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遍野的绿树环绕,轻松安逸;民房错落有致,农家小景各具特色,点缀其间,引来游客如织。
6月16日傍晚,这份独有的惬意,属于壶关县龙泉镇小山南村。这份特有的活力,源自于小山南村基层治理工作的不断提升。
小山南村是壶关县最有名的城中村,也是全县乡村振兴的重点示范村。近年来,小山南村选优育强带头人,突出能力建设、制度建设和项目建设,促进村级集体经济稳步增收,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选优育强带头人,“两委”班子活力足
乡村振兴,“头雁”带动“群雁”飞。带头人怎么选?小山南村党员群众心里有一杆秤。
“头雁”这样选——党员认可,群众点头。
2021年村“两委”换届中,村级致富带头人宋义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三届村委会主任,两届村党支部书记,数一数,宋义高已经为村里服务14年了。
常年经商的宋义自办了一家企业,这些年,企业利润不错,收入可观。然而,自己挣钱,全村花。除了自掏腰包出资修路、通水电暖等,村民谁家有困难,宋义都要帮上一把。在宋义的企业里,20多户村民务工就业,获得了稳定收入。
“把有能力的人选上来,是全村人的期盼,只要有能力,能带领群众致富,我们都全力拥护。”宋义用真诚和能力获得了群众的信任。
“苗子”这样育——选好人,推能人。
2021年,30出头的姜宇飞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成为村支委委员。30多岁的年轻娃,将来能为村里办成啥事?
姜宇飞是一名共产党员,毕业返乡后他组建了一家劳务公司。在他的公司里,村里十多个人在县城周边找到了谋生的工作。“姜宇飞同志年龄小但是能力强,是村‘两委’班子需要的‘好苗子’。”宋义说。
没错,在小山南村,党员队伍建设以干事能力优先、群众口碑优先为导向,大胆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观念,“把有能力带头致富的群众培养成党员,把受群众信赖的党员培养成‘两委’干部,把众望所归的村干部培养成党组织书记”,打造了村级人才队伍梯次成长的良性循环。
党支部建设提质效,村民办事有了“家”
“证明盖章”有人找、生活困难有人帮、红白喜事有人管。看似简单的三件事,却是强有力的村党支部为小山南村老百姓创造的“稳稳的幸福”。
在小山南村,村党支部这样建——抓学习,办实事。
小山南村有40多名党员,要让40多名党员成为40多个战斗先锋,提升党员素质,凝聚发展共识是首要任务。
每月9日,是小山南村的主题党日。这一天,全村党员齐聚党员活动室,重温入党誓词、学习系列讲话,每个月一个学习主题,决不流于形式。此外,每年村里都要多次邀请省、市各级专家、退休老领导来村里讲课。“通过一次次坚持不懈的‘知识滋养’,党员干部发展思路更开拓,村民配合度更高。”宋义说。
在小山南村,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常开、人常在”。村里有四个党小组,每个小组一名村干部任组长,其他党员干部为组员,一名党员联系五户村民。村民的红白喜事、卫生整治、济困帮扶等涉及切身利益的民生事宜,都由党员干部直接对接处理。哪个小组办事方法更好,哪个小组办事效率更高,哪个小组的村民更满意?四个党小组之间比学赶超,争当示范,成为乡村治理的重要机制。
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小山南村充分激发组织活力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村内先后改造高标准饮水管网5000米,硬化村级公路和巷道4公里,安装路灯70余盏,整治坑洼路面、废弃建筑、残垣断壁等20余处,清理生活垃圾10余吨,村容村貌获得了大提升。
村干部带着村民干,乡村振兴动力强
对于小山南村来说,脚下那干燥的、温润的黄土,是他们最宝贵的财富。古时,当地百姓用它来烧制陶缸,成为重要的经济来源。如今,流传百年的“陶文化”,又为村民打通了致富新路径,成为村委班子新时代的新课题。
在小山南村,班子这样领着干——发展产业,带着致富。
2019年,小山南村集体牵头成立壶关县陶景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在村内缸窑旧址的基础上,发展陶文化特色餐饮项目,建设梅苑山庄,并配套建设了陶艺体验园、古陶馆等旅游项目。如今,行走在梅苑山庄,以陶为名的微景观随处可见,成为古村独特的文化符号。曾经制作缸坯的窑洞,现如今已华丽变身成为民宿餐厅,旅游、餐饮、采摘、住宿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实现集体经济增收12万余元。
引进紫丰有机肥料、迅佑生物科技、老工匠卤肉加工、黑小计面包加工等项目落地并投入运营,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4万元;村里党员积极带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大棚30余个,种植旱地西红柿100余亩,带动全村150余人就业增收,人均年收入超过1万元……一个个项目带动下,小山南村村民迎来致富好日子。
党建引领聚合力,小山南村找到了乡村治理的新思路,更跑出了乡村振兴“加速度”。(贾奕)
原标题:壶关县小山南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档升级——基层党建变思路 乡村振兴再提速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遍野的绿树环绕,轻松安逸;民房错落有致,农家小景各具特色,点缀其间,引来游客如织。
6月16日傍晚,这份独有的惬意,属于壶关县龙泉镇小山南村。这份特有的活力,源自于小山南村基层治理工作的不断提升。
小山南村是壶关县最有名的城中村,也是全县乡村振兴的重点示范村。近年来,小山南村选优育强带头人,突出能力建设、制度建设和项目建设,促进村级集体经济稳步增收,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选优育强带头人,“两委”班子活力足
乡村振兴,“头雁”带动“群雁”飞。带头人怎么选?小山南村党员群众心里有一杆秤。
“头雁”这样选——党员认可,群众点头。
2021年村“两委”换届中,村级致富带头人宋义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三届村委会主任,两届村党支部书记,数一数,宋义高已经为村里服务14年了。
常年经商的宋义自办了一家企业,这些年,企业利润不错,收入可观。然而,自己挣钱,全村花。除了自掏腰包出资修路、通水电暖等,村民谁家有困难,宋义都要帮上一把。在宋义的企业里,20多户村民务工就业,获得了稳定收入。
“把有能力的人选上来,是全村人的期盼,只要有能力,能带领群众致富,我们都全力拥护。”宋义用真诚和能力获得了群众的信任。
“苗子”这样育——选好人,推能人。
2021年,30出头的姜宇飞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成为村支委委员。30多岁的年轻娃,将来能为村里办成啥事?
姜宇飞是一名共产党员,毕业返乡后他组建了一家劳务公司。在他的公司里,村里十多个人在县城周边找到了谋生的工作。“姜宇飞同志年龄小但是能力强,是村‘两委’班子需要的‘好苗子’。”宋义说。
没错,在小山南村,党员队伍建设以干事能力优先、群众口碑优先为导向,大胆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观念,“把有能力带头致富的群众培养成党员,把受群众信赖的党员培养成‘两委’干部,把众望所归的村干部培养成党组织书记”,打造了村级人才队伍梯次成长的良性循环。
党支部建设提质效,村民办事有了“家”
“证明盖章”有人找、生活困难有人帮、红白喜事有人管。看似简单的三件事,却是强有力的村党支部为小山南村老百姓创造的“稳稳的幸福”。
在小山南村,村党支部这样建——抓学习,办实事。
小山南村有40多名党员,要让40多名党员成为40多个战斗先锋,提升党员素质,凝聚发展共识是首要任务。
每月9日,是小山南村的主题党日。这一天,全村党员齐聚党员活动室,重温入党誓词、学习系列讲话,每个月一个学习主题,决不流于形式。此外,每年村里都要多次邀请省、市各级专家、退休老领导来村里讲课。“通过一次次坚持不懈的‘知识滋养’,党员干部发展思路更开拓,村民配合度更高。”宋义说。
在小山南村,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常开、人常在”。村里有四个党小组,每个小组一名村干部任组长,其他党员干部为组员,一名党员联系五户村民。村民的红白喜事、卫生整治、济困帮扶等涉及切身利益的民生事宜,都由党员干部直接对接处理。哪个小组办事方法更好,哪个小组办事效率更高,哪个小组的村民更满意?四个党小组之间比学赶超,争当示范,成为乡村治理的重要机制。
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小山南村充分激发组织活力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村内先后改造高标准饮水管网5000米,硬化村级公路和巷道4公里,安装路灯70余盏,整治坑洼路面、废弃建筑、残垣断壁等20余处,清理生活垃圾10余吨,村容村貌获得了大提升。
村干部带着村民干,乡村振兴动力强
对于小山南村来说,脚下那干燥的、温润的黄土,是他们最宝贵的财富。古时,当地百姓用它来烧制陶缸,成为重要的经济来源。如今,流传百年的“陶文化”,又为村民打通了致富新路径,成为村委班子新时代的新课题。
在小山南村,班子这样领着干——发展产业,带着致富。
2019年,小山南村集体牵头成立壶关县陶景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在村内缸窑旧址的基础上,发展陶文化特色餐饮项目,建设梅苑山庄,并配套建设了陶艺体验园、古陶馆等旅游项目。如今,行走在梅苑山庄,以陶为名的微景观随处可见,成为古村独特的文化符号。曾经制作缸坯的窑洞,现如今已华丽变身成为民宿餐厅,旅游、餐饮、采摘、住宿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实现集体经济增收12万余元。
引进紫丰有机肥料、迅佑生物科技、老工匠卤肉加工、黑小计面包加工等项目落地并投入运营,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4万元;村里党员积极带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大棚30余个,种植旱地西红柿100余亩,带动全村150余人就业增收,人均年收入超过1万元……一个个项目带动下,小山南村村民迎来致富好日子。
党建引领聚合力,小山南村找到了乡村治理的新思路,更跑出了乡村振兴“加速度”。(贾奕)
原标题:壶关县小山南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档升级——基层党建变思路 乡村振兴再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