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名相魏征与潞州的历史渊源
发布时间: 2024-01-15   |  来源: 上党晚报

魏征,字玄成,钜鹿郡下曲阳县(今河北省晋州市)人,唐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被后人誉为“一代名相”。提起魏征,相信很多人都能够想起他“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名言,以及唐太宗对他的评价:“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鲜为人知的是,魏征与潞州还有非常深的历史渊源。

图为:魏征

结缘潞州二贤庄

俗话说: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阅读《隋唐演义》的过程中,这种感觉便非常强烈。你看只因潞州城外有座二贤庄,庄主单雄信绰号“赤发灵官”,行走江湖极为仗义,为大隋九省绿林总瓢把子,因此便引得各路英雄豪杰纷纷前来投奔,这熙攘的人群中就有大名鼎鼎的魏征,甚至有人说,魏征成名前做道士时,就曾在潞州二贤庄隐居,这话看似有些夸张,其实也有几分道理在内。较真的人可能会说,在《隋唐演义》中,魏征第一次出场明明是在潞州城外的一座东岳庙里:

离城十里,地名十里店,有二三百户人家,入街头就是一座大庙,乃东岳行宫。叔宝见庙宇轩昂,想到里面晒晒日头再走。……这观主却不是等闲之人,他姓魏,名征,字玄成,乃魏州曲城人氏。少年孤贫,却又不肯事生业,一味好的是读书。以此无书不读,莫说三坟五典、八索九邱、诸子百家、天文地理、韬略诸书,无不精熟,就是诗词、歌赋、小技,却也曲尽其妙。且又素有大志,遇着英雄豪杰,倾心结纳。因是隋时重门荫,薄孤寒,一时当国的卿相,下至守令,都是一干武臣,重的是膂力,薄的是文墨。自叹生不遇时,隐居华山,做了道士。……洪客遂入太原,魏征却在潞州。他见单雄信英雄好客,是一个做得开国功臣的,因此借寓东岳庙中,图与交往,且更要困厄中寻几个豪杰出来,以为后日帮手。(《隋唐演义》第十回:东岳庙英雄染疴 二贤庄知己谈心)

魏征出场是在离潞州城十里地的东岳庙中不错,但书中也明白写到其之所以在潞州居住,是“见单雄信英雄好客,是一个做得开国功臣的,因此借寓东岳庙中”,且从后文可知魏征与单雄信交厚,那同在潞州城外的二贤庄也定是其常往常住之处。因此,说魏征做道士在潞州隐居时,隐居地点无论是东岳庙,还是二贤庄,肯定都不能算错。因为名人伟人本来就会比常人多到一些地方,同时也正因其为名人伟人,也才会更多地吸引大家关注的目光。

然而,依笔者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所及,魏征在潞州隐居的这段经历,在史书中并没有确切记载,但他成名之前做过道士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新唐书·魏征传》记载:“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隋乱,诡为道士。”有学者认为,魏征出家做道士是为形势所迫,是在逃避隋朝的力役与兵役。不管真相如何,一句“诡为道士”,还是道出了乱世英雄的万般无奈与落拓。

图为:大刘魏征庙

其父曾任屯留令

不过小说中安排魏征在潞州隐居,并非是空穴来风,首先是因为魏征的父亲魏长贤曾做过“上党屯留令”,甚至还有魏征在上党出生的说法。《北史》卷五十六中有魏长贤的传记,文中说魏长贤是钜鹿下曲阳人,迁居相州内黄。祖父魏钊是北魏孝文帝授建忠将军,父亲魏彦曾官拜骠骑长史、光州刺史。魏长贤兄弟三人,哥哥伯胤,弟弟德振,魏长贤居中。贤生子魏征,为大唐一代名相。由此可见,魏征虽“少孤,落魄”,却是出身世家大族。

史载魏长贤博涉经史,魏时任汝南王悦参军。入齐,平阳王淹征召为法曹参军,转著作佐郎,欲承其父志,改撰《晋书》,后因讥刺时政,出为上党屯留令,其志未遂。传记中对魏长贤在屯留的任职时间没有确切记载,不过从“河清(北齐武成帝高湛的年号,历时3年,562-565)中,上书讥刺时政,大忤权幸,为上党屯留令”“武平(北齐后主高纬的年号,历时6年多,570-576)中,辞疾去职,终于齐代,不复出仕”等语,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出魏长贤在屯留的任职时间当有十年左右。

魏长贤是在“武平中,辞疾去职”,然后迁居相州内黄的,也就是今河南北部安阳市与河北省临漳县一带,具体是哪一年走的,是辞官即走,还是逗留了一段时间,史无明载。查魏征出生于北周静帝大象二年,即580年,说魏征的出生地在上党,好像也有几分道理在内。

图为:清乾隆《潞安府志》中对崔珏的记载

潞州魏征庙享祀

在潞州大地上,也就是如今的长治地区建有多座魏征庙。据笔者所知,平顺县阳高乡侯壁村和长子县丹朱镇大刘村便各有一座。

侯壁魏征庙在侯壁村西,浊漳河岸边一处名叫鼋滩的河滩地上,当地人也叫赈布爷庙。现有庙宇为二十世纪80年代重修的,庙宇不大,坐北面南,砖墙木门,内有魏征神像。平顺县地方文化研究学者赵伟平老师经过实地踏勘,遍访山民,求问耄耋,浏览史籍,寻碑辨文,终于弄清了魏征庙的来历,原来侯壁村的最高处叫作禹王垴,上面建有一座夏禹神祠,供奉治水的大禹。唐朝时,朝廷拨款扩建夏禹神祠,并由潞州的一个小官李岩具体负责。

当时施工指挥部就设在夏禹神祠下面的回龙寺里,没想到,寺僧崔云见钱眼开,谋盗钱财,还逼出人命。李岩因为管理不力,又劳民伤财,被百姓举报到官府。朝廷遂委派魏征前来督查此案。“魏征来到潞州,见过知州,便青衣小帽,携一童子,奔侯壁村而来。”到达侯壁村下鼋滩,见有一茅屋,魏征便住下来进行明察暗访,由于老百姓不认识魏征,又苦于饥荒徭役,便都俱以实告,魏征很快了解到了工程施工的详情。

于是,魏征在此传讯潞州知州、李岩、回龙寺住持等一干人,对他们分别进行了训斥警告。魏征还宣布了朝廷减赋五年的赈救措施。此事大受百姓欢迎,后来,村民为了纪念魏征惩治腐恶、减免赋税、赈灾救民的德政,就在魏征住过的鼋滩茅屋处修建庙宇一座,供奉祭祀,并且把宣布赈济措施的农历三月二十四那一天,定为祭祀日。

大刘魏征庙位于大刘村西北方一个名叫寨上的土堆上,土堆占地面积约二十亩,据村中老者讲述,寨上原有魏征庙一座,正殿五间,内塑魏征及配侍神像五尊。为什么要在这里建庙供俸魏征?传说魏征路过此村时曾点化村民,在村子的西北角起土隆山设寨,因为从道家理学来看,西北方在先天八卦中是艮位,在后天八卦中是乾位,主贵气旺气寿运。

在大刘村西北方堆土建寨,既可调节一村风水,阻挡冬季的西北风,让村子有了可靠的主山,又能防御响马抢劫,同时还可添水池一方。后来,人们为感谢魏征的恩德,特在寨上建庙一座进行供俸。现今大刘村的魏征庙是根据村中老人们的回忆,在2019年重修的,大殿内中塑唐太宗李世民,左塑郑国公魏征,右塑卫国公李靖,东西两位侍者。

从两庙的建庙缘由可知,魏征庙的修建与神灵无关,和宗教无涉,百姓建庙为的是感恩,是在纪念一位有恩于一方百姓的贤臣良相。这就和潞州城西的二贤庄一样,重修二贤庄,人们敬重的是单雄信、秦琼、王伯当等一众英雄好汉的义薄云天,救民于水火的豪情。

结交长子令救主

有意思的是,魏征还和曾任长子县令的崔珏是八拜之交,相知甚厚的朋友。崔珏,字元靖,山西乐平(今昔阳)人,生于隋开皇五年(585),比魏征小五岁,卒于唐贞观二十三年(649),享年64岁。贞观元年(627),唐太宗任命崔珏为长子县令。清顺治《潞安府志》记载:“崔珏,乐平人,贞观进士,任(长子)县令,公直廉介,发奸擿伏。人不敢欺。”清乾隆《潞安府志》也记载崔珏任长子县令时,“除邑令,多异政”。在他的治理下,长子县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崔珏也因此深受人们爱戴,老百姓歌曰:“天降神明君,赐我仁慈父。”崔珏在长子任县令时做了很多好事,最著名的当数他大堂断虎的故事。

传说贞观年间,长子县西横水乡一带有位老太太王婆,相依为命的儿子王小二不幸被老虎吃掉了。王婆到县衙来状告老虎,崔珏命都头李能前去捉虎,限期三天。李能将虎捉来后,崔珏对老虎说:你吃了王小二,王婆无依无靠,本官断你养活王婆,你可同意?老虎点了点头。崔珏又对王婆说:这只虎吃了你的儿子,理应问斩,但我看这只老虎已被降服,就让它为你养老,你看如何?王婆同意了,将虎领了回去。果不其然,那虎从此百依百顺,再也没有滋生事端。清顺治《潞安府志》对此事也有记载:“县境有虎,祷于神,遣一吏追捕,至,伏阶下,杀之。”民间传说与史料记载虽有出处,但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与寄寓。从如今长治地区遍布的祭祀崔珏的亚岳庙、崔府君庙、相公庙等,也说明了这一点。

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第十回《二将军宫门镇鬼 唐太宗地府还魂》中,因魏征在睡梦中斩了泾河龙王,唐太宗被扰得心神不宁,书中有唐太宗和魏征的一段对话:

旁闪魏徵,手扯龙衣,奏道:“陛下宽心,臣有一事,管保陛下长生。”

太宗道:“病势已入膏肓,命将危矣,如何保得?”

征云:“臣有书一封,进与陛下,捎去到冥司,付酆都判官崔珏。”

太宗道:“崔珏是谁?”

征云:“崔珏乃是太上先皇帝驾前之臣,先受兹州令,后升礼部侍郎。在日与臣八拜为交,相知甚厚。他如今已死,现在阴司做掌生死文簿的酆都判官,梦中常与臣相会。此去若将此书付与他,他念微臣薄分,必然放陛下回来,管教魂魄还阳世,定取龙颜转帝都。”

后来,唐太宗魂归地府果然遇见崔珏崔判官,拿出魏征书信,其书曰:“辱爱弟魏征,顿首书拜大都案契兄崔老先生台下:忆昔交游,音容如在。倏尔数载,不闻清教。常只是遇节令设蔬品奉祭,未卜享否?又承不弃,梦中临示,始知我兄长大人高迁。奈何阴阳两隔,天各一方,不能面觌。今因我太宗文皇帝倏然而故,料是对案三曹,必然得与兄长相会。万祈俯念生日交情,方便一二,放我陛下回阳,殊为爱也。容再修谢。不尽。”

崔珏判官急转司房,将天下万国国王天禄总簿,先逐一检阅,只见南赡部洲大唐太宗皇帝注定贞观一十三年。于是崔判官急取浓墨大笔,将“一”字上添了两画,改做三十三年,让唐太宗多出二十年阳寿,回归人间。

《隋唐演义》作为一部兼有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双重性质的小说,虽然虚构的成分居多,但书中的人物、事件却也并非全是凭空捏造,透过打动人心的故事情节,细细梳理书中人物与潞州的关系,才猛然发现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真正称得上是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值得我们好好挖掘,为扮靓古城的明天贡献一份力量。(陈慧岩)

原标题:大唐名相魏征与潞州的历史渊源


[编辑:邢璐霞]

  相关链接
· 捕捉《诗经》里上党“遗风”
· 黎城“勤政碑”——为官者立的座右铭
· 探秘:潞城“义仓”
· 触摸故纸堆里的《历体略》
· 揭秘长子十八大寺的故事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历史
大唐名相魏征与潞州的历史渊源

魏征,字玄成,钜鹿郡下曲阳县(今河北省晋州市)人,唐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被后人誉为“一代名相”。提起魏征,相信很多人都能够想起他“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名言,以及唐太宗对他的评价:“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鲜为人知的是,魏征与潞州还有非常深的历史渊源。

图为:魏征

结缘潞州二贤庄

俗话说: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阅读《隋唐演义》的过程中,这种感觉便非常强烈。你看只因潞州城外有座二贤庄,庄主单雄信绰号“赤发灵官”,行走江湖极为仗义,为大隋九省绿林总瓢把子,因此便引得各路英雄豪杰纷纷前来投奔,这熙攘的人群中就有大名鼎鼎的魏征,甚至有人说,魏征成名前做道士时,就曾在潞州二贤庄隐居,这话看似有些夸张,其实也有几分道理在内。较真的人可能会说,在《隋唐演义》中,魏征第一次出场明明是在潞州城外的一座东岳庙里:

离城十里,地名十里店,有二三百户人家,入街头就是一座大庙,乃东岳行宫。叔宝见庙宇轩昂,想到里面晒晒日头再走。……这观主却不是等闲之人,他姓魏,名征,字玄成,乃魏州曲城人氏。少年孤贫,却又不肯事生业,一味好的是读书。以此无书不读,莫说三坟五典、八索九邱、诸子百家、天文地理、韬略诸书,无不精熟,就是诗词、歌赋、小技,却也曲尽其妙。且又素有大志,遇着英雄豪杰,倾心结纳。因是隋时重门荫,薄孤寒,一时当国的卿相,下至守令,都是一干武臣,重的是膂力,薄的是文墨。自叹生不遇时,隐居华山,做了道士。……洪客遂入太原,魏征却在潞州。他见单雄信英雄好客,是一个做得开国功臣的,因此借寓东岳庙中,图与交往,且更要困厄中寻几个豪杰出来,以为后日帮手。(《隋唐演义》第十回:东岳庙英雄染疴 二贤庄知己谈心)

魏征出场是在离潞州城十里地的东岳庙中不错,但书中也明白写到其之所以在潞州居住,是“见单雄信英雄好客,是一个做得开国功臣的,因此借寓东岳庙中”,且从后文可知魏征与单雄信交厚,那同在潞州城外的二贤庄也定是其常往常住之处。因此,说魏征做道士在潞州隐居时,隐居地点无论是东岳庙,还是二贤庄,肯定都不能算错。因为名人伟人本来就会比常人多到一些地方,同时也正因其为名人伟人,也才会更多地吸引大家关注的目光。

然而,依笔者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所及,魏征在潞州隐居的这段经历,在史书中并没有确切记载,但他成名之前做过道士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新唐书·魏征传》记载:“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隋乱,诡为道士。”有学者认为,魏征出家做道士是为形势所迫,是在逃避隋朝的力役与兵役。不管真相如何,一句“诡为道士”,还是道出了乱世英雄的万般无奈与落拓。

图为:大刘魏征庙

其父曾任屯留令

不过小说中安排魏征在潞州隐居,并非是空穴来风,首先是因为魏征的父亲魏长贤曾做过“上党屯留令”,甚至还有魏征在上党出生的说法。《北史》卷五十六中有魏长贤的传记,文中说魏长贤是钜鹿下曲阳人,迁居相州内黄。祖父魏钊是北魏孝文帝授建忠将军,父亲魏彦曾官拜骠骑长史、光州刺史。魏长贤兄弟三人,哥哥伯胤,弟弟德振,魏长贤居中。贤生子魏征,为大唐一代名相。由此可见,魏征虽“少孤,落魄”,却是出身世家大族。

史载魏长贤博涉经史,魏时任汝南王悦参军。入齐,平阳王淹征召为法曹参军,转著作佐郎,欲承其父志,改撰《晋书》,后因讥刺时政,出为上党屯留令,其志未遂。传记中对魏长贤在屯留的任职时间没有确切记载,不过从“河清(北齐武成帝高湛的年号,历时3年,562-565)中,上书讥刺时政,大忤权幸,为上党屯留令”“武平(北齐后主高纬的年号,历时6年多,570-576)中,辞疾去职,终于齐代,不复出仕”等语,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出魏长贤在屯留的任职时间当有十年左右。

魏长贤是在“武平中,辞疾去职”,然后迁居相州内黄的,也就是今河南北部安阳市与河北省临漳县一带,具体是哪一年走的,是辞官即走,还是逗留了一段时间,史无明载。查魏征出生于北周静帝大象二年,即580年,说魏征的出生地在上党,好像也有几分道理在内。

图为:清乾隆《潞安府志》中对崔珏的记载

潞州魏征庙享祀

在潞州大地上,也就是如今的长治地区建有多座魏征庙。据笔者所知,平顺县阳高乡侯壁村和长子县丹朱镇大刘村便各有一座。

侯壁魏征庙在侯壁村西,浊漳河岸边一处名叫鼋滩的河滩地上,当地人也叫赈布爷庙。现有庙宇为二十世纪80年代重修的,庙宇不大,坐北面南,砖墙木门,内有魏征神像。平顺县地方文化研究学者赵伟平老师经过实地踏勘,遍访山民,求问耄耋,浏览史籍,寻碑辨文,终于弄清了魏征庙的来历,原来侯壁村的最高处叫作禹王垴,上面建有一座夏禹神祠,供奉治水的大禹。唐朝时,朝廷拨款扩建夏禹神祠,并由潞州的一个小官李岩具体负责。

当时施工指挥部就设在夏禹神祠下面的回龙寺里,没想到,寺僧崔云见钱眼开,谋盗钱财,还逼出人命。李岩因为管理不力,又劳民伤财,被百姓举报到官府。朝廷遂委派魏征前来督查此案。“魏征来到潞州,见过知州,便青衣小帽,携一童子,奔侯壁村而来。”到达侯壁村下鼋滩,见有一茅屋,魏征便住下来进行明察暗访,由于老百姓不认识魏征,又苦于饥荒徭役,便都俱以实告,魏征很快了解到了工程施工的详情。

于是,魏征在此传讯潞州知州、李岩、回龙寺住持等一干人,对他们分别进行了训斥警告。魏征还宣布了朝廷减赋五年的赈救措施。此事大受百姓欢迎,后来,村民为了纪念魏征惩治腐恶、减免赋税、赈灾救民的德政,就在魏征住过的鼋滩茅屋处修建庙宇一座,供奉祭祀,并且把宣布赈济措施的农历三月二十四那一天,定为祭祀日。

大刘魏征庙位于大刘村西北方一个名叫寨上的土堆上,土堆占地面积约二十亩,据村中老者讲述,寨上原有魏征庙一座,正殿五间,内塑魏征及配侍神像五尊。为什么要在这里建庙供俸魏征?传说魏征路过此村时曾点化村民,在村子的西北角起土隆山设寨,因为从道家理学来看,西北方在先天八卦中是艮位,在后天八卦中是乾位,主贵气旺气寿运。

在大刘村西北方堆土建寨,既可调节一村风水,阻挡冬季的西北风,让村子有了可靠的主山,又能防御响马抢劫,同时还可添水池一方。后来,人们为感谢魏征的恩德,特在寨上建庙一座进行供俸。现今大刘村的魏征庙是根据村中老人们的回忆,在2019年重修的,大殿内中塑唐太宗李世民,左塑郑国公魏征,右塑卫国公李靖,东西两位侍者。

从两庙的建庙缘由可知,魏征庙的修建与神灵无关,和宗教无涉,百姓建庙为的是感恩,是在纪念一位有恩于一方百姓的贤臣良相。这就和潞州城西的二贤庄一样,重修二贤庄,人们敬重的是单雄信、秦琼、王伯当等一众英雄好汉的义薄云天,救民于水火的豪情。

结交长子令救主

有意思的是,魏征还和曾任长子县令的崔珏是八拜之交,相知甚厚的朋友。崔珏,字元靖,山西乐平(今昔阳)人,生于隋开皇五年(585),比魏征小五岁,卒于唐贞观二十三年(649),享年64岁。贞观元年(627),唐太宗任命崔珏为长子县令。清顺治《潞安府志》记载:“崔珏,乐平人,贞观进士,任(长子)县令,公直廉介,发奸擿伏。人不敢欺。”清乾隆《潞安府志》也记载崔珏任长子县令时,“除邑令,多异政”。在他的治理下,长子县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崔珏也因此深受人们爱戴,老百姓歌曰:“天降神明君,赐我仁慈父。”崔珏在长子任县令时做了很多好事,最著名的当数他大堂断虎的故事。

传说贞观年间,长子县西横水乡一带有位老太太王婆,相依为命的儿子王小二不幸被老虎吃掉了。王婆到县衙来状告老虎,崔珏命都头李能前去捉虎,限期三天。李能将虎捉来后,崔珏对老虎说:你吃了王小二,王婆无依无靠,本官断你养活王婆,你可同意?老虎点了点头。崔珏又对王婆说:这只虎吃了你的儿子,理应问斩,但我看这只老虎已被降服,就让它为你养老,你看如何?王婆同意了,将虎领了回去。果不其然,那虎从此百依百顺,再也没有滋生事端。清顺治《潞安府志》对此事也有记载:“县境有虎,祷于神,遣一吏追捕,至,伏阶下,杀之。”民间传说与史料记载虽有出处,但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与寄寓。从如今长治地区遍布的祭祀崔珏的亚岳庙、崔府君庙、相公庙等,也说明了这一点。

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第十回《二将军宫门镇鬼 唐太宗地府还魂》中,因魏征在睡梦中斩了泾河龙王,唐太宗被扰得心神不宁,书中有唐太宗和魏征的一段对话:

旁闪魏徵,手扯龙衣,奏道:“陛下宽心,臣有一事,管保陛下长生。”

太宗道:“病势已入膏肓,命将危矣,如何保得?”

征云:“臣有书一封,进与陛下,捎去到冥司,付酆都判官崔珏。”

太宗道:“崔珏是谁?”

征云:“崔珏乃是太上先皇帝驾前之臣,先受兹州令,后升礼部侍郎。在日与臣八拜为交,相知甚厚。他如今已死,现在阴司做掌生死文簿的酆都判官,梦中常与臣相会。此去若将此书付与他,他念微臣薄分,必然放陛下回来,管教魂魄还阳世,定取龙颜转帝都。”

后来,唐太宗魂归地府果然遇见崔珏崔判官,拿出魏征书信,其书曰:“辱爱弟魏征,顿首书拜大都案契兄崔老先生台下:忆昔交游,音容如在。倏尔数载,不闻清教。常只是遇节令设蔬品奉祭,未卜享否?又承不弃,梦中临示,始知我兄长大人高迁。奈何阴阳两隔,天各一方,不能面觌。今因我太宗文皇帝倏然而故,料是对案三曹,必然得与兄长相会。万祈俯念生日交情,方便一二,放我陛下回阳,殊为爱也。容再修谢。不尽。”

崔珏判官急转司房,将天下万国国王天禄总簿,先逐一检阅,只见南赡部洲大唐太宗皇帝注定贞观一十三年。于是崔判官急取浓墨大笔,将“一”字上添了两画,改做三十三年,让唐太宗多出二十年阳寿,回归人间。

《隋唐演义》作为一部兼有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双重性质的小说,虽然虚构的成分居多,但书中的人物、事件却也并非全是凭空捏造,透过打动人心的故事情节,细细梳理书中人物与潞州的关系,才猛然发现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真正称得上是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值得我们好好挖掘,为扮靓古城的明天贡献一份力量。(陈慧岩)

原标题:大唐名相魏征与潞州的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