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长安,生于1966年9月,男,汉族,在职研究生,高级经济师,长治市潞城区店上镇人,山西潞宝集团董事长、山西省民营企业家协会会长、山西省工商联副主席、山西省总商会副会长、山西省政协常务委员、第九至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
作为一名负责任的优秀企业家,他始终不忘初心,牢记责任和使命,满腔热情支持地方发展,一片丹心倾注慈善事业,展现了新时代潞商的精神风骨和家国情怀。
从黑色到绿色:潞宝的新能源之路
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韩长安,人生经历丰富,身上烙刻着浓重的时代印记。他生长于漳河岸边,血液中流淌着这一方水土的豪气与热情,这种内在的气质推动韩长安一步步向前、不断提升人生境界。
1994年,为了乡亲们的信任与嘱托韩长安放弃了市里的“铁饭碗”,返乡办企业,他下定决心要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同年10月,红旗三号焦炉点火投产,这也标志着韩长安和潞宝的焦化事业走上正轨。
2019年6月底,上党晚报记者一行来到了潞宝园区。距离上次采访过去了10年之久,如今的潞宝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令人震撼的是厂区内外的一片片绿色植被和头顶上一片湛蓝的天空。
1994年—2019年,韩长安带领着潞宝人风雨兼程走过了25年,这25年也见证了潞宝集团不断延伸“煤-焦-油-化”“煤-焦-电-苯-醇-醚”产业链条,并顺利实现了从黑色产业-绿色产业-红色产业的产业链延伸。
“潞宝的煤焦是传统产业,仅仅依靠煤焦,这一产业是不可持续的,所以转型发展迫在眉睫。”韩长安告诉记者,近年来,潞宝一路稳扎稳打的同时,不断尝试新路子,向科技含量高的新能源产业方向发展,靠着煤焦能源这个主平台,发散式思维多向出击,不断延伸产业链,做精做细做优,制出合成汽油、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精细化工产品,奋力打造出了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现代精细化工园区,搞了一场惊天动地的“能源革命”。
漫步在潞宝园区,精细化工项目楼顶的“引进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打造世界超一流的强企”几个大字格外醒目,这也是近来年潞宝人的信心和担当。
韩长安说:“近年来,潞宝集团全力延伸产业链条,建设绿色循环产业,按照‘大化工、精化工、净化工’的目标,提出‘吃干榨尽’的思路,把原材料榨成油抽成丝,下脚料锻成宝炼成金。目前,集团年产冶金焦600多万吨、甲醇50万吨、焦油加工30万吨、精细化工100万吨。”
潞宝除了绿色新能源革命,它的红色文化同样令人瞩目。
潞宝的厂房建在森林里、藏于绿色中,潞宝的精神在红色纪念园中,110万枚毛主席像章以及许多过往时代的字画、宣传画、图片、书信、题词、诗词,韶山冲、韶山广场、南湖的船、井冈山、黄洋界、遵义会议遗址、延安宝塔、西柏坡等所有红色景区景观,在潞宝都可以找到。韩长安告诉记者:“潞宝就是要把工业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新农村建设结合在一起,真正实现‘园区全绿化、林中找企业’的低碳发展。”
如今的潞宝集团已经建成了现代精细化工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现代科技产业园区、现代铁运物流产业园区及现代生物制药产业园区。他们的目的就是向绿色环保高科技领域挺进,大力引进国内外高科技领域的项目、技术和人才,创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基地,打造中国最大的有机、绿色、安全食品生产基地,创建世界精细化工示范基地和全球一流的新能源科技园区,对此,潞宝人充满信心。
从黑色走向绿色再到洋溢着红色旋律的潞宝,令人向往。
从炼焦到科技:潞宝的未来之变
科技,改变了潞宝的昨天;科技,将成就潞宝的明天。
在科技的引擎作用下,潞宝集团目前已经打造出了集约型、环保型、高端精细化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园区,实施了“精细化工为主,多元化发展”的策略,创造了许多世界一流产品。
特别是采用世界最先进技术,潞宝集团投入近百亿元,完成了全球第一个以焦化苯及废气制己内酰胺等十大新型有机合成材料和精细化工项目,填补了世界空白,把“炭中抽丝”的神话在潞宝变为现实。
己内酰胺,是潞宝能源革命不能不提的产品。2017年,这种有着广泛应用和广阔发展空间的产品,被潞宝人从焦化副产物中萃取出优级品,而且完成聚合、切片、拉丝等工艺。它又一次改变了人们对煤炭的认知,颜色变了,性状变了,煤炭跃升为可纺可穿的材料。这个投资32亿元年产10万吨己内酰胺项目还让论吨卖的煤炭就此转向了论斤卖、论克卖,实现了大幅度的增值。而且,这还是全球第一个百分之百以焦化苯为原料的己内酰胺生产项目。
事实上,己内酰胺仅是整个产业链中的一种产品,整个链条包括10万吨合成氨、10万吨粗苯精制、10万吨环己酮、10万吨己内酰胺、12万吨双氧水、16万吨硫酸铵、15000立方米/h制制氢装置。在全部生产流程中,每个环节的废料都是下一个环节的原料,上一产业的副产品就是下一产业的主材料,各种化学元素被充分分解然后重新组合,最终实现资源充分利用、产能产值实现效应。据介绍,此项目每年仅氢气和蒸汽两项节约3亿元,降低成本20%左右。
也正是在这一优势下,这里相继铺开了煤焦化工产品材料深加工项目、尼龙6聚合拉丝项目、高端特色原料药项目及氢能高端制造业等十几个项目,优化了工艺流程,集聚了成本优势和边际效应,实现了废气废水和固废物的零排放,还使我省的煤炭深加工实现了历史的跨越,走在了全国煤化工精细化发展的前列。目前,潞宝集团已成功运用世界先进技术,建立起一大批具有核心生产技术的煤化工企业,生产出了20余种高附加值、具备竞争力的煤化工产品,煤化工在这里真正实现全面转型和高端升级。
同时,山西潞宝工业园区还是我省循环产业集中度最高、产业链延伸最长、资源梯级利用最全、产能效应值最大的示范园区,集聚了最佳的成本优势和边际效益,实现了废气废水和固废物的零排放,走在全国同行业精细化工发展的前列。
“十三五”内,潞宝集团将坚持以精深加工发展为路径,以绿色环保为理念,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精细化工中提出更优的有机合成材料,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现代高端精细化工产业园区。
2019年,潞宝集团总投资将超百亿元,继续充分发扬潞宝人“一天当做三天干、八个小时算一天”的干事创业精神,高速度建设1万吨高端特色原料药、10万吨尼龙6拉丝新材料以及氢能装备制造等高端精细化工循环产业项目。其中,万吨高端特色原料药和10万吨拉丝项目将于今年10月份竣工投产,这也是潞宝人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
创新、担当、有为,是深刻于韩长安血脉中的字眼,正是这种敢立潮头、永不服输的劲头让他带领着潞宝人25年一路高歌向前!韩长安说:“‘十三五’规划内,我们将再造一个新潞宝,力争实现年产值超500亿元,年创利税50亿元,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高端精细化工园区和新型能源示范基地,争当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
从善举到大爱:潞宝的企业之魂
一个人没有灵魂,如同行尸走肉。
一个企业没有灵魂,如同黑夜看不到白昼。
一个企业家如果忘记初心,那他注定难有大成!
韩长安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说:“我的初心就是奉献社会和人民。我的使命就是报效党和祖国。通过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汲取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不忘初心为民服务,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我要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人生梦想,在不懈的奋斗中为长治市经济发展书写新的人生华章。”
韩长安常常说的一句话是:“政府给我一碗水,我还社会一桶油。企业做小是自己的,做大是社会的。”如今,在潞宝集团,几乎每位员工都对这句话倒背如流,这也正是韩长安赋予潞宝的灵魂——回馈社会比企业盈利更重要。
韩长安身上有非常矛盾的两面,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并不高,“我最爱吃的饭还是玉米面窝窝头和小米稀饭,现在年龄大了,大鱼大肉更是消受不起。”他最反感铺张浪费,最讨厌游手好闲、不负责任。
但是,这样一个对自己苛刻的人,却也是最大方的人,他的善举令全中国感动。
2008年7月4日,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两个月后,灾区中心的漩口映秀中学全体师生落户到潞宝集团所建的长安慈善学校,长安慈善学校成为了“5·12”地震中唯一一所整体搬迁的赈灾学校。
2010年4月14日,玉树大地震后,韩长安再次慷慨相助,接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1100多名师生来到山西过渡复学,孩子们在长安慈善学校平安顺利地度过了愉快而难忘的教学生活。两次过渡复学近五年时间,潞宝集团全面负责全体师生的衣食住行及医疗费用等,累计投入4亿多元。
……
“钱,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留着有什么用呢?回馈给社会,这样挣钱才有意义。”韩长安淡淡地说。
20多年来,潞宝集团倾力为太旧高速、引黄入晋、南方雪灾、抗震救灾、拥军优属、兴教助学、扶贫济困及新农村建设等光彩慈善事业做贡献。2017年又投资1亿元成立了“长安爱心基金”,资助全省的道德模范和弱势群体。“慈善是播撒爱心的事业,一个小小的善举在不知不觉中,能让整个世界更温暖、更美丽,我会一直做下去。”韩长安坚定地说。
这些年,韩长安始终没有忘记的是1994年的那个冬天。为什么要辞去公职回到家乡?仅仅是为了办个厂?还得带着咱的乡亲们一起致富,往前奔。他从未忘记这个承诺,这也是他一直保有的初心。20多年来,潞宝以企带村,累计为新农村建设投入5亿多元,大力支持企业周边乡村的新农村建设,并提出“学华西赶华西,雄心勃勃超华西”的奋斗目标,奋力建设全国一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主动对周边的几十个村庄进行改造,使万余户当地百姓全部住进了新房,建成了太行山上的“一座新城”,为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做出了贡献。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韩长安最大的感触是,创新决定出路,人才决定创新,而学校是培育人才的摇篮。至今,潞宝已经累计投入超亿元,在全省贫困地区修建了百余所长安希望学校,资助了30000多名贫困家庭的孩子及千余名贫困大学生上学,他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因为教育走上不同的人生之路,而当更多的孩子接受了好的教育,我们的国家也必定会更加繁荣昌盛。
近年来,潞宝集团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实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号召,通过公司加农户的形式,整合了沁州黄、檀山皇、太行山三大品牌公司,在省级贫困县沁县成立了山西沁州黄农业产业园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现已为沁县精准扶贫事业投入10多亿元,解决20000多个贫困户脱贫致富。“十三五”内将再投人15亿元~20亿元,全面建成10万亩蔬菜大棚、10万吨小米杂粮、10万吨调理品、100万吨饲料、100万亩种植、1亿只肉鸡孵化养殖到深加工食品等一系列现代农业项目,打造从种植到养殖再到深加工为一体的全国一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潞宝一个民企带动了一个贫困县(沁县)百姓脱贫致富。
韩长安的大爱情怀与慈善义举赢得诸多荣誉:中国光彩事业金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首届中华慈善100人物、首届全国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家称号、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全国绿化金质奖章、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手、中国十大好人、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山西省十大新闻人物奖、山西省第五届“民族团结进步”奖、2011年度“感动山西”十大人物、山西功勋企业家……(来源:上党晚报 记者:杨亚娟 图片:张国平)
原标题:韩长安:潞商巨子 大爱无疆
相关链接 |
|
||
|
||||||||||||||||
|
|
||||||||||||||||
|
韩长安,生于1966年9月,男,汉族,在职研究生,高级经济师,长治市潞城区店上镇人,山西潞宝集团董事长、山西省民营企业家协会会长、山西省工商联副主席、山西省总商会副会长、山西省政协常务委员、第九至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
作为一名负责任的优秀企业家,他始终不忘初心,牢记责任和使命,满腔热情支持地方发展,一片丹心倾注慈善事业,展现了新时代潞商的精神风骨和家国情怀。
从黑色到绿色:潞宝的新能源之路
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韩长安,人生经历丰富,身上烙刻着浓重的时代印记。他生长于漳河岸边,血液中流淌着这一方水土的豪气与热情,这种内在的气质推动韩长安一步步向前、不断提升人生境界。
1994年,为了乡亲们的信任与嘱托韩长安放弃了市里的“铁饭碗”,返乡办企业,他下定决心要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同年10月,红旗三号焦炉点火投产,这也标志着韩长安和潞宝的焦化事业走上正轨。
2019年6月底,上党晚报记者一行来到了潞宝园区。距离上次采访过去了10年之久,如今的潞宝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令人震撼的是厂区内外的一片片绿色植被和头顶上一片湛蓝的天空。
1994年—2019年,韩长安带领着潞宝人风雨兼程走过了25年,这25年也见证了潞宝集团不断延伸“煤-焦-油-化”“煤-焦-电-苯-醇-醚”产业链条,并顺利实现了从黑色产业-绿色产业-红色产业的产业链延伸。
“潞宝的煤焦是传统产业,仅仅依靠煤焦,这一产业是不可持续的,所以转型发展迫在眉睫。”韩长安告诉记者,近年来,潞宝一路稳扎稳打的同时,不断尝试新路子,向科技含量高的新能源产业方向发展,靠着煤焦能源这个主平台,发散式思维多向出击,不断延伸产业链,做精做细做优,制出合成汽油、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精细化工产品,奋力打造出了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现代精细化工园区,搞了一场惊天动地的“能源革命”。
漫步在潞宝园区,精细化工项目楼顶的“引进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打造世界超一流的强企”几个大字格外醒目,这也是近来年潞宝人的信心和担当。
韩长安说:“近年来,潞宝集团全力延伸产业链条,建设绿色循环产业,按照‘大化工、精化工、净化工’的目标,提出‘吃干榨尽’的思路,把原材料榨成油抽成丝,下脚料锻成宝炼成金。目前,集团年产冶金焦600多万吨、甲醇50万吨、焦油加工30万吨、精细化工100万吨。”
潞宝除了绿色新能源革命,它的红色文化同样令人瞩目。
潞宝的厂房建在森林里、藏于绿色中,潞宝的精神在红色纪念园中,110万枚毛主席像章以及许多过往时代的字画、宣传画、图片、书信、题词、诗词,韶山冲、韶山广场、南湖的船、井冈山、黄洋界、遵义会议遗址、延安宝塔、西柏坡等所有红色景区景观,在潞宝都可以找到。韩长安告诉记者:“潞宝就是要把工业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新农村建设结合在一起,真正实现‘园区全绿化、林中找企业’的低碳发展。”
如今的潞宝集团已经建成了现代精细化工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现代科技产业园区、现代铁运物流产业园区及现代生物制药产业园区。他们的目的就是向绿色环保高科技领域挺进,大力引进国内外高科技领域的项目、技术和人才,创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基地,打造中国最大的有机、绿色、安全食品生产基地,创建世界精细化工示范基地和全球一流的新能源科技园区,对此,潞宝人充满信心。
从黑色走向绿色再到洋溢着红色旋律的潞宝,令人向往。
从炼焦到科技:潞宝的未来之变
科技,改变了潞宝的昨天;科技,将成就潞宝的明天。
在科技的引擎作用下,潞宝集团目前已经打造出了集约型、环保型、高端精细化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园区,实施了“精细化工为主,多元化发展”的策略,创造了许多世界一流产品。
特别是采用世界最先进技术,潞宝集团投入近百亿元,完成了全球第一个以焦化苯及废气制己内酰胺等十大新型有机合成材料和精细化工项目,填补了世界空白,把“炭中抽丝”的神话在潞宝变为现实。
己内酰胺,是潞宝能源革命不能不提的产品。2017年,这种有着广泛应用和广阔发展空间的产品,被潞宝人从焦化副产物中萃取出优级品,而且完成聚合、切片、拉丝等工艺。它又一次改变了人们对煤炭的认知,颜色变了,性状变了,煤炭跃升为可纺可穿的材料。这个投资32亿元年产10万吨己内酰胺项目还让论吨卖的煤炭就此转向了论斤卖、论克卖,实现了大幅度的增值。而且,这还是全球第一个百分之百以焦化苯为原料的己内酰胺生产项目。
事实上,己内酰胺仅是整个产业链中的一种产品,整个链条包括10万吨合成氨、10万吨粗苯精制、10万吨环己酮、10万吨己内酰胺、12万吨双氧水、16万吨硫酸铵、15000立方米/h制制氢装置。在全部生产流程中,每个环节的废料都是下一个环节的原料,上一产业的副产品就是下一产业的主材料,各种化学元素被充分分解然后重新组合,最终实现资源充分利用、产能产值实现效应。据介绍,此项目每年仅氢气和蒸汽两项节约3亿元,降低成本20%左右。
也正是在这一优势下,这里相继铺开了煤焦化工产品材料深加工项目、尼龙6聚合拉丝项目、高端特色原料药项目及氢能高端制造业等十几个项目,优化了工艺流程,集聚了成本优势和边际效应,实现了废气废水和固废物的零排放,还使我省的煤炭深加工实现了历史的跨越,走在了全国煤化工精细化发展的前列。目前,潞宝集团已成功运用世界先进技术,建立起一大批具有核心生产技术的煤化工企业,生产出了20余种高附加值、具备竞争力的煤化工产品,煤化工在这里真正实现全面转型和高端升级。
同时,山西潞宝工业园区还是我省循环产业集中度最高、产业链延伸最长、资源梯级利用最全、产能效应值最大的示范园区,集聚了最佳的成本优势和边际效益,实现了废气废水和固废物的零排放,走在全国同行业精细化工发展的前列。
“十三五”内,潞宝集团将坚持以精深加工发展为路径,以绿色环保为理念,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精细化工中提出更优的有机合成材料,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现代高端精细化工产业园区。
2019年,潞宝集团总投资将超百亿元,继续充分发扬潞宝人“一天当做三天干、八个小时算一天”的干事创业精神,高速度建设1万吨高端特色原料药、10万吨尼龙6拉丝新材料以及氢能装备制造等高端精细化工循环产业项目。其中,万吨高端特色原料药和10万吨拉丝项目将于今年10月份竣工投产,这也是潞宝人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
创新、担当、有为,是深刻于韩长安血脉中的字眼,正是这种敢立潮头、永不服输的劲头让他带领着潞宝人25年一路高歌向前!韩长安说:“‘十三五’规划内,我们将再造一个新潞宝,力争实现年产值超500亿元,年创利税50亿元,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高端精细化工园区和新型能源示范基地,争当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
从善举到大爱:潞宝的企业之魂
一个人没有灵魂,如同行尸走肉。
一个企业没有灵魂,如同黑夜看不到白昼。
一个企业家如果忘记初心,那他注定难有大成!
韩长安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说:“我的初心就是奉献社会和人民。我的使命就是报效党和祖国。通过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汲取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不忘初心为民服务,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我要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人生梦想,在不懈的奋斗中为长治市经济发展书写新的人生华章。”
韩长安常常说的一句话是:“政府给我一碗水,我还社会一桶油。企业做小是自己的,做大是社会的。”如今,在潞宝集团,几乎每位员工都对这句话倒背如流,这也正是韩长安赋予潞宝的灵魂——回馈社会比企业盈利更重要。
韩长安身上有非常矛盾的两面,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并不高,“我最爱吃的饭还是玉米面窝窝头和小米稀饭,现在年龄大了,大鱼大肉更是消受不起。”他最反感铺张浪费,最讨厌游手好闲、不负责任。
但是,这样一个对自己苛刻的人,却也是最大方的人,他的善举令全中国感动。
2008年7月4日,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两个月后,灾区中心的漩口映秀中学全体师生落户到潞宝集团所建的长安慈善学校,长安慈善学校成为了“5·12”地震中唯一一所整体搬迁的赈灾学校。
2010年4月14日,玉树大地震后,韩长安再次慷慨相助,接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1100多名师生来到山西过渡复学,孩子们在长安慈善学校平安顺利地度过了愉快而难忘的教学生活。两次过渡复学近五年时间,潞宝集团全面负责全体师生的衣食住行及医疗费用等,累计投入4亿多元。
……
“钱,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留着有什么用呢?回馈给社会,这样挣钱才有意义。”韩长安淡淡地说。
20多年来,潞宝集团倾力为太旧高速、引黄入晋、南方雪灾、抗震救灾、拥军优属、兴教助学、扶贫济困及新农村建设等光彩慈善事业做贡献。2017年又投资1亿元成立了“长安爱心基金”,资助全省的道德模范和弱势群体。“慈善是播撒爱心的事业,一个小小的善举在不知不觉中,能让整个世界更温暖、更美丽,我会一直做下去。”韩长安坚定地说。
这些年,韩长安始终没有忘记的是1994年的那个冬天。为什么要辞去公职回到家乡?仅仅是为了办个厂?还得带着咱的乡亲们一起致富,往前奔。他从未忘记这个承诺,这也是他一直保有的初心。20多年来,潞宝以企带村,累计为新农村建设投入5亿多元,大力支持企业周边乡村的新农村建设,并提出“学华西赶华西,雄心勃勃超华西”的奋斗目标,奋力建设全国一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主动对周边的几十个村庄进行改造,使万余户当地百姓全部住进了新房,建成了太行山上的“一座新城”,为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做出了贡献。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韩长安最大的感触是,创新决定出路,人才决定创新,而学校是培育人才的摇篮。至今,潞宝已经累计投入超亿元,在全省贫困地区修建了百余所长安希望学校,资助了30000多名贫困家庭的孩子及千余名贫困大学生上学,他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因为教育走上不同的人生之路,而当更多的孩子接受了好的教育,我们的国家也必定会更加繁荣昌盛。
近年来,潞宝集团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实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号召,通过公司加农户的形式,整合了沁州黄、檀山皇、太行山三大品牌公司,在省级贫困县沁县成立了山西沁州黄农业产业园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现已为沁县精准扶贫事业投入10多亿元,解决20000多个贫困户脱贫致富。“十三五”内将再投人15亿元~20亿元,全面建成10万亩蔬菜大棚、10万吨小米杂粮、10万吨调理品、100万吨饲料、100万亩种植、1亿只肉鸡孵化养殖到深加工食品等一系列现代农业项目,打造从种植到养殖再到深加工为一体的全国一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潞宝一个民企带动了一个贫困县(沁县)百姓脱贫致富。
韩长安的大爱情怀与慈善义举赢得诸多荣誉:中国光彩事业金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首届中华慈善100人物、首届全国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家称号、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全国绿化金质奖章、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手、中国十大好人、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山西省十大新闻人物奖、山西省第五届“民族团结进步”奖、2011年度“感动山西”十大人物、山西功勋企业家……(来源:上党晚报 记者:杨亚娟 图片:张国平)
原标题:韩长安:潞商巨子 大爱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