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何松“火”了。在他曾经工作的地方晋中和他的老家长治,无论党政机关,还是学校、街道、农村,到处留下他作先进事迹报告的足迹。
牛何松身上有许多光环:在部队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8次、武警部队优秀共产党员和学雷锋先进个人,获山西省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山西省青年“五四”奖章,感动山西十大人物;入选中国“好人榜”,2013年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助人为乐候选人,2013年9月26日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2019年3月,牛何松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成为山西省唯一获此殊荣者。
牛何松是原武警山西总队晋中支队宣传科干事。从2005年到2008年,他在部队时,被称为“最美兵哥哥”;离开部队后,被称为“最美转业军人”。
1998年,牛何松参加抗洪救灾,途经安徽岳西响肠镇时,得知当地石化希望小学四年级学生方园园因家遭不幸,面临辍学,牛何松庄严承诺:资助园园上学,直到大学毕业。之后的14年里,他省吃俭用,在父亲病逝、母亲身体有病、妻子无固定工作的情况下,资助园园5万多元学费,直到2011年她从安徽中医学院毕业。
一个偶然机会他了解到,山西垣曲女孩赵青家遭不幸,母亲胃癌去世,只好背着高位截瘫的父亲上大学,牛何松立即把2000元摄影作品奖金全部捐给她,还资助她直到大学毕业。后来还积极帮助赵青找到工作。牛何松捐资助学22年,扶贫济困9万多元,长期资助失学儿童11名,遍布全国3省5市,被人们亲切称赞为“活雷锋”、“最美兵哥哥”。
牛何松老家贫穷落后,很多孩子因贫困辍学。 2003年,牛何松带头给村委会捐款 1500元,并积极筹措社会资金 28万在村里建成希望小学。他主动和校方签订《爱心助学协议》,建立“牛何松爱心基金”,每年拿出 3000元,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 10余年来,他长期资助3名特困孩子攻读学业,帮助 200多名孩子读书学习,结束了家乡孩子从小就外出打工的历史。
2017年退役后,作为晋中市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的唯一获得者,当地多家单位向自主择业的牛何松抛出“橄榄枝”,欢迎他前去工作。认真考虑后,牛何松选择了晋中日报社,他觉得这个岗位更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借助报纸这一平台,大力宣传好人好事,传递社会正能量,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工作干得顺心顺手,小日子过得舒心惬意,牛何松却一天天开始失眠。转业几个月来始终萦绕心头的一个问题不停地冲击着他,促他深思:家乡依旧贫穷落后,身为热血男儿,不为父老乡亲脱贫出力,却躺在荣誉簿上享受安逸的生活,于心不安啊!可如果返乡,势必难以照顾妻儿,儿子刚刚9岁,正是需要父母呵护的时候……“小家”和“大家”之间,牛何松毅然抉择。他说服家人,辞去晋中日报社的工作,告别妻儿,返回家乡。
后脑村位于壶关县桥上乡东南部,距县城八十多公里,分布着许多自然景观,以及莲花台、马总兵寨、龙王庙等几个亟待开发的景点,是一个保存完整的原始村落。但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闭塞落后,集体经济薄弱,后脑村成了远近有名的贫困村。尽管他们在太行山大峡谷青龙峡景区上游,与青龙潭瀑布仅“一步之遥”,但因道路不便使游客望而止步,一村人只能眼睁睁守着眼前的美景,饱受贫穷落后之苦。
2018年2月21日,在乡亲们的强烈要求下,他带着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回到贫穷落后的小山沟,并正式受聘担任了后脑村村主任助理、民兵连长。随后,牛何松便发出一条《致后脑村父老乡亲的一封求助信》,宣布自己将投身开山修路,号召村民们参与。
在乡亲们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9月,工程正式开工。牛何松带领乡亲们修路的事迹传开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以及他的战友、同学纷纷为他们捐款捐物。感慨欣慰之余,牛何松也听到了个别刺耳的杂音,说他“搞个人工程”。但他的尽心尽力让流言蜚语很快平息,村民们开始相信,他就是不为名、不为利,只是想带领村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六七十岁的老大爷举起铁锤参与砸石,农家妇女过来帮忙除草,各种捐款纷纷而至,还有村民被牛何松感动,放弃打工回来参与到开山修路中。
在2018年12月,一条长470米、宽2米,由359层石头台阶组成的石板路在乡亲们100多天的艰苦奋战下,修成完工。由于捐款有限,牛何松自掏腰包为大家补上差额,终于在过年之前为村民们发了工资。
今年5月,著名太行山大峡谷青龙峡往后脑村的大门终于敞开了。乡村“农家乐”在牛何松的操持下开办起来了,养在“深闺”的后脑村以其美丽风光和独特的乡土风情引来了众多游客。牛何松还计划带着村民完善发展旅游基础设施,用更多的产业带动乡亲们致富。
牛何松,“老”牛拉套劲不松!
牛何松,牛何松,当兵实现了对祖国的“忠”,退伍回乡又兑现了对故土的“孝”,做到了“忠”“孝”两全。完成了从优秀军人到优秀转业退伍军人的华丽转身!(胡福海)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牛何松“火”了。在他曾经工作的地方晋中和他的老家长治,无论党政机关,还是学校、街道、农村,到处留下他作先进事迹报告的足迹。
牛何松身上有许多光环:在部队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8次、武警部队优秀共产党员和学雷锋先进个人,获山西省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山西省青年“五四”奖章,感动山西十大人物;入选中国“好人榜”,2013年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助人为乐候选人,2013年9月26日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2019年3月,牛何松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成为山西省唯一获此殊荣者。
牛何松是原武警山西总队晋中支队宣传科干事。从2005年到2008年,他在部队时,被称为“最美兵哥哥”;离开部队后,被称为“最美转业军人”。
1998年,牛何松参加抗洪救灾,途经安徽岳西响肠镇时,得知当地石化希望小学四年级学生方园园因家遭不幸,面临辍学,牛何松庄严承诺:资助园园上学,直到大学毕业。之后的14年里,他省吃俭用,在父亲病逝、母亲身体有病、妻子无固定工作的情况下,资助园园5万多元学费,直到2011年她从安徽中医学院毕业。
一个偶然机会他了解到,山西垣曲女孩赵青家遭不幸,母亲胃癌去世,只好背着高位截瘫的父亲上大学,牛何松立即把2000元摄影作品奖金全部捐给她,还资助她直到大学毕业。后来还积极帮助赵青找到工作。牛何松捐资助学22年,扶贫济困9万多元,长期资助失学儿童11名,遍布全国3省5市,被人们亲切称赞为“活雷锋”、“最美兵哥哥”。
牛何松老家贫穷落后,很多孩子因贫困辍学。 2003年,牛何松带头给村委会捐款 1500元,并积极筹措社会资金 28万在村里建成希望小学。他主动和校方签订《爱心助学协议》,建立“牛何松爱心基金”,每年拿出 3000元,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 10余年来,他长期资助3名特困孩子攻读学业,帮助 200多名孩子读书学习,结束了家乡孩子从小就外出打工的历史。
2017年退役后,作为晋中市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的唯一获得者,当地多家单位向自主择业的牛何松抛出“橄榄枝”,欢迎他前去工作。认真考虑后,牛何松选择了晋中日报社,他觉得这个岗位更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借助报纸这一平台,大力宣传好人好事,传递社会正能量,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工作干得顺心顺手,小日子过得舒心惬意,牛何松却一天天开始失眠。转业几个月来始终萦绕心头的一个问题不停地冲击着他,促他深思:家乡依旧贫穷落后,身为热血男儿,不为父老乡亲脱贫出力,却躺在荣誉簿上享受安逸的生活,于心不安啊!可如果返乡,势必难以照顾妻儿,儿子刚刚9岁,正是需要父母呵护的时候……“小家”和“大家”之间,牛何松毅然抉择。他说服家人,辞去晋中日报社的工作,告别妻儿,返回家乡。
后脑村位于壶关县桥上乡东南部,距县城八十多公里,分布着许多自然景观,以及莲花台、马总兵寨、龙王庙等几个亟待开发的景点,是一个保存完整的原始村落。但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闭塞落后,集体经济薄弱,后脑村成了远近有名的贫困村。尽管他们在太行山大峡谷青龙峡景区上游,与青龙潭瀑布仅“一步之遥”,但因道路不便使游客望而止步,一村人只能眼睁睁守着眼前的美景,饱受贫穷落后之苦。
2018年2月21日,在乡亲们的强烈要求下,他带着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回到贫穷落后的小山沟,并正式受聘担任了后脑村村主任助理、民兵连长。随后,牛何松便发出一条《致后脑村父老乡亲的一封求助信》,宣布自己将投身开山修路,号召村民们参与。
在乡亲们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9月,工程正式开工。牛何松带领乡亲们修路的事迹传开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以及他的战友、同学纷纷为他们捐款捐物。感慨欣慰之余,牛何松也听到了个别刺耳的杂音,说他“搞个人工程”。但他的尽心尽力让流言蜚语很快平息,村民们开始相信,他就是不为名、不为利,只是想带领村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六七十岁的老大爷举起铁锤参与砸石,农家妇女过来帮忙除草,各种捐款纷纷而至,还有村民被牛何松感动,放弃打工回来参与到开山修路中。
在2018年12月,一条长470米、宽2米,由359层石头台阶组成的石板路在乡亲们100多天的艰苦奋战下,修成完工。由于捐款有限,牛何松自掏腰包为大家补上差额,终于在过年之前为村民们发了工资。
今年5月,著名太行山大峡谷青龙峡往后脑村的大门终于敞开了。乡村“农家乐”在牛何松的操持下开办起来了,养在“深闺”的后脑村以其美丽风光和独特的乡土风情引来了众多游客。牛何松还计划带着村民完善发展旅游基础设施,用更多的产业带动乡亲们致富。
牛何松,“老”牛拉套劲不松!
牛何松,牛何松,当兵实现了对祖国的“忠”,退伍回乡又兑现了对故土的“孝”,做到了“忠”“孝”两全。完成了从优秀军人到优秀转业退伍军人的华丽转身!(胡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