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吃冰雪,夏天喝泥汤,雨季檐下摆满缸,带上干粮洗衣裳,一年四季为水忙,倘若客人来家住,舍米舍面不舍汤……”20世纪七十年代,长治市一些乡村曾流传过这样的民谣。
而如今,一座座防洪堤坝护卫河湖安澜、一道道水渠通向田间地头、一缕缕清泉流进千家万户,润泽百姓心田……
小小一滴水,窥见大民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省、市各级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作为“两不愁三保障”首要任务“不愁吃”的先决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农村饮水安全作出指示。近年来,长治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对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的部署要求,结合实际、主动作为,以保障脱贫人口饮水安全为重点,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确保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和保证率4项指标全部达标,全面保障了脱贫人口农村饮水安全。
图为:活水喷涌而出
有水喝,水利工程充当先锋
过去要是遇到干旱年份,平顺县龙溪镇北坡村的王松则就得到离家几公里之外的山沟里找水、挑水。如今,只要打开自家水龙头,清冽的水就会汩汩流出,令他一家笑意满面。
更让王松则高兴的是,过段时间,他在家里就能喝上八道水的清泉了。“水一定会更甜!”今年,平顺县投资总计1.4亿元资金启动实施的八道水提水工程建设项目几个月后即将完工,届时不仅能极大提升7个乡镇108个行政村7.98万人饮水保障程度,让7个乡镇22个村彻底告别饮用旱井水历史,同时还可极大弥补县城区供水缺口。
北坡村安全饮水问题的解决,是长治市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目前,全市农村饮水困难和不安全状况基本得到了解决。特别在“十三五”期间,在全市脱贫攻坚工作中,全市共投资约6.96亿元,累计完成了沁源、武乡、沁县、壶关、平顺5个整体脱贫县以及全市933个整体脱贫村、26.1万脱贫人口的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任务,全面保障了脱贫人口饮水安全。
“有水喝,离不开水利工程的建设实施。”市水利局四级调研员李文平解释道,“登高望远会发现,长治市东屏太行山、西倚太岳山,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流域。然而境内地形地貌复杂,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造成长治市农村人畜饮水问题历来就比较突出。”从初始的打旱井、修旱窖、蓄天水,到如今开水源、建工程,再到实施引水解困、饮水安全全覆盖……多年来,长治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精准规划、全力推进,在一项项水利工程的实施下,逐步实现了全市各县区管网自来水供水,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
图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喝好水,改善水质涌出清流
贫困人口有水喝只是基本生活保障,让贫困人口喝上“安全水”,需要进一步关注。
“在2019年排查中我们发现,全市仍有284个集中供水点和旱井吃水村庄,供水设施标准较低。”李文平说。针对此情况,市委常委会专门研究通过《全市改善农村集中供水点和旱井吃水村庄饮水安全条件工作方案》,要求相关县区分类分批迅速、全面解决。
襄垣县王桥镇普头村是第一批实施饮水安全条件改善工程的村庄之一,高位蓄水池项目总投资50万元,主要是对水源工程、管网工程、入户工程进行提升改造,项目可解决村里637人的安全饮水问题。“以前我们只能到村口的集中供水点提水使用,有的人离得远,得跑两三公里的路。现在好了,咱在家里拧开水龙头就吃上水了!”村民李大爷欢喜万分。
“与此同时,我们还进一步加强了农村饮水工程水质安全保障工作。”李文平介绍,一方面,加强对水源地建设保护,加强水源地日常巡察和供水水质监测;另一方面,工作人员会定期开展水质检测,确保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水质检测全覆盖,确保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生活饮用水卫生健康标准。
据了解,2019年,长治市市县两级共投资2459.8万元,改善了潞州、潞城、壶关、平顺、黎城、武乡、襄垣7个县区118个集中供水点和旱井吃水村庄饮水安全条件;2020年,市县两级再次投资约6500万元,改善了潞城、壶关、平顺、黎城4个县区剩余166个村庄的饮水安全条件。至此,全市旱井和集中供水点吃水村庄全面实现了自来水入户,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迈出重要一步。
图为:农户家用上活水
稳供水,生活用水永不断档
“昔日担子挑水,今日手机买水。”平顺县的刘涵以此打趣生活的新变化,“只要进入‘长治农村供水’微信公众号,不管是缴纳水费、查询历史账单,还是查看用水分析、反映吃水问题,全能搞定。”
“安全水”来之不易。为了稳定供应贫困人口的“水缸子”,不断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成果,就必须做到水利工程建得好、管得好、用得好,让老百姓喝上干净水、安全水、放心水。市水利局从四方面入手,科学谋划,层层推进,有效保证各工程建设和运行管护:
实行领导包县制——市水利局制定处级领导分组包县制度,督促指导所包县区工作开展,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通过常态化的工作,推动各县区农村饮水安全高质量落实。
科学规划方案——对现有较大规模集中连片供水工程的管网延伸,新建、改建一批集中连片供水工程,对部分老化失修村级管网改造升级,不断提升供水保证程度、供水水质。
严把工程质量——突出抓好水源工程建设,所有工程都要做好水资源论证和水质化验工作,并在所有项目中严格执行规划建卡、项目公示、集中采购、资金报账、巡回监理、落实责任“六制”管理。
强化管护机制——盘活工程管护权和收益权,逐村落实管护责任和运行管理方式;细化供水单位和村级管理部门的管理范围和责任,落实好运行管理经费;合理确定水价,强化水费征收,引导村民节约用水、按时交费,营造良好的用水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提出的9项新参考标准,以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为全面提高农村饮水安全的质量和标准,为全市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水支撑和水保障。”李文平说。(记者李雨桐)
原标题:小康圆梦丨长治:以水为带 编织美好生活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冬天吃冰雪,夏天喝泥汤,雨季檐下摆满缸,带上干粮洗衣裳,一年四季为水忙,倘若客人来家住,舍米舍面不舍汤……”20世纪七十年代,长治市一些乡村曾流传过这样的民谣。
而如今,一座座防洪堤坝护卫河湖安澜、一道道水渠通向田间地头、一缕缕清泉流进千家万户,润泽百姓心田……
小小一滴水,窥见大民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省、市各级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作为“两不愁三保障”首要任务“不愁吃”的先决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农村饮水安全作出指示。近年来,长治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对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的部署要求,结合实际、主动作为,以保障脱贫人口饮水安全为重点,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确保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和保证率4项指标全部达标,全面保障了脱贫人口农村饮水安全。
图为:活水喷涌而出
有水喝,水利工程充当先锋
过去要是遇到干旱年份,平顺县龙溪镇北坡村的王松则就得到离家几公里之外的山沟里找水、挑水。如今,只要打开自家水龙头,清冽的水就会汩汩流出,令他一家笑意满面。
更让王松则高兴的是,过段时间,他在家里就能喝上八道水的清泉了。“水一定会更甜!”今年,平顺县投资总计1.4亿元资金启动实施的八道水提水工程建设项目几个月后即将完工,届时不仅能极大提升7个乡镇108个行政村7.98万人饮水保障程度,让7个乡镇22个村彻底告别饮用旱井水历史,同时还可极大弥补县城区供水缺口。
北坡村安全饮水问题的解决,是长治市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目前,全市农村饮水困难和不安全状况基本得到了解决。特别在“十三五”期间,在全市脱贫攻坚工作中,全市共投资约6.96亿元,累计完成了沁源、武乡、沁县、壶关、平顺5个整体脱贫县以及全市933个整体脱贫村、26.1万脱贫人口的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任务,全面保障了脱贫人口饮水安全。
“有水喝,离不开水利工程的建设实施。”市水利局四级调研员李文平解释道,“登高望远会发现,长治市东屏太行山、西倚太岳山,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流域。然而境内地形地貌复杂,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造成长治市农村人畜饮水问题历来就比较突出。”从初始的打旱井、修旱窖、蓄天水,到如今开水源、建工程,再到实施引水解困、饮水安全全覆盖……多年来,长治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精准规划、全力推进,在一项项水利工程的实施下,逐步实现了全市各县区管网自来水供水,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
图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喝好水,改善水质涌出清流
贫困人口有水喝只是基本生活保障,让贫困人口喝上“安全水”,需要进一步关注。
“在2019年排查中我们发现,全市仍有284个集中供水点和旱井吃水村庄,供水设施标准较低。”李文平说。针对此情况,市委常委会专门研究通过《全市改善农村集中供水点和旱井吃水村庄饮水安全条件工作方案》,要求相关县区分类分批迅速、全面解决。
襄垣县王桥镇普头村是第一批实施饮水安全条件改善工程的村庄之一,高位蓄水池项目总投资50万元,主要是对水源工程、管网工程、入户工程进行提升改造,项目可解决村里637人的安全饮水问题。“以前我们只能到村口的集中供水点提水使用,有的人离得远,得跑两三公里的路。现在好了,咱在家里拧开水龙头就吃上水了!”村民李大爷欢喜万分。
“与此同时,我们还进一步加强了农村饮水工程水质安全保障工作。”李文平介绍,一方面,加强对水源地建设保护,加强水源地日常巡察和供水水质监测;另一方面,工作人员会定期开展水质检测,确保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水质检测全覆盖,确保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生活饮用水卫生健康标准。
据了解,2019年,长治市市县两级共投资2459.8万元,改善了潞州、潞城、壶关、平顺、黎城、武乡、襄垣7个县区118个集中供水点和旱井吃水村庄饮水安全条件;2020年,市县两级再次投资约6500万元,改善了潞城、壶关、平顺、黎城4个县区剩余166个村庄的饮水安全条件。至此,全市旱井和集中供水点吃水村庄全面实现了自来水入户,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迈出重要一步。
图为:农户家用上活水
稳供水,生活用水永不断档
“昔日担子挑水,今日手机买水。”平顺县的刘涵以此打趣生活的新变化,“只要进入‘长治农村供水’微信公众号,不管是缴纳水费、查询历史账单,还是查看用水分析、反映吃水问题,全能搞定。”
“安全水”来之不易。为了稳定供应贫困人口的“水缸子”,不断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成果,就必须做到水利工程建得好、管得好、用得好,让老百姓喝上干净水、安全水、放心水。市水利局从四方面入手,科学谋划,层层推进,有效保证各工程建设和运行管护:
实行领导包县制——市水利局制定处级领导分组包县制度,督促指导所包县区工作开展,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通过常态化的工作,推动各县区农村饮水安全高质量落实。
科学规划方案——对现有较大规模集中连片供水工程的管网延伸,新建、改建一批集中连片供水工程,对部分老化失修村级管网改造升级,不断提升供水保证程度、供水水质。
严把工程质量——突出抓好水源工程建设,所有工程都要做好水资源论证和水质化验工作,并在所有项目中严格执行规划建卡、项目公示、集中采购、资金报账、巡回监理、落实责任“六制”管理。
强化管护机制——盘活工程管护权和收益权,逐村落实管护责任和运行管理方式;细化供水单位和村级管理部门的管理范围和责任,落实好运行管理经费;合理确定水价,强化水费征收,引导村民节约用水、按时交费,营造良好的用水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提出的9项新参考标准,以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为全面提高农村饮水安全的质量和标准,为全市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水支撑和水保障。”李文平说。(记者李雨桐)
原标题:小康圆梦丨长治:以水为带 编织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