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打出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三张牌”
发布时间: 2023-06-19   |  来源: 山西日报
 
分享到:

阅读提示

近年来,长治市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四级联动、要素聚集、因村制宜、项目支撑、机制保障“六位一体”发展路径,坚持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不断提升农村集体经济规模和效益,村级集体经济实现系统化、市场化、差异化突破。2022年,全市197个薄弱村全部实现收入突破10万元,有力促进了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提升组织力——

四级联动抓落实

“我们在整合各村资源基础上,规划建设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设施农业园区,确保村村都有优质项目、有稳定收入、有发展活力……”近日,在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乡村党组织书记擂台赛上,屯留区上村镇党委书记常璟激情讲述,现场掌声阵阵。

上村镇坚持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确立以发展循环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线的发展方向,组织化推进、项目化实施,2022年全镇一半以上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

基层的问题不能只靠基层来解决。针对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过程中出现的规模体量小、组织化程度弱、市场对接渠道窄等瓶颈,长治市建立市级统筹组织、县级全面负责、乡镇组织实施、村级项目落地的四级联动机制。市委制定《全市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重点任务清单》,出台《长治市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专项规划及三年行动方案》,做到市县有规划、乡镇有方案、村庄有项目。成立长治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和发展协会,12个县区和62个乡镇分别成立了以村集体股份合作社为主导的市场主体和产业联盟,形成了“政府+平台+协会+合作社+农户”工作矩阵,通过政府引导、平台聚力、协会服务、联建共建,多途径多措施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在党建引领四级联动机制的作用下,基层发展集体经济的“前进引擎”被点燃。今年以来,市级先后举办“践行‘四敢’,共富有道”乡村党组织书记擂台赛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亮晒评”活动,参赛选手围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述实绩、讲经验、亮做法、展风采,“比学赶超”氛围浓厚。

5238名致富能手、返乡人员进入村“两委”班子,2775名机关干部和大学生到村任职,长治市通过打造一支懂经济、会管理的村干部队伍,不断提升党组织带富能力,以“组织力+市场力”集聚动能,绘出乡村振兴新气象。

走向市场化——

规范运行促发展

微风轻拂,一股浓浓的醋香夹杂着花椒的麻香从长治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展览会的产品展销区传出,引来不少人一探究竟。“这是我们以花椒为原料开发出的一系列农产品。”平顺县阳高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赵溪介绍。

共建共联闯市场。市县平台公司发挥项目融资、产业投资、资产运营、兜底服务等职能,投入7.3亿元扶持村集体项目;金融部门向集体经济组织授信36.1亿元。市场主体通过组团、联盟、联合等形式,先后组建8个电商产业园、18个产业联合体、78家联合社,带动832个村集体经济在生产经营、产品销售等环节取得突破,实现“产、供、销”产业链相互衔接、系统配套,形成上下游有效联动、区域互促发展的有机整体,推动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增加2.28亿元。

项目支撑兴产业。建立全市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库,2436个行政村储备项目2562个,落地产业项目1057个,涉及山区开发、绿化造林、生态保护、乡村基础设施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

突出产业赋能集体经济,重点实施山西高粱产业集群、山西谷子产业集群、山西道地药材产业集群,平顺西沟中药材、长子宋村设施蔬菜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等一批特优农业项目,确保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稳步增长。

市场化程度提高了,适应市场的运行机制必不可少。

去年以来,长治市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和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市场交易整体溢价率超过30%;推进“清化收”,新增地源25.65万亩,新增资源收费8643.1万元,所有新增交易均纳入平台管理。同时,健全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分红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把分红率和分红占比纳入典型选树、评优评先、专项考核,有力推动集体创收,全市村集体分红1.47亿元,分红村536个,户均财产性收入增加900元,让村民共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果。

走上共富路——

因村制宜谋振兴

潞城区神泉村依托蛋鸡养殖与西红柿种植有机循环发展,村集体收入增加71万元。

沁县走马岭村建设休闲度假村,村集体收入增加30万元。

黎城县晋福村采用“1+6+N”托管模式,村集体收入增加95万元。

武乡县兴盛垴村打造电子商务集聚地,让村里的小米通过电商变成“金米”,山货变身“香饽饽”。

……

市场化之下的农村集体经济,因为各村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现状的不同,出现了差异化发展。

强村如何更强?弱村如何不掉队?长治市将全市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分为示范村、提升村、薄弱村三个类别,根据集体经济收入总量、结构、增幅划分,探索6种发展模式,覆盖全市83%的行政村,带动群众大力发展富民产业,推动集体经济收入新增4亿元。

资源开发利用型。通过拍卖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等方式,对村集体闲置的建设用地、机动地、四荒地、闲置资产等进行盘活利用,增加村集体收入。

产业发展带动型。采取“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民合作社+村集体”等形式,大力发展种植养殖、设施大棚、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品等特色产业,增加村集体收入。

生产生活服务型。以生产托管为主,为农户提供耕、种、防、收等社会化服务;以生活服务为主,为村民提供保洁保安保育、加工销售咨询等社会化服务,增加村集体收入。

物业经济租赁型。通过兴办标准厂房、仓储设施、商业门面等,进行租赁经营,增加村集体收入。

文旅融合引领型。利用农村土地、山水、田园等特色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开发农家乐、民宿、休闲农业等新业态,增加村集体收入。

联合发展创新型。通过整合各类集体资源、资产、资金,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强村带弱村,企业加项目,项目促增收。

集体经济活力足,乡村振兴步伐稳。踏着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节拍,长治市在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上不断前进,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李全宏、赵雪岗、牛惠

原标题:共富有道 共享发展——长治市多路径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编辑:李倩]

  相关链接
· 长子县农特产品亮相长治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展
· 长子县农特产品亮相长治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展
· 看!长治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如何发展
· 长治掀起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高潮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长治新闻
长治打出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三张牌”

阅读提示

近年来,长治市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四级联动、要素聚集、因村制宜、项目支撑、机制保障“六位一体”发展路径,坚持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不断提升农村集体经济规模和效益,村级集体经济实现系统化、市场化、差异化突破。2022年,全市197个薄弱村全部实现收入突破10万元,有力促进了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提升组织力——

四级联动抓落实

“我们在整合各村资源基础上,规划建设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设施农业园区,确保村村都有优质项目、有稳定收入、有发展活力……”近日,在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乡村党组织书记擂台赛上,屯留区上村镇党委书记常璟激情讲述,现场掌声阵阵。

上村镇坚持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确立以发展循环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线的发展方向,组织化推进、项目化实施,2022年全镇一半以上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

基层的问题不能只靠基层来解决。针对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过程中出现的规模体量小、组织化程度弱、市场对接渠道窄等瓶颈,长治市建立市级统筹组织、县级全面负责、乡镇组织实施、村级项目落地的四级联动机制。市委制定《全市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重点任务清单》,出台《长治市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专项规划及三年行动方案》,做到市县有规划、乡镇有方案、村庄有项目。成立长治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和发展协会,12个县区和62个乡镇分别成立了以村集体股份合作社为主导的市场主体和产业联盟,形成了“政府+平台+协会+合作社+农户”工作矩阵,通过政府引导、平台聚力、协会服务、联建共建,多途径多措施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在党建引领四级联动机制的作用下,基层发展集体经济的“前进引擎”被点燃。今年以来,市级先后举办“践行‘四敢’,共富有道”乡村党组织书记擂台赛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亮晒评”活动,参赛选手围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述实绩、讲经验、亮做法、展风采,“比学赶超”氛围浓厚。

5238名致富能手、返乡人员进入村“两委”班子,2775名机关干部和大学生到村任职,长治市通过打造一支懂经济、会管理的村干部队伍,不断提升党组织带富能力,以“组织力+市场力”集聚动能,绘出乡村振兴新气象。

走向市场化——

规范运行促发展

微风轻拂,一股浓浓的醋香夹杂着花椒的麻香从长治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展览会的产品展销区传出,引来不少人一探究竟。“这是我们以花椒为原料开发出的一系列农产品。”平顺县阳高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赵溪介绍。

共建共联闯市场。市县平台公司发挥项目融资、产业投资、资产运营、兜底服务等职能,投入7.3亿元扶持村集体项目;金融部门向集体经济组织授信36.1亿元。市场主体通过组团、联盟、联合等形式,先后组建8个电商产业园、18个产业联合体、78家联合社,带动832个村集体经济在生产经营、产品销售等环节取得突破,实现“产、供、销”产业链相互衔接、系统配套,形成上下游有效联动、区域互促发展的有机整体,推动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增加2.28亿元。

项目支撑兴产业。建立全市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库,2436个行政村储备项目2562个,落地产业项目1057个,涉及山区开发、绿化造林、生态保护、乡村基础设施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

突出产业赋能集体经济,重点实施山西高粱产业集群、山西谷子产业集群、山西道地药材产业集群,平顺西沟中药材、长子宋村设施蔬菜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等一批特优农业项目,确保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稳步增长。

市场化程度提高了,适应市场的运行机制必不可少。

去年以来,长治市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和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市场交易整体溢价率超过30%;推进“清化收”,新增地源25.65万亩,新增资源收费8643.1万元,所有新增交易均纳入平台管理。同时,健全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分红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把分红率和分红占比纳入典型选树、评优评先、专项考核,有力推动集体创收,全市村集体分红1.47亿元,分红村536个,户均财产性收入增加900元,让村民共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果。

走上共富路——

因村制宜谋振兴

潞城区神泉村依托蛋鸡养殖与西红柿种植有机循环发展,村集体收入增加71万元。

沁县走马岭村建设休闲度假村,村集体收入增加30万元。

黎城县晋福村采用“1+6+N”托管模式,村集体收入增加95万元。

武乡县兴盛垴村打造电子商务集聚地,让村里的小米通过电商变成“金米”,山货变身“香饽饽”。

……

市场化之下的农村集体经济,因为各村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现状的不同,出现了差异化发展。

强村如何更强?弱村如何不掉队?长治市将全市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分为示范村、提升村、薄弱村三个类别,根据集体经济收入总量、结构、增幅划分,探索6种发展模式,覆盖全市83%的行政村,带动群众大力发展富民产业,推动集体经济收入新增4亿元。

资源开发利用型。通过拍卖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等方式,对村集体闲置的建设用地、机动地、四荒地、闲置资产等进行盘活利用,增加村集体收入。

产业发展带动型。采取“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民合作社+村集体”等形式,大力发展种植养殖、设施大棚、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品等特色产业,增加村集体收入。

生产生活服务型。以生产托管为主,为农户提供耕、种、防、收等社会化服务;以生活服务为主,为村民提供保洁保安保育、加工销售咨询等社会化服务,增加村集体收入。

物业经济租赁型。通过兴办标准厂房、仓储设施、商业门面等,进行租赁经营,增加村集体收入。

文旅融合引领型。利用农村土地、山水、田园等特色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开发农家乐、民宿、休闲农业等新业态,增加村集体收入。

联合发展创新型。通过整合各类集体资源、资产、资金,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强村带弱村,企业加项目,项目促增收。

集体经济活力足,乡村振兴步伐稳。踏着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节拍,长治市在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上不断前进,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李全宏、赵雪岗、牛惠

原标题:共富有道 共享发展——长治市多路径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