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长治讯:近年来,长治市农村信用社始终坚持党对农信事业的全面领导,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按照“扎根本土、服务‘三农’”的发展定位,结合实际探索出“党建+”金融服务模式,助力扎实做好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工作。截至目前,长治市农村信用社辖内13家农商行均获得地方“乡村振兴主办行”称号,各项贷款余额1080亿元,市场份额37.22%,共计发放了全市42%的涉农贷款、73%的农户贷款、75%的脱贫人口小额贷款,为地方全面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党建+引领”增强服务乡村振兴“源动力”
在服务地方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长治市农村信用社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支部战斗堡垒、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引领服务乡村振兴的优势更加明显,汇聚起推动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
党委先行带头。市县两级党委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以及省委、省农商党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部署要求,从战略高度统筹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分别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领导组,制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助力乡村振兴“百行进万村争创主办行”行动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工作要求等内容,为扎实做好“三农”工作提供指引。与长治市乡村振兴局、县区政府分别签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组织辖内农商行分别成立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等专营事业部,引导员工从中后台岗位走向“三农”服务“第一线”,为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支部响应攻坚。大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紧密结合,将“整村授信”“百行进万村争创主办行”等工作纳入支部书记履职、支部综合考评体系,按月考核打分、按季评比通报,使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识在基层党支部根深蒂固。坚持用方法铺路,要求每个党支部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以“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等为主题的党日活动,联合所辖网点党员主动进村入户、送贷上门,开展“三农”政策宣导、产品服务推介、产业信息分享等主题鲜明的活动330余次,切实把基层党支部打造成共享资源、对称信息、提供服务的坚强战斗堡垒。屯留农商行第三党支部所辖5个支行网点,共有党员25人,服务周边41个行政村,1.3万户农户。该支部健全完善“党支部+网格+客户经理”组织架构,持续推动信用示范村创建和整村授信工作,党员带头评定信用户3445户、授信金额3600万元。
党员率先冲锋。试点选派84名熟悉“三农”工作的党员骨干,到所辖乡镇、农村挂职,与村“两委”干部联合开展工作,主动入户建档,上门营销服务,在协助做好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村产业转型、农民增收创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常态化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活动,要求党员主动兼任助农政策宣传员、普惠金融推广员、服务“三农”信贷员等岗位,成立“金融助农”党员先锋队,建立党员传帮带工作机制,引导全辖党员在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中主动亮身份、做表率。例如,黎都农商行组织成立“分部客户经理+支行行长+金融联络员”的党员工作队,由党员按周带队进村入户开展整村授信活动,主动向村民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截至目前,该行党员在整村授信活动中发放贷款9300户、金额18.35亿元,以实际行动帮助农民走上“致富路”。
“党建+融合”找准服务乡村振兴“切入点”
长治市农村信用社充分发挥人缘地缘与决策灵活优势,将党建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聚焦农村产业发展,不断创优服务与产品,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有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聚焦产业抓融合。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长治市农村信用社围绕省、市农业产业发展重点,聚焦长治辖区中药材、小米、辣椒、核桃、菌菇等特色农业产业与文旅康养特色产业,采取“分层级、全覆盖”市场主体对接服务的方式,由党委统一部署推动,组织全体高管、中层逐一“认领名单”,主动联系对接信贷需求,积极推广首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等业务,全力满足龙头农业企业、创新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资金需求。截至目前,长治市农村信用社产业精准帮扶贷款余额30.25亿元,为“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振东五和医养堂股份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共计发放贷款40户、10.7亿元,为“长治市假日欢乐大世界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山西仙堂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黎城太行山黄崖洞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地方文旅康养企业发放贷款31户、5.36亿元,为58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授信12.22亿元。
聚焦服务抓融合。该农信社始终践行“背包精神”,以“网格化营销、整村授信”为抓手,由党员带队组建“红马甲服务队”“劳模工作队”,持续开展“金融服务进万家”活动,主动进村入户提供金融服务,使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办理金融业务,切实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持续深化“网点+服务站+流动服务车”的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将理发、图书、寄取快递等便民服务与代理税务、公共缴费、办理社保卡等业务“搬进网点”,开通惠农惠民“一卡通”代发业务,不断丰富完善2403个农村金融服务站功能,积极推广流动金融服务车业务,不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
聚焦产品抓融合。该农信社依托山西农商联合银行36款信贷产品,充分搜集“三农”客户建议与需求,切实发挥农商银行自主性强、决策链条短的优势,为“三农”客户量身定做“富贫贷”“富农贷”“农担贷”等12款专属信贷产品,使“三农”客户享受到低门槛、低利率、高额度、高效率、期限长的“两低两高一长”的信贷资金支持,有效保障农村经济发展壮大。例如,辖内平顺农商银行推出财政贴息的“兴药贷”信贷产品,今年共计发放“兴药贷”0.75亿元,涉及中药材从业主体33户,支持辖内从事花椒产业农户877户,贷款余额0.44亿元。同时,积极拓宽涉农贷款抵质押物范围,探索办理商标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承包地经营权等特色抵质押物贷款,致力解决“三农”客户缺少担保抵押的实情。
“党建+共建”把握服务乡村振兴“突破口”
按照山西农商联合银行基层党组织党建共建安排,该市农信社通过党建“红色引擎”引领,坚持在合作共赢上做文章,因地制宜搭建“政银、银企、银村”的党建共建工作机制,建立“三项联动”党建共建金融服务模式,推动普惠金融工作做实做细。
政银共建添活力。聚焦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目标定位,组织辖内农商行党委与市县区人民政府、乡村振兴局以及乡镇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明确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方向、目标及举措等内容,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性优势和长治市农村信用社网点覆盖城乡、贴近群众、服务优质的优势,在支持“三农”重大项目、产业升级、基础设施等方面,探索建立定期研判座谈、入户调研等工作机制,联合开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现场会、金融服务站推广启动仪式等活动,持续完善“政银”合作常态化、长效化工作举措。同时,该农信社积极融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断加大扶贫小额信贷投放,对辖内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全面对接。2024年前5月,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0.9亿元,余额达6.03亿元。
银企共建引活水。针对省市县重点农业产业工程项目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银企对接服务联络点,安排专业队伍进行“名单式”对接,对有融资需求的做到“应贷尽贷”,将金融活水精准灌溉至村域经济领域。截至目前,该市农信社投放普惠金融贷款2.14万户、258.61亿元。同时,采取“双向合作”的方式,帮助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畅通销售渠道,助销农产品至有需求的合作企业,拓宽地方特色农产品销售新渠道。例如,沁县漳源镇乔家湾村集体企业生产小米、高粱面、玉米面等杂粮,但由于接触外界的信息少、渠道少,导致产品销售受到阻碍。该农信社由市级党委牵头推动,积极合作政府机关、实体企业联系对接,帮助该企业销售杂粮54万元,实现村集体增收13万元。
银村共建促融合。组织下辖95个基层党支部与255个行政村(社区)签订了党建共建协议,并选派41名工作人员成立11支驻村帮扶工作队,在14个被帮扶村驻点工作,增强乡村振兴金融需求与供给的匹配度。将“整村授信”作为拓宽“三农”融资渠道、推进普惠金融工程、深化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手段,在“整村授信”活动中构建互享共促机制,让基层党员主动走出去,深入“三农”客户讲政策、送资金、抓示范,带动农户授信热情、增强用信意愿。目前,该市农信社开展“双基共建”交流座谈活动60余次,整村授信已覆盖2500个行政村,覆盖农户46.92万户,已授信15.91万户,已用信11.14万户,用信覆盖面达到70%。(刘汉沛、张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