户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任意挑选。

其实,早在汉代,上党就设有铁官,荫城镇驻有铁商。正是由于专业化的发展和分工,荫城的冶铁铸造技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明清时期,荫城几乎成为铁货的代名词。荫城及其周围的130多个村庄家家有铁炉,人人会打铁。炉火刺破夜幕,与星光共辉;锤声惊醒物眠,与鸡鸣互闻。当时,铁货年交易额最高时达一千多万两白银,史料中有“日进斗金”的记载。

然而荫城铁货火红了数百年,最终不可避免地衰落了。到了民国时期,荫城铁业已是强弩之末。连年不断军阀混战,交通阻隔,运输停滞,铁货积压,生产渐趋萧条。再后来,工业化的历史车轮从西方碾向东方,成本低、价格优的洋铁货逐渐占领了市场,不断压缩手工铁货的生存空间。最终,曾经以手工打制著称的荫城铁货犹如迟暮英雄,无可奈何地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盼望 古老技艺的传承

“我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他们都在市里上班,没有从事祖辈们传下来的行当,不用受这个苦了。打铁是个苦差事,你看我的左右大拇指下边,有一个黑色的鼓包,那里包着一小块铁。当年打铁的时候,两个大锤用力碰在一起,锤子上的一个小铁块被打下来,钻进了我的肉里,没有取出来,经常和火打交道,烧伤、烫伤就更加平常了,这么危险的生活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干。”

贾忠平年轻的时候,和铁匠铺的伙计们一天能打出五六十把刀,十里八乡非常有名,甚至还有从其他县赶过来的顾客,就为能买到一把“贾”字刀。老贾回忆:“以前我这铁匠铺里什么铁器都打,钉、锤、勺、铲、盆、刀、斧……老百姓用的,没有我不会打的。可是现在打铁的就剩我一人,一天最多能打出两三把菜刀,其他农具打得就更少了。”

一边聊天,老贾一边收拾着刚打出来的菜刀,并在刀面上刻下“贾”字招牌。每次卖刀的时候,他都会仔细检查刀刃、刀把,如果没有瑕疵,他就会拿一张纸小心翼翼地将刀包住,只露出刀把,然后套上写有“贾字厨刀”的纸质刀套,在把刀交到客人手上的时候,像是完成了一个仪式似的。这个时候,老贾的眼神里充满了期待,等待着客人对刀的评价,再三叮嘱客人用刀的方法,生怕使用不当影响了刀的价值。或许,这种感觉只有在老贾的铁匠铺里会有,在那些现代化大批量生产刀具的工厂里是怎么也找不到的。

尽管老贾嘴上说打铁的生活又累又危险,而且收入不佳,但是从他对“贾”字刀那份超越买卖的感情来看,他绝不希望这门手艺就这样枯萎凋零。在他的心里荫城铁艺早已不是单纯的谋生手艺,更包含着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执着、严谨的生活态度和不怕苦、不惧险的拼搏精神,他想通过铁艺这门技术让后人永远铭记铁府荫城的光辉历史和潞州匠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来源:上党晚报 文/记者 张一博 图/记者 杨军)

原标题:荫城铁艺石与火淬炼出的铁府


[编辑:邢璐霞]

  相关链接
· 长治举办非遗灯谜创作大赛献礼建国70周年
· 武乡县丰州镇:非遗文化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山西首部非遗普法微电影《铜锣声声》在长子县顺利杀青
· 201人、15个项目!长治35.1万元奖励非遗保护传承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非遗
上党区琚寨“贾”字刀:冶铁铸造技艺的代表

非遗档案:

名称:荫城冶铁铸造技艺

类别:传统技艺

级别:山西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贾忠平 男 62岁

传承地:上党区荫城镇琚寨村

代表作:“贾”字刀

长治,古称上党、潞州、潞安府。上党产铁,古来有之。明清时期,以上党区荫城镇为中心,周围130多个村庄村村有铁炉,户户有铁匠,铁炉作坊星罗棋布,风箱声、锤击声昼夜不断,成百上千铁匠打造出来的铁器,从这片盛产煤铁的土地上流向了全国乃至世界,创造出“万里荫城,日进斗金”的商业神话,成就了享誉海内外的荫城铁艺。

3月27日,采访组驱车赶往荫城镇琚寨村,寻访荫城冶铁铸造技艺、“贾”字刀的传承人贾忠平,追寻那段繁华历史,感受荫城铁艺非凡魅力。

图为:贾忠平和老伴正在打铁

守望 传统技艺的老人

从上党区出发,沿着长陵线一路向东南进发,经过荫城镇再走不到2公里就到琚寨了。3月末的上党,还有些春寒料峭,刚刚经历过一场小雨的洗礼,乡下湿润的空气里弥漫着新翻的泥土气息。道路两旁的田地里,人们早早开始了土地上的劳作。

“贾”字刀铁匠铺就在琚寨村口,一进村就能看到一块简单的招牌——贾字厨刀农具厂。说是厂子,其实只有贾忠平一个人,烧铁、打铁,贾忠平一个人操持,忙的时候老伴过来帮帮忙,他打制的菜刀尤其有名,定期有商贩收走,不愁卖。

在这间老旧的铁匠铺里,被熏得发黑的墙壁写满了岁月的沧桑,打铁的锤子、简陋的炉子,还有一张嵌着磨刀石的长板凳无不诉说着光阴荏苒。

老贾的到来打断了我们的思绪,却又活生生地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末代铁匠的孤独世界。今年62岁的贾忠平,16岁就跟随父亲学打铁,是贾家第三代打铁人。40多年的铁匠生涯磨炼出他执著、严谨的性格,他打制的铁器远近闻名、颇有口碑,尤其是铁包钢菜刀。

老贾干活十分利索,只见他选了一块茬口干净、没有杂质的铁块,放在火上烧得通红,然后用长长的夹子夹起,老伴抡起大锤熟练地将烧红的铁块锤扁一些,初步定型;由于没有壮劳力,老贾用电气锤打代替了部分手工锤打,等打过两三遍之后,他将一条与刀长度相等的钢条放入打出凹槽的刀刃处,然后继续锤打,反复淬炼,直到钢与铁融为一体;最后他用特制的磨刀工具为菜刀开刃,一把独具特色的“贾”字刀就这样诞生了。

“我炼制的刀大致要经过30多道工序,中间的刀刃是钢,两边是铁,好铁包着好钢打出来的刀非常耐用,而且长期不坏、不用磨刀,这恐怕也就是‘好钢用在刀刃上’的来历吧。”说完,贾忠平憨憨地一笑,“可如今,想学这门手艺的人几乎没有了,远近几个村庄也就我这一个老铁匠了。”

回望 铁府荫城的荣华

铁,石与火的结晶。早在春秋战国时,潞州的实用铁制品已很丰盛,仅在1955年长治分水岭战国墓中,一次就出土铁凿、铁缒、铁镢、铁斧、铁铲等17件,这足以证明战国时期的长治一带,铁制生产工具已经广泛应运;汉朝,这里的采煤、冶铁已具规模,至唐朝时,潞州已用铁铸制钱币,1999年在长治炉坊巷唐朝铸币遗址一次出土铁质“开元通宝”钱146枚;宋朝时,朝廷升潞州为隆德府,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长治西街一王姓居民家中祖传有“大观元年(1107年)隆德府左第五界,丁亥年正月一日”等确切文字记年、记地名的“铁书”一通;在《明史·食货志》及《续文献通考》中言: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全国13个铁冶所,潞安荫城即为其中之一;清朝至民国年间,荫城铁货发展到鼎盛时期,据荫城镇桑梓村西庵庙、石炭峪村玉皇庙碑刻记载:清乾隆、嘉庆年间,“荫城铁水奔流全国”。

荫城铁货闻名遐迩,誉满全国,其主要原因是品种全、质量好、善经营。据《上党区志》记载,当时荫城铁货多达三千多个品种,其中分为生铁、熟铁货两大类,两大类中又分为钉、锤、刀、锯、斧、锄等几十个种类。每个种类又按大小、轻重、式样和用途,具体分为上百个型号,名目繁杂,数不胜数,各地用户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任意挑选。

其实,早在汉代,上党就设有铁官,荫城镇驻有铁商。正是由于专业化的发展和分工,荫城的冶铁铸造技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明清时期,荫城几乎成为铁货的代名词。荫城及其周围的130多个村庄家家有铁炉,人人会打铁。炉火刺破夜幕,与星光共辉;锤声惊醒物眠,与鸡鸣互闻。当时,铁货年交易额最高时达一千多万两白银,史料中有“日进斗金”的记载。

然而荫城铁货火红了数百年,最终不可避免地衰落了。到了民国时期,荫城铁业已是强弩之末。连年不断军阀混战,交通阻隔,运输停滞,铁货积压,生产渐趋萧条。再后来,工业化的历史车轮从西方碾向东方,成本低、价格优的洋铁货逐渐占领了市场,不断压缩手工铁货的生存空间。最终,曾经以手工打制著称的荫城铁货犹如迟暮英雄,无可奈何地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盼望 古老技艺的传承

“我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他们都在市里上班,没有从事祖辈们传下来的行当,不用受这个苦了。打铁是个苦差事,你看我的左右大拇指下边,有一个黑色的鼓包,那里包着一小块铁。当年打铁的时候,两个大锤用力碰在一起,锤子上的一个小铁块被打下来,钻进了我的肉里,没有取出来,经常和火打交道,烧伤、烫伤就更加平常了,这么危险的生活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干。”

贾忠平年轻的时候,和铁匠铺的伙计们一天能打出五六十把刀,十里八乡非常有名,甚至还有从其他县赶过来的顾客,就为能买到一把“贾”字刀。老贾回忆:“以前我这铁匠铺里什么铁器都打,钉、锤、勺、铲、盆、刀、斧……老百姓用的,没有我不会打的。可是现在打铁的就剩我一人,一天最多能打出两三把菜刀,其他农具打得就更少了。”

一边聊天,老贾一边收拾着刚打出来的菜刀,并在刀面上刻下“贾”字招牌。每次卖刀的时候,他都会仔细检查刀刃、刀把,如果没有瑕疵,他就会拿一张纸小心翼翼地将刀包住,只露出刀把,然后套上写有“贾字厨刀”的纸质刀套,在把刀交到客人手上的时候,像是完成了一个仪式似的。这个时候,老贾的眼神里充满了期待,等待着客人对刀的评价,再三叮嘱客人用刀的方法,生怕使用不当影响了刀的价值。或许,这种感觉只有在老贾的铁匠铺里会有,在那些现代化大批量生产刀具的工厂里是怎么也找不到的。

尽管老贾嘴上说打铁的生活又累又危险,而且收入不佳,但是从他对“贾”字刀那份超越买卖的感情来看,他绝不希望这门手艺就这样枯萎凋零。在他的心里荫城铁艺早已不是单纯的谋生手艺,更包含着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执着、严谨的生活态度和不怕苦、不惧险的拼搏精神,他想通过铁艺这门技术让后人永远铭记铁府荫城的光辉历史和潞州匠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来源:上党晚报 文/记者 张一博 图/记者 杨军)

原标题:荫城铁艺石与火淬炼出的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