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关于根本、关乎长远。黎城县委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系统谋划,协同联动,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精准化施策,分类式治理,坚持‘五项引领’,构建‘五大体系’,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互促共进。”日前,黎城县委书记牛晨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坚持政治引领,构建三级联动的责任体系。将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作为三级书记一号工程。县委书记带头扛起主体责任,指导出台《黎城县关于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15个方案26项工作制度,制定工作任务清单123项,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具体化、时间节点化,以责任落实推动工作落实,形成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矩阵。乡镇书记考核倒逼责任,坚持日报告、周研判、月通报、季观摩,现场评比,当场打分,前三名以奖代补,后两名通报批评,年度末位淘汰。村支部书记星级评定传导责任。建立“考核定星、动态调整、以星定酬、持续激励”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基层治理能力整体提升。
坚持组织引领,构建共建共治的治理体系。网格化推进基层治理。全县划分206个农村网格、41个社区网格、1673个微网格、25个专属网格,动员广大党员争当楼长、单元长,设置楼长407名,单元长873名,所有要素入网,所有事项进网,实现“多网合一、一网统筹”。开展社区共驻共建。以“双报到”工作机制为载体,2700余名县直单位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开展服务。发挥驻地单位职能优势,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难事共解“五事联办”,解决噪音扰民、私搭乱建等“老大难”问题76个,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0余件。实施“红色物业”管理机制,成立黎城县物业行业党总支,组建13个物业管理服务企业,4个社区、8个无物业小区试点推行取得初步成效。
坚持制度引领,构建齐抓共管的服务体系。完善常态化包保机制。健全县领导包联镇、联系重点村、重点户,镇班子成员包片、普通干部包村,村干部和党员包户三级包联体系,实行“双向考核、上下挂钩”制度,形成四套班子带头带动带领、党员干部争先落细落实的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工作格局。理顺“一支队伍管执法”机制。出台《黎城县深化各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推进方案》,构建以镇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为基础的综合行政执法平台,组建143人的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编制乡镇法定行政执法事项清单34项,解决占道经营、疫情防控、车辆乱停乱放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125个。建立常态化大走访服务机制,围绕疫情防控、就业增收、信访维稳、环境卫生整治等重点工作,网格员每周三次走访,包镇领导每月两天调研,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坚持能力引领,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培训体系。制定《黎城县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精细化分级分类培训方案》,构建县委党校、8个镇党校、N个农村实训基地“1+8+N”三级教育培训网络,建立实训基地8个,开展培训40期,覆盖乡村两级干部2400余人次。全面推行“导师帮带制”和“领导干部上讲台”,分类建立120人的导师师资库,对新进镇村班子成员一对一帮扶,110余名领导干部带头授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得到有效化解。
坚持创新引领,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保障体系。创新村级六型分类治理。结合各村(社区)党组织建设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乡村环境面貌等因素,实施“村级治理六型分类”工作举措,确定党建铸魂型村7个、红色领航型村15个、社区共建型社区12个、村企互促型村24个、项目建设带动型村67个、集体经济促进型村60个。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确立发展村集体经济生产服务型、产业发展型、乡村建设带动型、资源开发经营型4种类型15种模式,确定17个示范村、24个重点村、113个同步推进村。成立县级农村集体经济有限公司,谋划村集体经济项目56个,总投资1.93亿元。创新“清化收136”工作机制。坚持一把尺子丈量、三级研判认定、六种路径处置,对不规范的村集体经济合同进行分类处理。已处理不规范合同1440份;收回债权4842万元,化解债务2304万元;新增地源2678亩,新增地源收费57.6万元,为村级发展夯实了基础。
基层治理,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黎城县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专项行动有关精神,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扬优势、补短板、增特色、强支撑、提效能,努力开创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局面。”牛晨霞表示。(张瑞英)
原标题:坚持“五项引领” 构建“五大体系”——访黎城县委书记牛晨霞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关于根本、关乎长远。黎城县委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系统谋划,协同联动,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精准化施策,分类式治理,坚持‘五项引领’,构建‘五大体系’,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互促共进。”日前,黎城县委书记牛晨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坚持政治引领,构建三级联动的责任体系。将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作为三级书记一号工程。县委书记带头扛起主体责任,指导出台《黎城县关于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15个方案26项工作制度,制定工作任务清单123项,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具体化、时间节点化,以责任落实推动工作落实,形成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矩阵。乡镇书记考核倒逼责任,坚持日报告、周研判、月通报、季观摩,现场评比,当场打分,前三名以奖代补,后两名通报批评,年度末位淘汰。村支部书记星级评定传导责任。建立“考核定星、动态调整、以星定酬、持续激励”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基层治理能力整体提升。
坚持组织引领,构建共建共治的治理体系。网格化推进基层治理。全县划分206个农村网格、41个社区网格、1673个微网格、25个专属网格,动员广大党员争当楼长、单元长,设置楼长407名,单元长873名,所有要素入网,所有事项进网,实现“多网合一、一网统筹”。开展社区共驻共建。以“双报到”工作机制为载体,2700余名县直单位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开展服务。发挥驻地单位职能优势,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难事共解“五事联办”,解决噪音扰民、私搭乱建等“老大难”问题76个,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0余件。实施“红色物业”管理机制,成立黎城县物业行业党总支,组建13个物业管理服务企业,4个社区、8个无物业小区试点推行取得初步成效。
坚持制度引领,构建齐抓共管的服务体系。完善常态化包保机制。健全县领导包联镇、联系重点村、重点户,镇班子成员包片、普通干部包村,村干部和党员包户三级包联体系,实行“双向考核、上下挂钩”制度,形成四套班子带头带动带领、党员干部争先落细落实的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工作格局。理顺“一支队伍管执法”机制。出台《黎城县深化各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推进方案》,构建以镇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为基础的综合行政执法平台,组建143人的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编制乡镇法定行政执法事项清单34项,解决占道经营、疫情防控、车辆乱停乱放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125个。建立常态化大走访服务机制,围绕疫情防控、就业增收、信访维稳、环境卫生整治等重点工作,网格员每周三次走访,包镇领导每月两天调研,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坚持能力引领,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培训体系。制定《黎城县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精细化分级分类培训方案》,构建县委党校、8个镇党校、N个农村实训基地“1+8+N”三级教育培训网络,建立实训基地8个,开展培训40期,覆盖乡村两级干部2400余人次。全面推行“导师帮带制”和“领导干部上讲台”,分类建立120人的导师师资库,对新进镇村班子成员一对一帮扶,110余名领导干部带头授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得到有效化解。
坚持创新引领,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保障体系。创新村级六型分类治理。结合各村(社区)党组织建设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乡村环境面貌等因素,实施“村级治理六型分类”工作举措,确定党建铸魂型村7个、红色领航型村15个、社区共建型社区12个、村企互促型村24个、项目建设带动型村67个、集体经济促进型村60个。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确立发展村集体经济生产服务型、产业发展型、乡村建设带动型、资源开发经营型4种类型15种模式,确定17个示范村、24个重点村、113个同步推进村。成立县级农村集体经济有限公司,谋划村集体经济项目56个,总投资1.93亿元。创新“清化收136”工作机制。坚持一把尺子丈量、三级研判认定、六种路径处置,对不规范的村集体经济合同进行分类处理。已处理不规范合同1440份;收回债权4842万元,化解债务2304万元;新增地源2678亩,新增地源收费57.6万元,为村级发展夯实了基础。
基层治理,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黎城县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专项行动有关精神,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扬优势、补短板、增特色、强支撑、提效能,努力开创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局面。”牛晨霞表示。(张瑞英)
原标题:坚持“五项引领” 构建“五大体系”——访黎城县委书记牛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