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黄庭坚凉楼赋诗
发布时间: 2024-06-20   |  来源: 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以谪仙自称,世称金华仙伯。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其父黄庶是专学杜甫的诗人。“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

图为:黄庭坚

黄庭坚自幼聪颖好学,记忆力惊人。治平四年(1067)中进士,调叶县(今河南叶县南)尉。元丰八年(1085),黄庭坚为承议郎,参加校定《资治通鉴》,主持编写《神宗实录》。宋哲宗时,元祐八年(1093),黄庭坚为秘书丞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1094),知宣州(今安徽宣城)、鄂州(今湖北武汉)。章惇、蔡卞劾其所修实录多诬,遭贬谪。同年底,被贬为涪州(今重庆市涪陵区)别驾,安置在黔州(今重庆市彭水县)。崇宁二年(1103),朝中形势又大变,诏令销毁“三苏”、秦观、黄庭坚的文集。同年十一月,被除去官衔,羁管宜州(今广西宜州市)。崇宁四年(1105)九月,黄庭坚在饥寒交迫中凄凉离世,享年61岁。

黄庭坚的学问和文章,来自天赋禀性所得。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学于苏轼门下,称“苏门四学士”。文章尤长于诗,和苏轼并列,有“苏黄”之称。苏轼为侍从时,举黄庭坚自代,荐词中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

黄庭坚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书法初以周越为师,后取法颜真卿及怀素,受杨凝式影响,尤得力于《痊鹳铭》,笔法以侧险取势,纵横气绝,自成风格,为“宋四家”之一。

作品有《山谷集》,自选诗集《严华疏》《松风阁诗》《幽兰赋》《廉颇蔺相如列传》等。家乡存有《上冢》《咏清水岩》《双井解嘲》《云岩寺院记》《王纯中墓志铭》及都昌南山《清隐禅院记》等诗文及《双井》《钓矶》等磨崖石刻。

图为:《薄酒丑妇歌》碑拓

北宋元符二年(1099),55岁的黄庭坚告别失意的官场和同僚的诽谤,以孑然一身的孤寂和穷困潦倒的行囊,开始了他一次短暂的山西之旅。

这年夏天,黄庭坚来到襄垣凉楼。在当时,凉楼已是名胜,又是避暑胜地。好多达官贵人都来造访。

南丰村有位年轻秀才连魁,聪明好学,爱好诗词。听说黄庭坚在此,常去拜访。一来二去,没几天工夫,两人便成了忘年交。

一日,他们游玩到南丰村西,发现有户人家是一对老夫妇。老妇自言,自己年轻时候很丑,但老农却视为珍宝。老头笑着说,丑妻薄地家中宝。几乎是当头棒喝,同龄人的生活状态与黄庭坚此时的政治困境形成鲜明的反差。

就在与老夫妇结识的当晚,年事已高的黄庭坚与连魁大醉而归。或许是对人生定位的再思考,第二天依然酒醉中的黄庭坚挥毫泼墨,写下著名的《薄酒丑妇歌》。

乾隆版《襄垣县志》载,黄庭坚“尝游襄垣,亲树小像,又作真赞六首、薄酒丑妇二歌”。

《襄垣县志》还记载了黄庭坚诗碑失而复得,而得以传世的过程。黄庭坚石刻薄酒丑妇二歌,相传存于凉楼上。年久楼倾,此石亦堕于河。后有人渡河,见一处水势潆回,澈底澄清,甚以为异,披沙求之,乃得是物。不知何时,转落邑中姓姚家存(或云,其先人从河中捞出,未识是否),珍藏既久,遂据为己有。至咸丰年间,姚氏式微,意欲转售。书院首士以钱二十千购之,永藏漳川书院。


[编辑:宋思洋]

  相关链接
· 石勒皇帝建城于襄垣
· 文徽明襄垣题诗:南峰风光入诗篇
· 王莽赶刘秀
· 八路军文化园:沉浸式体验“抗战之旅”
· 武乡红色文化艺术创意基地:鲁迅艺术学校下北漳旧址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历史
黄庭坚凉楼赋诗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以谪仙自称,世称金华仙伯。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其父黄庶是专学杜甫的诗人。“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

图为:黄庭坚

黄庭坚自幼聪颖好学,记忆力惊人。治平四年(1067)中进士,调叶县(今河南叶县南)尉。元丰八年(1085),黄庭坚为承议郎,参加校定《资治通鉴》,主持编写《神宗实录》。宋哲宗时,元祐八年(1093),黄庭坚为秘书丞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1094),知宣州(今安徽宣城)、鄂州(今湖北武汉)。章惇、蔡卞劾其所修实录多诬,遭贬谪。同年底,被贬为涪州(今重庆市涪陵区)别驾,安置在黔州(今重庆市彭水县)。崇宁二年(1103),朝中形势又大变,诏令销毁“三苏”、秦观、黄庭坚的文集。同年十一月,被除去官衔,羁管宜州(今广西宜州市)。崇宁四年(1105)九月,黄庭坚在饥寒交迫中凄凉离世,享年61岁。

黄庭坚的学问和文章,来自天赋禀性所得。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学于苏轼门下,称“苏门四学士”。文章尤长于诗,和苏轼并列,有“苏黄”之称。苏轼为侍从时,举黄庭坚自代,荐词中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

黄庭坚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书法初以周越为师,后取法颜真卿及怀素,受杨凝式影响,尤得力于《痊鹳铭》,笔法以侧险取势,纵横气绝,自成风格,为“宋四家”之一。

作品有《山谷集》,自选诗集《严华疏》《松风阁诗》《幽兰赋》《廉颇蔺相如列传》等。家乡存有《上冢》《咏清水岩》《双井解嘲》《云岩寺院记》《王纯中墓志铭》及都昌南山《清隐禅院记》等诗文及《双井》《钓矶》等磨崖石刻。

图为:《薄酒丑妇歌》碑拓

北宋元符二年(1099),55岁的黄庭坚告别失意的官场和同僚的诽谤,以孑然一身的孤寂和穷困潦倒的行囊,开始了他一次短暂的山西之旅。

这年夏天,黄庭坚来到襄垣凉楼。在当时,凉楼已是名胜,又是避暑胜地。好多达官贵人都来造访。

南丰村有位年轻秀才连魁,聪明好学,爱好诗词。听说黄庭坚在此,常去拜访。一来二去,没几天工夫,两人便成了忘年交。

一日,他们游玩到南丰村西,发现有户人家是一对老夫妇。老妇自言,自己年轻时候很丑,但老农却视为珍宝。老头笑着说,丑妻薄地家中宝。几乎是当头棒喝,同龄人的生活状态与黄庭坚此时的政治困境形成鲜明的反差。

就在与老夫妇结识的当晚,年事已高的黄庭坚与连魁大醉而归。或许是对人生定位的再思考,第二天依然酒醉中的黄庭坚挥毫泼墨,写下著名的《薄酒丑妇歌》。

乾隆版《襄垣县志》载,黄庭坚“尝游襄垣,亲树小像,又作真赞六首、薄酒丑妇二歌”。

《襄垣县志》还记载了黄庭坚诗碑失而复得,而得以传世的过程。黄庭坚石刻薄酒丑妇二歌,相传存于凉楼上。年久楼倾,此石亦堕于河。后有人渡河,见一处水势潆回,澈底澄清,甚以为异,披沙求之,乃得是物。不知何时,转落邑中姓姚家存(或云,其先人从河中捞出,未识是否),珍藏既久,遂据为己有。至咸丰年间,姚氏式微,意欲转售。书院首士以钱二十千购之,永藏漳川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