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全力打造“最放心”信用环境
发布时间: 2023-10-16   |  来源: 上党晚报
 
分享到:

人无信不立,城无信不名。

诚信是人类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道德原则。对公民来说,诚信是个人美德;对企业来说,诚信是立企之本;对社会来说,诚信是公序良俗。

今年以来,长治市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部署,明确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方案,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重点工作目标,聚焦市场主体倍增政策落实清单、要素服务保障清单任务,不断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开展信用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夯实诚信之基,全力打造“最放心”信用环境。

建设信用体系

加强信用信息归集与公开

诚信是一座城市重要的软实力,是提升治理水平、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了做好信用体系建设,长治市持续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与公开,推进行政管理信息应用,落实“双公示”日监测、日反馈、周提醒、月通报测评机制,督促各部门和县区及时、准确、合规、无遗漏上传信息,并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双公示”漏报数据补报工作,有效提升了各部门和县区“双公示”信息的完整率、及时率和合规率。

2023年上半年,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共归集全市“双公示”信息60400条,其中,行政许可信息55044条、行政处罚信息5356条;行政强制等5类行政管理信息6.2万条。

同时,为加大特定信用信息归集力度,长治市还将特定信用信息归集情况纳入考核指标,督促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实施方案的通知》《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工作方案〉的通知》,上半年,已向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共享信用承诺信息13501条,水气信息1712条。

发挥积极作用

推进信用信息应用

近期,长治市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山西省发展改革委要求,开展了“屡禁不止、屡罚不改”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专项治理。本次专项治理对象主要为长治市范围内存在的两类高频失信行为或市场主体,经过专项治理后,违法失信主体台账退出率力争达到100%,基本实现台账“清零”。

为发挥信用应用的积极作用,“信用长治”网站不断加大信用红黑名单发布力度,并积极向全国联合奖惩及守信激励应用系统推送案例。

截至目前,“信用长治”网站已累计发布各类红黑名单信息44478条。其中:红名单信息30873条,包括A级纳税人、山西名牌产品、山西质量奖等信息。黑名单信息13605条,包括涉金融严重失信人、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严重拖欠农民工工资责任主体、海关失信认证企业等信息。

为有效推动部门联动实施信用联合奖惩,长治市在文明单位、文明校园等评选表彰工作中,把诚信建设的要求贯穿到评选标准之中。2023年以来,在评选表彰工作中共为268家文明单位、17所文明校园查询了重大失信记录,均未发现重大失信行为。

长治市还持续推进“信易贷”工作落地,就长治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建设开展市场调研,多次对接云时代、中投国信,研究探讨长治平台的建设方案和运营模式,目前平台建设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营造优良环境

引导市场主体信用修复

对于已有失信行为的市场主体,也要给其改正的机会。长治市大力推动县区和市直有关单位落实“事前告知+精准筛选、及时提醒+加快审核、部门联动+市县协同、提高认识+加强宣传”的工作机制,并将修复工作情况纳入年度积分考核。在进行处罚的同时,告知企业失信风险和修复渠道,做到处罚与关爱并行,充分保障失信企业合法权益,畅通信用修复渠道。

长治市还定期筛选失信企业和单位,指导失信企业开展信用修复工作。鼓励引导失信主体积极修复失信行为,重塑企业自身信用,营造优良信用环境,2023年以来,共审核办理415件信用修复申请,并为184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撤销行政处罚公示。

信用,是当代社会的“通行证”,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晴雨表”。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是市场经济活跃的基本前提,是有效防范各类风险的重要条件,更是一座城市最亮眼的“名片”。

目前,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以信用为底色的城市发展篇章正在不断续写。(狄媚婷、梁栋)

原标题:打造“诚信长治” 共建文明城市——长治市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编辑:李倩]

  相关链接
· 长治市柔性引才(医疗领域)专家聘任暨长治市中医药传承创新治未病示范中心成立仪式举行
· 长治→桂林高铁直达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今日头条
长治全力打造“最放心”信用环境

人无信不立,城无信不名。

诚信是人类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道德原则。对公民来说,诚信是个人美德;对企业来说,诚信是立企之本;对社会来说,诚信是公序良俗。

今年以来,长治市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部署,明确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方案,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重点工作目标,聚焦市场主体倍增政策落实清单、要素服务保障清单任务,不断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开展信用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夯实诚信之基,全力打造“最放心”信用环境。

建设信用体系

加强信用信息归集与公开

诚信是一座城市重要的软实力,是提升治理水平、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了做好信用体系建设,长治市持续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与公开,推进行政管理信息应用,落实“双公示”日监测、日反馈、周提醒、月通报测评机制,督促各部门和县区及时、准确、合规、无遗漏上传信息,并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双公示”漏报数据补报工作,有效提升了各部门和县区“双公示”信息的完整率、及时率和合规率。

2023年上半年,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共归集全市“双公示”信息60400条,其中,行政许可信息55044条、行政处罚信息5356条;行政强制等5类行政管理信息6.2万条。

同时,为加大特定信用信息归集力度,长治市还将特定信用信息归集情况纳入考核指标,督促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实施方案的通知》《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工作方案〉的通知》,上半年,已向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共享信用承诺信息13501条,水气信息1712条。

发挥积极作用

推进信用信息应用

近期,长治市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山西省发展改革委要求,开展了“屡禁不止、屡罚不改”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专项治理。本次专项治理对象主要为长治市范围内存在的两类高频失信行为或市场主体,经过专项治理后,违法失信主体台账退出率力争达到100%,基本实现台账“清零”。

为发挥信用应用的积极作用,“信用长治”网站不断加大信用红黑名单发布力度,并积极向全国联合奖惩及守信激励应用系统推送案例。

截至目前,“信用长治”网站已累计发布各类红黑名单信息44478条。其中:红名单信息30873条,包括A级纳税人、山西名牌产品、山西质量奖等信息。黑名单信息13605条,包括涉金融严重失信人、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严重拖欠农民工工资责任主体、海关失信认证企业等信息。

为有效推动部门联动实施信用联合奖惩,长治市在文明单位、文明校园等评选表彰工作中,把诚信建设的要求贯穿到评选标准之中。2023年以来,在评选表彰工作中共为268家文明单位、17所文明校园查询了重大失信记录,均未发现重大失信行为。

长治市还持续推进“信易贷”工作落地,就长治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建设开展市场调研,多次对接云时代、中投国信,研究探讨长治平台的建设方案和运营模式,目前平台建设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营造优良环境

引导市场主体信用修复

对于已有失信行为的市场主体,也要给其改正的机会。长治市大力推动县区和市直有关单位落实“事前告知+精准筛选、及时提醒+加快审核、部门联动+市县协同、提高认识+加强宣传”的工作机制,并将修复工作情况纳入年度积分考核。在进行处罚的同时,告知企业失信风险和修复渠道,做到处罚与关爱并行,充分保障失信企业合法权益,畅通信用修复渠道。

长治市还定期筛选失信企业和单位,指导失信企业开展信用修复工作。鼓励引导失信主体积极修复失信行为,重塑企业自身信用,营造优良信用环境,2023年以来,共审核办理415件信用修复申请,并为184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撤销行政处罚公示。

信用,是当代社会的“通行证”,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晴雨表”。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是市场经济活跃的基本前提,是有效防范各类风险的重要条件,更是一座城市最亮眼的“名片”。

目前,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以信用为底色的城市发展篇章正在不断续写。(狄媚婷、梁栋)

原标题:打造“诚信长治” 共建文明城市——长治市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