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土圪堆”上的古墓群
1953年的一天,一群神秘的人物来到长治市北城墙外的石子河附近,开始对这里进行测绘勘探。附近的居民感到好奇,纷纷聚集起来看热闹,有些大胆的问:“你们对着这土圪堆量啥?”这个“土圪堆”南跨城壕边,北近石子河,东西分布长约2公里,高出附近地面约10米,每年雨季,岭顶南侧的雨水流入护城河,岭顶北侧的雨水注入石子河,所以长治人把这里叫做“分水岭”。
由于岭顶地面年年被人们取土,已经凸凹不平,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民间时常在这里发现一些文物,频率之高引起了上级主管单位的重视。这群神秘的人物正是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组成的专门小组对分水岭区域进行勘察,为期几个月的工作后,他们认为分水岭地下应该存在一个一定规模的古墓群,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发掘古墓。
1954年冬天,朔风凛冽。一支考古小分队从太原出发来到长治,驻扎在分水岭。他们在这里一直工作到1955年春夏之际,发掘、清理、记录、编号、断代……事无巨细的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3个月后共清理墓葬12座,其中发现了战国墓9座,汉墓3座。在发掘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惊奇地发现,这是一处延续不断的墓地,其占地之广,年代跨越之大远远超出了最初的预计。但是无奈于当时的技术手段和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只能对古墓群进行有限发掘清理,之后所有的工作便暂时告停。
但是分水岭古墓发掘工作的悬而未决成了山西考古界的一件大事,时间来到1959年10月,山西文物工作委员会联合长治市博物馆再次组织人员驻扎分水岭,历经2年,共发据墓葬50余座,其中战国墓约19座,汉基约20座,唐墓4座。这之后至今,为配合城市建设发展,分水岭附近又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古墓发掘,共发掘了600余座古代墓葬,时代上起新石器时期,下讫清代。
B、古墓群背后尘封的历史
2019年元旦,我们在市博物馆见到了考古专家秦秋红老师。在市博物馆的一楼展厅,秦老师告诉我们:“这个展厅是分水岭战国车马坑在1992年迁入的,你们感受一下。”
在展厅中我们看到,车马分别埋在两个坑内,车坑居西,出土战车17辆,完整的有三辆,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车由辕、衡、轭、舆、轼、轴、轮等几部分组成,主件为木制,配件为铜制。马坑居东,出土马骨架34具,捆绑四蹄,“当时贵族陪葬都是活马,为了保证不破坏墓内的结构,必须把蹄子捆住,然后推入坑内掩埋。”另外有三辆车的木厢下还有狗骨架。马车制沿袭了商代的独辕双轮车,一车二马,都为真车真马。
1972年8月,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晋东南工作组和长治市博物馆开始对长治市分水岭春秋时的两个马坑进行发掘,这次发掘,也开创了我国发掘车马坑和坑俑的先河。后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分水岭战国车马坑于1992年迁入长治市博物馆。如今,虽然不能在原址上再现原貌,但我们仿佛仍能跨越千年,听到战马的嘶吼,感受上党大地昔日的荣光。
分水岭墓地群位于长治市潞州区中心。现在,40岁以下的人群对这个地理概念是非常模糊的,我们特别拿出了地图让秦老师做详细的区域划分。他手指角沿村石子河畔说,大概就在这个区域。30余万平方米,600多座古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这些古墓的主人之间又有着哪些盘根错节的联系?这些问题萦绕在我们脑中,并没有一个具体的答案,只有顺着历史的节点一路寻找,似乎才能慢慢走近真相。
春秋战国时期,上党地区为赤狄五部占据,晋国直到公元前588年才将赤狄消灭,此前长治分水岭地区一直为上党地区的五部之一的铎辰部落占据。战国时代,烽烟四起,军功的大小能决定一个人在国家中地位的高低。爵位,正是一个人能征善战的象征。回忆当时在一号车马坑渐渐露出原貌的情景,考古专家们发现:17辆随葬战车都是粗犷结实的战车。而且车阵也是按照战国时期领兵作战的基本队形排列的,如果墓主人生前不是掌握军权的高级将领,他怎么会有这样的实力,拥有如此规模的军事力量?墓东室出土了第一个铜鼎,它的意义非同小可。战国时期,礼制规章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在礼器中,最重要的标志性器物就是铜鼎。它的数量直接显示了墓主人的身份等级。一号墓共发现铜鼎9个,这个数字,按照战国时的礼制,天子常制用九。同时发现了大量的兵器和车马器,其中,长杆兵器达到24件,短杆兵器12件,铠甲27件,配箭27把,还有大量箭镞、盾牌,这些随葬器物,无一不与战争有关。另还有铜鼎、鬲、罐、鉴敦、舟、盘、壶等,还有铜甬钟、纽钟各一组,石謦一组,石类饰品多种。因此,考古人员断定其为卿大夫级别的墓葬。
考古专家将分水岭墓地分作五期,时代从春秋中期至战国一代,并认为其间“有明显的缺环”。其中,第一期为晋国墓葬,第二三期为赵国墓葬,第四五期为韩国墓葬。就其文化面貌来说,分水岭东周墓地是一个连续使用无间断的三晋韩氏墓地。
但是,这样一个大型墓地也在时代的变革中经历着从繁盛到衰落的变化,随葬品就是最好的证明。早期来看,墓葬随葬品的礼器组合接近于同期晋国墓的随葬品,主要为镬鼎、豆、壶、鉴、舟、匜,以及车马器、兵器、乐器等。这也看出,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小诸侯却能享受大国的礼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出现了陶铜器并存的随葬组合以及仿铜礼器,这些材质以及数量的变化充分说明了时代的衰落。
图为:错金蘷纹豆
C、“分水岭”中多瑰宝
尽管分水岭古墓群的年代跨越非常广,但还是以春秋战国墓为主,它的准确全称为“分水岭东周墓地”。
占地广、墓地多,因此许多稀世珍品也在一次次发掘中从地下走向地上,向世人揭开神秘的面纱。以往,我们常常以年代介绍这些珍贵的文物,这次,我们希望以分水岭东周墓地为坐标,将这些珍贵的文物介绍给读者——
错金蘷纹豆
通高19.2厘米,口径17厘米,1965年长治市分水岭出土,通体饰错金变体蘷纹、云纹组成的叶纹、垂叶软、斜角云软等。纹饰斯,富丽堂皇,堪称三售嵌错工艺的代表作。错金工艺始于春秋时期,盛于战国,此豆为研究三晋错金工艺源流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例证。
青铜卧羊琴轸钥
1954年出土于长治市分水岭战国7号墓,调琴弦工具,说明长治当时弦乐器也很发达。此器有北方草原气息,形象多见于中、西亚古文化圈,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珍贵资料。
铜牺立人擎盘
这也是我们隆重介绍的一件山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通高14.6厘米,盘径1厘米,1953年出土于长治市分水岭古墓,为盛酒器。由铜盘、立人和牺牛三部分组成。
器物中铜盘呈圆形,立人手握柄中部,柄底连结犀牛脊,牛大耳、肥身、短足,给人以敦厚之感,周身装饰花纹。立人表情沉静,形体塑造严谨,将举盘人谦卑、恭顺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还有兽耳垒、提梁香、乌柱盘、宜乘之朝戈、编钟等,都是非常罕见的文物珍品。而错金蘷纹豆、铜牺立人擎盘曾被选送到国外展览。这些珍贵的出土文物主要为春秋战国时期,多为铜器、玉器、陶器和车马陶俑,现在大多馆藏于山西省博物馆、长治市博物馆,少量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不得不提的是,分水岭东周古墓群随葬品的铜人俑、陶人、陶虎不仅是宝贵的艺术珍品,也是研究战国时期衣冠服饰的重要资料,通过当时的穿着和神态,我们似乎能感受到那个遥远时代的很多真实的生活,鲜活的生命和那段烽烟历史……(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来源:上党晚报 记者 杨亚娟)
原标题:分水岭东周古墓群探秘:没落的部族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A、“土圪堆”上的古墓群
1953年的一天,一群神秘的人物来到长治市北城墙外的石子河附近,开始对这里进行测绘勘探。附近的居民感到好奇,纷纷聚集起来看热闹,有些大胆的问:“你们对着这土圪堆量啥?”这个“土圪堆”南跨城壕边,北近石子河,东西分布长约2公里,高出附近地面约10米,每年雨季,岭顶南侧的雨水流入护城河,岭顶北侧的雨水注入石子河,所以长治人把这里叫做“分水岭”。
由于岭顶地面年年被人们取土,已经凸凹不平,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民间时常在这里发现一些文物,频率之高引起了上级主管单位的重视。这群神秘的人物正是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组成的专门小组对分水岭区域进行勘察,为期几个月的工作后,他们认为分水岭地下应该存在一个一定规模的古墓群,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发掘古墓。
1954年冬天,朔风凛冽。一支考古小分队从太原出发来到长治,驻扎在分水岭。他们在这里一直工作到1955年春夏之际,发掘、清理、记录、编号、断代……事无巨细的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3个月后共清理墓葬12座,其中发现了战国墓9座,汉墓3座。在发掘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惊奇地发现,这是一处延续不断的墓地,其占地之广,年代跨越之大远远超出了最初的预计。但是无奈于当时的技术手段和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只能对古墓群进行有限发掘清理,之后所有的工作便暂时告停。
但是分水岭古墓发掘工作的悬而未决成了山西考古界的一件大事,时间来到1959年10月,山西文物工作委员会联合长治市博物馆再次组织人员驻扎分水岭,历经2年,共发据墓葬50余座,其中战国墓约19座,汉基约20座,唐墓4座。这之后至今,为配合城市建设发展,分水岭附近又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古墓发掘,共发掘了600余座古代墓葬,时代上起新石器时期,下讫清代。
B、古墓群背后尘封的历史
2019年元旦,我们在市博物馆见到了考古专家秦秋红老师。在市博物馆的一楼展厅,秦老师告诉我们:“这个展厅是分水岭战国车马坑在1992年迁入的,你们感受一下。”
在展厅中我们看到,车马分别埋在两个坑内,车坑居西,出土战车17辆,完整的有三辆,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车由辕、衡、轭、舆、轼、轴、轮等几部分组成,主件为木制,配件为铜制。马坑居东,出土马骨架34具,捆绑四蹄,“当时贵族陪葬都是活马,为了保证不破坏墓内的结构,必须把蹄子捆住,然后推入坑内掩埋。”另外有三辆车的木厢下还有狗骨架。马车制沿袭了商代的独辕双轮车,一车二马,都为真车真马。
1972年8月,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晋东南工作组和长治市博物馆开始对长治市分水岭春秋时的两个马坑进行发掘,这次发掘,也开创了我国发掘车马坑和坑俑的先河。后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分水岭战国车马坑于1992年迁入长治市博物馆。如今,虽然不能在原址上再现原貌,但我们仿佛仍能跨越千年,听到战马的嘶吼,感受上党大地昔日的荣光。
分水岭墓地群位于长治市潞州区中心。现在,40岁以下的人群对这个地理概念是非常模糊的,我们特别拿出了地图让秦老师做详细的区域划分。他手指角沿村石子河畔说,大概就在这个区域。30余万平方米,600多座古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这些古墓的主人之间又有着哪些盘根错节的联系?这些问题萦绕在我们脑中,并没有一个具体的答案,只有顺着历史的节点一路寻找,似乎才能慢慢走近真相。
春秋战国时期,上党地区为赤狄五部占据,晋国直到公元前588年才将赤狄消灭,此前长治分水岭地区一直为上党地区的五部之一的铎辰部落占据。战国时代,烽烟四起,军功的大小能决定一个人在国家中地位的高低。爵位,正是一个人能征善战的象征。回忆当时在一号车马坑渐渐露出原貌的情景,考古专家们发现:17辆随葬战车都是粗犷结实的战车。而且车阵也是按照战国时期领兵作战的基本队形排列的,如果墓主人生前不是掌握军权的高级将领,他怎么会有这样的实力,拥有如此规模的军事力量?墓东室出土了第一个铜鼎,它的意义非同小可。战国时期,礼制规章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在礼器中,最重要的标志性器物就是铜鼎。它的数量直接显示了墓主人的身份等级。一号墓共发现铜鼎9个,这个数字,按照战国时的礼制,天子常制用九。同时发现了大量的兵器和车马器,其中,长杆兵器达到24件,短杆兵器12件,铠甲27件,配箭27把,还有大量箭镞、盾牌,这些随葬器物,无一不与战争有关。另还有铜鼎、鬲、罐、鉴敦、舟、盘、壶等,还有铜甬钟、纽钟各一组,石謦一组,石类饰品多种。因此,考古人员断定其为卿大夫级别的墓葬。
考古专家将分水岭墓地分作五期,时代从春秋中期至战国一代,并认为其间“有明显的缺环”。其中,第一期为晋国墓葬,第二三期为赵国墓葬,第四五期为韩国墓葬。就其文化面貌来说,分水岭东周墓地是一个连续使用无间断的三晋韩氏墓地。
但是,这样一个大型墓地也在时代的变革中经历着从繁盛到衰落的变化,随葬品就是最好的证明。早期来看,墓葬随葬品的礼器组合接近于同期晋国墓的随葬品,主要为镬鼎、豆、壶、鉴、舟、匜,以及车马器、兵器、乐器等。这也看出,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小诸侯却能享受大国的礼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出现了陶铜器并存的随葬组合以及仿铜礼器,这些材质以及数量的变化充分说明了时代的衰落。
图为:错金蘷纹豆
C、“分水岭”中多瑰宝
尽管分水岭古墓群的年代跨越非常广,但还是以春秋战国墓为主,它的准确全称为“分水岭东周墓地”。
占地广、墓地多,因此许多稀世珍品也在一次次发掘中从地下走向地上,向世人揭开神秘的面纱。以往,我们常常以年代介绍这些珍贵的文物,这次,我们希望以分水岭东周墓地为坐标,将这些珍贵的文物介绍给读者——
错金蘷纹豆
通高19.2厘米,口径17厘米,1965年长治市分水岭出土,通体饰错金变体蘷纹、云纹组成的叶纹、垂叶软、斜角云软等。纹饰斯,富丽堂皇,堪称三售嵌错工艺的代表作。错金工艺始于春秋时期,盛于战国,此豆为研究三晋错金工艺源流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例证。
青铜卧羊琴轸钥
1954年出土于长治市分水岭战国7号墓,调琴弦工具,说明长治当时弦乐器也很发达。此器有北方草原气息,形象多见于中、西亚古文化圈,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珍贵资料。
铜牺立人擎盘
这也是我们隆重介绍的一件山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通高14.6厘米,盘径1厘米,1953年出土于长治市分水岭古墓,为盛酒器。由铜盘、立人和牺牛三部分组成。
器物中铜盘呈圆形,立人手握柄中部,柄底连结犀牛脊,牛大耳、肥身、短足,给人以敦厚之感,周身装饰花纹。立人表情沉静,形体塑造严谨,将举盘人谦卑、恭顺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还有兽耳垒、提梁香、乌柱盘、宜乘之朝戈、编钟等,都是非常罕见的文物珍品。而错金蘷纹豆、铜牺立人擎盘曾被选送到国外展览。这些珍贵的出土文物主要为春秋战国时期,多为铜器、玉器、陶器和车马陶俑,现在大多馆藏于山西省博物馆、长治市博物馆,少量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不得不提的是,分水岭东周古墓群随葬品的铜人俑、陶人、陶虎不仅是宝贵的艺术珍品,也是研究战国时期衣冠服饰的重要资料,通过当时的穿着和神态,我们似乎能感受到那个遥远时代的很多真实的生活,鲜活的生命和那段烽烟历史……(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来源:上党晚报 记者 杨亚娟)
原标题:分水岭东周古墓群探秘:没落的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