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长治讯: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只有村集体经济上去了,才能给老百姓办更多实事。”沁县柳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郭盼盼胸有规划地说。现在的柳沟村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以村民利益为前提,正一步一个脚印,迈入美好新生活。
柳沟村位于杨安乡政府东侧0.5公里,是该乡8个行政村中面积最小的村,下辖4个自然村,全村共有91户241口人,占地面积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00多亩,林地1000多亩,是中西部典型的小村落,乡村发展严重受限。
图为:沁县柳沟村一角
过去柳沟村资产资源流失、两委班子涣散,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连机动地 、荒地收入基本属于流失状态, “无集体收入、无产业支撑、无人气活力”是柳沟村的真实写照。乡村振兴以来,柳沟村通过党建引领、盘活资源、巧借外力三步走,大力扶持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从2020年5.6万元发展到2022年27.7万元,实现了过去“三无村”到现在“有收入、有产业、有潜力”名副其实的“三有村”。从过去靠上级扶持到如今的自足,柳沟村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0到27.7万的完美跨越。
坚持党建引领,找准带动集体经济“火车头”
建强基层堡垒。过去支村两委班子年龄偏大,“火车头”作用发挥不明显,不敢动真碰硬。通过换届,积极吸引在外能人,吸引高素质和年轻党员进班子,党员中实现35岁以下党员3人,大专及以上学历党员3人,结构更加优化。新的班子上任后,统一共识,力求在集体经济中寻求突破,敢于在陈年旧账中淘金子,为以后顺利开展“清化收”,收回流失资产,稳住集体经济基本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做实人才支撑。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思路,柳沟村组织干部,在外能人前往乡村振兴示范镇村,考察学习技术知识、运营指导、市场对接等先进经验,从思想上奠定了发展的人才支撑。
强化党员带头。在发展产业和集体经济上,柳沟村不断强化党员干部和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特别是旱地蔬菜种植、化肥深加工等,为柳沟村转型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盘活资产资源,增添推动集体经济“动力煤”
找准优势补短板。面积小,土地稀缺成为柳沟村宝贵的资源。过去因为种种原因,机动地和荒地处于流失状态,自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专项工作开展以来,柳沟村敢于动真碰硬,在清理合同、化解债务、新增地源上下功夫,仅新增地源一项,增加集体用地216亩,每年增加发包收入2万余元,巩固了基本盘。
利用优势促增收。柳沟村虽然土地面积小,但裸石荒坡面积大。村里通过积极申报、多村联建的方式,共用100kw光伏电站一座,每年为集体增收9.5万余元;星阳新能源100MW光伏发电项目是杨安乡重点引进项目,通过借力项目发展东风,合理规划占用裸石荒坡,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通过租占荒坡,三年支付一次,支付29.6万元,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9.8万余元,这两个项目,成为集体经济的固定收入。
突出优势谋发展。柳沟村是杨安乡地势最为平坦的村,积极利用郭河沿线有限土地,从东到西,连点成片,与松交村形成“全域种植”体系,大力发展旱地蔬菜豆角100余亩,每亩收入2500元,直接带动了20户农户增收1000元。
巩固优势稳基础。村委出资10万元购置了集体耕地、播种、收割为一体的农用机械,以每年7000元承包费的价格对外承包,面向全乡服务,解决了柳沟村耕地面积小的局限。同时,结合柳沟村实际,利用山大坡广优势,发展集体羊场一座,采用自管、自养、联盟销售的模式发展养殖,2022年出售肉羊200只,经营收入达5万余元,并且为村内3名特困供养人员提供了就业岗位。
巧借外力资源, 助推发展集体经济“催化剂”
柳沟村虽小,但杨安乡市场很大,柳沟村跳出柳沟看杨安,特别是杨安乡要打造畜牧产业第一乡品牌,废弃牛羊粪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通过支部副书记领办山西盛花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牛羊粪加工成化肥,并利用抖音网红带货的方式打开了销路,在“一三”产融合上提供了样本,年销售额达800万元以上,直接解决了本村近40名劳动力就近务工就业,人均年收入增加2万元。
下一步,柳沟村将开展村企联建,在扩大规模上做文章,寻找集体经济增长的新的动力,起到催化剂的作用。2023年的目标是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0万元,从长远出发,柳沟村村委还计划将闲置空地进行资源转化,建设“流水线车间”,依托山西盛花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带民就业增收,实现企业和村集体经济的共赢。
“钱袋子”鼓了,为民办实事的“腰杆子”也硬了。2022年柳沟村新建道路600米,沿路安装太阳能路灯70盏,沿路绿化苗木2000余株,设置公益性岗位6名,资助困难学生1名……桩桩件件实事办到了百姓的心坎上,群众由衷地从心中竖起了大拇指。
指着不远处即将被开发利用的村集体空地,郭盼盼说:“咱村民的腰包现在鼓鼓的,让村民腰包更鼓,我们有信心。”柳沟村也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增强造血功能,敢闯敢干、敢行敢试、敢作敢为,走出一条可持续的村集体经济发展之路。(郭学红、秦超)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只有村集体经济上去了,才能给老百姓办更多实事。”沁县柳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郭盼盼胸有规划地说。现在的柳沟村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以村民利益为前提,正一步一个脚印,迈入美好新生活。
柳沟村位于杨安乡政府东侧0.5公里,是该乡8个行政村中面积最小的村,下辖4个自然村,全村共有91户241口人,占地面积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00多亩,林地1000多亩,是中西部典型的小村落,乡村发展严重受限。
图为:沁县柳沟村一角
过去柳沟村资产资源流失、两委班子涣散,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连机动地 、荒地收入基本属于流失状态, “无集体收入、无产业支撑、无人气活力”是柳沟村的真实写照。乡村振兴以来,柳沟村通过党建引领、盘活资源、巧借外力三步走,大力扶持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从2020年5.6万元发展到2022年27.7万元,实现了过去“三无村”到现在“有收入、有产业、有潜力”名副其实的“三有村”。从过去靠上级扶持到如今的自足,柳沟村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0到27.7万的完美跨越。
坚持党建引领,找准带动集体经济“火车头”
建强基层堡垒。过去支村两委班子年龄偏大,“火车头”作用发挥不明显,不敢动真碰硬。通过换届,积极吸引在外能人,吸引高素质和年轻党员进班子,党员中实现35岁以下党员3人,大专及以上学历党员3人,结构更加优化。新的班子上任后,统一共识,力求在集体经济中寻求突破,敢于在陈年旧账中淘金子,为以后顺利开展“清化收”,收回流失资产,稳住集体经济基本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做实人才支撑。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思路,柳沟村组织干部,在外能人前往乡村振兴示范镇村,考察学习技术知识、运营指导、市场对接等先进经验,从思想上奠定了发展的人才支撑。
强化党员带头。在发展产业和集体经济上,柳沟村不断强化党员干部和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特别是旱地蔬菜种植、化肥深加工等,为柳沟村转型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盘活资产资源,增添推动集体经济“动力煤”
找准优势补短板。面积小,土地稀缺成为柳沟村宝贵的资源。过去因为种种原因,机动地和荒地处于流失状态,自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专项工作开展以来,柳沟村敢于动真碰硬,在清理合同、化解债务、新增地源上下功夫,仅新增地源一项,增加集体用地216亩,每年增加发包收入2万余元,巩固了基本盘。
利用优势促增收。柳沟村虽然土地面积小,但裸石荒坡面积大。村里通过积极申报、多村联建的方式,共用100kw光伏电站一座,每年为集体增收9.5万余元;星阳新能源100MW光伏发电项目是杨安乡重点引进项目,通过借力项目发展东风,合理规划占用裸石荒坡,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通过租占荒坡,三年支付一次,支付29.6万元,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9.8万余元,这两个项目,成为集体经济的固定收入。
突出优势谋发展。柳沟村是杨安乡地势最为平坦的村,积极利用郭河沿线有限土地,从东到西,连点成片,与松交村形成“全域种植”体系,大力发展旱地蔬菜豆角100余亩,每亩收入2500元,直接带动了20户农户增收1000元。
巩固优势稳基础。村委出资10万元购置了集体耕地、播种、收割为一体的农用机械,以每年7000元承包费的价格对外承包,面向全乡服务,解决了柳沟村耕地面积小的局限。同时,结合柳沟村实际,利用山大坡广优势,发展集体羊场一座,采用自管、自养、联盟销售的模式发展养殖,2022年出售肉羊200只,经营收入达5万余元,并且为村内3名特困供养人员提供了就业岗位。
巧借外力资源, 助推发展集体经济“催化剂”
柳沟村虽小,但杨安乡市场很大,柳沟村跳出柳沟看杨安,特别是杨安乡要打造畜牧产业第一乡品牌,废弃牛羊粪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通过支部副书记领办山西盛花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牛羊粪加工成化肥,并利用抖音网红带货的方式打开了销路,在“一三”产融合上提供了样本,年销售额达800万元以上,直接解决了本村近40名劳动力就近务工就业,人均年收入增加2万元。
下一步,柳沟村将开展村企联建,在扩大规模上做文章,寻找集体经济增长的新的动力,起到催化剂的作用。2023年的目标是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0万元,从长远出发,柳沟村村委还计划将闲置空地进行资源转化,建设“流水线车间”,依托山西盛花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带民就业增收,实现企业和村集体经济的共赢。
“钱袋子”鼓了,为民办实事的“腰杆子”也硬了。2022年柳沟村新建道路600米,沿路安装太阳能路灯70盏,沿路绿化苗木2000余株,设置公益性岗位6名,资助困难学生1名……桩桩件件实事办到了百姓的心坎上,群众由衷地从心中竖起了大拇指。
指着不远处即将被开发利用的村集体空地,郭盼盼说:“咱村民的腰包现在鼓鼓的,让村民腰包更鼓,我们有信心。”柳沟村也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增强造血功能,敢闯敢干、敢行敢试、敢作敢为,走出一条可持续的村集体经济发展之路。(郭学红、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