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长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罗列:把乡村振兴蓝图变成田间地头实景
发布时间: 2025-03-29   |  来源: 长治日报

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稳粮食、兴产业、美乡村“三个重点”整体推进。如何贯彻好会议精神,切实在乡村全面振兴上加力提效?记者近日专访了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罗列。

记者: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粮食产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之一。长治市粮食生产基础如何?今年将在哪些方面持续努力?

罗列:“农稳社稷,粮安天下”,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压舱石”。市农业农村局始终把抓好粮食生产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坚持有机旱作的发展路子,紧盯耕地和种子两个重点,强化政策和科技双轮驱动,促进示范和推广同步实施,聚焦防灾和减损两端发力。2024年粮食播种面积达389万亩,粮食总产量完成25.17亿斤,实现了粮食生产抗灾夺丰收。

今年,市农业农村局将继续扛牢稳粮保供政治责任,重点抓好以下工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水浇地和“吨粮田”建设为核心,结合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新增和恢复水浇地26.54万亩。推进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建设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面积15万亩,落实玉米全生育期水肥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打造“吨粮田”示范标杆。开展有机旱作集成技术示范行动,推广一免五增、膜侧播种、探墒沟播等技术面积40万亩以上。推进耕地资源高效利用,因地制宜推广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建设小麦谷子“一年两作”示范基地11个,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0万亩。同时,做好农资储备和农机保障工作,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种植结构,落实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充分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指导服务春季田管工作,为全年粮食丰收打好基础。

记者: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能够从根本上激活农村经济、改善民生、促进可持续发展。长治市将在“兴产业”方面采取哪些措施?

罗列: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重点在于抓生产、抓主体、抓融合、抓全链条。今年,市农业农村局将主要在特色化、品质化、品牌化、规模化和深加工上下功夫。全力做大产业规模,重点扩大谷子、党参等农作物种植规模,以特优抢占市场,以规模提升效益。做强精深加工,围绕打造中药材、肉制品、粮品、果蔬食品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积极推进平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上党中药材专业镇和武乡、沁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建设;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主体配套建设保鲜、储藏、分级、包装等设施,推进振东制药、沁州黄小米、郭氏食品等旗舰型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产品品牌,统筹推进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两个“三品一标”,新认证 40 个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圳品,组织开展中国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持续推进特优农业品牌强县建设,立足特优产业,千方百计强化品牌营销,打造“爆品”,助力更多农产品走出去;加强长治优质农产品营销推广,持续扩大长治市特优农产品市场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

记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美乡村,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长治市将采取哪些举措进一步推动和美乡村建设?

罗列: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不仅要富口袋,还要富脑袋。今年,市农业农村局将统筹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村庄布局规划及水、电、路等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乡村宜居宜业。开展农村改革赋能行动,推进二轮延包试点,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健全农业经营体系,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稳妥推动各项重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开展文明乡风守护行动,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持续开展乡村治理骨干人员培训,提高乡村治理人才素质能力,积极推广务实管用乡村治理方式,创新运用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接诉接办等乡村治理方式,持续提升乡村善治能力和水平。

记者: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长治市将怎样开展工作更好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乡村振兴成色更足?

罗列:我们将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等总体稳定,实现平稳有序过渡,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重点要持续健全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完善“线下靠支部、线上靠比对、面上靠宣传、点上靠研判”相结合的办法,不断优化和完善监测方式,逐户梳理核实,全面分析研究,分层分类制定有效措施,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加大产业就业工作力度,健全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落实“四个一批”要求,推动帮扶产业项目提质增效;实施脱贫劳动力高质量务工就业行动,确保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稳定在10万人以上,一次性交通补贴、稳岗补助等就业帮扶政策按要求落实到位。巩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协调推动脱贫地区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和兜底保障工作落实落细,对发现的各类风险隐患动态清零,让人民群众共享乡村振兴发展成果。(牛惠)

原标题:把乡村振兴蓝图变成田间地头实景——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罗列谈持续抓好“三农”工作


[编辑:邢璐霞]

  相关链接
· 长治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庆宏:以“城”为笔 以“建”为墨 书写城市建设新答卷
· 长治市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登科:建强数字经济产业链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 长治市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军只:织密医疗保障网 托起群众幸福梦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长治新闻
长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罗列:把乡村振兴蓝图变成田间地头实景

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稳粮食、兴产业、美乡村“三个重点”整体推进。如何贯彻好会议精神,切实在乡村全面振兴上加力提效?记者近日专访了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罗列。

记者: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粮食产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之一。长治市粮食生产基础如何?今年将在哪些方面持续努力?

罗列:“农稳社稷,粮安天下”,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压舱石”。市农业农村局始终把抓好粮食生产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坚持有机旱作的发展路子,紧盯耕地和种子两个重点,强化政策和科技双轮驱动,促进示范和推广同步实施,聚焦防灾和减损两端发力。2024年粮食播种面积达389万亩,粮食总产量完成25.17亿斤,实现了粮食生产抗灾夺丰收。

今年,市农业农村局将继续扛牢稳粮保供政治责任,重点抓好以下工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水浇地和“吨粮田”建设为核心,结合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新增和恢复水浇地26.54万亩。推进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建设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面积15万亩,落实玉米全生育期水肥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打造“吨粮田”示范标杆。开展有机旱作集成技术示范行动,推广一免五增、膜侧播种、探墒沟播等技术面积40万亩以上。推进耕地资源高效利用,因地制宜推广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建设小麦谷子“一年两作”示范基地11个,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0万亩。同时,做好农资储备和农机保障工作,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种植结构,落实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充分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指导服务春季田管工作,为全年粮食丰收打好基础。

记者: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能够从根本上激活农村经济、改善民生、促进可持续发展。长治市将在“兴产业”方面采取哪些措施?

罗列: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重点在于抓生产、抓主体、抓融合、抓全链条。今年,市农业农村局将主要在特色化、品质化、品牌化、规模化和深加工上下功夫。全力做大产业规模,重点扩大谷子、党参等农作物种植规模,以特优抢占市场,以规模提升效益。做强精深加工,围绕打造中药材、肉制品、粮品、果蔬食品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积极推进平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上党中药材专业镇和武乡、沁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建设;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主体配套建设保鲜、储藏、分级、包装等设施,推进振东制药、沁州黄小米、郭氏食品等旗舰型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产品品牌,统筹推进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两个“三品一标”,新认证 40 个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圳品,组织开展中国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持续推进特优农业品牌强县建设,立足特优产业,千方百计强化品牌营销,打造“爆品”,助力更多农产品走出去;加强长治优质农产品营销推广,持续扩大长治市特优农产品市场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

记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美乡村,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长治市将采取哪些举措进一步推动和美乡村建设?

罗列: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不仅要富口袋,还要富脑袋。今年,市农业农村局将统筹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村庄布局规划及水、电、路等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乡村宜居宜业。开展农村改革赋能行动,推进二轮延包试点,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健全农业经营体系,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稳妥推动各项重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开展文明乡风守护行动,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持续开展乡村治理骨干人员培训,提高乡村治理人才素质能力,积极推广务实管用乡村治理方式,创新运用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接诉接办等乡村治理方式,持续提升乡村善治能力和水平。

记者: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长治市将怎样开展工作更好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乡村振兴成色更足?

罗列:我们将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等总体稳定,实现平稳有序过渡,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重点要持续健全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完善“线下靠支部、线上靠比对、面上靠宣传、点上靠研判”相结合的办法,不断优化和完善监测方式,逐户梳理核实,全面分析研究,分层分类制定有效措施,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加大产业就业工作力度,健全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落实“四个一批”要求,推动帮扶产业项目提质增效;实施脱贫劳动力高质量务工就业行动,确保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稳定在10万人以上,一次性交通补贴、稳岗补助等就业帮扶政策按要求落实到位。巩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协调推动脱贫地区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和兜底保障工作落实落细,对发现的各类风险隐患动态清零,让人民群众共享乡村振兴发展成果。(牛惠)

原标题:把乡村振兴蓝图变成田间地头实景——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罗列谈持续抓好“三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