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岳抗日烽火中的酿酒岁月
发布时间:
2019-02-01
| 来源:
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国大地上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恶。1942年秋冬,日寇九路围攻沁源,掠夺了这座美丽而古老的城镇,此后两年多时间沁源处在日寇惨无人道的法西斯统治下。地处太岳山麓的沁源县西部地区气候寒冷,那里的人们为了生存,祖祖辈辈种植莜麦和土豆等耐寒作物维持生计。这一带种植最多的农作物是莜麦,莜麦具有“抗寒耐瘠、省水省肥、日照时间长”的特性,它是西部地区人民群众必不可少的重要食粮。因莜麦种子需要事先用烧酒浸泡之后才能下种成活和提高产量,所以酿造烧酒是莜麦种植的重要环节。疯狂的敌人将太岳行署在郭道、沁源城关开办的两处酒店全部烧光,致使西部地区群众种莜麦没酒拌种,无法下种。
对于敌人的恶行,沁源人民没被吓倒,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屈不挠英勇顽强地抗击日寇。为了解决群众的困难,鉴于西部地区群众下种的紧迫问题,沁源南北两县政府领导(南县县长王利宾、北县县长侯振亚)将生产烧酒的任务交给了时任县政府供给处秘书兼生产社副经理——父亲董明甫。父亲承担了这个重任,面对这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他充满了信心。首先召集同他共事多年、具有丰富酿酒经验的定国、梅作家、王喜珍同志一起研究磋商烧酒之事。他们把酿酒地选在郭道,并决定先在城关、郭道两地寻找、收集被敌人烧毁酒店掩埋在土里的酒渣原料,再召集人员进行生产。
说干就干,父亲一行先赶到郭道,当时因郭道村大部分群众在外躲敌逃难,村上人很少,又无房可住,离敌区二十公里,加之没有烧酒基础设施,于是他们自力更生,因陋就简,迅速开始了准备工作。首先是兵分两路,一部分人由梅作家负责带人寻找、收集酿酒料渣;另一部分人用敌人烧毁的旧木料和砍来的松树枝搭建工棚。外出人员东奔西跑,把寻找收集到的酿酒料渣进行了清点,低价买下,并用县政府抽调出来的两头骡子运回郭道酿酒地。留在家的人员除筹备搭建工棚和东奔西跑借工具外,还到处寻访聘请城关、郭道两地酒店及社会民间酒坊具有专业生产经验的师傅十余名。经过大家齐心协力地工作,基本条件已具备,于是在太岳烽火燃烧之地开始了烧酒生产。
他们一边抓紧时间烧酒,一边还要躲避日本侵略者的扫荡。就这样提心吊胆、躲躲藏藏在郭道四十天后,还是决定撤离此地,搬回城关附近重建生产基地。转移时,全部人马将生产设备化整为零,用担子挑、骡子驮,沿着崎岖的山路往城关撤。到达城关后,镇政府选择了一处离城不远,相对比较安全的小村庄,基本就绪后,大家仍旧搭工棚、安装设备,支锅灶开始生产。与郭道情况不同的是,敌寇白天扰乱,无法正常生产,只好晚上挑灯夜战,白天上山休息。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他们完成了两县领导交给的生产烧酒任务,烧好后的酒陆续分到西山地区莜麦种植户家中。经核算,还盈利了小米60石。经县领导研究决定,继续搞烧酒事业,由县生产社统一经营,并利用这部分资金在郭道开设磨坊、上庄药房(经理张昱),以方便住地群众兑米面和看病用药,以及机关食堂生活调剂。
父亲董明甫和他的同事们以顽强的毅力,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困苦。他们首先遇到的是吃住问题,当地区政府和村公所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援助。他们自己在山上寻找些野菜、果子,解决了吃饭问题,晚上上山时从地里捡一些玉米秸秆、谷草之类的干柴铺在山上的石板上,顶着呼呼的寒风露宿休息。如遇雨雪,大家躲到岩石下以谷草遮蔽。其次针对设备陈旧、技术水平低、工艺落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父亲虚心请教并征求老工人的意见,在同他们研究切磋的过程中,集中大家的智慧,不断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随时掌握酿酒环节生产情况,改进酿酒生产工艺和设备,使烧酒质量不断提高。尽管当时面临重重困难,大家毫无怨言,为了抗击敌寇,在时间短、任务重的情况下,大家表现出了异常高涨的热情,起早摸黑、夜以继日埋头苦干,完成了党交给的光荣任务,为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
历经两个多月的烧酒奋战,他们不仅解决了西部地区群众迫在眉睫的莜麦下种问题,而且调动了群众生产积极性。由于成绩显著,当时县委、县政府召开表彰大会,表彰了他们的事迹,并给父亲记大功一次。
1945年快到春耕时,中峪村敌驻军撤回城关,县政府决定利用生产社资金,将中峪村生产社酒坊(分社经理郭岱)压到土内的酒渣雇佣畜力车运到柏子,在郭保和开办的酒店扩大生产,建立烧酒生产基地,方便西山地区群众拌种用酒。南北两县合并后,郭道街面上的房子改为郭道酒店,郭道酒店仍由孙定国负责,柏子酒店由王廷楷负责,城关酒店由郭保和、梅作家负责,这三处酒店统一由县生产社经营。
1946年,为了适应解放战争的需要,增加当时财政收入,繁荣市场经济,太岳行署决定成立“酒业管理处”,统一管理酒业产供销,县政府根据上级通知,将城关、郭道、柏子三处酒店移交行署酒业专卖处。(董彩萍 董玉水 董安萍)
[编辑:冯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