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34年不懈追凶!长治警方成功破获陈年命案
发布时间: 2024-05-07   |  来源: 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2024年4月18日上午11时45分,二广高速上党收费站口,一名戴着手铐和脚镣的男子被押解下车。“报告,专案组已完成抓捕任务。”前来迎接的民警不约而同地鼓掌致敬。被押男子便是34年前在长治县(现长治市上党区)犯下命案的犯罪嫌疑人殷某国。

图为:民警抓获犯罪嫌疑人

34年前的命案

1990年12月2日中午,在长治县郝家庄乡北郭村,因琐事发生争执,犯罪嫌疑人殷某国持刀闯入受害人秦某家中,争斗过程中,在秦某身上连刺两刀,秦某终因抢救无效死亡。“当时的场景,吓得看门狗都不敢叫唤了。”时至今日,那场血腥杀戮留给受害人家属的记忆,仍充满着恐惧和伤痛。

案发后,长治县公安局立即展开侦破工作,调集大批警力在辖区内的各交通要道进行布控,同时迅速将协查通报发往周边各市县公安机关。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尽管公安机关做了大量周密的部署,殷某国还是如鬼魅般逃离了警方的抓捕,消失得无影无踪。

据说,每位民警的心里总有些放不下的东西,或许是一个撕心裂肺的片段,或许是一个感人至深的细节,或许是某起久侦未破的悬案。对于长治市公安局上党分局的刑侦民警来说,“1990·12·02”就是他们的痛。

由于只有一张殷某国的户籍黑白照片,加之受当时条件限制,抓捕工作数度陷入瓶颈。一个个线索被否定,一条条侦查路径被封死,案件侦办工作也似乎进入了“死胡同”。

但每一个未破案件的背后,都有一个“三大队”。34年间,当地警方每年都要对该案进行案情研判和工作部署;专案组成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接棒者始终怀揣“命案必破”的坚定信念,紧盯不放、不破不休。

责任的火炬

34年来,只要有一点点蛛丝马迹、可疑线索,抓捕民警便会循线追踪、深挖彻查,即使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也会全力以赴。除了每逢节假日到殷某国家中上门规劝外,抓捕民警还先后赶赴河南、云南、福建、甘肃、四川、广东等地,行程十余万公里,采取走访调查、通缉悬赏、模拟画像等多种手段开展抓捕工作,但终未有成。

多少次的风尘仆仆、风餐露宿,多少次的通宵达旦、忘我工作,多少次的满怀希望、迷茫失望……让参与追捕过的民警至今仍然记忆犹新。然而,在漫长的34年中,上党公安历届党委高度重视,不惜一切代价开展缉捕追逃,抓捕民警接力攻坚,为了践行心中燃烧着的法律正义,高举责任的火炬捍卫着自己头顶的正义星空,成为了一束束穿越人山人海、世俗泥沼的光照。

可疑的名字可疑的人

2024年以来,上党区副区长、分局局长周广涛多次召开命案积案侦破与追逃工作攻坚会议,对命案积案逃犯进行了再梳理、再部署,建立完善“一案一专班、一人一策略”等工作机制,要求穷尽侦查手段和措施办法,聚焦攻坚克难,力争尽快取得突破,被定为部督逃犯的殷某国再次成为重点。

刑警大队大队长李爱斌费尽周折,终于从一张30多年前的彩色合照中找到了殷某国清晰的面部特征,此人方脸、嘴大、脖子短。通过进一步侦查,民警发现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一个名叫李某清的男子与殷某国有一定的相似度。副局长赵晶心里一动,因为殷某国兄妹的名字中都有一个“清”字,“李某清”应该与殷某国有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关联。

李爱斌与副大队长韩晖璐及辅警王强、刘杰组成抓捕,星夜兼程赶到海原县。4月17日中午,民警循线追踪至一家种植场时,看到当地乡政府正在给种植户免费发放马铃薯秧苗,有工作人员在一旁拍照,但令人生疑的是,身为种植场技术员的李某清却悄悄躲在一辆车后,刻意闪避着镜头。

民警佯装问路靠近李某清,经再三辨认无误后,迅速前后夹击将其控制。“我们是长治警察,我们是带你回家的。” 李某清浑身一阵战栗,内心的挣扎从身体的缝隙中被挤压出来,李爱斌相信,那是内心恐惧所无法掩饰的自然流露。“我就是殷某国,你们真厉害,我跑了这么多年,逃到这么远,还是被你们抓住了。”殷某国长出了口气,面如死灰、目光呆滞。

誓言坚贞

殷某国说,在被戴上手铐的那一瞬间,他突然感到踏实了。从作恶的那一天起,尽管心怀侥幸,他仍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结局。

作案后,殷某国仓皇逃离了家乡,步行了一个多月潜逃至青海西宁市以打工为生,其间他改名换姓,娶妻生子,后又迁居到妻子的家乡宁夏海原县。曾是民办教师的殷某国聪明能干,很快成为种植场的技术骨干,收入颇丰,但这些近在眼前的美好对于负案在逃的殷某国来说,只不过是个美丽的肥皂泡,不知何时便会无声散裂。

34年来,殷某国不敢交朋友,不敢喝酒,更不敢谈论过去和家人,什么事情都埋在心里。为了掩盖过去,他只好不停地搪塞与撒谎,蒙骗深爱自己的妻与子。“在这30多年里,我从来没有敢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地生活一天,在路上见到警察、警车心里都很害怕,每天都过着提心吊胆、担惊受怕的日子,简直是生不如死!”落网后,殷某国终于敞开心扉。

在罪恶中游泳的人,必将在悲哀中沉没,没有例外和侥幸。殷某国告诉民警,在他被抓的当天,他最引以为傲的大儿子正在参加省级机关遴选面试。“我对不起家人,对不起家乡逝去的亲人。”殷某国嚎啕大哭。

成功锁定并抓获犯罪嫌疑人,是因为公安机关34年的“不抛弃、不放弃”,还是因为刑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似乎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但每一位公安民警笃信,若是没有使命必达的决心和意志,再高的科技也难以在案件的侦破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科技总会落后于需求,在刑事侦查上更是如此,在科技尚未照进现实的这一段“空窗期”,永不言弃才是侦破命案积案的关键。

4月19日上午,受害人秦某家属一行来到长治市公安局上党分局,将两面锦旗送到民警手中。尽管亲人已经远离人世,但一股暖意在心中涌动,让她们泪如雨下。(许福勇、姬志平、常乾栋)


[编辑:贾霄星]

  相关链接
· 安全有序!长治交警圆满完成“五一”假期道路交通安保任务
· 长治至临汾至延安高铁项目即将启动
· 8394户家庭受惠!长治全力推进适老化改造
· 2024山西·长治消防文化节正式启动
· “五一”不打烊!长治二院坚守“医”线不停歇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长治新闻
34年不懈追凶!长治警方成功破获陈年命案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2024年4月18日上午11时45分,二广高速上党收费站口,一名戴着手铐和脚镣的男子被押解下车。“报告,专案组已完成抓捕任务。”前来迎接的民警不约而同地鼓掌致敬。被押男子便是34年前在长治县(现长治市上党区)犯下命案的犯罪嫌疑人殷某国。

图为:民警抓获犯罪嫌疑人

34年前的命案

1990年12月2日中午,在长治县郝家庄乡北郭村,因琐事发生争执,犯罪嫌疑人殷某国持刀闯入受害人秦某家中,争斗过程中,在秦某身上连刺两刀,秦某终因抢救无效死亡。“当时的场景,吓得看门狗都不敢叫唤了。”时至今日,那场血腥杀戮留给受害人家属的记忆,仍充满着恐惧和伤痛。

案发后,长治县公安局立即展开侦破工作,调集大批警力在辖区内的各交通要道进行布控,同时迅速将协查通报发往周边各市县公安机关。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尽管公安机关做了大量周密的部署,殷某国还是如鬼魅般逃离了警方的抓捕,消失得无影无踪。

据说,每位民警的心里总有些放不下的东西,或许是一个撕心裂肺的片段,或许是一个感人至深的细节,或许是某起久侦未破的悬案。对于长治市公安局上党分局的刑侦民警来说,“1990·12·02”就是他们的痛。

由于只有一张殷某国的户籍黑白照片,加之受当时条件限制,抓捕工作数度陷入瓶颈。一个个线索被否定,一条条侦查路径被封死,案件侦办工作也似乎进入了“死胡同”。

但每一个未破案件的背后,都有一个“三大队”。34年间,当地警方每年都要对该案进行案情研判和工作部署;专案组成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接棒者始终怀揣“命案必破”的坚定信念,紧盯不放、不破不休。

责任的火炬

34年来,只要有一点点蛛丝马迹、可疑线索,抓捕民警便会循线追踪、深挖彻查,即使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也会全力以赴。除了每逢节假日到殷某国家中上门规劝外,抓捕民警还先后赶赴河南、云南、福建、甘肃、四川、广东等地,行程十余万公里,采取走访调查、通缉悬赏、模拟画像等多种手段开展抓捕工作,但终未有成。

多少次的风尘仆仆、风餐露宿,多少次的通宵达旦、忘我工作,多少次的满怀希望、迷茫失望……让参与追捕过的民警至今仍然记忆犹新。然而,在漫长的34年中,上党公安历届党委高度重视,不惜一切代价开展缉捕追逃,抓捕民警接力攻坚,为了践行心中燃烧着的法律正义,高举责任的火炬捍卫着自己头顶的正义星空,成为了一束束穿越人山人海、世俗泥沼的光照。

可疑的名字可疑的人

2024年以来,上党区副区长、分局局长周广涛多次召开命案积案侦破与追逃工作攻坚会议,对命案积案逃犯进行了再梳理、再部署,建立完善“一案一专班、一人一策略”等工作机制,要求穷尽侦查手段和措施办法,聚焦攻坚克难,力争尽快取得突破,被定为部督逃犯的殷某国再次成为重点。

刑警大队大队长李爱斌费尽周折,终于从一张30多年前的彩色合照中找到了殷某国清晰的面部特征,此人方脸、嘴大、脖子短。通过进一步侦查,民警发现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一个名叫李某清的男子与殷某国有一定的相似度。副局长赵晶心里一动,因为殷某国兄妹的名字中都有一个“清”字,“李某清”应该与殷某国有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关联。

李爱斌与副大队长韩晖璐及辅警王强、刘杰组成抓捕,星夜兼程赶到海原县。4月17日中午,民警循线追踪至一家种植场时,看到当地乡政府正在给种植户免费发放马铃薯秧苗,有工作人员在一旁拍照,但令人生疑的是,身为种植场技术员的李某清却悄悄躲在一辆车后,刻意闪避着镜头。

民警佯装问路靠近李某清,经再三辨认无误后,迅速前后夹击将其控制。“我们是长治警察,我们是带你回家的。” 李某清浑身一阵战栗,内心的挣扎从身体的缝隙中被挤压出来,李爱斌相信,那是内心恐惧所无法掩饰的自然流露。“我就是殷某国,你们真厉害,我跑了这么多年,逃到这么远,还是被你们抓住了。”殷某国长出了口气,面如死灰、目光呆滞。

誓言坚贞

殷某国说,在被戴上手铐的那一瞬间,他突然感到踏实了。从作恶的那一天起,尽管心怀侥幸,他仍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结局。

作案后,殷某国仓皇逃离了家乡,步行了一个多月潜逃至青海西宁市以打工为生,其间他改名换姓,娶妻生子,后又迁居到妻子的家乡宁夏海原县。曾是民办教师的殷某国聪明能干,很快成为种植场的技术骨干,收入颇丰,但这些近在眼前的美好对于负案在逃的殷某国来说,只不过是个美丽的肥皂泡,不知何时便会无声散裂。

34年来,殷某国不敢交朋友,不敢喝酒,更不敢谈论过去和家人,什么事情都埋在心里。为了掩盖过去,他只好不停地搪塞与撒谎,蒙骗深爱自己的妻与子。“在这30多年里,我从来没有敢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地生活一天,在路上见到警察、警车心里都很害怕,每天都过着提心吊胆、担惊受怕的日子,简直是生不如死!”落网后,殷某国终于敞开心扉。

在罪恶中游泳的人,必将在悲哀中沉没,没有例外和侥幸。殷某国告诉民警,在他被抓的当天,他最引以为傲的大儿子正在参加省级机关遴选面试。“我对不起家人,对不起家乡逝去的亲人。”殷某国嚎啕大哭。

成功锁定并抓获犯罪嫌疑人,是因为公安机关34年的“不抛弃、不放弃”,还是因为刑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似乎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但每一位公安民警笃信,若是没有使命必达的决心和意志,再高的科技也难以在案件的侦破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科技总会落后于需求,在刑事侦查上更是如此,在科技尚未照进现实的这一段“空窗期”,永不言弃才是侦破命案积案的关键。

4月19日上午,受害人秦某家属一行来到长治市公安局上党分局,将两面锦旗送到民警手中。尽管亲人已经远离人世,但一股暖意在心中涌动,让她们泪如雨下。(许福勇、姬志平、常乾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