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长治“莲”韵:廉洁之士,德泽千秋
发布时间: 2024-05-17   |  来源: 上党晚报

上党生“莲”,因莲遇水而生之性;上党人好“莲”,好其“一番荷芰生池沼,槛前风送清香”。

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历代先贤廉不言贫,勤不道苦,秉心行事,他们以“廉”修身,以“莲”喻己,为生民立命,临终而语不及私,为中华民族“崇廉耻贪”的传统美德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春秋至明清,几千年来,在长治这片沃土上,涌现出无数廉政之士,他们中有的来自黎城、壶关、武乡、沁源等地,也有的非长治籍但在此为官。本次由中共长治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长治市委宣传部主办,长治市博物馆承办的长治历代廉吏故事展,共归纳整理40余位长治廉吏典范,并择其18位清廉故事展出,以此为镜,供观者明德修身,进一步弘扬廉洁精神。

步入展厅,一位位廉吏立于时光深处,手捧鲜活的故事,向我们展开千秋传颂的一页——

叔向贺贫—— 君子尚德

羊舌肸,字叔向,因食邑在杨(今山西洪洞东南),又称杨肸,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他以刚毅正直和过人才识见称于世,因从不徇私舞弊,孔子称赞其为“古之遗直”。《国语·晋语八》中记载的“叔向贺贫”便是羊舌肸为官甘于清贫、廉洁为本的真实写照。

千余年前,晋国有一位贵族,名叫韩起,史称韩宣子。有一次,叔向去看望他,见其愁容满面,就问是为何故。韩宣子说:“我虽有卿大夫的名分,却没有财富,和同僚交往很没面子,因此愁眉不展。”

叔向听后,不仅没有安慰,反而向韩宣子表示祝贺。韩宣子很不解,问道:“在你看来,难道贫困是一件好事?”叔向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讲起了故事——从前,晋国有位栾武子,家里穷得连祭祀器具都备不齐全,可是他修行自身、传播德行、执行法度,有兴国安邦之能,遂闻名于世。反观郤昭子,富可敌国,奴仆成群,骄奢淫逸,德行有失,最终没有得到善果,宗族也因他受到牵连。“如今你有栾武子的清贫境况,我认为你能够继承他的德行,所以表示祝贺。如果君子不思德行的修习,却只为财富不足而愁苦,我表示哀怜还来不及,又怎么能够祝贺你呢?”叔向说。

韩宣子听了叔向的一席话,茅塞顿开,躬身下拜,感谢他的教诲和劝诫,从此修习德行,终青史留名。

世人贺富贵者比比皆是,贺人之贫者则颇为少见。叔向向韩宣子贺贫,恰恰反映了他对贫与富的深刻理解,通过栾、郤两个家族的故事,道出了贫可贺、富可忧的辩证关系,说明了修身习德的重要性。所谓“贫不足忧,而忧贫德”,没有德行,财富的积累也可能成为祸之根源。

鲍氏三司隶——清名传家

汉代上党长子鲍氏一门,三代相继出任司隶校尉(监督中央和周边地方的监察官),鲍宣、鲍永、鲍昱三人任职期间秉天地之正气,不畏权贵,刚正不阿,深受百姓拥护与爱戴。民间流传的《鲍司隶歌》中所唱:“鲍世骢,三入司隶再入公,马虽瘦,行步工。”便是对鲍氏三代为官正直、两袖清风的赞颂。

《汉书·鲍宣传》中载记载,鲍宣出身农家,勤奋好学。后得举孝廉,入为郎官。因学识渊博,品行高洁,官至谏大夫。朝堂上,鲍宣秉性耿直,“常上书谏争,其言少文多实”;生活中,他勤俭节约,淡泊简朴。唐代诗人周昙《鲍宣妻》诗云:君恶奢华意不欢,一言从俭亦何难。但能和乐同琴瑟,未必恩情在绮纨。讲述的就是鲍宣与妻子少君的故事。

鲍宣的妻子是桓家的姑娘,字少君。鲍宣曾经就学于少君的父亲。因其赞赏鲍宣的为人,便将女儿嫁给他,且赠予丰厚的陪嫁礼。这在别人看来是一件求之不得的事情,鲍宣却对少君说:“你生长在富贵之家,习惯了锦衣玉食,而我却处境贫穷,不敢接受这样的厚礼。”少君回答:“我既嫁于你,你的生活习惯我都会接受。今后,我愿与你一起保持俭朴的生活。”于是,少君将华丽的服饰收起,改穿短布衣裳,夫唱妇随,传为佳话。

刚正不阿的鲍宣因屡次犯颜直谏,遭到当朝权贵的不满,以“无人臣礼,大不敬之道”的罪名被流放。直到公元25年东汉光武帝刘秀登基,大赦天下,下诏褒扬鲍宣并准荫其子孙“至大官”。

鲍宣之子鲍永、之孙鲍昱相继走上政治舞台,出任司隶校尉。鲍永秉承家风,以刚正不阿为当官做人的准则。鲍昱更是以祖父、父亲为榜样,爱护百姓,克己奉公,成为一代廉吏。

图为:长治廉吏鲍宣(左一)、程启南(中)、魏惟五(右一)浮雕像

吴阁老单骑而去——不扰民间一物

在长治市沁县,有一句流传了300多年的民谣:“沁县三件宝,鸡蛋、瓜子、吴阁老。”这位吴阁老,名叫吴琠,字伯美,沁州(今沁县)徐村人,生于明末。吴琠10岁能写诗,15岁应童子试,23岁考中进士。从任河南确山知县开始,凭着他的宽厚、清廉与敏达,官至内阁大学士,官居一品,位极人臣。在近40年的政治生涯中,他关心民间疾苦,恢复社会生产,发展农业经济,平反冤假错案,被康熙皇帝誉为“洁己奉公、正身率属”的“一代贤相”。除政绩外,吴琠的人格魅力亦为人称道,他仁厚平和,从不结党营私;他清正廉洁,从不收礼索贿;他勤奋好学,一生以书为伴;他从未纳妾,与发妻相濡以沫……以至于在他的家乡形成了浓厚的耕读文化——通则达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吴琠31岁时任河南确山县知县,由于这里地处中原,又是交通要道,所以受到了严重的战争创伤,几近于一片废墟。吴琠看着流离失所的百姓,痛心疾首,他深知当务之急是医治民心,给百姓一个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吴琠励精图治,劝农垦荒,给予百姓少收或免收赋税的宽松政策;他大力发展教育,设义学、请名师、筹膏火,还把自己的俸禄拿出来修缮文庙。社会初定之后,吴琠便着手平反冤假错案,并一生倾力于此。

吴琠在确山任知县的7年间,正是康熙皇帝酝酿并实行“撤藩”时期。确山作为南北通道,每日兵马、粮饷过之无数,吴琠作为县令,责任重大,极易成为众矢之的。起初,有人劝吴琠把家属送回老家,避免被殃及,吴琠说:“逆贼必不能久,然人情易动,县令遣妻子归,民能安堵乎?”坚持携一家老小与确山百姓共进退,并将柴草堆于家中,告诉家人:“如遇不测,以死报国!”

正是这样爱民如子又铁骨铮铮的吴琠,不仅顺民意、得民心,还受到了时任河南巡抚佟凤彩的赏识。康熙十三年(1674),朝廷大计,吴琠被评为“卓异”,佟凤彩对他的荐语是:“廉公贤能”。一个月后,朝廷调任吴琠为吏部稽勋司主事,官升两级。吴琠要走了,同僚和百姓都前来相送,相送必有馈赠,吴琠一一谢绝后,便“单骑而去”,留给世人一个难以忘怀的背影。确山百姓在县城建起铜川书院,还为他立了一块德政去思碑,以感谢和纪念这位体恤下情、关心民疾的清官好官。(黄玥、李阳鸿)

原标题:清风莲韵 廉洁润心——走进市博物馆长治历代廉吏故事展馆


[编辑:宋思洋]

  相关链接
· 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焦建峰:守护绿林“森森”不息
· 山西劳模侯宇峰:煤海深处的技术“弄潮儿”
· 激流中的“逆行者”!赵森获评第八届长治见义勇为道德模范
· 申忠义:“飞檐走壁”只为记录潞城成长
· 原晋旭:让上党砖雕技艺“活”起来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人物
长治“莲”韵:廉洁之士,德泽千秋

上党生“莲”,因莲遇水而生之性;上党人好“莲”,好其“一番荷芰生池沼,槛前风送清香”。

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历代先贤廉不言贫,勤不道苦,秉心行事,他们以“廉”修身,以“莲”喻己,为生民立命,临终而语不及私,为中华民族“崇廉耻贪”的传统美德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春秋至明清,几千年来,在长治这片沃土上,涌现出无数廉政之士,他们中有的来自黎城、壶关、武乡、沁源等地,也有的非长治籍但在此为官。本次由中共长治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长治市委宣传部主办,长治市博物馆承办的长治历代廉吏故事展,共归纳整理40余位长治廉吏典范,并择其18位清廉故事展出,以此为镜,供观者明德修身,进一步弘扬廉洁精神。

步入展厅,一位位廉吏立于时光深处,手捧鲜活的故事,向我们展开千秋传颂的一页——

叔向贺贫—— 君子尚德

羊舌肸,字叔向,因食邑在杨(今山西洪洞东南),又称杨肸,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他以刚毅正直和过人才识见称于世,因从不徇私舞弊,孔子称赞其为“古之遗直”。《国语·晋语八》中记载的“叔向贺贫”便是羊舌肸为官甘于清贫、廉洁为本的真实写照。

千余年前,晋国有一位贵族,名叫韩起,史称韩宣子。有一次,叔向去看望他,见其愁容满面,就问是为何故。韩宣子说:“我虽有卿大夫的名分,却没有财富,和同僚交往很没面子,因此愁眉不展。”

叔向听后,不仅没有安慰,反而向韩宣子表示祝贺。韩宣子很不解,问道:“在你看来,难道贫困是一件好事?”叔向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讲起了故事——从前,晋国有位栾武子,家里穷得连祭祀器具都备不齐全,可是他修行自身、传播德行、执行法度,有兴国安邦之能,遂闻名于世。反观郤昭子,富可敌国,奴仆成群,骄奢淫逸,德行有失,最终没有得到善果,宗族也因他受到牵连。“如今你有栾武子的清贫境况,我认为你能够继承他的德行,所以表示祝贺。如果君子不思德行的修习,却只为财富不足而愁苦,我表示哀怜还来不及,又怎么能够祝贺你呢?”叔向说。

韩宣子听了叔向的一席话,茅塞顿开,躬身下拜,感谢他的教诲和劝诫,从此修习德行,终青史留名。

世人贺富贵者比比皆是,贺人之贫者则颇为少见。叔向向韩宣子贺贫,恰恰反映了他对贫与富的深刻理解,通过栾、郤两个家族的故事,道出了贫可贺、富可忧的辩证关系,说明了修身习德的重要性。所谓“贫不足忧,而忧贫德”,没有德行,财富的积累也可能成为祸之根源。

鲍氏三司隶——清名传家

汉代上党长子鲍氏一门,三代相继出任司隶校尉(监督中央和周边地方的监察官),鲍宣、鲍永、鲍昱三人任职期间秉天地之正气,不畏权贵,刚正不阿,深受百姓拥护与爱戴。民间流传的《鲍司隶歌》中所唱:“鲍世骢,三入司隶再入公,马虽瘦,行步工。”便是对鲍氏三代为官正直、两袖清风的赞颂。

《汉书·鲍宣传》中载记载,鲍宣出身农家,勤奋好学。后得举孝廉,入为郎官。因学识渊博,品行高洁,官至谏大夫。朝堂上,鲍宣秉性耿直,“常上书谏争,其言少文多实”;生活中,他勤俭节约,淡泊简朴。唐代诗人周昙《鲍宣妻》诗云:君恶奢华意不欢,一言从俭亦何难。但能和乐同琴瑟,未必恩情在绮纨。讲述的就是鲍宣与妻子少君的故事。

鲍宣的妻子是桓家的姑娘,字少君。鲍宣曾经就学于少君的父亲。因其赞赏鲍宣的为人,便将女儿嫁给他,且赠予丰厚的陪嫁礼。这在别人看来是一件求之不得的事情,鲍宣却对少君说:“你生长在富贵之家,习惯了锦衣玉食,而我却处境贫穷,不敢接受这样的厚礼。”少君回答:“我既嫁于你,你的生活习惯我都会接受。今后,我愿与你一起保持俭朴的生活。”于是,少君将华丽的服饰收起,改穿短布衣裳,夫唱妇随,传为佳话。

刚正不阿的鲍宣因屡次犯颜直谏,遭到当朝权贵的不满,以“无人臣礼,大不敬之道”的罪名被流放。直到公元25年东汉光武帝刘秀登基,大赦天下,下诏褒扬鲍宣并准荫其子孙“至大官”。

鲍宣之子鲍永、之孙鲍昱相继走上政治舞台,出任司隶校尉。鲍永秉承家风,以刚正不阿为当官做人的准则。鲍昱更是以祖父、父亲为榜样,爱护百姓,克己奉公,成为一代廉吏。

图为:长治廉吏鲍宣(左一)、程启南(中)、魏惟五(右一)浮雕像

吴阁老单骑而去——不扰民间一物

在长治市沁县,有一句流传了300多年的民谣:“沁县三件宝,鸡蛋、瓜子、吴阁老。”这位吴阁老,名叫吴琠,字伯美,沁州(今沁县)徐村人,生于明末。吴琠10岁能写诗,15岁应童子试,23岁考中进士。从任河南确山知县开始,凭着他的宽厚、清廉与敏达,官至内阁大学士,官居一品,位极人臣。在近40年的政治生涯中,他关心民间疾苦,恢复社会生产,发展农业经济,平反冤假错案,被康熙皇帝誉为“洁己奉公、正身率属”的“一代贤相”。除政绩外,吴琠的人格魅力亦为人称道,他仁厚平和,从不结党营私;他清正廉洁,从不收礼索贿;他勤奋好学,一生以书为伴;他从未纳妾,与发妻相濡以沫……以至于在他的家乡形成了浓厚的耕读文化——通则达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吴琠31岁时任河南确山县知县,由于这里地处中原,又是交通要道,所以受到了严重的战争创伤,几近于一片废墟。吴琠看着流离失所的百姓,痛心疾首,他深知当务之急是医治民心,给百姓一个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吴琠励精图治,劝农垦荒,给予百姓少收或免收赋税的宽松政策;他大力发展教育,设义学、请名师、筹膏火,还把自己的俸禄拿出来修缮文庙。社会初定之后,吴琠便着手平反冤假错案,并一生倾力于此。

吴琠在确山任知县的7年间,正是康熙皇帝酝酿并实行“撤藩”时期。确山作为南北通道,每日兵马、粮饷过之无数,吴琠作为县令,责任重大,极易成为众矢之的。起初,有人劝吴琠把家属送回老家,避免被殃及,吴琠说:“逆贼必不能久,然人情易动,县令遣妻子归,民能安堵乎?”坚持携一家老小与确山百姓共进退,并将柴草堆于家中,告诉家人:“如遇不测,以死报国!”

正是这样爱民如子又铁骨铮铮的吴琠,不仅顺民意、得民心,还受到了时任河南巡抚佟凤彩的赏识。康熙十三年(1674),朝廷大计,吴琠被评为“卓异”,佟凤彩对他的荐语是:“廉公贤能”。一个月后,朝廷调任吴琠为吏部稽勋司主事,官升两级。吴琠要走了,同僚和百姓都前来相送,相送必有馈赠,吴琠一一谢绝后,便“单骑而去”,留给世人一个难以忘怀的背影。确山百姓在县城建起铜川书院,还为他立了一块德政去思碑,以感谢和纪念这位体恤下情、关心民疾的清官好官。(黄玥、李阳鸿)

原标题:清风莲韵 廉洁润心——走进市博物馆长治历代廉吏故事展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