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县介神庙会
发布时间: 2021-03-10   |  来源: 上党晚报
 
分享到:

介子推与历史故事

众所周知,介神庙是供奉介子推的。

据《左传》记载,介子推是春秋时期晋国人,早年追随晋国公子重耳(后来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在外流亡十九年,等到回国执掌国政后,赏赐有功大臣的时候,独独忘记了介子推。其中记载了介子推与母亲的几段对话,说明介子推淡薄名利,认为重耳回国执政是上天的安排。“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他不愿意“贪天功以为己力”,看不惯其他人邀功请赏的作派,也不愿意再向文公解释自己的意思。于是,和母亲一起“隐而死”。后来,晋文公“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又说,“以志吾过,且旌善人。”这是一段很纯粹的记录,题目就叫《介子推不言禄》。

后来,有关介子推的故事越传越远,也不免有一些古人穿凿附会、添盐加醋,增加了割股奉君、“抱木而燔死”“枯而立朽”以及“龙蛇之怨”的故事。到了西汉时,刘向又把介子推归入“仙班”,而且使他有了名姓,“姓王名光”,而且“莫知所在”“享年遐久”“遁影介山,浪迹海右”。

到了南北朝时,王嘉又在“晋文公焚林以求介子推”的基础上,增加了“有白鸦绕烟而噪,或集子推之侧。晋人嘉之,起一高台,名曰思烟台”的记载。

历史的故事往往是扑朔迷离的,但是,因为介子推故事里的忠孝节义思想有利于国家治理,于是,在宋神宗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敕封介子推为洁惠侯,宋徽宗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又赐封介神庙额为昭德。在沁源县旧志里,就收录有宋代的《追封介子推敕》,内容如下:

惟神之生,尝以羁勒从晋侯行天下而不言禄,晋人思之。卒与母隐,死于深山而不顾。可谓忠廉自信之士矣。则其殁也,宜为明灵血食于其土。守臣来告,有祷必从。庇民之德,是不可以无报,锡命侯爵,神其享之。宜特封洁惠侯。(摘自雍正版)

笔者认为,当介子推封为洁惠侯、庙号昭德之时,已经彻底完成了从人到神的全面转身,他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或者说成了一个文化现象。至于清德宗光绪六年,朝廷接受山西巡抚葆亨奏请,赐颁“绵田旌善”匾额。光绪二十八年,又接受山西巡抚赵尔巽奏请,诏封徽号“履洁”,都是锦上添花、顺理成章的事了。

沁源县的介神庙会

雍正版《沁源县志》里也记载有:

洁惠侯祠侯即介之推,姓王名光。其祠有三,一在县西八十五里伏贵村,唐贞观年间建,相传即侯焚身处。一在县西北三里许,明嘉靖年间,省祭官李美荣建。国朝康熙十年(1671),知县汪士鹏重修。雍正三年(1725),知县王廷抡、生员胡玙、胡全恩、唐士达,邑民刘显威、王正玉、王凤、郭兴唐、王鹏、唐承后、胡闻乾、唐之巍、胡必适等重修。一在绵山上。

这里提到的伏贵村的介神庙,应该就是现在位于郭道镇苏家庄、段家庄之间的介神山上的介神庙。据沁源作家杨吉玲和段家庄的段同保介绍,原来的介神庙修在苏家庄村前的三十亩地里,因为那里好像有个宝贝,叫避水珠,不怕洪水冲刷,是块风水宝地,于是,各家捐资修庙。可是,庙修好后的第二天,就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修好的介神庙被搬到对面的山上,而各人家圈里的牛、驴都卧在地上,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大家才想,肯定是神用牛、驴把庙搬动到自己想要的好位置,而且,在这座山的背面就是介子推大墓。

这座介神庙北面正对的有正殿三间,并排有东西箱房各两间,供看庙人居住,南面则是戏台。庙外松柏参天,每逢庙会都会有唱戏的,还有卖各种吃食、土特产以及农家用具的,也有剃头的等等,还有法师给人“趁法子”。只见法师对着被蛇咬着的患者,嘟嘟囔囔念咒,就能把附近的蛇都吸引来,并且能找出那条咬人的蛇,肇事的蛇好像知道自己做错了事,在法师面前俯首伏罪,听从法师训斥,最后退出。法师念咒时,耳朵里也会听到各种声响,如果听见女人、孩子哭泣,驴子叫唤,老鸦叫唤,那这个人就没救了。如果听见锣鼓音乐响和人们唱歌,就把口里含的酒喷到被蛇咬的伤口上,这人就被救活了。(见《介子推与沁源》,沁源县政协编)只是经过“破四旧,立四新”,这些迷信的东西很少见到了,而且在好多地方,就连庙也不见了。据有关资料介绍,在沁源北半县就有38座介子推庙(祠),位于绵上村的昭德庙应该为其中最著名的了,其中发现有一块断为三截的碑记,客观地记载了当时庙宇将要落成时,恰遇大雨,因而增修了龙王、雨师殿的故事,反映了当时沁源人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在“县北三里许”的那座介神庙,也就是位于现在沁河镇北元村新建成介公祠的地方。清代沁源人张程(乾隆乙卯科举人)《重修洁惠侯庙碑记》(见光绪版《沁源县志》)记载:

绵山西距灵石,东接介休,而沁居其中,故厚(应为,侯)之祀三邑为夥。城北五里北园村之西阜有侯祠,载在祀典,春秋及清明节胥祀之。历年既久,渐就倾圯。乙卯年(1795)捐赀补葺,神路聿新,而庙之瓦砾如故也。岁辛酉(1801),复极力募捐,将正殿门楼从新构造,涂以丹。

虽然几经修缮,但是,由于风雨侵蚀、烽火战乱,这座洁惠侯祠也是在2007年左右,由北元村党支部、村委会主持复建了介神主殿,并于东厢建成了菩萨殿,西边建成了关圣殿,虽然规模不大,但是也成了县城附近少有的古迹。据王姓看庙人说,这里的香火很旺,而且,每年这个时候在此祈雨很灵验。

之后,村委又积极争取增设了七月初六的介神庙会。庙会期间,除了有广大信众到介公祠开展焚香祈福活动,还有面向中老年人群的戏剧演出,更多的就是数十年来在各乡镇一直沿袭的集会,四面八方的客商云集此地,有卖服装布匹的,有卖吃喝的,有卖图书藏品的,不一而足,因为那里的租金便宜,所以,各家的货物都很便宜,有的人还会说,“就是个减价会”。但是,这样的会却是附近老百姓津津乐道的好去处,一街两面,有的商家还会布置在道路中间,真的是人来人往,水泄不通。而且,近两年还增加了许多儿童游乐设施,有蹦蹦床、旋转大风车、过山车等等,实实在在地成了孩子们的天堂。

注:图片均采自沁源县政协文史委编撰的《介子推与沁源》。(来源:上党晚报)

原标题:沁源县介神庙会


[编辑:李倩]

  相关链接
· 武乡县南神山庙会的风土人情
· 沁源县郭道村“关帝巡城庙会”的历史变迁
· 武乡县三仙圣母庙庙会
· 武乡县老焦爷庙会:风调雨顺的美好期盼
· 上党区“老西火”古庙会的奇俗、奇观、奇文化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非遗
沁源县介神庙会

介子推与历史故事

众所周知,介神庙是供奉介子推的。

据《左传》记载,介子推是春秋时期晋国人,早年追随晋国公子重耳(后来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在外流亡十九年,等到回国执掌国政后,赏赐有功大臣的时候,独独忘记了介子推。其中记载了介子推与母亲的几段对话,说明介子推淡薄名利,认为重耳回国执政是上天的安排。“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他不愿意“贪天功以为己力”,看不惯其他人邀功请赏的作派,也不愿意再向文公解释自己的意思。于是,和母亲一起“隐而死”。后来,晋文公“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又说,“以志吾过,且旌善人。”这是一段很纯粹的记录,题目就叫《介子推不言禄》。

后来,有关介子推的故事越传越远,也不免有一些古人穿凿附会、添盐加醋,增加了割股奉君、“抱木而燔死”“枯而立朽”以及“龙蛇之怨”的故事。到了西汉时,刘向又把介子推归入“仙班”,而且使他有了名姓,“姓王名光”,而且“莫知所在”“享年遐久”“遁影介山,浪迹海右”。

到了南北朝时,王嘉又在“晋文公焚林以求介子推”的基础上,增加了“有白鸦绕烟而噪,或集子推之侧。晋人嘉之,起一高台,名曰思烟台”的记载。

历史的故事往往是扑朔迷离的,但是,因为介子推故事里的忠孝节义思想有利于国家治理,于是,在宋神宗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敕封介子推为洁惠侯,宋徽宗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又赐封介神庙额为昭德。在沁源县旧志里,就收录有宋代的《追封介子推敕》,内容如下:

惟神之生,尝以羁勒从晋侯行天下而不言禄,晋人思之。卒与母隐,死于深山而不顾。可谓忠廉自信之士矣。则其殁也,宜为明灵血食于其土。守臣来告,有祷必从。庇民之德,是不可以无报,锡命侯爵,神其享之。宜特封洁惠侯。(摘自雍正版)

笔者认为,当介子推封为洁惠侯、庙号昭德之时,已经彻底完成了从人到神的全面转身,他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或者说成了一个文化现象。至于清德宗光绪六年,朝廷接受山西巡抚葆亨奏请,赐颁“绵田旌善”匾额。光绪二十八年,又接受山西巡抚赵尔巽奏请,诏封徽号“履洁”,都是锦上添花、顺理成章的事了。

沁源县的介神庙会

雍正版《沁源县志》里也记载有:

洁惠侯祠侯即介之推,姓王名光。其祠有三,一在县西八十五里伏贵村,唐贞观年间建,相传即侯焚身处。一在县西北三里许,明嘉靖年间,省祭官李美荣建。国朝康熙十年(1671),知县汪士鹏重修。雍正三年(1725),知县王廷抡、生员胡玙、胡全恩、唐士达,邑民刘显威、王正玉、王凤、郭兴唐、王鹏、唐承后、胡闻乾、唐之巍、胡必适等重修。一在绵山上。

这里提到的伏贵村的介神庙,应该就是现在位于郭道镇苏家庄、段家庄之间的介神山上的介神庙。据沁源作家杨吉玲和段家庄的段同保介绍,原来的介神庙修在苏家庄村前的三十亩地里,因为那里好像有个宝贝,叫避水珠,不怕洪水冲刷,是块风水宝地,于是,各家捐资修庙。可是,庙修好后的第二天,就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修好的介神庙被搬到对面的山上,而各人家圈里的牛、驴都卧在地上,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大家才想,肯定是神用牛、驴把庙搬动到自己想要的好位置,而且,在这座山的背面就是介子推大墓。

这座介神庙北面正对的有正殿三间,并排有东西箱房各两间,供看庙人居住,南面则是戏台。庙外松柏参天,每逢庙会都会有唱戏的,还有卖各种吃食、土特产以及农家用具的,也有剃头的等等,还有法师给人“趁法子”。只见法师对着被蛇咬着的患者,嘟嘟囔囔念咒,就能把附近的蛇都吸引来,并且能找出那条咬人的蛇,肇事的蛇好像知道自己做错了事,在法师面前俯首伏罪,听从法师训斥,最后退出。法师念咒时,耳朵里也会听到各种声响,如果听见女人、孩子哭泣,驴子叫唤,老鸦叫唤,那这个人就没救了。如果听见锣鼓音乐响和人们唱歌,就把口里含的酒喷到被蛇咬的伤口上,这人就被救活了。(见《介子推与沁源》,沁源县政协编)只是经过“破四旧,立四新”,这些迷信的东西很少见到了,而且在好多地方,就连庙也不见了。据有关资料介绍,在沁源北半县就有38座介子推庙(祠),位于绵上村的昭德庙应该为其中最著名的了,其中发现有一块断为三截的碑记,客观地记载了当时庙宇将要落成时,恰遇大雨,因而增修了龙王、雨师殿的故事,反映了当时沁源人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在“县北三里许”的那座介神庙,也就是位于现在沁河镇北元村新建成介公祠的地方。清代沁源人张程(乾隆乙卯科举人)《重修洁惠侯庙碑记》(见光绪版《沁源县志》)记载:

绵山西距灵石,东接介休,而沁居其中,故厚(应为,侯)之祀三邑为夥。城北五里北园村之西阜有侯祠,载在祀典,春秋及清明节胥祀之。历年既久,渐就倾圯。乙卯年(1795)捐赀补葺,神路聿新,而庙之瓦砾如故也。岁辛酉(1801),复极力募捐,将正殿门楼从新构造,涂以丹。

虽然几经修缮,但是,由于风雨侵蚀、烽火战乱,这座洁惠侯祠也是在2007年左右,由北元村党支部、村委会主持复建了介神主殿,并于东厢建成了菩萨殿,西边建成了关圣殿,虽然规模不大,但是也成了县城附近少有的古迹。据王姓看庙人说,这里的香火很旺,而且,每年这个时候在此祈雨很灵验。

之后,村委又积极争取增设了七月初六的介神庙会。庙会期间,除了有广大信众到介公祠开展焚香祈福活动,还有面向中老年人群的戏剧演出,更多的就是数十年来在各乡镇一直沿袭的集会,四面八方的客商云集此地,有卖服装布匹的,有卖吃喝的,有卖图书藏品的,不一而足,因为那里的租金便宜,所以,各家的货物都很便宜,有的人还会说,“就是个减价会”。但是,这样的会却是附近老百姓津津乐道的好去处,一街两面,有的商家还会布置在道路中间,真的是人来人往,水泄不通。而且,近两年还增加了许多儿童游乐设施,有蹦蹦床、旋转大风车、过山车等等,实实在在地成了孩子们的天堂。

注:图片均采自沁源县政协文史委编撰的《介子推与沁源》。(来源:上党晚报)

原标题:沁源县介神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