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长治讯: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
连通省市的高速路,快速便捷、内畅外联;笔直宽阔的县域、镇域道路四通八达,投资者和游客纷至沓来,经济发展乘势而上;农村公路通村入户、连通城乡,农产品货畅其流、致富百姓……
交通之于城市,犹如人体之经络,经络通则百病消,动静皆宜、朝气蓬勃。于武乡而言,交通建设更承载着21万老区人民的民生期待和产业梦想。
图为:鸟瞰武乡县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乡村因路而美 绘就城乡“和美景”
“往西到县城要走近30公里,以前是窄窄一条水泥路,开车得颠簸1个小时才能到。”监漳镇下北漳村党支部书记李志亮说,他们村地处偏远、山多地薄,年轻人纷纷走出大山谋生计。
“改变得益于我们村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的建设,这改变更让我们看到了机遇。”李志亮回忆道,2021年8月,前方鲁艺旧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下北漳村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以木刻版画、革命故事等为主要元素,对村容村貌进行整体提升。
自此,下北漳村变了模样。“户户白墙黛瓦,院落干净整洁,路边栽树种花,村子成了一个大公园。”村民李兴田说。
以路链景,一路生花。丰州镇里庄村位于县城东部12公里处,红色底蕴深厚,著名的武乡八路军烈士陵园和长乐战斗遗址就在这里。
“近几年,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从村南开通,慕名来到村里参观的人越来越多,极大地推动了村民经济收益的增长。”里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崔振业说。
借助红色旅游优势,依托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武乡县积极探索红色资源活化利用新路径,不断丰富“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要素,规划红色旅游线路,设计一日游、半日游旅游产品,村民建起民宿,开起农家乐,售卖农副产品,在家门口就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同时,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的建设,将城市与农村、驿站与景区等全部贯穿起来,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八路军总部砖壁旧址、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前方鲁迅艺术学校下北漳旧址等重点景区、旅游村,也完成了交通上的整合,实现了一条路线游玩到底。
农民因路而富 铸造增收“加速器”
说国道、省道是交通运输网络的“主动脉”,那么农村公路就是连接“主动脉”的“毛细血管”。
韩北镇圪道村位于县城东部山区,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种植苹果,“圪道苹果”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在村民武晋红的记忆中,以前窄小坑洼的乡村小道制约着村民外出,大家只能赶马车、骑三轮走家串户卖苹果。
“中秋节”前后,是苹果的销售旺季。“八月十五要是赶上下雨,大量的苹果不但运不出去,还会烂在地里。”圪道村党支部书记李志军心痛不已。
路通则百通,通路就是通向幸福。随着不断完善的农村交通网络,当坑洼的黄土路变成4.5米宽的水泥路时,山区百姓行路难、农产品运不进城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现在我们去县城只要20多分钟、苹果摘下就能立马装车运出,甭管啥天气,都耽误不了事儿。”在李志军心里,农村路通村、通户、通田间,“圪道苹果”也会随着路到达更远的地方。
路通百业兴,路畅民共富。从田间地头到加工车间,不断延伸的“土特产”产业链也让故城镇茅庄村的种植户殷赛飞享受到了农业产业化的红利。
走进茅庄村平坦整洁的农村公路宛若长龙,在田间地头笔直延伸。
“这条路修好了,大家大棚种植方便得很,客商的车也能直接开进园子拉货了。”殷赛飞对门前的“产业路”感激不已。
要说“四好路”串村联乡,田间路绕田达户,越来越多的“新鲜”农产品通过物流提速上了群众餐桌。那么,纵横交错的农村街巷户道,就是离百姓最近的连心路。
去年以来,武乡县大力实施农村通户道路硬化工程建设,全县223个行政村共完成户巷道500公里,真正实现由“村村通”到“户户通”,纵横交错的户巷道水泥路真正成了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振兴路。
产业因路而兴 锻造发展“新引擎”
“山圪梁梁开花地生金,黄澄澄的小米富了人。”山西太行沃土农业产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谷子脱壳加工后,一粒粒小米晶莹圆润、色泽金黄。
山西太行沃土农业产品有限公司坐落于丰州镇兴盛垴村,依托得天独厚的小米产区环境资源,该公司走“全产业链把控”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致力于打造“羊肥小米”高端品牌。
“目前,公司拥有谷子基地19600亩,产值达3000多万。”该公司羊肥小米基地负责人杜红雁说,基地采用标准化种植管理模式,所有物料都由公司统一进行采购,再逐一发放至农户手中。
“最远的一片种植基地在韩北镇,以前给农户送肥料要用一整天的时间,大车换小车,运送十几趟到地里,特别费事,现在货车能直接将肥料运到田间地头。”杜红雁回忆道,“路修好后,农机农具都能直接拉到地里,村民的种粮积极性都变高了。”
近日,武乡太湖莲花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5.4吨腐竹经长治海关现场监管放行后,顺利发往韩国,标志着武乡县乃至我省腐竹产品首次出口。
2023年,武乡太湖莲花食品有限公司通过招商引资正式入驻太湖食品园区。园区紧临322省道,距离太长高速收费站仅需要10分钟的路程。同时,园区依托西山发电厂蒸汽优势,为各企业提供了标准化的生产设备,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后顾之忧,使入区企业把精力更多地放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
道路通,企业来;企业来,园区兴。“正是看上了这一区位优势,太湖食品园区借着这股‘春风’扩大生产规模,在现有的自动化腐竹生产线基础上,再新上几条生产线,全部投入运营后,企业预计年产值可达5亿元。”太湖食品园区行政部负责人熊和平说。
物流因路而畅 打造便民“幸福圈”
“以前,我们这里的路难走,进出很不方便,眼下‘四好路’和户巷道通到了家门口,现在是‘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公交’。”今年74岁的蟠龙镇关家垴村关晋昌指着家门前新修的沥青路,笑得合不拢嘴。
全面奔小康,关键在农村;农村奔小康,基础在交通。近年来,武乡县积极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建立城市公交、城乡公交、镇村公交3级交通网络体系,优化县城运营线路,调整公交站点,全县12个乡镇公交线路通达覆盖率达到100%,日均客流量达18000人次,年客运量近600万人次。
年关将至,在武乡县长运物流有限公司仓房中,工作人员正在扫描传送、分拣分级、按类装车……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我们物流快递分拨中心,担负着全县70%以上的快递分拨,每小时分拨约10000余件。”县长运物流有限公司经理董静君边说边忙着扫描手里的快件,“这几天临近春节,快件量成倍增长,我们全员上岗,加班加点,保证将每个快件及时准确送到客户手中。”
一业连两端,“小包裹”承载“大经济”。武乡县精心打造“公交+物流”服务品牌,构建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支点、乡村为终端、公交带货为主导的三级快递物流网络体系,实现了城镇村三级物流体系全覆盖。同时,陆续开通武乡—洪水镇、武乡—分水岭乡等41条客货邮合作线路,让全县人民共享“收件不出村一站到家,发件不进城一站代发”的便捷服务。
城与乡,在一条条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的助力下,在辗转于城乡之间、无缝衔接的一条条公交线路上“牵了手”,多维度地展示着城与乡的融合发展、一体发展之美。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如今,武乡县四通八达的道路网宛如一条条舞动的彩带,串线成珠,联网成片,纵横交错,畅通了城乡路网,缩短了城乡距离,扩大了对外交往,带旺了百业发展。
一辆辆公交车、大货车、摩托车满载着农民丰收的喜悦往来如梭,乡村公路日益成为21万老区人民的致富路、幸福路。(刘涛)
原标题:大道如虹 逐梦前行——武乡县“大交通”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综述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
连通省市的高速路,快速便捷、内畅外联;笔直宽阔的县域、镇域道路四通八达,投资者和游客纷至沓来,经济发展乘势而上;农村公路通村入户、连通城乡,农产品货畅其流、致富百姓……
交通之于城市,犹如人体之经络,经络通则百病消,动静皆宜、朝气蓬勃。于武乡而言,交通建设更承载着21万老区人民的民生期待和产业梦想。
图为:鸟瞰武乡县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乡村因路而美 绘就城乡“和美景”
“往西到县城要走近30公里,以前是窄窄一条水泥路,开车得颠簸1个小时才能到。”监漳镇下北漳村党支部书记李志亮说,他们村地处偏远、山多地薄,年轻人纷纷走出大山谋生计。
“改变得益于我们村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的建设,这改变更让我们看到了机遇。”李志亮回忆道,2021年8月,前方鲁艺旧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下北漳村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以木刻版画、革命故事等为主要元素,对村容村貌进行整体提升。
自此,下北漳村变了模样。“户户白墙黛瓦,院落干净整洁,路边栽树种花,村子成了一个大公园。”村民李兴田说。
以路链景,一路生花。丰州镇里庄村位于县城东部12公里处,红色底蕴深厚,著名的武乡八路军烈士陵园和长乐战斗遗址就在这里。
“近几年,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从村南开通,慕名来到村里参观的人越来越多,极大地推动了村民经济收益的增长。”里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崔振业说。
借助红色旅游优势,依托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武乡县积极探索红色资源活化利用新路径,不断丰富“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要素,规划红色旅游线路,设计一日游、半日游旅游产品,村民建起民宿,开起农家乐,售卖农副产品,在家门口就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同时,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的建设,将城市与农村、驿站与景区等全部贯穿起来,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八路军总部砖壁旧址、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前方鲁迅艺术学校下北漳旧址等重点景区、旅游村,也完成了交通上的整合,实现了一条路线游玩到底。
农民因路而富 铸造增收“加速器”
说国道、省道是交通运输网络的“主动脉”,那么农村公路就是连接“主动脉”的“毛细血管”。
韩北镇圪道村位于县城东部山区,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种植苹果,“圪道苹果”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在村民武晋红的记忆中,以前窄小坑洼的乡村小道制约着村民外出,大家只能赶马车、骑三轮走家串户卖苹果。
“中秋节”前后,是苹果的销售旺季。“八月十五要是赶上下雨,大量的苹果不但运不出去,还会烂在地里。”圪道村党支部书记李志军心痛不已。
路通则百通,通路就是通向幸福。随着不断完善的农村交通网络,当坑洼的黄土路变成4.5米宽的水泥路时,山区百姓行路难、农产品运不进城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现在我们去县城只要20多分钟、苹果摘下就能立马装车运出,甭管啥天气,都耽误不了事儿。”在李志军心里,农村路通村、通户、通田间,“圪道苹果”也会随着路到达更远的地方。
路通百业兴,路畅民共富。从田间地头到加工车间,不断延伸的“土特产”产业链也让故城镇茅庄村的种植户殷赛飞享受到了农业产业化的红利。
走进茅庄村平坦整洁的农村公路宛若长龙,在田间地头笔直延伸。
“这条路修好了,大家大棚种植方便得很,客商的车也能直接开进园子拉货了。”殷赛飞对门前的“产业路”感激不已。
要说“四好路”串村联乡,田间路绕田达户,越来越多的“新鲜”农产品通过物流提速上了群众餐桌。那么,纵横交错的农村街巷户道,就是离百姓最近的连心路。
去年以来,武乡县大力实施农村通户道路硬化工程建设,全县223个行政村共完成户巷道500公里,真正实现由“村村通”到“户户通”,纵横交错的户巷道水泥路真正成了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振兴路。
产业因路而兴 锻造发展“新引擎”
“山圪梁梁开花地生金,黄澄澄的小米富了人。”山西太行沃土农业产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谷子脱壳加工后,一粒粒小米晶莹圆润、色泽金黄。
山西太行沃土农业产品有限公司坐落于丰州镇兴盛垴村,依托得天独厚的小米产区环境资源,该公司走“全产业链把控”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致力于打造“羊肥小米”高端品牌。
“目前,公司拥有谷子基地19600亩,产值达3000多万。”该公司羊肥小米基地负责人杜红雁说,基地采用标准化种植管理模式,所有物料都由公司统一进行采购,再逐一发放至农户手中。
“最远的一片种植基地在韩北镇,以前给农户送肥料要用一整天的时间,大车换小车,运送十几趟到地里,特别费事,现在货车能直接将肥料运到田间地头。”杜红雁回忆道,“路修好后,农机农具都能直接拉到地里,村民的种粮积极性都变高了。”
近日,武乡太湖莲花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5.4吨腐竹经长治海关现场监管放行后,顺利发往韩国,标志着武乡县乃至我省腐竹产品首次出口。
2023年,武乡太湖莲花食品有限公司通过招商引资正式入驻太湖食品园区。园区紧临322省道,距离太长高速收费站仅需要10分钟的路程。同时,园区依托西山发电厂蒸汽优势,为各企业提供了标准化的生产设备,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后顾之忧,使入区企业把精力更多地放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
道路通,企业来;企业来,园区兴。“正是看上了这一区位优势,太湖食品园区借着这股‘春风’扩大生产规模,在现有的自动化腐竹生产线基础上,再新上几条生产线,全部投入运营后,企业预计年产值可达5亿元。”太湖食品园区行政部负责人熊和平说。
物流因路而畅 打造便民“幸福圈”
“以前,我们这里的路难走,进出很不方便,眼下‘四好路’和户巷道通到了家门口,现在是‘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公交’。”今年74岁的蟠龙镇关家垴村关晋昌指着家门前新修的沥青路,笑得合不拢嘴。
全面奔小康,关键在农村;农村奔小康,基础在交通。近年来,武乡县积极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建立城市公交、城乡公交、镇村公交3级交通网络体系,优化县城运营线路,调整公交站点,全县12个乡镇公交线路通达覆盖率达到100%,日均客流量达18000人次,年客运量近600万人次。
年关将至,在武乡县长运物流有限公司仓房中,工作人员正在扫描传送、分拣分级、按类装车……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我们物流快递分拨中心,担负着全县70%以上的快递分拨,每小时分拨约10000余件。”县长运物流有限公司经理董静君边说边忙着扫描手里的快件,“这几天临近春节,快件量成倍增长,我们全员上岗,加班加点,保证将每个快件及时准确送到客户手中。”
一业连两端,“小包裹”承载“大经济”。武乡县精心打造“公交+物流”服务品牌,构建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支点、乡村为终端、公交带货为主导的三级快递物流网络体系,实现了城镇村三级物流体系全覆盖。同时,陆续开通武乡—洪水镇、武乡—分水岭乡等41条客货邮合作线路,让全县人民共享“收件不出村一站到家,发件不进城一站代发”的便捷服务。
城与乡,在一条条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的助力下,在辗转于城乡之间、无缝衔接的一条条公交线路上“牵了手”,多维度地展示着城与乡的融合发展、一体发展之美。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如今,武乡县四通八达的道路网宛如一条条舞动的彩带,串线成珠,联网成片,纵横交错,畅通了城乡路网,缩短了城乡距离,扩大了对外交往,带旺了百业发展。
一辆辆公交车、大货车、摩托车满载着农民丰收的喜悦往来如梭,乡村公路日益成为21万老区人民的致富路、幸福路。(刘涛)
原标题:大道如虹 逐梦前行——武乡县“大交通”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