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15年!跨越千里!长治一对夫妻将爱心进行到底
发布时间: 2024-10-31   |  来源: 上党晚报

一个承诺坚持了15年还在继续;一份爱心得到的温暖还在心间流淌;一个善举带动了身边人还在蔓延……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那是幸福的香味,是爱的美德。15年如一日资助远在千里之外的一个家庭,多年坚持开展爱心助学,为贫困地区家庭、弱势群体开展捐款捐物等公益活动。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到公益活动之中,他们就是潞安化工集团漳村煤矿的职工高联合、王利芬夫妇。

一个承诺坚持了15年

高联合、王利芬夫妇都是潞安化工集团漳村煤矿的职工。1995年他们的儿子出生了,让他们未料到的是,由于早产婴儿脑缺氧被确诊为脑瘫,这犹如晴天霹雳,一下让母亲王利芬心如刀割,看着这鲜活的小生命,她泪流满面地和丈夫高联合说:“不管怎样艰苦,都要给孩子看病。”

当时为了给孩子治病,夫妻俩长期往返于太原、长治之间,在太原租房给孩子看病期间,房东了解到他们的情况,不仅免去了房租,而且还每天给他们做饭,这让他们一下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在孩子成长中,高联合也感受到更多来自于同事们给予的关爱和关心,那些来自于陌生人的关爱,成为影响他一生的种子。

2009年年底,高联合在翻看《读者》杂志时,一篇文章吸引了他和妻子的注意,文章里写到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阳湾子村,一名残疾儿童戚义怀的愿望是“给我一本课外书”。一个残疾儿童,一个小小的心愿,一下触动了他们。于是,他们萌发了资助这个孩子读书的念头,他们通过《读者》杂志联系到了戚义怀,了解到其家庭十分困难,父母需要照顾老人和三个孩子,无法外出打工,家里的经济来源只是依靠几亩地的收成,戚义怀又是一名残疾儿童,高联合、王利芬夫妇当即决定每月资助戚义怀100元。

从那时起,他们便每月省出100元按时汇到戚义怀父亲的账户里,逢年过节还要多汇一些。为给自己的儿子治病、照顾年迈体弱的双方父母,高联合、王利芬夫妇的花销巨大,生活很节俭,100元对于他们来说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但也从未间断,因为他们知道这100元对于戚义怀而言,是知识、是希望。

2013年,戚义怀考上了一所中医学校。他第一时间告诉了高联合和王利芬。他们听后很高兴,并告知戚义怀不要发愁学费,每年资助他3000元直至毕业。当戚义怀从学校毕业到一家医院实习时,王利芬拿出500元给他买了手表。如今戚义怀已经顺利参加工作。

后来,戚义怀的妹妹考上会计学校,他们又资助了1000元。直到现在,高联合、王利芬夫妇每月仍然为戚义怀的弟弟捐助100元用于上学,今年戚义怀的弟弟就读高三,如果考上大学,他们将继续资助其完成学业。

一份爱心收获了温暖

由于长治到戚义怀所在的阳湾子村有560多公里,在高联合夫妇资助戚义怀的期间,一直是与其保持书信来往,在高联合的家中,还保存着戚义怀写给他们的信件,其中一封信里所写一句话:“你是我生命中永远的恩人,没有你就没有我的一切。”

高联合夫妇不仅是经济上给予戚义怀资助,还通过书信与戚义怀交流谈心,了解他的学习生活及心理现状,及时送去关怀。高联合夫妇把戚义怀当成了亲人,希望他走出困境、学有所成,将来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事业。

2015年的一天,高联合收到了一个包裹,打开一看全部都是内蒙古土特产,里面还有戚义怀写的信,高联合很纳闷,平时只是书信来往,为什么这次有了包裹?“叔叔阿姨,我参加工作开始挣钱了,虽然挣的钱不多,但是我能给你们买东西了。”朴素的语言一下让高联合眼眶里的泪水直打转。那一刻,高联合感觉到戚义怀长大了。在给他的回信中,高联合万分叮嘱:“你长大了,今后用钱的地方很多,千万不要给我们寄东西。”

2016年的一天,高联合突然接到了戚义怀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儿泣不成声,高联合赶紧说:“孩子,发生什么事了?有什么事告诉我和阿姨。”经过了解后得知,原来是戚义怀的父亲去世了,高联合与妻子一商量,决定去戚义怀的家里看望,经过长途奔波赶到阳湾子村后,一见面,戚义怀就紧紧地抱着他们嚎啕大哭,他们就是戚义怀的依靠。

在给戚义怀父亲办丧事期间,高联合与妻子感受到了村民们的热情,村里人把他们邀请到家里盛情款待,以感谢他们对戚义怀家庭的帮助。

一个善举带动了身边人

高联合、王利芬夫妇在矿区里,只要听说有人遇到困难,都会送上自己的一点心意。回到村里,孤寡老人也是他们关切的对象,钱不多,但心意常有,就是走在路上,碰到了卖艺的残疾人,他们也会尽一点绵薄之力。

他们的故事在矿区广为传颂,2014年2月,漳村煤矿还以高联合的名字命名成立了联合爱心协会,协会成立当天就有60多人加入。

联合爱心协会目前注册人数达106人,累计服务时长超过2680小时,志愿服务内容涉及爱心助学、为贫困地区家庭和弱势群体开展捐款捐物等内容。多年来,该协会志愿服务的足迹遍布内蒙古、山西、青海等10多个省份和地区,受益人数超过3000人次,捐款捐物已突破100万元。该协会还获得了山西省2022年度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的荣誉。

如今,高联合带领爱心协会志愿者,长期开展公益活动,山区的贫困儿童、敬老院里的失孤老人、风景区的垃圾清理,都留下了他们温暖的足迹,“联合爱心协会”的故事还在继续,队伍在逐渐壮大,越来越多的爱心和善意被联合了起来,成为矿区最有温度的风景。高联合、王利芬夫妇也先后获得“三晋最美家庭”“山西省文明家庭”等称号。

记者手记

大爱无声声自远

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15年来坚持做好事。平凡人的伟大总是令人感动,高联合、王利芬夫妇用实际行动传递着朴素的爱心火炬。大爱无声声自远。一个人的力量虽然微小,但坚持善举与担当责任会产生无穷的力量。如今,以高联合命名的“联合爱心协会”吸引着更多的人参与爱心捐款,成为汇聚爱心、共襄善举的平台。高联合夫妇乐此不疲地坚持着奉献爱心的举动,将爱点点汇聚,星星成火,源源不断地传递着真善美的正能量。(张良、郭路军

原标题:十五年跨越千里的挂念——高联合、王利芬夫妇的爱心奉献之路


[编辑:邢璐霞]

  相关链接
· 长治市文明家庭|解锁赵红一家的“幸福密码”
· 凡人微光!“长治好人”陈来景义务理发40余载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长治新闻
15年!跨越千里!长治一对夫妻将爱心进行到底

一个承诺坚持了15年还在继续;一份爱心得到的温暖还在心间流淌;一个善举带动了身边人还在蔓延……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那是幸福的香味,是爱的美德。15年如一日资助远在千里之外的一个家庭,多年坚持开展爱心助学,为贫困地区家庭、弱势群体开展捐款捐物等公益活动。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到公益活动之中,他们就是潞安化工集团漳村煤矿的职工高联合、王利芬夫妇。

一个承诺坚持了15年

高联合、王利芬夫妇都是潞安化工集团漳村煤矿的职工。1995年他们的儿子出生了,让他们未料到的是,由于早产婴儿脑缺氧被确诊为脑瘫,这犹如晴天霹雳,一下让母亲王利芬心如刀割,看着这鲜活的小生命,她泪流满面地和丈夫高联合说:“不管怎样艰苦,都要给孩子看病。”

当时为了给孩子治病,夫妻俩长期往返于太原、长治之间,在太原租房给孩子看病期间,房东了解到他们的情况,不仅免去了房租,而且还每天给他们做饭,这让他们一下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在孩子成长中,高联合也感受到更多来自于同事们给予的关爱和关心,那些来自于陌生人的关爱,成为影响他一生的种子。

2009年年底,高联合在翻看《读者》杂志时,一篇文章吸引了他和妻子的注意,文章里写到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阳湾子村,一名残疾儿童戚义怀的愿望是“给我一本课外书”。一个残疾儿童,一个小小的心愿,一下触动了他们。于是,他们萌发了资助这个孩子读书的念头,他们通过《读者》杂志联系到了戚义怀,了解到其家庭十分困难,父母需要照顾老人和三个孩子,无法外出打工,家里的经济来源只是依靠几亩地的收成,戚义怀又是一名残疾儿童,高联合、王利芬夫妇当即决定每月资助戚义怀100元。

从那时起,他们便每月省出100元按时汇到戚义怀父亲的账户里,逢年过节还要多汇一些。为给自己的儿子治病、照顾年迈体弱的双方父母,高联合、王利芬夫妇的花销巨大,生活很节俭,100元对于他们来说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但也从未间断,因为他们知道这100元对于戚义怀而言,是知识、是希望。

2013年,戚义怀考上了一所中医学校。他第一时间告诉了高联合和王利芬。他们听后很高兴,并告知戚义怀不要发愁学费,每年资助他3000元直至毕业。当戚义怀从学校毕业到一家医院实习时,王利芬拿出500元给他买了手表。如今戚义怀已经顺利参加工作。

后来,戚义怀的妹妹考上会计学校,他们又资助了1000元。直到现在,高联合、王利芬夫妇每月仍然为戚义怀的弟弟捐助100元用于上学,今年戚义怀的弟弟就读高三,如果考上大学,他们将继续资助其完成学业。

一份爱心收获了温暖

由于长治到戚义怀所在的阳湾子村有560多公里,在高联合夫妇资助戚义怀的期间,一直是与其保持书信来往,在高联合的家中,还保存着戚义怀写给他们的信件,其中一封信里所写一句话:“你是我生命中永远的恩人,没有你就没有我的一切。”

高联合夫妇不仅是经济上给予戚义怀资助,还通过书信与戚义怀交流谈心,了解他的学习生活及心理现状,及时送去关怀。高联合夫妇把戚义怀当成了亲人,希望他走出困境、学有所成,将来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事业。

2015年的一天,高联合收到了一个包裹,打开一看全部都是内蒙古土特产,里面还有戚义怀写的信,高联合很纳闷,平时只是书信来往,为什么这次有了包裹?“叔叔阿姨,我参加工作开始挣钱了,虽然挣的钱不多,但是我能给你们买东西了。”朴素的语言一下让高联合眼眶里的泪水直打转。那一刻,高联合感觉到戚义怀长大了。在给他的回信中,高联合万分叮嘱:“你长大了,今后用钱的地方很多,千万不要给我们寄东西。”

2016年的一天,高联合突然接到了戚义怀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儿泣不成声,高联合赶紧说:“孩子,发生什么事了?有什么事告诉我和阿姨。”经过了解后得知,原来是戚义怀的父亲去世了,高联合与妻子一商量,决定去戚义怀的家里看望,经过长途奔波赶到阳湾子村后,一见面,戚义怀就紧紧地抱着他们嚎啕大哭,他们就是戚义怀的依靠。

在给戚义怀父亲办丧事期间,高联合与妻子感受到了村民们的热情,村里人把他们邀请到家里盛情款待,以感谢他们对戚义怀家庭的帮助。

一个善举带动了身边人

高联合、王利芬夫妇在矿区里,只要听说有人遇到困难,都会送上自己的一点心意。回到村里,孤寡老人也是他们关切的对象,钱不多,但心意常有,就是走在路上,碰到了卖艺的残疾人,他们也会尽一点绵薄之力。

他们的故事在矿区广为传颂,2014年2月,漳村煤矿还以高联合的名字命名成立了联合爱心协会,协会成立当天就有60多人加入。

联合爱心协会目前注册人数达106人,累计服务时长超过2680小时,志愿服务内容涉及爱心助学、为贫困地区家庭和弱势群体开展捐款捐物等内容。多年来,该协会志愿服务的足迹遍布内蒙古、山西、青海等10多个省份和地区,受益人数超过3000人次,捐款捐物已突破100万元。该协会还获得了山西省2022年度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的荣誉。

如今,高联合带领爱心协会志愿者,长期开展公益活动,山区的贫困儿童、敬老院里的失孤老人、风景区的垃圾清理,都留下了他们温暖的足迹,“联合爱心协会”的故事还在继续,队伍在逐渐壮大,越来越多的爱心和善意被联合了起来,成为矿区最有温度的风景。高联合、王利芬夫妇也先后获得“三晋最美家庭”“山西省文明家庭”等称号。

记者手记

大爱无声声自远

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15年来坚持做好事。平凡人的伟大总是令人感动,高联合、王利芬夫妇用实际行动传递着朴素的爱心火炬。大爱无声声自远。一个人的力量虽然微小,但坚持善举与担当责任会产生无穷的力量。如今,以高联合命名的“联合爱心协会”吸引着更多的人参与爱心捐款,成为汇聚爱心、共襄善举的平台。高联合夫妇乐此不疲地坚持着奉献爱心的举动,将爱点点汇聚,星星成火,源源不断地传递着真善美的正能量。(张良、郭路军

原标题:十五年跨越千里的挂念——高联合、王利芬夫妇的爱心奉献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