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红花掩映庭院,洁净村巷四通八达。初夏时节,漫步沁县沁州黄镇小东岭村,干净整洁的村道上。新砌的河渠蜿蜒曲折,屋舍俨然、白墙灰瓦,房前屋后花草整齐,处处皆景。产业兴、村庄美、生活美,一幅秀美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图为:沁县小东岭村村貌
去年以来,小东岭村坚持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抓手,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以乡村环境提升为重点,精心打造精品示范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浓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小东岭村牢牢把握乡村振兴机遇,统筹考虑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整治村容村貌、户容户貌,一体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打造整齐划一错落有致、装点一新的民房,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优美的“高颜值”村落,不断提升人居环境,浓墨重彩描绘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
建设和美乡村,不仅要环境美、生活品质高,还要让百姓的钱包更鼓、幸福成色更足。小东岭村在推进产业富民带动乡村振兴实践中,抢抓机遇,启动数字乡村建设,围绕智慧农业,建设智慧大棚、生态渔场,推动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带动村民致富、村集体增收。同时,深挖历史遗产,丰富文化内涵,提升整体品质,加大红色遗迹保护修复力度,推进旅游配套设施优化建设,加快建成全方位、多层次、全功能的红色旅游基地,奏响了革命老区乡村振兴交响曲。
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小东岭村将按照“一心一轴六区”的发展思路,以“旅游+产业+生态”为发展路径,通过一二三产联动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产业功能,夯实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扎实做好乡村振兴的“底色”,全域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小东岭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闫凯凌介绍,将抓住精品示范村创建的契机,新修5座智能温室大棚,利用现有鱼池修建一个休闲垂钓中心,打造集产业、研学、亲子、观光、休闲于一体的多业态复合型发展示范村。同时,以“文旅+康养”为引擎,在现有红色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做优乡村旅游,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实现产业多元发展。(陈慧馨、张旭豪)
原标题:沁县沁州黄镇小东岭村:农文旅融合“融”出富民兴村新路子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绿树红花掩映庭院,洁净村巷四通八达。初夏时节,漫步沁县沁州黄镇小东岭村,干净整洁的村道上。新砌的河渠蜿蜒曲折,屋舍俨然、白墙灰瓦,房前屋后花草整齐,处处皆景。产业兴、村庄美、生活美,一幅秀美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图为:沁县小东岭村村貌
去年以来,小东岭村坚持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抓手,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以乡村环境提升为重点,精心打造精品示范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浓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小东岭村牢牢把握乡村振兴机遇,统筹考虑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整治村容村貌、户容户貌,一体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打造整齐划一错落有致、装点一新的民房,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优美的“高颜值”村落,不断提升人居环境,浓墨重彩描绘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
建设和美乡村,不仅要环境美、生活品质高,还要让百姓的钱包更鼓、幸福成色更足。小东岭村在推进产业富民带动乡村振兴实践中,抢抓机遇,启动数字乡村建设,围绕智慧农业,建设智慧大棚、生态渔场,推动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带动村民致富、村集体增收。同时,深挖历史遗产,丰富文化内涵,提升整体品质,加大红色遗迹保护修复力度,推进旅游配套设施优化建设,加快建成全方位、多层次、全功能的红色旅游基地,奏响了革命老区乡村振兴交响曲。
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小东岭村将按照“一心一轴六区”的发展思路,以“旅游+产业+生态”为发展路径,通过一二三产联动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产业功能,夯实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扎实做好乡村振兴的“底色”,全域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小东岭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闫凯凌介绍,将抓住精品示范村创建的契机,新修5座智能温室大棚,利用现有鱼池修建一个休闲垂钓中心,打造集产业、研学、亲子、观光、休闲于一体的多业态复合型发展示范村。同时,以“文旅+康养”为引擎,在现有红色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做优乡村旅游,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实现产业多元发展。(陈慧馨、张旭豪)
原标题:沁县沁州黄镇小东岭村:农文旅融合“融”出富民兴村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