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顺县是个山区县,位于太行山腹地,有许多古老的山村就藏在太行山的峡谷或丘陵之间。加之浊漳河又在其中穿行,近水靠山之处,往往就是古人选择建村立庄的最佳地。这类地段有山有水,植被茂盛,环境优美,因为交通不便,许多村庄反而保留了较多的古代建筑格局和风貌,形成了独有的古村魅力,阳高乡南庄村就是其中之一。
南庄村的地理位置很优越,北边距离省道324只有1.5公里,东北方向距离著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的渠首只有2公里。村庄坐落在一座名为卧龙山的山峰阳面,坐西朝东,东面远处是王帽山,因为山形奇特,很像一顶古代王帽。中南铁路就在王帽山半腰,不时有货运列车隆隆驶过,将宁静的小山村唤醒。
南庄村的历史不算悠久,村庄也不算很大,不到700口人。有据可查的最早建村历史在明末清初。据村中祖辈传下来的说法,建村的人是一位河南人,名叫关进城,因家乡遭灾,就用筐挑着两个孩子逃难到此。当他来到卧龙山脚下时,看到一处名为皇城里碣的土山包,感觉四周景色不错,认为是块风水宝地,就在此安家。此后,开枝散叶,人口逐渐增多,形成了现在这个以关姓人口居多的村庄。
随着人口增多,房屋增加,大小庙宇也逐渐建成。到今天,依山而建的南庄村分为上下两个庄,三条弯弯曲曲的青石板路连接上下,清代老民居分布在道路两侧,掩映在树木下,悠然地散发出古朴的味道来。
一、槽碾碾过的农耕时光
记者一行走访南庄村时,正值花椒采摘时节。山间道路上飘满了椒香,满山的蝉鸣声此起彼伏,仿佛在讴歌夏季的落幕。从省道324拐进村的道路,椒香、蝉鸣一路陪伴着我们。快到村前,远远望去,青砖灰瓦黄泥墙,一座古香古色的山村映入眼帘。
爬坡进入村庄,一座座沧桑的老院子、老房子触手可及。村内干净整洁,有三三两两的村民在房前树荫下闲坐,一两只土狗卧在脚下,一派闲适的乡村场景。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回到陶渊明那个时代,这也许就是他的乡居岁月图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村里的老房子依山而建,高低错落,由许多宽窄不同的石板路连接起来。古树、石板路、老宅,数百年来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一切还是数百年前的模样,时光仿佛在这里停滞。
记者一行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深入村庄内部,实地探寻古村的魅力所在。有一句比较文艺的话这样说:下一个转角遇到爱。爱没有遇到,但是在一个转角处,记者一行却遇到了一个罕见的物件——槽碾。确切地说,是槽碾的核心部件碾磙。
说到碾磙,有许多人撇嘴了,碾磙谁没见过?不就是碾盘上的那个石头磙子嘛。一头大一头小,绕着轴在大碾盘上转。但这个碾磙还真不是大家认为的那个碾磙。这个碾磙在一户人家的门前树下,是一个青石圆盘,被村民当作桌凳使用。厚度约有20多公分、直径一米多,表面光溜溜的,中心有一个十公分左右的孔洞,圆盘中心鼓起,边缘薄,平面呈弧形。问村民,村民说不上来,只说是碾子。但为什么是弧形的?谁也说不上来。
其实,这个东西还真是碾子,只不过不是常见的碾盘,而是碾磙,全套装置叫做槽碾。它的构造和工作方式是这样的:这个平放在这里的青石圆盘是立着工作的,配套的不是碾盘,而是地面上一个直径五六米的青石碾槽。槽宽约三四十公分,深度约二三十公分。
碾磙竖立在碾槽里,磙子中心穿木杠连接在槽碾中心的立柱上,推动木杠,碾磙就在碾槽里转圈滚动。放置在碾槽里的粮食就被反复碾压,直至粉碎。整套装置接近中药碾子的放大变形版本。只不过,碾磙较大,推动比较费力而已。
碾磙是个整体,那配套的槽碾哪里去了呢?我们经过仔细寻找,在附近找到了半埋在地下的两块碾槽部件,都是一米来长的弧形石槽,类似的石槽拼接在一起,就成了直径五六米的巨大碾槽。可惜的是其他部件无法找到了。经过向村中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了解,这个碾槽的确是古代遗留下来的,他也只是在小时候见过,那时候已经被废弃了,他们那一代人加工粮食常用的都是石碾、石磨。
这是非常罕见的一个古代农耕生活实物,在长治地区是目前仅见的唯一一套,极具研究价值。这套罕见的槽碾,见证了农耕生活的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农村生产力的一个发展规律,那就是笨重的加工工具迟早会被轻便的加工工具所淘汰。
二、科举考试的武举见证
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力见证实物槽碾是个稀罕物件,村庄里的另一对稀罕物则带出了村里的一位名人——武举人关殿元。据村里提供的资料记载,关殿元是清代人,年轻时勤学苦练武功,参加上党地区武举考试时,夺得举人,并参加旧县府议事。
此记载语焉不详,没有关殿元的详情,就连中举人的年代场次都不清楚。不过,村里至今保留着一对完好的练功石却可以证明,关殿元的确曾经苦练武功。这一对练功石保存在龙王庙院内,青石质地,长方体,顶部附近四面凿有石窝,正好可以将手指掏进去。这种石质练功石专用名称叫做石礩,也叫石质子、掇石等,各地称呼不同,它是为参加武科举考试而专门准备的练习用石。
科举制度是中国创造的一项人才选拔制度,肇始于隋代,成形于唐代,在宋代已经相当完备,一直到清末才取消。一开始仅有文科举考试,唐代武则天开创了武科举考试,全国选拔武举,这是中国在军事上选取武官的又一创举。
清代武举考试和文举考试类似,同样是三年一次,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考中者就是武秀才、武举人、武进士,殿试三甲头名就是武状元。历史上最出名的武状元就是郭子仪。他是历代状元中,唯一一位由武状元而位至宰相者,同时也是历代武状元中军功最为显著者。
武举每一次考试也分一二三场,有点像如今的考驾驶证。前两场考技能,第三场考“策论武经”,就是理论。技能考膂力,不是臂力哦,是腰力臂力的结合,也是三项:拉弓、舞刀、掇石。每项各有三个等级:三号、二号和头号。这都是比力气的,完成标准有严格规定,要求“弓必三次开满,刀必前后胸舞花,掇石必去地一尺,上膝或上胸。”掇石的三个等级为200斤、250斤、300斤。三项成绩中,有两项是三号,则只能下场回家。
掇石就是要求提起石礩,达到膝盖和腰部之间,再借助腹力将石礩底部左右各翻露一次,叫做“献印”,一次完成为合格。清代的一斤相当于现在的590多克,最轻的200斤石礩换算成今天的重量也有230多斤,所以,要想轻松提起,还得翻露底面难度非常大。
千百年来,士农工商的传统等级观念深入人心,科举考试是寒门学子阶层晋升的唯一途径。南庄村虽然偏远,但依然受此影响。只不过,相比于读书人对文科举趋之若鹜的情形,武科举则成为了粗人笨夫的竞技场,知名度比起文科举差太远了。也正因为此,南庄村保存的这一对石礩才更加珍贵。
三、山西民居的古朴风貌
练功石所在的龙王庙正在修缮,一个四合院格局的庙宇,清代遗构,县级文保单位,占地650平方米。正殿坐落在台阶上,高大威严。殿前的两株古树是比较少见的观赏树种白皮松,碗口粗的树长得生机勃勃,树荫遮盖了大半个院子,白褐相间的斑鳞状树皮别具特色。
最有趣的要属二层山门戏楼了。样式和常见的戏楼大致相同,特殊的地方在于,从正面看,三开间的山门成拱形,上有匾额,两侧平行于匾额的位置,开有两个方格小窗。从远处看,很像一个卡通人脸。
南庄村的庙宇建筑还有观音堂、关帝庙各一座,虽然都不大,但都是县级文保,保存状况不错。这几座庙是村里档次最高的建筑了,正殿全部都是青砖垒砌,屋顶筒瓦覆盖,斗拱梁架都有彩绘,依稀能看到昔日新妆绘成时的样子。
相比之下,村里的清代老民居就有很大的不同。整体来看,南庄村的老民居高高低低散布在山坡上,房屋都很高,青石根基都在半米往上,主材基本是土坯,多数是二层四合楼院,富裕一些的家庭以砖包土结构为多,门楼、门窗等常用来装饰的地方,带雕花的并不多,整体风貌朴实而内敛。突出的特点就是,二楼的门窗都是全木隔扇,窗棂花纹复杂多样,寓意美好。在其他古村常见的各处雕花装饰很少见,仅有的几处装饰图案也都是很简单的线条而已。
朴实、安静应该是这个古山村最大的特色了。触目是满眼的古朴风貌,蝉鸣声中愈显宁静,几百年的古老民居依然在发挥着遮风挡雨庇护村民的重任。那些看上去斑驳残损的墙面或者屋瓦,恰如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露出的疲态,让人心生恻隐之心。
从旁观者的角度看,南庄村一直在延续着中国古代农耕生活的场景,数百年未曾大变。你看那些老房子、古街道,还有古庙,修修补补中过去了数百年,时光浓缩后的面貌似乎一直是那样子古朴沧桑。最明显的变化就是那些古树,从胳膊粗细长到碗口粗,再到如今的水桶粗,不知它们目睹了多少村民们勤劳持家的故事。
时光流转,岁月无情。历史的脚步滚滚向前,就如同村东边不时穿行而过的货运列车,声声汽笛在唤醒这个古老的村庄。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正是古老的南庄村从沉睡中苏醒,抖落一身尘土,重新焕发光彩的最好契机,我们期待它在世人面前展现出传统村落最富有魅力的一面。(来源:上党晚报)
原标题:山间古村留住农耕旧影 走进中国传统村落平顺县阳高乡南庄村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平顺县是个山区县,位于太行山腹地,有许多古老的山村就藏在太行山的峡谷或丘陵之间。加之浊漳河又在其中穿行,近水靠山之处,往往就是古人选择建村立庄的最佳地。这类地段有山有水,植被茂盛,环境优美,因为交通不便,许多村庄反而保留了较多的古代建筑格局和风貌,形成了独有的古村魅力,阳高乡南庄村就是其中之一。
南庄村的地理位置很优越,北边距离省道324只有1.5公里,东北方向距离著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的渠首只有2公里。村庄坐落在一座名为卧龙山的山峰阳面,坐西朝东,东面远处是王帽山,因为山形奇特,很像一顶古代王帽。中南铁路就在王帽山半腰,不时有货运列车隆隆驶过,将宁静的小山村唤醒。
南庄村的历史不算悠久,村庄也不算很大,不到700口人。有据可查的最早建村历史在明末清初。据村中祖辈传下来的说法,建村的人是一位河南人,名叫关进城,因家乡遭灾,就用筐挑着两个孩子逃难到此。当他来到卧龙山脚下时,看到一处名为皇城里碣的土山包,感觉四周景色不错,认为是块风水宝地,就在此安家。此后,开枝散叶,人口逐渐增多,形成了现在这个以关姓人口居多的村庄。
随着人口增多,房屋增加,大小庙宇也逐渐建成。到今天,依山而建的南庄村分为上下两个庄,三条弯弯曲曲的青石板路连接上下,清代老民居分布在道路两侧,掩映在树木下,悠然地散发出古朴的味道来。
一、槽碾碾过的农耕时光
记者一行走访南庄村时,正值花椒采摘时节。山间道路上飘满了椒香,满山的蝉鸣声此起彼伏,仿佛在讴歌夏季的落幕。从省道324拐进村的道路,椒香、蝉鸣一路陪伴着我们。快到村前,远远望去,青砖灰瓦黄泥墙,一座古香古色的山村映入眼帘。
爬坡进入村庄,一座座沧桑的老院子、老房子触手可及。村内干净整洁,有三三两两的村民在房前树荫下闲坐,一两只土狗卧在脚下,一派闲适的乡村场景。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回到陶渊明那个时代,这也许就是他的乡居岁月图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村里的老房子依山而建,高低错落,由许多宽窄不同的石板路连接起来。古树、石板路、老宅,数百年来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一切还是数百年前的模样,时光仿佛在这里停滞。
记者一行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深入村庄内部,实地探寻古村的魅力所在。有一句比较文艺的话这样说:下一个转角遇到爱。爱没有遇到,但是在一个转角处,记者一行却遇到了一个罕见的物件——槽碾。确切地说,是槽碾的核心部件碾磙。
说到碾磙,有许多人撇嘴了,碾磙谁没见过?不就是碾盘上的那个石头磙子嘛。一头大一头小,绕着轴在大碾盘上转。但这个碾磙还真不是大家认为的那个碾磙。这个碾磙在一户人家的门前树下,是一个青石圆盘,被村民当作桌凳使用。厚度约有20多公分、直径一米多,表面光溜溜的,中心有一个十公分左右的孔洞,圆盘中心鼓起,边缘薄,平面呈弧形。问村民,村民说不上来,只说是碾子。但为什么是弧形的?谁也说不上来。
其实,这个东西还真是碾子,只不过不是常见的碾盘,而是碾磙,全套装置叫做槽碾。它的构造和工作方式是这样的:这个平放在这里的青石圆盘是立着工作的,配套的不是碾盘,而是地面上一个直径五六米的青石碾槽。槽宽约三四十公分,深度约二三十公分。
碾磙竖立在碾槽里,磙子中心穿木杠连接在槽碾中心的立柱上,推动木杠,碾磙就在碾槽里转圈滚动。放置在碾槽里的粮食就被反复碾压,直至粉碎。整套装置接近中药碾子的放大变形版本。只不过,碾磙较大,推动比较费力而已。
碾磙是个整体,那配套的槽碾哪里去了呢?我们经过仔细寻找,在附近找到了半埋在地下的两块碾槽部件,都是一米来长的弧形石槽,类似的石槽拼接在一起,就成了直径五六米的巨大碾槽。可惜的是其他部件无法找到了。经过向村中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了解,这个碾槽的确是古代遗留下来的,他也只是在小时候见过,那时候已经被废弃了,他们那一代人加工粮食常用的都是石碾、石磨。
这是非常罕见的一个古代农耕生活实物,在长治地区是目前仅见的唯一一套,极具研究价值。这套罕见的槽碾,见证了农耕生活的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农村生产力的一个发展规律,那就是笨重的加工工具迟早会被轻便的加工工具所淘汰。
二、科举考试的武举见证
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力见证实物槽碾是个稀罕物件,村庄里的另一对稀罕物则带出了村里的一位名人——武举人关殿元。据村里提供的资料记载,关殿元是清代人,年轻时勤学苦练武功,参加上党地区武举考试时,夺得举人,并参加旧县府议事。
此记载语焉不详,没有关殿元的详情,就连中举人的年代场次都不清楚。不过,村里至今保留着一对完好的练功石却可以证明,关殿元的确曾经苦练武功。这一对练功石保存在龙王庙院内,青石质地,长方体,顶部附近四面凿有石窝,正好可以将手指掏进去。这种石质练功石专用名称叫做石礩,也叫石质子、掇石等,各地称呼不同,它是为参加武科举考试而专门准备的练习用石。
科举制度是中国创造的一项人才选拔制度,肇始于隋代,成形于唐代,在宋代已经相当完备,一直到清末才取消。一开始仅有文科举考试,唐代武则天开创了武科举考试,全国选拔武举,这是中国在军事上选取武官的又一创举。
清代武举考试和文举考试类似,同样是三年一次,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考中者就是武秀才、武举人、武进士,殿试三甲头名就是武状元。历史上最出名的武状元就是郭子仪。他是历代状元中,唯一一位由武状元而位至宰相者,同时也是历代武状元中军功最为显著者。
武举每一次考试也分一二三场,有点像如今的考驾驶证。前两场考技能,第三场考“策论武经”,就是理论。技能考膂力,不是臂力哦,是腰力臂力的结合,也是三项:拉弓、舞刀、掇石。每项各有三个等级:三号、二号和头号。这都是比力气的,完成标准有严格规定,要求“弓必三次开满,刀必前后胸舞花,掇石必去地一尺,上膝或上胸。”掇石的三个等级为200斤、250斤、300斤。三项成绩中,有两项是三号,则只能下场回家。
掇石就是要求提起石礩,达到膝盖和腰部之间,再借助腹力将石礩底部左右各翻露一次,叫做“献印”,一次完成为合格。清代的一斤相当于现在的590多克,最轻的200斤石礩换算成今天的重量也有230多斤,所以,要想轻松提起,还得翻露底面难度非常大。
千百年来,士农工商的传统等级观念深入人心,科举考试是寒门学子阶层晋升的唯一途径。南庄村虽然偏远,但依然受此影响。只不过,相比于读书人对文科举趋之若鹜的情形,武科举则成为了粗人笨夫的竞技场,知名度比起文科举差太远了。也正因为此,南庄村保存的这一对石礩才更加珍贵。
三、山西民居的古朴风貌
练功石所在的龙王庙正在修缮,一个四合院格局的庙宇,清代遗构,县级文保单位,占地650平方米。正殿坐落在台阶上,高大威严。殿前的两株古树是比较少见的观赏树种白皮松,碗口粗的树长得生机勃勃,树荫遮盖了大半个院子,白褐相间的斑鳞状树皮别具特色。
最有趣的要属二层山门戏楼了。样式和常见的戏楼大致相同,特殊的地方在于,从正面看,三开间的山门成拱形,上有匾额,两侧平行于匾额的位置,开有两个方格小窗。从远处看,很像一个卡通人脸。
南庄村的庙宇建筑还有观音堂、关帝庙各一座,虽然都不大,但都是县级文保,保存状况不错。这几座庙是村里档次最高的建筑了,正殿全部都是青砖垒砌,屋顶筒瓦覆盖,斗拱梁架都有彩绘,依稀能看到昔日新妆绘成时的样子。
相比之下,村里的清代老民居就有很大的不同。整体来看,南庄村的老民居高高低低散布在山坡上,房屋都很高,青石根基都在半米往上,主材基本是土坯,多数是二层四合楼院,富裕一些的家庭以砖包土结构为多,门楼、门窗等常用来装饰的地方,带雕花的并不多,整体风貌朴实而内敛。突出的特点就是,二楼的门窗都是全木隔扇,窗棂花纹复杂多样,寓意美好。在其他古村常见的各处雕花装饰很少见,仅有的几处装饰图案也都是很简单的线条而已。
朴实、安静应该是这个古山村最大的特色了。触目是满眼的古朴风貌,蝉鸣声中愈显宁静,几百年的古老民居依然在发挥着遮风挡雨庇护村民的重任。那些看上去斑驳残损的墙面或者屋瓦,恰如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露出的疲态,让人心生恻隐之心。
从旁观者的角度看,南庄村一直在延续着中国古代农耕生活的场景,数百年未曾大变。你看那些老房子、古街道,还有古庙,修修补补中过去了数百年,时光浓缩后的面貌似乎一直是那样子古朴沧桑。最明显的变化就是那些古树,从胳膊粗细长到碗口粗,再到如今的水桶粗,不知它们目睹了多少村民们勤劳持家的故事。
时光流转,岁月无情。历史的脚步滚滚向前,就如同村东边不时穿行而过的货运列车,声声汽笛在唤醒这个古老的村庄。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正是古老的南庄村从沉睡中苏醒,抖落一身尘土,重新焕发光彩的最好契机,我们期待它在世人面前展现出传统村落最富有魅力的一面。(来源:上党晚报)
原标题:山间古村留住农耕旧影 走进中国传统村落平顺县阳高乡南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