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沁源秧歌
发布时间: 2019-09-02   |  来源: 沁源县旅游服务中心
 
分享到:

沁源秧歌又称“沁源小调”,是由当地民歌发展起来的地方小剧种戏曲。现已申报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最初的形态是不分男女表演者伴以腰鼓的说唱。辛亥革命前后,这种就地鼓舞说唱的“地圪圈”形式有所发展,吸收了中路梆子某些表演特长,音乐上有了文武场面,表演也增加了服装化妆,剧目也有了成型的剧本如《三连襟拜寿》《小尼姑出家》《张生戏莺莺》《碾糕面》《收草帽》等。由于它的声腔全是来自于沁源民歌,因此音乐属于曲牌体。

沁源秧歌形式短小活泼,表演自然生动,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虽然曲调比较简单,但真切感人,柔和细腻,委婉动听,善于表现反映现实生活的剧目。200多个曲调中,经常演唱的有40多种,如《卖芫荽》《观灯》《摸牌》《小二姐梦梦》《开花调》《梳妆台》《卖樱桃》等。这些曲调具有不同的性能,如《卖芫荽》曲调明快,宜于表现豪放、爽朗的情感;《大哭妻》则长于表达悲愤的情绪;大小《观灯》,曲调欢快,善于表达高兴喜悦的心情。

沁源秧歌的音乐属多调式民歌体。它的曲调大部分是四句为一个乐段。但也有两句和三句半的,如《小白菜》《游河湾》等。另外,还有属于散板形式的,如《大哭妻》等。从前乐句或乐段之间并无过门,只是在每四句之间用打击乐衔接。后来经过戏剧音乐工作者的努力,在每个乐句或乐段之间又适当地增加了一些伴奏过门。沁源秧歌原来只有打击乐,搬上舞台后,才加进了弦乐,用的是板胡、二胡、三弦、笛子等。近年来,由于广大戏剧工作者的不断改进,又加进了扬琴、琵琶、中阮、小提琴、大提琴以及小号、园号等乐器。打击乐则用板鼓、小锣、大锣、镲等,逐渐完善了一个独立剧种伴奏的需要。沁源秧歌直接来自民间歌舞,在表演上没有严格的程式化的动作,它生动活泼,朴实自然,具有边歌边舞的特点,但基本上遵循的还是戏曲的表演方法。它不但能演以百姓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古装戏,而且更善于演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戏。为了鼓舞实行“空室清野”而转移到山沟的老百姓的士气,同时为配合形势宣传抗日的需要,抗日政府将流散的秧歌艺人集中起来成立了沁源“难民剧团”。当年底,在乌木沟正式命名为“沁源县绿茵剧团”。1939年,中共地下党员胡风之为宣传抗日创办了“农民夜校”。为了招集群众、掩护活动,组织了一批沁源秧歌爱好者组成闹票性质的“绿茵剧团”,进入夜校,锣鼓一响,先唱秧歌后讲话,吸引了大批群众参加。(来源:沁源县旅游服务中心)

原标题:沁源秧歌


[编辑:张慧娜]

  相关链接
· 上党八音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千年的东兴大缸
· 长治市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及传承人名录
· 《上党记忆:长治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出版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党八音会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非遗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沁源秧歌

沁源秧歌又称“沁源小调”,是由当地民歌发展起来的地方小剧种戏曲。现已申报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最初的形态是不分男女表演者伴以腰鼓的说唱。辛亥革命前后,这种就地鼓舞说唱的“地圪圈”形式有所发展,吸收了中路梆子某些表演特长,音乐上有了文武场面,表演也增加了服装化妆,剧目也有了成型的剧本如《三连襟拜寿》《小尼姑出家》《张生戏莺莺》《碾糕面》《收草帽》等。由于它的声腔全是来自于沁源民歌,因此音乐属于曲牌体。

沁源秧歌形式短小活泼,表演自然生动,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虽然曲调比较简单,但真切感人,柔和细腻,委婉动听,善于表现反映现实生活的剧目。200多个曲调中,经常演唱的有40多种,如《卖芫荽》《观灯》《摸牌》《小二姐梦梦》《开花调》《梳妆台》《卖樱桃》等。这些曲调具有不同的性能,如《卖芫荽》曲调明快,宜于表现豪放、爽朗的情感;《大哭妻》则长于表达悲愤的情绪;大小《观灯》,曲调欢快,善于表达高兴喜悦的心情。

沁源秧歌的音乐属多调式民歌体。它的曲调大部分是四句为一个乐段。但也有两句和三句半的,如《小白菜》《游河湾》等。另外,还有属于散板形式的,如《大哭妻》等。从前乐句或乐段之间并无过门,只是在每四句之间用打击乐衔接。后来经过戏剧音乐工作者的努力,在每个乐句或乐段之间又适当地增加了一些伴奏过门。沁源秧歌原来只有打击乐,搬上舞台后,才加进了弦乐,用的是板胡、二胡、三弦、笛子等。近年来,由于广大戏剧工作者的不断改进,又加进了扬琴、琵琶、中阮、小提琴、大提琴以及小号、园号等乐器。打击乐则用板鼓、小锣、大锣、镲等,逐渐完善了一个独立剧种伴奏的需要。沁源秧歌直接来自民间歌舞,在表演上没有严格的程式化的动作,它生动活泼,朴实自然,具有边歌边舞的特点,但基本上遵循的还是戏曲的表演方法。它不但能演以百姓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古装戏,而且更善于演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戏。为了鼓舞实行“空室清野”而转移到山沟的老百姓的士气,同时为配合形势宣传抗日的需要,抗日政府将流散的秧歌艺人集中起来成立了沁源“难民剧团”。当年底,在乌木沟正式命名为“沁源县绿茵剧团”。1939年,中共地下党员胡风之为宣传抗日创办了“农民夜校”。为了招集群众、掩护活动,组织了一批沁源秧歌爱好者组成闹票性质的“绿茵剧团”,进入夜校,锣鼓一响,先唱秧歌后讲话,吸引了大批群众参加。(来源:沁源县旅游服务中心)

原标题:沁源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