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深耕科创“沃土”助力企业“枝繁叶茂”
发布时间: 2023-09-11   |  来源: 长治日报
 
分享到:

科技创业力量强,科技创新活力涌。今年以来,长治市聚焦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焦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等重点工作,以提升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为抓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份骄人的成绩单更具说服力:2022年,全市已先后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5家、省级创新平台70家、市级创新平台179家,共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64家,位列全省第三,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95家。沁新集团、潞安太行润滑、卓越水泥3家企业被授予首批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出台支持科技成果转化补助实施细则,大力促进技术要素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完成20项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507项,技术交易额30.62亿元,增幅达32.73%。长治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881件,同比增长10%,在全省排名第五,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8件,居全省第三。近5年来,全市共获得省科技进步奖50项,其中国家级3项,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深紫外LED芯片研发等领域,解决了一大批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技术成果。  

科技创新,能够更好服务产业项目及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长治市把科技开放合作摆在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加以推进,围绕重塑市级科技计划体系、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制定出台《长治市“十四五”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规划》《长治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长治市科技创新券实施细则》《长治市科技揭榜挂帅制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实施科技合作项目、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强化科技成果引进转化和产业化、引进科技创新人才等为抓手,积极利用市内外科技创新资源,围绕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展协同创新,有效解决长治市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和科技资源紧缺的短板,激发了企业创新活力,提升了相关产业核心竞争力。

在建设科技强市工作中,长治市加快推动全市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工作机制,组建工作专班,常态化运行组织领导、清单管理、指标监测、定期调度、专家咨询和考核激励六项工作机制,构建起高效抓落实的工作闭环,通过《长治市关于加快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实施方案》,部署了24项重点任务,对22项指标体系进行了责任分解,高位推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同时,厚培创新土壤,紧紧把握省校合作契机,积极开展与省内外高校合作,面向全国跨区域汇聚配置创新资源和科技力量,不断完善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和项目成果保护机制,促进研究项目成果开放共享,为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提供科学支撑,着力解决一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促进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

科技日新月异,赋能企业发展前景光明。市科技局将以目标为导向,紧紧牵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加大力度推动科技转化成果应用到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进一步提高企业发展的“智慧”含金量,助力企业“枝繁叶茂”,推动长治市经济发展行稳致远。(王晶晶)

原标题:加强创新服务 促进成果转化 长治市着力提升企业发展“智慧”含金量



[编辑:贾霄星]

  相关链接
· 长治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 “长治智造”亮相第九届“上交会”
· 长治“智”造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今日头条
长治:深耕科创“沃土”助力企业“枝繁叶茂”

科技创业力量强,科技创新活力涌。今年以来,长治市聚焦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焦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等重点工作,以提升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为抓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份骄人的成绩单更具说服力:2022年,全市已先后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5家、省级创新平台70家、市级创新平台179家,共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64家,位列全省第三,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95家。沁新集团、潞安太行润滑、卓越水泥3家企业被授予首批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出台支持科技成果转化补助实施细则,大力促进技术要素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完成20项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507项,技术交易额30.62亿元,增幅达32.73%。长治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881件,同比增长10%,在全省排名第五,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8件,居全省第三。近5年来,全市共获得省科技进步奖50项,其中国家级3项,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深紫外LED芯片研发等领域,解决了一大批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技术成果。  

科技创新,能够更好服务产业项目及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长治市把科技开放合作摆在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加以推进,围绕重塑市级科技计划体系、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制定出台《长治市“十四五”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规划》《长治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长治市科技创新券实施细则》《长治市科技揭榜挂帅制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实施科技合作项目、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强化科技成果引进转化和产业化、引进科技创新人才等为抓手,积极利用市内外科技创新资源,围绕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展协同创新,有效解决长治市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和科技资源紧缺的短板,激发了企业创新活力,提升了相关产业核心竞争力。

在建设科技强市工作中,长治市加快推动全市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工作机制,组建工作专班,常态化运行组织领导、清单管理、指标监测、定期调度、专家咨询和考核激励六项工作机制,构建起高效抓落实的工作闭环,通过《长治市关于加快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实施方案》,部署了24项重点任务,对22项指标体系进行了责任分解,高位推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同时,厚培创新土壤,紧紧把握省校合作契机,积极开展与省内外高校合作,面向全国跨区域汇聚配置创新资源和科技力量,不断完善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和项目成果保护机制,促进研究项目成果开放共享,为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提供科学支撑,着力解决一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促进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

科技日新月异,赋能企业发展前景光明。市科技局将以目标为导向,紧紧牵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加大力度推动科技转化成果应用到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进一步提高企业发展的“智慧”含金量,助力企业“枝繁叶茂”,推动长治市经济发展行稳致远。(王晶晶)

原标题:加强创新服务 促进成果转化 长治市着力提升企业发展“智慧”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