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曾经在公家单位上班的80后,辞去铁饭碗,下定决心到农村创业,靠着蔬菜种植,带动了全省3个市8个县的4000多户菜农增收致富。今年,她的蔬菜基地预计将产出45000吨的蔬菜,预估产值可达到一个亿。今天就来认识一位扎根农村创业,带领群众致富的共产党员,平顺县麦丰农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梁余妮。

这两天,正值蔬菜的栽种期,梁余妮的蔬菜基地每天都要运出去两大车蔬菜秧苗,送往各村供农户栽种。苗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浇水,梁余妮都要给农户叮嘱一番。
对梁余妮来说蔬菜基地就是战场,每天一到大棚,就开启了“电话接单”模式,十里八乡的农户信得过她,订秧苗、种菜遇到问题都要给她打电话。
梁余妮从小在农村长大,后来考入市直机关,可以说端上了铁饭碗。在一次“十万青年出太行”大型活动中,她作为一名志愿者为农村青年找工作、找岗位,在这个过程中,她发现很多农村都存在“种地人口老龄化”“土地撂荒”的情况,这让她很是牵肠挂肚。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青年,自己能为农村做点什么?考虑再三,她决定辞去工作,到农村创业。经过考察,她选择了交通便利、适合种植的平顺县北社乡,搞起了农业种植,还创办了公司。
创业的难,梁余妮一开始就体会到了。一个门外汉要搞农业,不会技术,她就到山东学技术,到长子学经验,到南方找订单,慢慢地,梁余妮成了农业的行家里手。有一次,怕老乡们没有应对霜冻的经验,怀着孕的梁余妮挺着大肚子坚持到大棚里和大家一起采收蔬菜。这股拼劲儿让乡亲们觉得跟着她干准没错。
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靠技术和管理。这些年,梁余妮不遗余力地培养新农人。曾经是贫困户的高宝娥,在梁余妮的带领下不仅参与了公司管理,还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种植户缺少资金,梁余妮就垫资犁地、铺膜,免费提供肥料、秧苗,种植户没有技术,她就定期邀请专家过来“传经送宝”。2013年至今,已带动4000余户种植户靠着蔬菜产业增了收、脱了贫。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的梁余妮,褪去了一身青涩,皮肤也晒得黝黑。
今年,梁余妮蔬菜基地的蔬菜销售面积预计达到一万五千亩,同时她还与我省7个县10个乡镇签订订单农业,预计年产蔬菜45000吨,产值一个亿。付出就会有收获,这个80后的姑娘不仅赢得了当地老百姓的认可,还先后获得“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山西省劳动模范”“山西省脱贫攻坚奉献奖”“2020年长治市特级劳动模范”等荣誉。(来源:i长治广播电视台)
原标题:党员之星|梁余妮:辞去“铁饭碗”回村去创业
[编辑:邢璐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