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长治讯:美景何须千里寻,身边风光亦醉人。初冬时节,行走在潞城的阡陌乡村,群山如黛、漳水潺潺,收获后的田地整齐划一、错落有致,间或还有一些经济作物正在收割。乡镇村庄,道路干净整洁,庭院疏密得当,田园烟火之气浓香馥郁……一处处好风光尽收眼帘。
图为:潞城区乡镇村庄,道路干净整洁,庭院疏密得当。
近年来,潞城区始终秉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理念,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引导群众共商共议、共建共享,形成党群同心、干群同向、齐心协力,开启了“千万工程”的全新探索和生动实践。
人居环境整治是“千万工程”的突破点,潞城区正是率先从这里入手并取得突破,继而拓展到乡村建设、乡村发展、乡村治理等领域。
位于潞阳大道西侧的翟店街道崇道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如何充分发挥优势,吸引更多人返乡发展是崇道村两委班子一直思考的问题。“乡村要想发展,既要‘里子实’,更要‘面子靓’。”这是该村支村两委班子的共识。
今年以来,崇道村不断改造提升基础设施,完成清垃圾、治污水、建管道、改厕所、通燃气、修道路等工作,还建设了文化小广场、活动中心等便民场所,不但营造了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也展现出农村新风貌、新风尚、新生活。成家川街道地处潞城区东南,该街道立足实际,根据所辖各村实际情况,采取“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方式,将干部与群众拧成一股绳,扎实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集中攻坚,聚焦农村房前屋后“乱堆乱放”、道路沿线“乱搭乱建”,临街商户“门前三包”、广场小巷“卫生死角”等区域,一点一滴改善人居环境,着力构建人居环境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不断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当前,全区城乡以环境整治为切入点,不断加快补齐水、电、路、网等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加大人居环境整治、绿化美化、排污治污等工作力度,坚持把治陋习与治厕、治垃圾、治房、治水进行统筹布局,实施系统治理,坚决做到传统不能丢、特色必须有,人居环境整治得到大幅提升。一场从环境到生产,再到生活、生态的深层次变革持续推进。
今年,潞城区实施了5个乡镇、18个村、16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工程,全区农村供热总面积突破1200万平方米,实现清洁取暖村占比85%以上;供水管网改造和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让124个村的水价全部降至3元/立方米以下,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村生活垃圾清运率由70%提升至98%。既要留得住乡愁,又要看得见远方。在和美乡村的建设道路上,一幅幅“青山镶嵌家中,绿水环抱家园”的生态怡居画卷正在被一笔笔描绘。
充分保护和利用好自然生态、文化遗产,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走出一条生态立村、美丽生财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潞城区在做好“千万工程”中的又一亮点。
图为:潞城区微子镇神头村被授予“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称号,并于去年成功创建3A级旅游景区
潞城区辛安泉镇,作为华北第二大泉、长治市生命泉——辛安泉的所在地,近年来始终围绕如何保护利用好这里的生态环境,制定和实施行之有效的举措。在辛安泉饮用水源地泉水出露区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对辛安泉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全面实施围网禁耕;主动配合区环保部门在入河排污口按照查、测、溯、治及规范化管理,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同样,在浊漳河南源店上镇段进行的河流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中,河道清淤工程已完成14.06公里淤泥清理,清理河道底泥45万立方米,完成淤泥晾晒场地一座、淤泥干化场站两座,生态绿坝正在施工两座,绿化工程初步设计完成。现在,这两个乡镇依托这一条绿水,因地制宜、靠水吃“水”,充分挖掘乡村产业发展潜能,把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研学有机融合,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今年11月底,辛安泉镇南流村利用当地适宜的气候、肥沃的土壤和辛安泉优质的水资源种植的百余亩水稻进入成熟期,走出了一条“稻”香村美民富的新道路。和这里不同的是,店上镇北村自2023年以来,坚持“红色促党建、党建带发展”的思路,紧抓全省推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的有利契机,立足村情和资源禀赋,用足用好政策红利,依托红色资源着重发展文旅产业,打造红色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开辟红色文化产、学、研一体化体验式旅游模式,推动农业文旅融合发展。同时通过引企入村,盘活资源,将闲置资产转化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形成了以企带村、互惠互利发展新格局。
今年的国庆假期,黄牛蹄乡可谓是及早部署抢得先机,对国保单位——原起寺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包装,足足蹭了一把“悟空热”,迈出了全区让文物活起来、让旅游旺起来、让村庄火起来的第一步。记者在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潞城区翟店街道寨上村被评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山西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微子镇神头村被授予“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称号,并于去年成功创建3A级旅游景区;辛安泉镇西流南村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等称号。
潞城区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抓手,紧紧围绕新时代“千万工程”的根本任务,赋予了乡村经营的新动能。
图为:潞城区卢医山滑雪场开始造雪工作
伴随新一轮滑雪季的到来,潞城区卢医山滑雪场又进入2024至2025新雪季开场“倒计时”,从11月26日开始的为期一周的造雪工作正在进行中。自2023年底卢医山滑雪场“开板”以来,潞城区紧抓冰雪经济热,在满足广大游客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需求的同时,着力打造精品冰雪旅游项目,为广大游客带来全新的游玩体验,推动冰雪运动发展。如今,冰雪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潞城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增长点。
今年夏天,潞华街道西南山社区还举办了首届“异域风情嘉年华”,活动汇聚了20多个国家、5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展演和美食推介,让游客在享受美食、观赏表演的同时,深刻感受到潞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城市魅力。
近年来,潞城区在聚焦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文化旅游工作,致力于挖掘和弘扬本地的文化旅游资源,先后举办了“潞城甩饼”文化节、书法采风作品展、花朝文化节、旗袍秀大赛、啤酒烧烤节等大型文化活动和第二届神头马拉松、红土网球公开赛、越野摩托车赛、山西省射箭室内锦标赛等大型体育赛事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同时,潞城在产业发展层面,巧用“千万工程”思路,深挖特色。如今,潞城的万亩大葱种植基地正在把“潞城大葱”品牌做大做强、做精做细,实现“四季有葱”“全产业链”规模化经营;在神泉村西红柿种植基地,不仅当季的新鲜西红柿供不应求,深加工产品——西红柿酱更是成为群众青睐的畅销品;南流村在太行山上种植的水稻,不仅让人们看到环境的变好,更让当地村民赚得盆满钵盈;史回镇香菇年销售收入达到3000万元,解决了周边村100多人就业,同时带动村集体增收;试验成功的冬播谷,更是告别了潞城一年一收的传统模式,让旱平地变“沃土地”;潞城甩饼整合作坊、规范工艺,原料供应、制作售卖协同升级,正在从街头小食变身富民大产业,“前店后厂”模式聚人气、创收益;这些都为全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区134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近1.5亿元,经营性总收入近9000万元,较上年分别增长25.6%、34.5%。
“千万工程”工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
未来,潞城区将继续聚焦重点领域,精准发力,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努力实现村容村貌美丽整洁,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治理能力显著提升,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协同并进。“千万工程”经验必将在潞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这片土地注入发展新活力,绘就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画卷。(王鹏、岳亮)
原标题:如椽大笔写春秋 满目新景入眼来——潞城区以“千万工程”开启乡村振兴新气象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美景何须千里寻,身边风光亦醉人。初冬时节,行走在潞城的阡陌乡村,群山如黛、漳水潺潺,收获后的田地整齐划一、错落有致,间或还有一些经济作物正在收割。乡镇村庄,道路干净整洁,庭院疏密得当,田园烟火之气浓香馥郁……一处处好风光尽收眼帘。
图为:潞城区乡镇村庄,道路干净整洁,庭院疏密得当。
近年来,潞城区始终秉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理念,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引导群众共商共议、共建共享,形成党群同心、干群同向、齐心协力,开启了“千万工程”的全新探索和生动实践。
人居环境整治是“千万工程”的突破点,潞城区正是率先从这里入手并取得突破,继而拓展到乡村建设、乡村发展、乡村治理等领域。
位于潞阳大道西侧的翟店街道崇道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如何充分发挥优势,吸引更多人返乡发展是崇道村两委班子一直思考的问题。“乡村要想发展,既要‘里子实’,更要‘面子靓’。”这是该村支村两委班子的共识。
今年以来,崇道村不断改造提升基础设施,完成清垃圾、治污水、建管道、改厕所、通燃气、修道路等工作,还建设了文化小广场、活动中心等便民场所,不但营造了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也展现出农村新风貌、新风尚、新生活。成家川街道地处潞城区东南,该街道立足实际,根据所辖各村实际情况,采取“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方式,将干部与群众拧成一股绳,扎实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集中攻坚,聚焦农村房前屋后“乱堆乱放”、道路沿线“乱搭乱建”,临街商户“门前三包”、广场小巷“卫生死角”等区域,一点一滴改善人居环境,着力构建人居环境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不断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当前,全区城乡以环境整治为切入点,不断加快补齐水、电、路、网等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加大人居环境整治、绿化美化、排污治污等工作力度,坚持把治陋习与治厕、治垃圾、治房、治水进行统筹布局,实施系统治理,坚决做到传统不能丢、特色必须有,人居环境整治得到大幅提升。一场从环境到生产,再到生活、生态的深层次变革持续推进。
今年,潞城区实施了5个乡镇、18个村、16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工程,全区农村供热总面积突破1200万平方米,实现清洁取暖村占比85%以上;供水管网改造和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让124个村的水价全部降至3元/立方米以下,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村生活垃圾清运率由70%提升至98%。既要留得住乡愁,又要看得见远方。在和美乡村的建设道路上,一幅幅“青山镶嵌家中,绿水环抱家园”的生态怡居画卷正在被一笔笔描绘。
充分保护和利用好自然生态、文化遗产,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走出一条生态立村、美丽生财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潞城区在做好“千万工程”中的又一亮点。
图为:潞城区微子镇神头村被授予“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称号,并于去年成功创建3A级旅游景区
潞城区辛安泉镇,作为华北第二大泉、长治市生命泉——辛安泉的所在地,近年来始终围绕如何保护利用好这里的生态环境,制定和实施行之有效的举措。在辛安泉饮用水源地泉水出露区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对辛安泉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全面实施围网禁耕;主动配合区环保部门在入河排污口按照查、测、溯、治及规范化管理,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同样,在浊漳河南源店上镇段进行的河流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中,河道清淤工程已完成14.06公里淤泥清理,清理河道底泥45万立方米,完成淤泥晾晒场地一座、淤泥干化场站两座,生态绿坝正在施工两座,绿化工程初步设计完成。现在,这两个乡镇依托这一条绿水,因地制宜、靠水吃“水”,充分挖掘乡村产业发展潜能,把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研学有机融合,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今年11月底,辛安泉镇南流村利用当地适宜的气候、肥沃的土壤和辛安泉优质的水资源种植的百余亩水稻进入成熟期,走出了一条“稻”香村美民富的新道路。和这里不同的是,店上镇北村自2023年以来,坚持“红色促党建、党建带发展”的思路,紧抓全省推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的有利契机,立足村情和资源禀赋,用足用好政策红利,依托红色资源着重发展文旅产业,打造红色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开辟红色文化产、学、研一体化体验式旅游模式,推动农业文旅融合发展。同时通过引企入村,盘活资源,将闲置资产转化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形成了以企带村、互惠互利发展新格局。
今年的国庆假期,黄牛蹄乡可谓是及早部署抢得先机,对国保单位——原起寺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包装,足足蹭了一把“悟空热”,迈出了全区让文物活起来、让旅游旺起来、让村庄火起来的第一步。记者在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潞城区翟店街道寨上村被评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山西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微子镇神头村被授予“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称号,并于去年成功创建3A级旅游景区;辛安泉镇西流南村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等称号。
潞城区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抓手,紧紧围绕新时代“千万工程”的根本任务,赋予了乡村经营的新动能。
图为:潞城区卢医山滑雪场开始造雪工作
伴随新一轮滑雪季的到来,潞城区卢医山滑雪场又进入2024至2025新雪季开场“倒计时”,从11月26日开始的为期一周的造雪工作正在进行中。自2023年底卢医山滑雪场“开板”以来,潞城区紧抓冰雪经济热,在满足广大游客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需求的同时,着力打造精品冰雪旅游项目,为广大游客带来全新的游玩体验,推动冰雪运动发展。如今,冰雪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潞城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增长点。
今年夏天,潞华街道西南山社区还举办了首届“异域风情嘉年华”,活动汇聚了20多个国家、5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展演和美食推介,让游客在享受美食、观赏表演的同时,深刻感受到潞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城市魅力。
近年来,潞城区在聚焦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文化旅游工作,致力于挖掘和弘扬本地的文化旅游资源,先后举办了“潞城甩饼”文化节、书法采风作品展、花朝文化节、旗袍秀大赛、啤酒烧烤节等大型文化活动和第二届神头马拉松、红土网球公开赛、越野摩托车赛、山西省射箭室内锦标赛等大型体育赛事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同时,潞城在产业发展层面,巧用“千万工程”思路,深挖特色。如今,潞城的万亩大葱种植基地正在把“潞城大葱”品牌做大做强、做精做细,实现“四季有葱”“全产业链”规模化经营;在神泉村西红柿种植基地,不仅当季的新鲜西红柿供不应求,深加工产品——西红柿酱更是成为群众青睐的畅销品;南流村在太行山上种植的水稻,不仅让人们看到环境的变好,更让当地村民赚得盆满钵盈;史回镇香菇年销售收入达到3000万元,解决了周边村100多人就业,同时带动村集体增收;试验成功的冬播谷,更是告别了潞城一年一收的传统模式,让旱平地变“沃土地”;潞城甩饼整合作坊、规范工艺,原料供应、制作售卖协同升级,正在从街头小食变身富民大产业,“前店后厂”模式聚人气、创收益;这些都为全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区134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近1.5亿元,经营性总收入近9000万元,较上年分别增长25.6%、34.5%。
“千万工程”工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
未来,潞城区将继续聚焦重点领域,精准发力,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努力实现村容村貌美丽整洁,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治理能力显著提升,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协同并进。“千万工程”经验必将在潞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这片土地注入发展新活力,绘就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画卷。(王鹏、岳亮)
原标题:如椽大笔写春秋 满目新景入眼来——潞城区以“千万工程”开启乡村振兴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