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武乡县“小”木耳托起致富“大”产业
发布时间: 2024-06-25   |  来源: 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仲夏时节,枝繁叶茂,木耳飘香。来到武乡县大有乡江岭村黑木耳种植基地,一排排木耳菌棒整齐排列,菌棒上长满了黑黝黝、肉嘟嘟的木耳,宛如黑丝绒般柔软,又似恣意绽放的花朵般充满活力,一簇簇黑木耳长势喜人,甚是好看。

时下,大有乡20余万菌袋的黑木耳已陆续开始丰收。“大家采摘木耳的时候要将整个菌棒提起来,采大留小,注意采摘的时候幼芽不要带下来。”在江岭村党支部书记董五则的指导下,村民们穿梭在大棚内,熟练地将一朵朵的木耳采摘下来,送至晾晒棚进行风干。

图为:木耳菌棒长出黑黝黝、肉嘟嘟的木耳

近年来,江岭村依托青山环抱、绿水相依、雨水充沛的地理优势,不断调整产业结构,采取“党支部+合作社”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短平快”劳动密集型“木耳”产业,不断拓宽群众就业增收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

“因为村里的山地荒地多,靠种粮致富并不容易。眼瞅着邻村王庄沟木耳产业成了‘气候’,我们村就试种了1座木耳大棚,没想到获得了很大的成功。”看着眼前的大棚,董五则满是欣慰地说。

图为:武乡县大有乡江岭村黑木耳种植基地

尝到了“甜头”,董五则并没有就此止步。去年冬天,江岭村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新建了木耳大棚7座、晾晒棚1座,种植约12万菌棒,预计可产干木耳12000余斤,净收入可达25万元左右。

“在这里干活很高兴,离家不远,照顾家很方便。”村民董树清由衷地说,“一天能挣80元,每月就有2400元的‘固定工资’。”

“依托木耳基地的建设,村民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村集体经济强了,村里办起民生实事也就更有底气了。”董五则谈起木耳基地给村里带来的变化,言语里满是骄傲。如今,木耳成了强村富民的“密码”,基地从以前1亩发展到10余亩,劳动力由2个变成20个,村集体收入由4.5万元到25万元,江岭村也成为名副其实的木耳种植基地。

“小木耳”逐步成为农民致富的“大产业”。在大有乡积极引导之下,建成王庄沟、胡也沟、江岭村三个黑木耳标准化示范基地。目前全乡共有木耳种植棚13座,晾晒棚2座,年均可种植菌棒20万棒左右,增加村集体经济40余万元,带动当地50余人就业。

“以强村富民为目标,持续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大有乡党委书记赵鹏飞表示,大有乡将以村集体经济发展为重点,努力在“一村一品”上下功夫,围绕“补链、强链、延链”,着力形成木耳发展“大”产业链,为乡村振兴赋能,为群众幸福加力。(常蕾蕾)

原标题:朵朵小木耳 绽开“致富花”


[编辑:贾霄星]

  相关链接
· 武乡县举办首届梅杏销售洽谈会
· 武乡县疏通交通“毛细血管”提升群众幸福感
· 致敬国家丰碑!山西省第四届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总决赛在武乡举行
· “果”然不同!武乡县樱桃“红”了好日子
· “声”入人心!63名红色故事讲解员齐聚武乡同台“比武”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武乡县
武乡县“小”木耳托起致富“大”产业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仲夏时节,枝繁叶茂,木耳飘香。来到武乡县大有乡江岭村黑木耳种植基地,一排排木耳菌棒整齐排列,菌棒上长满了黑黝黝、肉嘟嘟的木耳,宛如黑丝绒般柔软,又似恣意绽放的花朵般充满活力,一簇簇黑木耳长势喜人,甚是好看。

时下,大有乡20余万菌袋的黑木耳已陆续开始丰收。“大家采摘木耳的时候要将整个菌棒提起来,采大留小,注意采摘的时候幼芽不要带下来。”在江岭村党支部书记董五则的指导下,村民们穿梭在大棚内,熟练地将一朵朵的木耳采摘下来,送至晾晒棚进行风干。

图为:木耳菌棒长出黑黝黝、肉嘟嘟的木耳

近年来,江岭村依托青山环抱、绿水相依、雨水充沛的地理优势,不断调整产业结构,采取“党支部+合作社”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短平快”劳动密集型“木耳”产业,不断拓宽群众就业增收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

“因为村里的山地荒地多,靠种粮致富并不容易。眼瞅着邻村王庄沟木耳产业成了‘气候’,我们村就试种了1座木耳大棚,没想到获得了很大的成功。”看着眼前的大棚,董五则满是欣慰地说。

图为:武乡县大有乡江岭村黑木耳种植基地

尝到了“甜头”,董五则并没有就此止步。去年冬天,江岭村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新建了木耳大棚7座、晾晒棚1座,种植约12万菌棒,预计可产干木耳12000余斤,净收入可达25万元左右。

“在这里干活很高兴,离家不远,照顾家很方便。”村民董树清由衷地说,“一天能挣80元,每月就有2400元的‘固定工资’。”

“依托木耳基地的建设,村民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村集体经济强了,村里办起民生实事也就更有底气了。”董五则谈起木耳基地给村里带来的变化,言语里满是骄傲。如今,木耳成了强村富民的“密码”,基地从以前1亩发展到10余亩,劳动力由2个变成20个,村集体收入由4.5万元到25万元,江岭村也成为名副其实的木耳种植基地。

“小木耳”逐步成为农民致富的“大产业”。在大有乡积极引导之下,建成王庄沟、胡也沟、江岭村三个黑木耳标准化示范基地。目前全乡共有木耳种植棚13座,晾晒棚2座,年均可种植菌棒20万棒左右,增加村集体经济40余万元,带动当地50余人就业。

“以强村富民为目标,持续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大有乡党委书记赵鹏飞表示,大有乡将以村集体经济发展为重点,努力在“一村一品”上下功夫,围绕“补链、强链、延链”,着力形成木耳发展“大”产业链,为乡村振兴赋能,为群众幸福加力。(常蕾蕾)

原标题:朵朵小木耳 绽开“致富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