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多次寻访神头古道。在一个大地飞歌的芬芳日子里,携着一缕缕馨香,我再次踏上潞城区微子镇神头古村这片红色的土地,在神头岭长邯古道重走当年抗战之路,重访神头岭伏击战主战场遗址。我们在回望历史的记忆里,瞻读碑文,缅怀先烈;在千年皂荚树下,和乡亲们一起探寻神头村悠久的历史,聆听红色故事。在沧桑的古道上,我们仿佛看到了在那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里,革命前辈们血与火的战斗生活情景和血浓于水的军民鱼水之情。
图为:神头之战纪念碑
历史深处的故事
神头古村位于潞城区微子镇东北部。相传在唐代以前,神头岭生长着一片皂荚树,称为皂荚林,周围村的人们常来这里采摘皂荚洗涤衣服。因此,神头村最早被称为“皂荚树村”。古邑潞城自古有八景,位于长邯古道的“神头烟树”为古景之首。至今,神头古村还生长着两棵古老的皂荚树,其中一棵已有千余年的树龄,当地人称“皂荚王”。在古时,有一条商道穿神头村而过,由神头岭通往古黎城。这条古商道即指长邯古道,古道西起潞安府,往东经潞城、黎城,出东阳关后至河北的涉县、武安,最后直通邯郸。在穿村而过的长邯古道上,泛黄的历史钩沉着古邑潞城许许多多的故事,其中就有唐大将李靖领兵驻扎于神头岭,在此隐蔽埋伏,神出鬼没,屡败敌兵的传说。
那天,我们一行六人开车直驱神头古村,经过四、五十分钟的颠簸才到达目的地。在村委办公室,我们见到了面目有些黝黑且精神抖擞的村党支部书记魏引堂。魏引堂在村上任职十多年了,可谓是老支书。他告诉我们,村里上年纪的老人已经不多了,讲述神头古道红色故事的重任,就落在他身上。随着缕缕茶香,他那带着潞城东乡方言又饱含情感的话语,充满了不大的办公室。随后,我们在魏引堂的带领下,重走神头岭当年抗战之路,重访神头岭伏击战主战场遗址。
神头岭地形开阔,周围山高沟深,悬崖峭壁。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曾组织过多次伏击战,最为有名的是七亘村伏击战、神头岭伏击战、响堂铺伏击战。神头岭伏击战就是八路军129师于1938年3月16日,在神头岭长邯古道进行的一次著名战役,我军以歼敌1500余人的战果,书写了振奋人心的胜利传奇。
走进历史深处,最早寻访神头岭伏击战主战场遗址的,是著名的文学家吴伯箫先生。1939年的暖春时节,也就是神头岭伏击战一年之后,吴伯箫为宣传抗日,他来到古道神头岭寻访神头岭伏击战主战场所在地,走访知情人收集当时的抗日素材;他在神头岭伏击战主战场遗址,感悟当年的战斗情景,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神头岭》。
那是1939年的一个春日,神头岭的天空瓦蓝瓦蓝的,当时正值清明时节。吴伯箫一行骑马出黎城南关,过浊漳河来到潞城。他们是先到漫流河村,再绕道过老雕窠、王家庄走的。在漫流河村恰赶上村里的古庙会,大街上锣鼓喧天,两旁的小摊摆成两条长长的闹市,拥挤的男男女女在看抬皇杠、踩高跷,戏台上正准备演襄垣秧歌。吴伯箫一行在村里走访,和百姓们闲聊,这里的老百姓都是当年战斗中抬过伤兵、运过胜利品的,老百姓人人口里都可以讲一些抗战的故事:房子被日本鬼烧了,他们便焚毁日本鬼的汽车;驴子被日本鬼牵走了,他们便夺来日本鬼的马匹。红缨枪换成了左轮子,八音子。王家油坊一所深深的窑洞里被敌人用机关枪扫杀了三十四人,也是王家油坊一家木匠铺在十六日半夜卖给了敌人二百四十个装尸灰的箱子。随后,他们走出漫流河,一路上山直奔神头岭。经过三里远的长坡,来到神头岭伏击战主战场……神头岭伏击战中的英雄故事,就这样被神头岭的老百姓一代一代地在民间口口相传以及历史文字的记忆中传承着。
神头岭伏击战是八路军继平型关大捷、广阳伏击战后进行的歼灭战,也是八路军进入太行山区以来继长生口伏击战之后的第二次胜战,是潞城近代战事中最早走进军事教材的典型战例。虽然此战属于中小规模战役,但在中国抗战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军事家称神头岭伏击战是抗战以来第一次中国军队伤亡少于日军的战役。在我们的军事院校都把神头岭伏击战作为一个模范战例,列入教材来学习;甚至于美国的西点军校也把神头岭伏击战作为一个典型战例来研究。在这一典型的战例中,由于我八路军准确地掌握敌情,巧妙地利用地形,正确地选择伏击阵地,进行周密部署和使用兵力,以三面伏击形成“口袋”,出敌不意且速战速决,最终取得伟大的胜利。神头岭伏击战极大地提高了我军粉碎日军九路围攻的信心,提高了我军民的抗日信心。
永远的丰碑
当年战争的火光,染红了历史的天空;战士们的鲜血,渗透进神头岭这片红色土地。神头岭伏击战之后,八路军129师曾于1939年3月27日在神头岭上建立了一座纪念碑,这是潞城抗战以来最早在战地建立的一座“抗战”纪念碑。碑记的背后,记载的是当年惨败的日军再次兵发神头村,对手无寸铁的村民施行了惨绝人寰的报复,时间是在1938年3月17日。
神头古村,一个不足800人的小山村,被惨无人道的日军用刀挑、枪毙、活埋、焚烧等各种残忍手段进行了报复,周围的村子也有不少人惨遭杀害。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潞城最大的“惨案”。在神头惨案的大屠杀中,日军还用几条厚厚的棉被将一个躺在床上呼呼入睡的孩子活活闷死。此后两个多月里,神头村一带路断人绝,鸡犬无声,到处是“鸟鸢啄人肠,衔飞上枯枝”的凄惨景象。为纪念在惨案中被屠杀的百姓和伏击战中牺牲的革命先烈,八路军129师在神头岭上建立的第一座抗战纪念碑,可惜的是在同年7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再次践踏神头岭,抗战纪念碑被敌人的炮火摧毁了。后来,在潞城抗日政府的领导下,神头岭的百姓再次在废墟上建起了纪念碑。也就是从这年开始,每逢农历二月十五日神头岭伏击战纪念日这天起,神头村都要唱三天大戏,剧目多为杨家戏和岳家戏,用英雄“精忠报国”的精神来告慰死者,激励神头后人。
铭记历史,告诉未来。1988年3月16日,即神头岭伏击战50周年之际,原潞城县人民政府在当年战地遗址南段,即神头村东,重新兴建了高15.8米的“神头之战纪念碑”。纪念碑坐东朝西,正面镌刻着徐向前元帅题写的碑名,背面为碑文。碑后30米处建有烈士亭、纪事亭、纪念亭。烈士亭为两层六角造型,镌刻着开国元勋们的题词。碑亭周围松柏环绕、绿树成荫、花草拱卫、庄严肃穆。纪事亭的石碑,还记载了当年日军在神头岭村的暴行。“神头之战纪念碑”这一红色圣地,1996年被长治市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被原潞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历史丰碑,永久地矗立在了这块红色土地上,也矗立在神头岭古道乃至全国人民的心中!
图为:遗址公园八路军雕像
擦亮红色名片
英烈浩气,光照千秋。弹指一挥间,发生在八十多年前的神头岭伏击战,已名垂史册。我们漫步古道,敬仰英雄,无论是古道上那三通历史古碑,还是这15.8米高的“神头之战纪念碑”,都在时光的印记中向我们讲述着英雄的故事,讲述着神头远去的历史,讲述着古道上古邑潞城曾经的历史记忆。如今,神头古村的百姓生活祥和而幸福,当年那段远去的历史,正在成为神头人创造美好未来的不竭动力。
近年来,为讲好红色故事,擦亮红色名片,潞城区文物旅游部门把神头岭伏击战遗址确定为红色旅游景区进行了重点开发,神头村党支部、村委会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古道红色资源,在当年先辈们与日军激战的地方,于2020年7月建成了占地800余亩的“神头岭伏击战遗址公园”。这座遗址公园,是完全利用神头村原来的荒山荒坡依势而建的。在遗址公园内,现存作战指挥部旧址,建有党员宣誓活动场地、八路军战士雕像群、扶贫超市等设施,成为重现老一辈革命家风采、学习传承先烈们浴血奋战铸就伟大抗战精神的新阵地。
远离战争,珍爱和平。愿神头岭伏击战的历史,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愿神头岭上的这座红色丰碑,将老区的革命精神永远薪火传承;也愿神头古村在新时代里,共同描绘一曲古村新韵的时代凯歌!(郭存亭)
原标题:神头古道伏击战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我曾多次寻访神头古道。在一个大地飞歌的芬芳日子里,携着一缕缕馨香,我再次踏上潞城区微子镇神头古村这片红色的土地,在神头岭长邯古道重走当年抗战之路,重访神头岭伏击战主战场遗址。我们在回望历史的记忆里,瞻读碑文,缅怀先烈;在千年皂荚树下,和乡亲们一起探寻神头村悠久的历史,聆听红色故事。在沧桑的古道上,我们仿佛看到了在那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里,革命前辈们血与火的战斗生活情景和血浓于水的军民鱼水之情。
图为:神头之战纪念碑
历史深处的故事
神头古村位于潞城区微子镇东北部。相传在唐代以前,神头岭生长着一片皂荚树,称为皂荚林,周围村的人们常来这里采摘皂荚洗涤衣服。因此,神头村最早被称为“皂荚树村”。古邑潞城自古有八景,位于长邯古道的“神头烟树”为古景之首。至今,神头古村还生长着两棵古老的皂荚树,其中一棵已有千余年的树龄,当地人称“皂荚王”。在古时,有一条商道穿神头村而过,由神头岭通往古黎城。这条古商道即指长邯古道,古道西起潞安府,往东经潞城、黎城,出东阳关后至河北的涉县、武安,最后直通邯郸。在穿村而过的长邯古道上,泛黄的历史钩沉着古邑潞城许许多多的故事,其中就有唐大将李靖领兵驻扎于神头岭,在此隐蔽埋伏,神出鬼没,屡败敌兵的传说。
那天,我们一行六人开车直驱神头古村,经过四、五十分钟的颠簸才到达目的地。在村委办公室,我们见到了面目有些黝黑且精神抖擞的村党支部书记魏引堂。魏引堂在村上任职十多年了,可谓是老支书。他告诉我们,村里上年纪的老人已经不多了,讲述神头古道红色故事的重任,就落在他身上。随着缕缕茶香,他那带着潞城东乡方言又饱含情感的话语,充满了不大的办公室。随后,我们在魏引堂的带领下,重走神头岭当年抗战之路,重访神头岭伏击战主战场遗址。
神头岭地形开阔,周围山高沟深,悬崖峭壁。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曾组织过多次伏击战,最为有名的是七亘村伏击战、神头岭伏击战、响堂铺伏击战。神头岭伏击战就是八路军129师于1938年3月16日,在神头岭长邯古道进行的一次著名战役,我军以歼敌1500余人的战果,书写了振奋人心的胜利传奇。
走进历史深处,最早寻访神头岭伏击战主战场遗址的,是著名的文学家吴伯箫先生。1939年的暖春时节,也就是神头岭伏击战一年之后,吴伯箫为宣传抗日,他来到古道神头岭寻访神头岭伏击战主战场所在地,走访知情人收集当时的抗日素材;他在神头岭伏击战主战场遗址,感悟当年的战斗情景,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神头岭》。
那是1939年的一个春日,神头岭的天空瓦蓝瓦蓝的,当时正值清明时节。吴伯箫一行骑马出黎城南关,过浊漳河来到潞城。他们是先到漫流河村,再绕道过老雕窠、王家庄走的。在漫流河村恰赶上村里的古庙会,大街上锣鼓喧天,两旁的小摊摆成两条长长的闹市,拥挤的男男女女在看抬皇杠、踩高跷,戏台上正准备演襄垣秧歌。吴伯箫一行在村里走访,和百姓们闲聊,这里的老百姓都是当年战斗中抬过伤兵、运过胜利品的,老百姓人人口里都可以讲一些抗战的故事:房子被日本鬼烧了,他们便焚毁日本鬼的汽车;驴子被日本鬼牵走了,他们便夺来日本鬼的马匹。红缨枪换成了左轮子,八音子。王家油坊一所深深的窑洞里被敌人用机关枪扫杀了三十四人,也是王家油坊一家木匠铺在十六日半夜卖给了敌人二百四十个装尸灰的箱子。随后,他们走出漫流河,一路上山直奔神头岭。经过三里远的长坡,来到神头岭伏击战主战场……神头岭伏击战中的英雄故事,就这样被神头岭的老百姓一代一代地在民间口口相传以及历史文字的记忆中传承着。
神头岭伏击战是八路军继平型关大捷、广阳伏击战后进行的歼灭战,也是八路军进入太行山区以来继长生口伏击战之后的第二次胜战,是潞城近代战事中最早走进军事教材的典型战例。虽然此战属于中小规模战役,但在中国抗战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军事家称神头岭伏击战是抗战以来第一次中国军队伤亡少于日军的战役。在我们的军事院校都把神头岭伏击战作为一个模范战例,列入教材来学习;甚至于美国的西点军校也把神头岭伏击战作为一个典型战例来研究。在这一典型的战例中,由于我八路军准确地掌握敌情,巧妙地利用地形,正确地选择伏击阵地,进行周密部署和使用兵力,以三面伏击形成“口袋”,出敌不意且速战速决,最终取得伟大的胜利。神头岭伏击战极大地提高了我军粉碎日军九路围攻的信心,提高了我军民的抗日信心。
永远的丰碑
当年战争的火光,染红了历史的天空;战士们的鲜血,渗透进神头岭这片红色土地。神头岭伏击战之后,八路军129师曾于1939年3月27日在神头岭上建立了一座纪念碑,这是潞城抗战以来最早在战地建立的一座“抗战”纪念碑。碑记的背后,记载的是当年惨败的日军再次兵发神头村,对手无寸铁的村民施行了惨绝人寰的报复,时间是在1938年3月17日。
神头古村,一个不足800人的小山村,被惨无人道的日军用刀挑、枪毙、活埋、焚烧等各种残忍手段进行了报复,周围的村子也有不少人惨遭杀害。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潞城最大的“惨案”。在神头惨案的大屠杀中,日军还用几条厚厚的棉被将一个躺在床上呼呼入睡的孩子活活闷死。此后两个多月里,神头村一带路断人绝,鸡犬无声,到处是“鸟鸢啄人肠,衔飞上枯枝”的凄惨景象。为纪念在惨案中被屠杀的百姓和伏击战中牺牲的革命先烈,八路军129师在神头岭上建立的第一座抗战纪念碑,可惜的是在同年7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再次践踏神头岭,抗战纪念碑被敌人的炮火摧毁了。后来,在潞城抗日政府的领导下,神头岭的百姓再次在废墟上建起了纪念碑。也就是从这年开始,每逢农历二月十五日神头岭伏击战纪念日这天起,神头村都要唱三天大戏,剧目多为杨家戏和岳家戏,用英雄“精忠报国”的精神来告慰死者,激励神头后人。
铭记历史,告诉未来。1988年3月16日,即神头岭伏击战50周年之际,原潞城县人民政府在当年战地遗址南段,即神头村东,重新兴建了高15.8米的“神头之战纪念碑”。纪念碑坐东朝西,正面镌刻着徐向前元帅题写的碑名,背面为碑文。碑后30米处建有烈士亭、纪事亭、纪念亭。烈士亭为两层六角造型,镌刻着开国元勋们的题词。碑亭周围松柏环绕、绿树成荫、花草拱卫、庄严肃穆。纪事亭的石碑,还记载了当年日军在神头岭村的暴行。“神头之战纪念碑”这一红色圣地,1996年被长治市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被原潞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历史丰碑,永久地矗立在了这块红色土地上,也矗立在神头岭古道乃至全国人民的心中!
图为:遗址公园八路军雕像
擦亮红色名片
英烈浩气,光照千秋。弹指一挥间,发生在八十多年前的神头岭伏击战,已名垂史册。我们漫步古道,敬仰英雄,无论是古道上那三通历史古碑,还是这15.8米高的“神头之战纪念碑”,都在时光的印记中向我们讲述着英雄的故事,讲述着神头远去的历史,讲述着古道上古邑潞城曾经的历史记忆。如今,神头古村的百姓生活祥和而幸福,当年那段远去的历史,正在成为神头人创造美好未来的不竭动力。
近年来,为讲好红色故事,擦亮红色名片,潞城区文物旅游部门把神头岭伏击战遗址确定为红色旅游景区进行了重点开发,神头村党支部、村委会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古道红色资源,在当年先辈们与日军激战的地方,于2020年7月建成了占地800余亩的“神头岭伏击战遗址公园”。这座遗址公园,是完全利用神头村原来的荒山荒坡依势而建的。在遗址公园内,现存作战指挥部旧址,建有党员宣誓活动场地、八路军战士雕像群、扶贫超市等设施,成为重现老一辈革命家风采、学习传承先烈们浴血奋战铸就伟大抗战精神的新阵地。
远离战争,珍爱和平。愿神头岭伏击战的历史,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愿神头岭上的这座红色丰碑,将老区的革命精神永远薪火传承;也愿神头古村在新时代里,共同描绘一曲古村新韵的时代凯歌!(郭存亭)
原标题:神头古道伏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