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探寻南坪砂锅的古今
发布时间: 2024-11-26   |  来源: 上党晚报

砂锅是民间一种古朴的炊具。用它来熬稀饭、煮肉、炖豆腐,较之金属炊具,味道更鲜美,而且用它发豆芽不易烂根,煎中草药也是上品,很受人民群众欢迎。在武乡乃至晋东南一带,要数武乡洪水镇南坪村的砂锅最负盛名了。

“打破砂锅问到底”出自宋代书法家黄庭坚的《拙轩颂》:“觅巧了不可得,抽从何来?打破沙盆问,狂子因此眼开,弄巧成拙,为蛇画足,何况头上安头,屋下安屋,毕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晚清语言学家孙锦标先生在转引《拙轩颂》时,对“打破沙盆一问”解释说:“问”同“璺(音wen)”,沙盆质极薄,破则其璺到底,俗怪人诘问不已而为斯语,同音假借,古风人之例也。意思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原句应当是“打破砂锅璺到底”。“璺”即陶器、瓷器破裂的纹路,按照西汉语言学家扬雄在《方言》中对“璺”字的考证:“秦晋器破而未离谓为”,即秦晋时期的陶瓷器皿质地脆弱,并且一碎的话裂纹(璺)就蔓延到底部。

南坪砂锅到底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生产的,现在已不可考证,也没有确切记载,只能从南坪砂锅制作的第七代传人赵俊丰那里,推算到清朝同治年间。当时的南坪僻处山乡,土地贫瘠,单靠种庄稼根本不能维持生活,再加上当时交通不便,从外地运来的铁锅,不仅少而且价格昂贵,这对于连起码生活都维持不了的农民,更是无力购买。于是,那些贫苦的农民便用祖上传下来的手艺,捏锅为生。有一首流传至今的顺口溜曾这样说道:“十岁小儿捏砂锅、八十老翁烧砂盆,孩子啼哭叫,扔给个泥均垛,要问为什么,为了度生活。”这支顺口溜反映了当时南坪农民生产砂锅的景况,同时也道出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是多么困苦。他们制好锅,便挑上走街串巷,换取粮食,来维持生活。当时一套砂锅仅可以换几碗小米,或一些土豆、红薯等食材。一个砂锅如小心着用,可用几十年。由于它价钱低,用途广,又耐用,所以在大大小小的山庄、乡村极受欢迎,于是南坪的砂锅便在这一带闻名了。兴旺的砂锅制造业给这里带来了繁荣,数百年经久不衰。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这里依然是窑火兴旺,繁华依旧。

说是南坪砂锅,其实有锅、盆之分。锅,底尖、肚大,锅口略比肚子小一些,比平常的饭锅要深,有大有小,皆可做饭、炖肉,小的还可以熬药。盆,平底、广口、一套六、七个,直径最大的约1.5尺,最小的五寸,比现在的瓷盆要深一些,可以发豆芽、盛菜、盛粮、养花等,用途较广。

南坪砂锅为什么这样有名呢?一方面是优质的原料,另一方面是千百年形成的独有的加工工艺。赵俊丰介绍,清同治年间,他的先祖发现洪水镇卧龙头村周边有大量粘土,很适合制作砂锅,于是开始学习砂锅制作技术,经过多年的制作,他们将传统单一的黑砂锅改为银色砂锅,使产品更加美观、不易炸裂,做饭不变味,熬药不变性,具有现代金属炊具不可替代的优点。砂锅采用纯天然的煤砂和当地胶泥加工,经过和泥、成坯到煅烧等20多道工序制作而成,整个过程全是手工操作。砂锅制胚成型后通过自然干燥或烘干,在地炉上煅烧,一经出窑,用柴火烟熏,呈灰黑色(技艺改进后有银灰色),古朴浑厚。

几百年来,随着时光的流逝,制陶师傅也一拨一拨自然远去,南坪砂锅历经了繁华与萧条。制作砂锅是一门技术活、细致活、体力活,其产品看似粗糙、简单,但要把所有工序学到“家”,制作出一件坚固耐用的产品,一般都需要学习七、八年。在当下的现代社会,南坪大多数匠人的后代,因嫌制作砂锅苦、脏、累,不愿意学习这一传统手艺。砂锅产业逐渐萎缩,大不如前。南坪的窑火也渐渐尘封为人们永久的记忆。目前,该村掌握这门手艺的村民仅15人,而其中掌握了全套技术的仅有6位五十岁以上的村民,还在默默坚守着老祖先传承下来的手艺。只可惜曾经繁荣的砂锅文化,因为时代的变迁和资源环境的影响,南坪砂锅即将成为一道逝去的风景。

近年来,随着南坪砂锅被列入长治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对传统炊具的重新认识,南坪砂锅又迎来了新的契机。赵俊丰成立了山西赵俊丰金砂锅制造有限公司,产品也经过了工艺改进,他们又开始忙碌起来。真心祝愿南坪砂锅,这一遥远记忆,这一古老的文化,走向文明的远方。(武文斌)

原标题:南坪砂锅


[编辑:邢璐霞]

  相关链接
· 清仿明器中的精品之作——清光绪霁蓝描金八仙人物天球瓶
· 上党太守冯亭为何将17座城池送给赵国
· 上党地区在古代的战略地位
· 上党台地何以成为“争霸”中心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历史
探寻南坪砂锅的古今

砂锅是民间一种古朴的炊具。用它来熬稀饭、煮肉、炖豆腐,较之金属炊具,味道更鲜美,而且用它发豆芽不易烂根,煎中草药也是上品,很受人民群众欢迎。在武乡乃至晋东南一带,要数武乡洪水镇南坪村的砂锅最负盛名了。

“打破砂锅问到底”出自宋代书法家黄庭坚的《拙轩颂》:“觅巧了不可得,抽从何来?打破沙盆问,狂子因此眼开,弄巧成拙,为蛇画足,何况头上安头,屋下安屋,毕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晚清语言学家孙锦标先生在转引《拙轩颂》时,对“打破沙盆一问”解释说:“问”同“璺(音wen)”,沙盆质极薄,破则其璺到底,俗怪人诘问不已而为斯语,同音假借,古风人之例也。意思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原句应当是“打破砂锅璺到底”。“璺”即陶器、瓷器破裂的纹路,按照西汉语言学家扬雄在《方言》中对“璺”字的考证:“秦晋器破而未离谓为”,即秦晋时期的陶瓷器皿质地脆弱,并且一碎的话裂纹(璺)就蔓延到底部。

南坪砂锅到底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生产的,现在已不可考证,也没有确切记载,只能从南坪砂锅制作的第七代传人赵俊丰那里,推算到清朝同治年间。当时的南坪僻处山乡,土地贫瘠,单靠种庄稼根本不能维持生活,再加上当时交通不便,从外地运来的铁锅,不仅少而且价格昂贵,这对于连起码生活都维持不了的农民,更是无力购买。于是,那些贫苦的农民便用祖上传下来的手艺,捏锅为生。有一首流传至今的顺口溜曾这样说道:“十岁小儿捏砂锅、八十老翁烧砂盆,孩子啼哭叫,扔给个泥均垛,要问为什么,为了度生活。”这支顺口溜反映了当时南坪农民生产砂锅的景况,同时也道出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是多么困苦。他们制好锅,便挑上走街串巷,换取粮食,来维持生活。当时一套砂锅仅可以换几碗小米,或一些土豆、红薯等食材。一个砂锅如小心着用,可用几十年。由于它价钱低,用途广,又耐用,所以在大大小小的山庄、乡村极受欢迎,于是南坪的砂锅便在这一带闻名了。兴旺的砂锅制造业给这里带来了繁荣,数百年经久不衰。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这里依然是窑火兴旺,繁华依旧。

说是南坪砂锅,其实有锅、盆之分。锅,底尖、肚大,锅口略比肚子小一些,比平常的饭锅要深,有大有小,皆可做饭、炖肉,小的还可以熬药。盆,平底、广口、一套六、七个,直径最大的约1.5尺,最小的五寸,比现在的瓷盆要深一些,可以发豆芽、盛菜、盛粮、养花等,用途较广。

南坪砂锅为什么这样有名呢?一方面是优质的原料,另一方面是千百年形成的独有的加工工艺。赵俊丰介绍,清同治年间,他的先祖发现洪水镇卧龙头村周边有大量粘土,很适合制作砂锅,于是开始学习砂锅制作技术,经过多年的制作,他们将传统单一的黑砂锅改为银色砂锅,使产品更加美观、不易炸裂,做饭不变味,熬药不变性,具有现代金属炊具不可替代的优点。砂锅采用纯天然的煤砂和当地胶泥加工,经过和泥、成坯到煅烧等20多道工序制作而成,整个过程全是手工操作。砂锅制胚成型后通过自然干燥或烘干,在地炉上煅烧,一经出窑,用柴火烟熏,呈灰黑色(技艺改进后有银灰色),古朴浑厚。

几百年来,随着时光的流逝,制陶师傅也一拨一拨自然远去,南坪砂锅历经了繁华与萧条。制作砂锅是一门技术活、细致活、体力活,其产品看似粗糙、简单,但要把所有工序学到“家”,制作出一件坚固耐用的产品,一般都需要学习七、八年。在当下的现代社会,南坪大多数匠人的后代,因嫌制作砂锅苦、脏、累,不愿意学习这一传统手艺。砂锅产业逐渐萎缩,大不如前。南坪的窑火也渐渐尘封为人们永久的记忆。目前,该村掌握这门手艺的村民仅15人,而其中掌握了全套技术的仅有6位五十岁以上的村民,还在默默坚守着老祖先传承下来的手艺。只可惜曾经繁荣的砂锅文化,因为时代的变迁和资源环境的影响,南坪砂锅即将成为一道逝去的风景。

近年来,随着南坪砂锅被列入长治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对传统炊具的重新认识,南坪砂锅又迎来了新的契机。赵俊丰成立了山西赵俊丰金砂锅制造有限公司,产品也经过了工艺改进,他们又开始忙碌起来。真心祝愿南坪砂锅,这一遥远记忆,这一古老的文化,走向文明的远方。(武文斌)

原标题:南坪砂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