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街”——上党漳河流域遗存的独特社火
发布时间: 2019-02-12   |  来源: 上党晚报
 
分享到:

上党社火,产生于远古、传承于民间,是华夏文化史上浓墨重彩之页的一个符号。上党社火有五十余种,丰富多彩的社火内容记忆着上党的民俗文化风情。其中,民间曾经盛行的“刮街”,是上党漳河流域遗存的独特社火,也是上党社火中最独特的民俗文化记忆。

图为:平顺县东庄村的“刮街”仪式

“刮街”社火作为一种特色民俗活动,相传最早源于宋时上党地区漳河流域已盛行迎神赛社的村庄。有学者研究说“刮街”社火受启于古时夜间报时制度的“打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百姓们从打更中得到启示,演绎出“刮街”社火的习俗,其含义是人们集中起来对村中大小街巷进行清扫,同时要借助神仙等各种力量,将村中潜藏的邪恶污秽驱赶出村,以求一年的风调雨顺,幸福安康。据说,浊漳河畔的平顺东庄是这一古老活动的创始地和传承地,几千年来经久不衰,并辐射到了浊漳河谷沿岸周边村庄,包括北耽车、阳高、石城二乡一镇,以石城镇白杨坡村最为典型。

在平顺东庄村一带,“刮街”是古时“乡人傩”的遗形,当地百姓又叫“刮大街”,是元宵节闹社火中场面最宏大的一项民俗活动。这项活动的独特之处是:全村老幼皆要参加,使用的器具品类最多,巡游路线涉及全村的大街小巷。在潞城,相传“刮街”社火源于清时南舍迎神赛社“调家龟”。冬闲时南舍村“调家龟”排练时要刮街,即由四个半大高的孩子架一面墩鼓,提三面更锣,绕村里街巷敲打一遍。每次刮街两遍,意为通知演员作好准备上庙排戏;到了腊月,由正式参与赛社的鼓乐手用两班细乐,双鼓双唢呐吹奏乐曲,取代孩子执行刮街任务,而是每天都要刮街两次,直至赛社开始。如今,“刮街”社火在潞城等地已经消失,惟有沁源、平顺还保留刮街这一传统的习俗,且刮街活动的时间是固定的。

沁源县韩洪乡王璧村是位于太岳山麓的古老村庄,遗存的刮街社火定在晚上进行,且时间较长,每年从除夕晚上开始至正月十五晚上结束,连续进行十六个晚上。活动形式是以锣、鼓、钗、钹、唢呐等乐器,演奏诸如夹山腔、将军令、风搅雪等曲牌调,沿街而行,家家门口都要走到,祈盼一年平安幸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安居乐业。

平顺县民俗专家赵伟平先生数十年来潜心挖掘、组织研究当地历史文化,使遗存在平顺漳河流域的刮街社火荣获“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而受到保护和传承。平顺东庄一带的刮街社火,只是在每年正月十六下午进行,全村人参加,为当地元宵节中场面最宏大的一项民间活动。正月十六上午一大早,所有参加活动的人们便开始准备活动所带的器具,还要进行衣着化妆打扮。吃过午饭后,大家便在村中的神庙或村里闹元宵活动的场地集中排队。整个刮街活动是组织有序的,先由村中社首在神庙前上香烧纸,或者在活动场地置案祭拜,意在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福禄安康,国泰民安。然后是刮街队伍分两排排队巡游:最前面是持两根三眼枪和放鞭炮的开路者;其次是两困由谷草绑缚而成的长火把,每困火把长约三、五丈,由十余人抬着,又称“火龙草”;接着是铡刀两口、砍柴刀两把、长枪两杆;再之是大灯笼,也分两排,一般是每排四只大灯笼;再往后是铁片做成的火斗,样式好似水桶,铁片之间留有间隙,半腰处插一木柄,火斗中放满木炭,火焰熊熊;火斗之后是四人用木棍持绑缚的楼铧,要不时将楼铧放在火斗上熏烤,待其发红炽热时,浇以食醋散发出阵阵醋香,称作打醋坛;火斗后边是八音会,再后边紧跟的是五色彩旗、拳家伙(即古代演练拳术时所用的乐器,和八音会的乐器有区别),拳家伙后面是扮作八仙、秦叔宝、尉迟敬德等神仙人物、以及将官武士和持刀剑的武术表演者;最后是高

跷社火和打扮成各种人物参加巡游的百姓。同时,队伍中还夹杂着很多放鞭炮的人。刮街队伍按顺序排好后,便鸣炮起程,先是三声三眼枪响,接着是鞭炮齐鸣,队伍浩浩荡荡沿村中大街小巷行进巡游。一路上,火把熏腾,彩旗飘扬,鞭炮声此起彼伏,锣鼓震天,一派驱邪赶恶的气势。活动中巡游的路线一般不走重复路,但要尽可能走遍村里每条街巷,最后返回原出发地。

总之,“刮街”这一遗存在漳河流域的社火,背后支撑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我们从活动的场面与百姓口口相传的故事中,就能明白上党曾经盛行的刮街社火的意义了。(来源:上党晚报 文/ 郭存亭图/ 赵伟平)

原标题:刮街——上党社火最独特的民俗记忆


[编辑:邢璐霞]

  相关链接
· 武乡顶灯:一种古朴、奇特的民间社火形式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民俗
“刮街”——上党漳河流域遗存的独特社火

上党社火,产生于远古、传承于民间,是华夏文化史上浓墨重彩之页的一个符号。上党社火有五十余种,丰富多彩的社火内容记忆着上党的民俗文化风情。其中,民间曾经盛行的“刮街”,是上党漳河流域遗存的独特社火,也是上党社火中最独特的民俗文化记忆。

图为:平顺县东庄村的“刮街”仪式

“刮街”社火作为一种特色民俗活动,相传最早源于宋时上党地区漳河流域已盛行迎神赛社的村庄。有学者研究说“刮街”社火受启于古时夜间报时制度的“打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百姓们从打更中得到启示,演绎出“刮街”社火的习俗,其含义是人们集中起来对村中大小街巷进行清扫,同时要借助神仙等各种力量,将村中潜藏的邪恶污秽驱赶出村,以求一年的风调雨顺,幸福安康。据说,浊漳河畔的平顺东庄是这一古老活动的创始地和传承地,几千年来经久不衰,并辐射到了浊漳河谷沿岸周边村庄,包括北耽车、阳高、石城二乡一镇,以石城镇白杨坡村最为典型。

在平顺东庄村一带,“刮街”是古时“乡人傩”的遗形,当地百姓又叫“刮大街”,是元宵节闹社火中场面最宏大的一项民俗活动。这项活动的独特之处是:全村老幼皆要参加,使用的器具品类最多,巡游路线涉及全村的大街小巷。在潞城,相传“刮街”社火源于清时南舍迎神赛社“调家龟”。冬闲时南舍村“调家龟”排练时要刮街,即由四个半大高的孩子架一面墩鼓,提三面更锣,绕村里街巷敲打一遍。每次刮街两遍,意为通知演员作好准备上庙排戏;到了腊月,由正式参与赛社的鼓乐手用两班细乐,双鼓双唢呐吹奏乐曲,取代孩子执行刮街任务,而是每天都要刮街两次,直至赛社开始。如今,“刮街”社火在潞城等地已经消失,惟有沁源、平顺还保留刮街这一传统的习俗,且刮街活动的时间是固定的。

沁源县韩洪乡王璧村是位于太岳山麓的古老村庄,遗存的刮街社火定在晚上进行,且时间较长,每年从除夕晚上开始至正月十五晚上结束,连续进行十六个晚上。活动形式是以锣、鼓、钗、钹、唢呐等乐器,演奏诸如夹山腔、将军令、风搅雪等曲牌调,沿街而行,家家门口都要走到,祈盼一年平安幸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安居乐业。

平顺县民俗专家赵伟平先生数十年来潜心挖掘、组织研究当地历史文化,使遗存在平顺漳河流域的刮街社火荣获“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而受到保护和传承。平顺东庄一带的刮街社火,只是在每年正月十六下午进行,全村人参加,为当地元宵节中场面最宏大的一项民间活动。正月十六上午一大早,所有参加活动的人们便开始准备活动所带的器具,还要进行衣着化妆打扮。吃过午饭后,大家便在村中的神庙或村里闹元宵活动的场地集中排队。整个刮街活动是组织有序的,先由村中社首在神庙前上香烧纸,或者在活动场地置案祭拜,意在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福禄安康,国泰民安。然后是刮街队伍分两排排队巡游:最前面是持两根三眼枪和放鞭炮的开路者;其次是两困由谷草绑缚而成的长火把,每困火把长约三、五丈,由十余人抬着,又称“火龙草”;接着是铡刀两口、砍柴刀两把、长枪两杆;再之是大灯笼,也分两排,一般是每排四只大灯笼;再往后是铁片做成的火斗,样式好似水桶,铁片之间留有间隙,半腰处插一木柄,火斗中放满木炭,火焰熊熊;火斗之后是四人用木棍持绑缚的楼铧,要不时将楼铧放在火斗上熏烤,待其发红炽热时,浇以食醋散发出阵阵醋香,称作打醋坛;火斗后边是八音会,再后边紧跟的是五色彩旗、拳家伙(即古代演练拳术时所用的乐器,和八音会的乐器有区别),拳家伙后面是扮作八仙、秦叔宝、尉迟敬德等神仙人物、以及将官武士和持刀剑的武术表演者;最后是高

跷社火和打扮成各种人物参加巡游的百姓。同时,队伍中还夹杂着很多放鞭炮的人。刮街队伍按顺序排好后,便鸣炮起程,先是三声三眼枪响,接着是鞭炮齐鸣,队伍浩浩荡荡沿村中大街小巷行进巡游。一路上,火把熏腾,彩旗飘扬,鞭炮声此起彼伏,锣鼓震天,一派驱邪赶恶的气势。活动中巡游的路线一般不走重复路,但要尽可能走遍村里每条街巷,最后返回原出发地。

总之,“刮街”这一遗存在漳河流域的社火,背后支撑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我们从活动的场面与百姓口口相传的故事中,就能明白上党曾经盛行的刮街社火的意义了。(来源:上党晚报 文/ 郭存亭图/ 赵伟平)

原标题:刮街——上党社火最独特的民俗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