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长治讯:仲冬时节,天寒地冻,山间田野一片苍茫。走进潞城经开区数智互联产业园,宽阔笔直的园区公路四通八达,一座座现代化厂房鳞次栉比,车辆来往穿梭,高架塔吊长臂挥舞,工人们在生产线上紧张忙碌,处处涌动着勃勃生机。数智互联产业园的“工地即景”,是潞城区2022年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画面聚焦”。
回望过去的一年,潞城区以打造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先行区、晋东南城镇圈人才聚集地、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生态怡居地“一区两地”为发展目标,聚焦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条路径,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支撑,滚动推进“三个一批”,以高质量项目带动高质量发展。全年开工建设项目184个,其中列入省级重点项目7个、市级14个,目前已竣工投产65个。一个个高端产业项目加快落地、一批批基础设施开工建设、一项项民生工程有序推进,为全方位推动潞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不竭动力。
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传统产业稳步升级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2022年,潞城区紧紧围绕打造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先行区的发展定位和目标任务,在不断改造提升焦、钢、水泥、化肥、化工5大传统产业基础上,重点培育发展煤炭基新材料、生物医药和食品加工、电子信息产业、现代物流、固废综合利用等5大新兴产业,积蓄了提档升级的发展势能,绘就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为全区优化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潞宝兴海锦纶长纤维主体建成,聚合顺己内酰胺聚合切片、龙星40万吨炭黑、瑞君10万吨锂电负极材料等项目进展顺利,青科恒安RTP管高端新材料项目落地开工;透云科技莱茵衣藻获批国家食品生产许可并全面投产,赛思医疗科技真空采血管系列产品投产,食品科技园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成;深圳领骏智能、惠州优聚锂能、东莞小鸽智能等12家电子企业落地数智互联产业园,6家建成投产;潞铁智慧物流园一期、新能源汽车智慧物流产业园一期建成,二期陆港、邮政快递园等项目加快推进,全国煤炭交易中心长治专区建设全面启动;龙富达硝酸铵钙、固雅污泥处理等利废项目开工建设……越来越多的大项目、好项目在潞城落地生根,接连为全区注入强产业、稳增长的澎湃新动能,打造了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同时,潞城区全力推进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着力延链补链强链育链,加快工艺升级、产品换代,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端化发展。在潞宝集团锦纶短纤维项目生产车间内,一块块黑色煤炭经过多道科技工艺被精细加工成为一根根白色纤维,真正实现了“炭中抽丝”,让过去论吨卖的煤炭、焦炭变成了论斤卖、论克卖的高尖化工材料。从黑炭到白丝,煤炭变身为广泛应用的十几种高端产品,实现了从现代煤化工向精细化工转型升级的历史性跨越。
此外,潞城区还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新型储能等清洁能源,天辰邦诺5万千瓦+9.9万千瓦智慧风电项目首批29台风机9.59万千瓦已并网发电,晋控1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加上已经并网发电的盛洋4万千瓦、王曲电厂的2.3万千瓦,截至2022年底,全区的新能源绿电总量达到31.45万千瓦。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平整宽阔的路面、崭新的路线标志,走在改造升级后的中华大街上,满满的都是幸福感。中华大街改造提升工程是全区2022年的重要民生工程,作为建成区内的重要通道,随着经济发展,原有的道路规模已显滞后,改造项目西起高速路连接线,东至南华东街,横贯主城区,全长约5.5公里,经过近9个月的紧张施工,全线已实现顺利通车。道路是城市的脉络,过去的一年,潞城区新建、改造城市道路工程9条,建成区路网结构更加合理,道路通行能力逐步提高,市民出行环境更加便捷顺畅。
百姓关心期盼什么,区委区政府就重视关注什么、抓紧推进什么。2022年,潞城区围绕打造“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生态怡居地”的目标要求,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启动东关正街片区改造,目前征迁签约1270户,签约率达93%。总投资约1亿元建成集云数据呼叫中心服务、大学生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等为一体的人力人才资源服务产业园,可解决就业2000余人。集医养康养健康产业发展和大健康产业实习实训为一体的大健康公共服务基地主体建成,托幼托育产教融合基地、人民医院迁址新建、区妇幼服务中心建设顺利推进,标准化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新建紫丹幼儿园、晋水幼儿园扩建工程完成,全区普惠性幼儿园达78所,覆盖率88.6%,撤并规模小散中小学校,实现师资等教育资源优化重组;10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八路军太南办事处台东情报站旧址、潞城县人民大礼堂等9处文物修缮全面完成。惠及4万群众出行的81公里“四好农村路”建成,惠及6万群众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竣工……伴随着一大批民生实事、民生工程的实施,一幕幕暖心场景不断涌现,一个个热切期盼件件实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让越来越多的群众收获了“稳稳的幸福”。
如今,全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更加整洁、街道更加干净、建筑更加明亮、乡村更加宜居、出行更加便捷、生态更加优美,一幅幅美丽的城乡画卷正在婴城大地徐徐展开。
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
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源动力”。堡头村一米多高的大葱连成片,驮坡村金灿灿的谷穗喜获丰收,神泉村红彤彤的西红柿陆续上市,小天贡村的西葫芦订单售罄……在潞城,从南到北,由东向西,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步履铿锵。
“特色产业有赚头,咱就得撸起袖子加油干。”史回镇白家沟村村民赵书军深有感触,“以前咱就只是种玉米,这几年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开始种柴胡,3亩地卖了2万3千多块钱,我挺高兴的。”
维康德济中药材产业园二期、黄牛蹄万亩优质高粱种植、微子镇蔬菜大棚种植、史回镇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食用菌棚建成……一个个产业兴旺的场景,彰显着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强劲动能。
2022年,潞城区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做精做优主导产业为目标,大力实施农业特优战略,狠抓特优产业种植、项目发展带动、龙头企业培育、示范引领创建、基础设施提升、改革试点先行六大工程,发展大葱、高粱、中药材、设施蔬菜、旱地西红柿五大增收致富产业,出台了《潞城区金融兴农融资担保实施方案》《潞城区以奖代补推进一产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硬核措施,稳步推进特色农业“链长制”,不断探索实现兴业富民和村级集体经济“强筋壮骨”的新路子,全区134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3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上村达到一半以上,绘就了一幅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项目兴则产业兴,产业强则经济强。放眼潞城,新项目不断涌入、好项目快速集聚、大项目加快建设,打造主导产业、焕新城市面貌、促进民生改善,一份厚重的“年终答卷”正在加快书写。(郭敏颉)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仲冬时节,天寒地冻,山间田野一片苍茫。走进潞城经开区数智互联产业园,宽阔笔直的园区公路四通八达,一座座现代化厂房鳞次栉比,车辆来往穿梭,高架塔吊长臂挥舞,工人们在生产线上紧张忙碌,处处涌动着勃勃生机。数智互联产业园的“工地即景”,是潞城区2022年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画面聚焦”。
回望过去的一年,潞城区以打造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先行区、晋东南城镇圈人才聚集地、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生态怡居地“一区两地”为发展目标,聚焦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条路径,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支撑,滚动推进“三个一批”,以高质量项目带动高质量发展。全年开工建设项目184个,其中列入省级重点项目7个、市级14个,目前已竣工投产65个。一个个高端产业项目加快落地、一批批基础设施开工建设、一项项民生工程有序推进,为全方位推动潞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不竭动力。
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传统产业稳步升级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2022年,潞城区紧紧围绕打造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先行区的发展定位和目标任务,在不断改造提升焦、钢、水泥、化肥、化工5大传统产业基础上,重点培育发展煤炭基新材料、生物医药和食品加工、电子信息产业、现代物流、固废综合利用等5大新兴产业,积蓄了提档升级的发展势能,绘就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为全区优化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潞宝兴海锦纶长纤维主体建成,聚合顺己内酰胺聚合切片、龙星40万吨炭黑、瑞君10万吨锂电负极材料等项目进展顺利,青科恒安RTP管高端新材料项目落地开工;透云科技莱茵衣藻获批国家食品生产许可并全面投产,赛思医疗科技真空采血管系列产品投产,食品科技园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成;深圳领骏智能、惠州优聚锂能、东莞小鸽智能等12家电子企业落地数智互联产业园,6家建成投产;潞铁智慧物流园一期、新能源汽车智慧物流产业园一期建成,二期陆港、邮政快递园等项目加快推进,全国煤炭交易中心长治专区建设全面启动;龙富达硝酸铵钙、固雅污泥处理等利废项目开工建设……越来越多的大项目、好项目在潞城落地生根,接连为全区注入强产业、稳增长的澎湃新动能,打造了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同时,潞城区全力推进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着力延链补链强链育链,加快工艺升级、产品换代,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端化发展。在潞宝集团锦纶短纤维项目生产车间内,一块块黑色煤炭经过多道科技工艺被精细加工成为一根根白色纤维,真正实现了“炭中抽丝”,让过去论吨卖的煤炭、焦炭变成了论斤卖、论克卖的高尖化工材料。从黑炭到白丝,煤炭变身为广泛应用的十几种高端产品,实现了从现代煤化工向精细化工转型升级的历史性跨越。
此外,潞城区还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新型储能等清洁能源,天辰邦诺5万千瓦+9.9万千瓦智慧风电项目首批29台风机9.59万千瓦已并网发电,晋控1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加上已经并网发电的盛洋4万千瓦、王曲电厂的2.3万千瓦,截至2022年底,全区的新能源绿电总量达到31.45万千瓦。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平整宽阔的路面、崭新的路线标志,走在改造升级后的中华大街上,满满的都是幸福感。中华大街改造提升工程是全区2022年的重要民生工程,作为建成区内的重要通道,随着经济发展,原有的道路规模已显滞后,改造项目西起高速路连接线,东至南华东街,横贯主城区,全长约5.5公里,经过近9个月的紧张施工,全线已实现顺利通车。道路是城市的脉络,过去的一年,潞城区新建、改造城市道路工程9条,建成区路网结构更加合理,道路通行能力逐步提高,市民出行环境更加便捷顺畅。
百姓关心期盼什么,区委区政府就重视关注什么、抓紧推进什么。2022年,潞城区围绕打造“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生态怡居地”的目标要求,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启动东关正街片区改造,目前征迁签约1270户,签约率达93%。总投资约1亿元建成集云数据呼叫中心服务、大学生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等为一体的人力人才资源服务产业园,可解决就业2000余人。集医养康养健康产业发展和大健康产业实习实训为一体的大健康公共服务基地主体建成,托幼托育产教融合基地、人民医院迁址新建、区妇幼服务中心建设顺利推进,标准化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新建紫丹幼儿园、晋水幼儿园扩建工程完成,全区普惠性幼儿园达78所,覆盖率88.6%,撤并规模小散中小学校,实现师资等教育资源优化重组;10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八路军太南办事处台东情报站旧址、潞城县人民大礼堂等9处文物修缮全面完成。惠及4万群众出行的81公里“四好农村路”建成,惠及6万群众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竣工……伴随着一大批民生实事、民生工程的实施,一幕幕暖心场景不断涌现,一个个热切期盼件件实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让越来越多的群众收获了“稳稳的幸福”。
如今,全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更加整洁、街道更加干净、建筑更加明亮、乡村更加宜居、出行更加便捷、生态更加优美,一幅幅美丽的城乡画卷正在婴城大地徐徐展开。
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
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源动力”。堡头村一米多高的大葱连成片,驮坡村金灿灿的谷穗喜获丰收,神泉村红彤彤的西红柿陆续上市,小天贡村的西葫芦订单售罄……在潞城,从南到北,由东向西,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步履铿锵。
“特色产业有赚头,咱就得撸起袖子加油干。”史回镇白家沟村村民赵书军深有感触,“以前咱就只是种玉米,这几年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开始种柴胡,3亩地卖了2万3千多块钱,我挺高兴的。”
维康德济中药材产业园二期、黄牛蹄万亩优质高粱种植、微子镇蔬菜大棚种植、史回镇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食用菌棚建成……一个个产业兴旺的场景,彰显着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强劲动能。
2022年,潞城区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做精做优主导产业为目标,大力实施农业特优战略,狠抓特优产业种植、项目发展带动、龙头企业培育、示范引领创建、基础设施提升、改革试点先行六大工程,发展大葱、高粱、中药材、设施蔬菜、旱地西红柿五大增收致富产业,出台了《潞城区金融兴农融资担保实施方案》《潞城区以奖代补推进一产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硬核措施,稳步推进特色农业“链长制”,不断探索实现兴业富民和村级集体经济“强筋壮骨”的新路子,全区134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3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上村达到一半以上,绘就了一幅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项目兴则产业兴,产业强则经济强。放眼潞城,新项目不断涌入、好项目快速集聚、大项目加快建设,打造主导产业、焕新城市面貌、促进民生改善,一份厚重的“年终答卷”正在加快书写。(郭敏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