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全省“重大项目建设年”推进会暨全省开发区2025年第一次“三个一批”活动在长治市举行。伴随着一声“开工”号令,安博泰克药业创新药物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二期、山西特瓦时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项目等55个重大利好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吹响了长治市新一轮重大项目建设“冲锋号”。
图为:长子县重点项目施工现场
不负春光好,奋斗正当时。连日来,从重点项目现场到各大企业生产车间,从城中村改造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长治市各地吹响大干快干“集结号”,全力奋战,掀起项目建设新高潮。
各县区全力以赴拼经济。各县区纷纷举行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一大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重大产业项目相继开工、竞相发力,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奋进姿态,不断刷新项目建设“进度条”;
城建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高新大道道路建设工程、德化门街西延道路建设工程、长丰片区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设项目、燃气管道改造等首批16个城建重点项目集中开复工;
交通建设勇当“先行官”。在国道208线襄垣段改扩建,国道519线、省道348线武乡县城过境改建等重点交通项目建设现场,大型机械设备阵阵轰鸣,快马加鞭推进项目建设;
……
放眼全市,一项项重大工程接连开工、一批批重点项目加速推进、一个个生产车间高效运转,汇成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2025年是‘重大项目建设年’,长治市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能源革命、产业转型、城乡建设、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用足用好国家‘两重’‘两新’、专项债等一揽子增量经济政策,谋大、谋新、谋实项目库,形成今年全市项目建设总盘子,其中省市重点项目777个,力争一季度续建项目全部复工,新建项目开工率达到40%以上。”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长治市坚持用好“四个机制”,强化统筹调度,完善要素保障,做好跟踪服务,紧锣密鼓推动项目“加速跑”。
发展有支撑。用好“四库”管理机制。用好项目谋划库、储备库、建设库、达产达效库“四库”管理模式,立足长远规划,筛选项目纳入谋划库,实行动态升级,按成熟度推动项目从谋划库转入储备库、建设库,直至达产达效库,形成项目建设“谋划招引一批、签约落地一批、前期推进一批、开工建设一批、投产达效一批”的滚动推进格局。
推进有措施。用好项目攻坚周调度机制。每周召开攻坚调度会,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压实项目单位主体责任,压实县区政府属地责任和市直部门行业监管责任,特别对省市重点项目实行一项目、一清单、一台账、一档案、一张图“五个一”精准调度,督促县区和市级相关部门加压奋进、克难攻坚。
工作有氛围。用好项目建设季度拉练机制,在滚动开展“三个一批”活动基础上,按照“看大不看小、看新不看旧、看高不看低”的原则,每季度开展项目拉练,排出先后,分出高下,形成全市上下狠抓项目的鲜明导向和浓厚氛围。
服务有保障。用好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机制,依托数字化管理平台,围绕形成更多有效投资,对项目谋划、储备、建设、达产达效等各环节进行全生命周期服务指导、协调调度、要素保障、监督检查,实现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科学化、精细化、责任化、信息化管理,提升项目服务保障能力。
“对长治机场迁建、长邯聊高铁、吴家庄水库、航天产业园等17个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类项目成立专人专班,超常规、加速度推进前期工作;对92个省级重点工程,充分发挥市重点工程总指挥部作用,加强调度、市县联动,全力推进……”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严格落实项目建设各项工作机制,加大服务协调力度,切实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难点问题,确保签约项目快开工、开工项目快投产、投产项目快达效,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赵婧)
原标题:奔跑在项目建设的“春天”里——我市加速推进项目建设一线见闻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2月6日,全省“重大项目建设年”推进会暨全省开发区2025年第一次“三个一批”活动在长治市举行。伴随着一声“开工”号令,安博泰克药业创新药物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二期、山西特瓦时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项目等55个重大利好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吹响了长治市新一轮重大项目建设“冲锋号”。
图为:长子县重点项目施工现场
不负春光好,奋斗正当时。连日来,从重点项目现场到各大企业生产车间,从城中村改造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长治市各地吹响大干快干“集结号”,全力奋战,掀起项目建设新高潮。
各县区全力以赴拼经济。各县区纷纷举行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一大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重大产业项目相继开工、竞相发力,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奋进姿态,不断刷新项目建设“进度条”;
城建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高新大道道路建设工程、德化门街西延道路建设工程、长丰片区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设项目、燃气管道改造等首批16个城建重点项目集中开复工;
交通建设勇当“先行官”。在国道208线襄垣段改扩建,国道519线、省道348线武乡县城过境改建等重点交通项目建设现场,大型机械设备阵阵轰鸣,快马加鞭推进项目建设;
……
放眼全市,一项项重大工程接连开工、一批批重点项目加速推进、一个个生产车间高效运转,汇成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2025年是‘重大项目建设年’,长治市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能源革命、产业转型、城乡建设、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用足用好国家‘两重’‘两新’、专项债等一揽子增量经济政策,谋大、谋新、谋实项目库,形成今年全市项目建设总盘子,其中省市重点项目777个,力争一季度续建项目全部复工,新建项目开工率达到40%以上。”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长治市坚持用好“四个机制”,强化统筹调度,完善要素保障,做好跟踪服务,紧锣密鼓推动项目“加速跑”。
发展有支撑。用好“四库”管理机制。用好项目谋划库、储备库、建设库、达产达效库“四库”管理模式,立足长远规划,筛选项目纳入谋划库,实行动态升级,按成熟度推动项目从谋划库转入储备库、建设库,直至达产达效库,形成项目建设“谋划招引一批、签约落地一批、前期推进一批、开工建设一批、投产达效一批”的滚动推进格局。
推进有措施。用好项目攻坚周调度机制。每周召开攻坚调度会,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压实项目单位主体责任,压实县区政府属地责任和市直部门行业监管责任,特别对省市重点项目实行一项目、一清单、一台账、一档案、一张图“五个一”精准调度,督促县区和市级相关部门加压奋进、克难攻坚。
工作有氛围。用好项目建设季度拉练机制,在滚动开展“三个一批”活动基础上,按照“看大不看小、看新不看旧、看高不看低”的原则,每季度开展项目拉练,排出先后,分出高下,形成全市上下狠抓项目的鲜明导向和浓厚氛围。
服务有保障。用好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机制,依托数字化管理平台,围绕形成更多有效投资,对项目谋划、储备、建设、达产达效等各环节进行全生命周期服务指导、协调调度、要素保障、监督检查,实现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科学化、精细化、责任化、信息化管理,提升项目服务保障能力。
“对长治机场迁建、长邯聊高铁、吴家庄水库、航天产业园等17个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类项目成立专人专班,超常规、加速度推进前期工作;对92个省级重点工程,充分发挥市重点工程总指挥部作用,加强调度、市县联动,全力推进……”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严格落实项目建设各项工作机制,加大服务协调力度,切实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难点问题,确保签约项目快开工、开工项目快投产、投产项目快达效,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赵婧)
原标题:奔跑在项目建设的“春天”里——我市加速推进项目建设一线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