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显:古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使者
发布时间: 2020-01-20   |  来源: 山西日报
 
分享到:

一座都城,一堆圣火,一缕曙光,从4000万年前、180万年前到4000多年前,从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等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看到的是山西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和古老的中国。当历史进入新的文明之后,人们看到一位穿行在古丝绸路上的老者,看到了一个为了佛教文化而远涉恒河、遍历沿海30多个岛国的智者,看到了一个带着中国古老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的长者。他就是被斯里兰卡尊为开启中国与南亚国家千年佛缘的东晋高僧法显。

历史荏苒。法显不独是佛家经律的集成者,更是世界文化交流的先行者,更是中外商路通行的见证者,被鲁迅称为“中国的脊梁”。他的《佛国记》被翻译为英、法、日、印度文等多国版本,为世界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千年一叶。在今天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附近的卡鲁塔,还保存有一块“法显石”,以便游客来缅怀这位来自中国的文化交流先驱。1981年,中国与斯里兰卡政府在法显求法的无畏山寺旧址,联合兴建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法显石村。谓之“千年佛缘”。

乡情悠长。法显的家乡长治襄垣为了纪念这位走向世界的中外文化交流大家,自1991开始重建了他曾出家修行的仙堂寺,并在仙堂寺所在的翠微峰山顶1700米处,立起了高19米的法显铜像,以资瞻仰。如今的仙堂山,因了法显而薪火相传,香火鼎盛。

法显:古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使者

1600年前,一位62岁的佛门高僧为求完整的律法而率队西行。

1600年前,他徒步20余国,历时14年,手刻经书63卷,独自一人携经东归。

他,就是法显。

1600年前,他陆路离开,水路归来,围绕着中土走了一条近似于环行的回路。为后人无论是佛门求法、文化交流,还是异域通商、产业结盟都留下了清晰明确的指引和借鉴。

1600年,遥遥岁月,是什么让一个62岁的老人,有如此的胆魄穿过漫漫戈壁,爬上皑皑雪山,渡过海上风暴?

来,走近古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使者,一起倾听法显。

出发

站在法显19米铜像对面的“观想阁”。手持法杖,目光坚毅的法显似乎穿越时空遥望当年,耳边传来了垂垂暮年时法显在湖南辛寺讲述“他的佛国游历”。

大汉中兴,张骞奉命出使西域诸国,几经辗转打开了中原与西域之间通商的丝绸之路,打开了异域文化交流之门,西域佛法进入九州。

悠悠四百年,东晋十六国之间战乱频仍,凄苦现实让老百姓把心寄望于佛陀,佛教在中土得以大发展。然而戒律缺失,高层僧侣屡现背离教义的恶事恶行,让法显等高僧忧心不已。时年,法显已位居十大高僧之列,举国闻名。

为解救中土佛法传承的劫难,法显发下宏愿:要去佛祖家乡寻求真经。

此前400年间,丝绸之路贸易时断时续,商路一直驼铃悠悠,却从没有一个中土向西而行的僧人能够取法归来。莫大的风险在未知的路途上等着法显。

听到了,法显临行前的畏惧,听到了,他内心勃发的勇气。

临事而惧,好谋以成,恰是勇者当为。起事基于定心,法显心定神随。

于是东晋隆安三年(399),法显一行11人从长安出发,向西决绝。

历险

一路走来,法显穿过两次沙漠,爬过两次雪山,经历两次海上风暴。其遇可谓凶险。

公元400年初秋,暑热未消。西出玉门关的法显就来到了白龙堆沙漠,绵延起伏的沙丘滚滚向前,如同一片金色的海洋。天上无飞鸟,地下无走兽,只有死人枯骨权作路标指向楼兰。徒步三月,法显穿过赤日炎炎、银沙刺眼、诡魅的“海市蜃楼”、出没无常的“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走向僧人乐土——于阗。

终年积雪、景色壮丽的葱岭是横亘在法显一行面前的又一险境。法显记忆里,山上无论冬夏,都是大雪飞扬。一旦遭遇雪崩,便无人可以幸免。葱岭的幸运被冰封在了贾拉拉巴德城以南的塞费德科山脉,他最心爱的弟子、朋友慧景被永远地留在暴风雪里,法显经历了求法以来最为惨痛的一次劫难。

完成律法抄写后,独自一人从海上归国途中,法显遇上了两次大风暴,险丧性命。

公元411年,一艘帆船在碧波万顷的印度洋中向东航行。商船乘着季风刚刚航行了两天,就遇到了大风。船随意漂行了13个昼夜,又前行100多天,抵达耶婆提。经过整饬后再出海,又遇风暴,同船的印度教客商认定灾难是携带佛经出印度的法显招来的,决议要把法显和经书抛进海里。所幸中土商人及时告诫才免遭屠戮。

风平浪静,航归中土,75岁的法显在山东崂山登陆,完成了西行求法。

听到了,法显内心的坦然;

听到了,风雪中法显的坚毅;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大仁者也。

求法

于阗每年一度的佛诞节,国王亲自主持、气势恢宏的佛像游行仪式,大乘与小乘佛法的并立让法显看到了佛法的光芒。

库玛尔山崖间瞿摩帝寺的藏经阁中,法显发现多部中土尚未收藏的佛家经典而兴奋不已。然北天竺诸国戒律皆由值任法师口授,并未成文。法显决定到佛教的发源地中印度寻找佛祖的真经戒律,求法队伍中仅有慧景和道整相随。

在释迦牟尼出生地——尼泊尔的迦维罗卫城,法显看到佛法业已凋零,城中只剩下数十户人家,曾被奉为圣物的白象在旷野里游荡。法显求法之心深深地触摸到悲悯。

南渡恒河,在摩羯陀国首都巴连弗城的大乘寺,法显遇到了最负盛名的大乘学者“婆罗门子罗沃私婆迷”,并找到了他孜孜以求的经书律法。此后两年里,法显一边学习梵语,一边潜心抄经,他抄写的有经律《摩诃僧袛律》等。当时没有造纸和印刷术,法显只好用铁笔将经书刻在一片一片的贝多罗树叶上。

幸福的修行,谨然的生活留住了最后一个同伴道整的步伐。年届70高龄法显携经独自归国。这时法显了解到,陆上丝绸之路经常被战乱所扰中断,而诸国贸易需求旺盛,中西方商人几经周折开辟了另一条海上丝绸之路。

公元408年,法显到古代东印度重要的港口和水陆交通中心——多摩梨底国寻找东归机会,却被佛法之岛上佛经典籍和佛像绘画所吸引,花了两年的时间潜心学习佛像绘画。之后抵达狮子国即斯里兰卡,这里是中西方贸易的中转站。阿努达拉普拉城北部无畏山寺院藏经室里有许多珍贵的戒律典籍,如《弥沙塞律藏本》《长阿含经》。为了研读和抄写这些宝典,法显暂居斯里兰卡。又一个两年,74岁的法显终于抄录完成了所有佛家戒律。

归国后在建康的道场寺里,法显与尼泊尔佛陀跋陀罗完成了佛家五大戒律之一的《摩诃僧祗律》翻译,极大地丰富了中土佛教律藏的内容。而他独自翻译的《大般泥洹经》,更是在佛教思想史上闪耀着继往开来的光辉。

听到了,律法翻译传授后的舒心;

听到了,《佛国记》收官后的愉悦;

惟独没有对“难”的回馈。

坚守使命,大智者也。(来源:山西日报)

原标题:法显故里 大美襄垣


[编辑:邢璐霞]

  相关链接
· 法显文化国际交流高峰论坛将于9月7日在襄垣召开
· 孙刘琳指导法显文化国际交流高峰论坛筹备工作
· 首届“一带一路”法显文化国际交流高峰论坛举行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人物
法显:古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使者

一座都城,一堆圣火,一缕曙光,从4000万年前、180万年前到4000多年前,从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等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看到的是山西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和古老的中国。当历史进入新的文明之后,人们看到一位穿行在古丝绸路上的老者,看到了一个为了佛教文化而远涉恒河、遍历沿海30多个岛国的智者,看到了一个带着中国古老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的长者。他就是被斯里兰卡尊为开启中国与南亚国家千年佛缘的东晋高僧法显。

历史荏苒。法显不独是佛家经律的集成者,更是世界文化交流的先行者,更是中外商路通行的见证者,被鲁迅称为“中国的脊梁”。他的《佛国记》被翻译为英、法、日、印度文等多国版本,为世界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千年一叶。在今天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附近的卡鲁塔,还保存有一块“法显石”,以便游客来缅怀这位来自中国的文化交流先驱。1981年,中国与斯里兰卡政府在法显求法的无畏山寺旧址,联合兴建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法显石村。谓之“千年佛缘”。

乡情悠长。法显的家乡长治襄垣为了纪念这位走向世界的中外文化交流大家,自1991开始重建了他曾出家修行的仙堂寺,并在仙堂寺所在的翠微峰山顶1700米处,立起了高19米的法显铜像,以资瞻仰。如今的仙堂山,因了法显而薪火相传,香火鼎盛。

法显:古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使者

1600年前,一位62岁的佛门高僧为求完整的律法而率队西行。

1600年前,他徒步20余国,历时14年,手刻经书63卷,独自一人携经东归。

他,就是法显。

1600年前,他陆路离开,水路归来,围绕着中土走了一条近似于环行的回路。为后人无论是佛门求法、文化交流,还是异域通商、产业结盟都留下了清晰明确的指引和借鉴。

1600年,遥遥岁月,是什么让一个62岁的老人,有如此的胆魄穿过漫漫戈壁,爬上皑皑雪山,渡过海上风暴?

来,走近古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使者,一起倾听法显。

出发

站在法显19米铜像对面的“观想阁”。手持法杖,目光坚毅的法显似乎穿越时空遥望当年,耳边传来了垂垂暮年时法显在湖南辛寺讲述“他的佛国游历”。

大汉中兴,张骞奉命出使西域诸国,几经辗转打开了中原与西域之间通商的丝绸之路,打开了异域文化交流之门,西域佛法进入九州。

悠悠四百年,东晋十六国之间战乱频仍,凄苦现实让老百姓把心寄望于佛陀,佛教在中土得以大发展。然而戒律缺失,高层僧侣屡现背离教义的恶事恶行,让法显等高僧忧心不已。时年,法显已位居十大高僧之列,举国闻名。

为解救中土佛法传承的劫难,法显发下宏愿:要去佛祖家乡寻求真经。

此前400年间,丝绸之路贸易时断时续,商路一直驼铃悠悠,却从没有一个中土向西而行的僧人能够取法归来。莫大的风险在未知的路途上等着法显。

听到了,法显临行前的畏惧,听到了,他内心勃发的勇气。

临事而惧,好谋以成,恰是勇者当为。起事基于定心,法显心定神随。

于是东晋隆安三年(399),法显一行11人从长安出发,向西决绝。

历险

一路走来,法显穿过两次沙漠,爬过两次雪山,经历两次海上风暴。其遇可谓凶险。

公元400年初秋,暑热未消。西出玉门关的法显就来到了白龙堆沙漠,绵延起伏的沙丘滚滚向前,如同一片金色的海洋。天上无飞鸟,地下无走兽,只有死人枯骨权作路标指向楼兰。徒步三月,法显穿过赤日炎炎、银沙刺眼、诡魅的“海市蜃楼”、出没无常的“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走向僧人乐土——于阗。

终年积雪、景色壮丽的葱岭是横亘在法显一行面前的又一险境。法显记忆里,山上无论冬夏,都是大雪飞扬。一旦遭遇雪崩,便无人可以幸免。葱岭的幸运被冰封在了贾拉拉巴德城以南的塞费德科山脉,他最心爱的弟子、朋友慧景被永远地留在暴风雪里,法显经历了求法以来最为惨痛的一次劫难。

完成律法抄写后,独自一人从海上归国途中,法显遇上了两次大风暴,险丧性命。

公元411年,一艘帆船在碧波万顷的印度洋中向东航行。商船乘着季风刚刚航行了两天,就遇到了大风。船随意漂行了13个昼夜,又前行100多天,抵达耶婆提。经过整饬后再出海,又遇风暴,同船的印度教客商认定灾难是携带佛经出印度的法显招来的,决议要把法显和经书抛进海里。所幸中土商人及时告诫才免遭屠戮。

风平浪静,航归中土,75岁的法显在山东崂山登陆,完成了西行求法。

听到了,法显内心的坦然;

听到了,风雪中法显的坚毅;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大仁者也。

求法

于阗每年一度的佛诞节,国王亲自主持、气势恢宏的佛像游行仪式,大乘与小乘佛法的并立让法显看到了佛法的光芒。

库玛尔山崖间瞿摩帝寺的藏经阁中,法显发现多部中土尚未收藏的佛家经典而兴奋不已。然北天竺诸国戒律皆由值任法师口授,并未成文。法显决定到佛教的发源地中印度寻找佛祖的真经戒律,求法队伍中仅有慧景和道整相随。

在释迦牟尼出生地——尼泊尔的迦维罗卫城,法显看到佛法业已凋零,城中只剩下数十户人家,曾被奉为圣物的白象在旷野里游荡。法显求法之心深深地触摸到悲悯。

南渡恒河,在摩羯陀国首都巴连弗城的大乘寺,法显遇到了最负盛名的大乘学者“婆罗门子罗沃私婆迷”,并找到了他孜孜以求的经书律法。此后两年里,法显一边学习梵语,一边潜心抄经,他抄写的有经律《摩诃僧袛律》等。当时没有造纸和印刷术,法显只好用铁笔将经书刻在一片一片的贝多罗树叶上。

幸福的修行,谨然的生活留住了最后一个同伴道整的步伐。年届70高龄法显携经独自归国。这时法显了解到,陆上丝绸之路经常被战乱所扰中断,而诸国贸易需求旺盛,中西方商人几经周折开辟了另一条海上丝绸之路。

公元408年,法显到古代东印度重要的港口和水陆交通中心——多摩梨底国寻找东归机会,却被佛法之岛上佛经典籍和佛像绘画所吸引,花了两年的时间潜心学习佛像绘画。之后抵达狮子国即斯里兰卡,这里是中西方贸易的中转站。阿努达拉普拉城北部无畏山寺院藏经室里有许多珍贵的戒律典籍,如《弥沙塞律藏本》《长阿含经》。为了研读和抄写这些宝典,法显暂居斯里兰卡。又一个两年,74岁的法显终于抄录完成了所有佛家戒律。

归国后在建康的道场寺里,法显与尼泊尔佛陀跋陀罗完成了佛家五大戒律之一的《摩诃僧祗律》翻译,极大地丰富了中土佛教律藏的内容。而他独自翻译的《大般泥洹经》,更是在佛教思想史上闪耀着继往开来的光辉。

听到了,律法翻译传授后的舒心;

听到了,《佛国记》收官后的愉悦;

惟独没有对“难”的回馈。

坚守使命,大智者也。(来源:山西日报)

原标题:法显故里 大美襄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