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丰”光无限!黎城县黄崖洞镇玉米迎秋收
发布时间: 2024-10-24   |  来源: 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玉米飘香硕果丰,颗粒归仓秋收忙。走在黎城县黄崖洞镇田间地头,广袤的田野遍地“黄金”,处处散发着丰收的气息。眼下,黄崖洞镇各村玉米陆续收获,农户们正抢抓晴好天气,积极采收、晾晒,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在水峧村800亩青贮玉米种植基地收割现场,一株株成熟的玉米植株整齐排列,一辆辆负责装运的农用车紧随大型收割机在田野里来回穿梭。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一行行挺拔的玉米植株连茎带穗卷入机械中,经过切碎和揉搓,玉米秸秆从高高的排料口撒出,用于制作青贮饲料;一个个色泽金黄的玉米棒倾泻而出倒入运输车辆。农户们手持工具,捡起田间遗漏的玉米,熟练地剥去外皮,将一个个饱满的玉米棒放入袋子中。

“我们村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方式,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期,去年购置了旋耕机、播种机、玉米收割机、粮食烘干机等农业机械,在玉米秋收时,村里老百姓亲身感受到了机械化的方便、高效和实惠。今年集中流转农户土地规模也从去年的500亩扩大到了现在的800亩,大家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都很高,接下来我将带领广大村民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道路上同心协力撸起袖子加油干,让农村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共创易地搬迁新村的美好前景!”水峧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胡延杰激情澎湃地说道。

据了解,为抢抓农时,提高生产效率,黄崖洞镇依托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开展机械化收割,实现了玉米从“手掰”到“机收”的转变。机械化作业不仅降低了农户的劳动强度,也减少了粮食损失,提升作业质量,为粮食颗粒归仓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黄崖洞镇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围绕“稳面积、增产量、提质量”目标,推广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大力发展现代优质高效绿色农业。自秋收工作开始以来,该镇立足实际,提前谋划部署,调配农业机械组织抢收抢种,保障农资供应,全力守护群众“粮袋子”和粮食生产安全,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原标题:黄崖洞镇:玉米飘香抢收忙 乡村“丰”景美如画


[编辑:贾霄星]

  相关链接
· 50吨/日!黎城晋福村粮食烘干“火力全开”
· 嘎嘣脆!透心甜!黎城农家“小果园”采摘忙
· DNA动了!黎城的秋天“太撩人”
· 黎城县奏响冬小麦秋播“进行曲”
· 黎城叫响“岩井小米”品牌打造富民产业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黎城县
“丰”光无限!黎城县黄崖洞镇玉米迎秋收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玉米飘香硕果丰,颗粒归仓秋收忙。走在黎城县黄崖洞镇田间地头,广袤的田野遍地“黄金”,处处散发着丰收的气息。眼下,黄崖洞镇各村玉米陆续收获,农户们正抢抓晴好天气,积极采收、晾晒,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在水峧村800亩青贮玉米种植基地收割现场,一株株成熟的玉米植株整齐排列,一辆辆负责装运的农用车紧随大型收割机在田野里来回穿梭。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一行行挺拔的玉米植株连茎带穗卷入机械中,经过切碎和揉搓,玉米秸秆从高高的排料口撒出,用于制作青贮饲料;一个个色泽金黄的玉米棒倾泻而出倒入运输车辆。农户们手持工具,捡起田间遗漏的玉米,熟练地剥去外皮,将一个个饱满的玉米棒放入袋子中。

“我们村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方式,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期,去年购置了旋耕机、播种机、玉米收割机、粮食烘干机等农业机械,在玉米秋收时,村里老百姓亲身感受到了机械化的方便、高效和实惠。今年集中流转农户土地规模也从去年的500亩扩大到了现在的800亩,大家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都很高,接下来我将带领广大村民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道路上同心协力撸起袖子加油干,让农村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共创易地搬迁新村的美好前景!”水峧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胡延杰激情澎湃地说道。

据了解,为抢抓农时,提高生产效率,黄崖洞镇依托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开展机械化收割,实现了玉米从“手掰”到“机收”的转变。机械化作业不仅降低了农户的劳动强度,也减少了粮食损失,提升作业质量,为粮食颗粒归仓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黄崖洞镇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围绕“稳面积、增产量、提质量”目标,推广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大力发展现代优质高效绿色农业。自秋收工作开始以来,该镇立足实际,提前谋划部署,调配农业机械组织抢收抢种,保障农资供应,全力守护群众“粮袋子”和粮食生产安全,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原标题:黄崖洞镇:玉米飘香抢收忙 乡村“丰”景美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