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振东调研当前重点工作
发布时间: 2022-04-02   |  来源: 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
 
分享到: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3月28日,潞州区委副书记、区长魏振东深入东街街道、西街街道等地就便民市场建设、城市品质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民生项目进行调研。他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厚植为民情怀,扎实推进便民出行、利民生活、惠民发展的各项民生工程,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回应群众期盼,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副区长李伟参加。

在庙道巷和附城桥西侧,魏振东详细了解长治市职业技术学院农校校区家属院新建出入口和附城便民市场建设情况。魏振东指出,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准对接,统筹调度,盘活利用闲置土地,综合考虑交通、环境、居住人口、服务半径等因素,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均等化水平,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创新社会治理方式,高标准打造“15分钟生活圈”,为群众提供全方位便民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

在市糖酒公司,魏振东认真察看道路两侧绿化、沿街商铺门店路面硬化等工作。他指出,提升道路硬化、绿化是扮靓城市“容颜”、改善城市品质的重要举措。要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围绕满足群众实际需求的突出问题,做好整体规划布局,着力补齐短板弱项,加快推进空间拓展,推动城市面貌、品质、功能实现新的提升,让群众收获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在双桥庄村和南垂村,魏振东详细听取街道和村负责人对乡村振兴、环境卫生等情况的汇报。魏振东指出,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和主要载体。要突出顶层设计,把完善农村治理体系、提高农村治理能力、彰显农村文化特质统筹规划,高标准定位、大格局谋划,因村制宜、注重特色,提升村庄管理精细化水平、村民生活品质。要进一步强化目标导向,在做优环境、搭好平台的基础上,积极谋划村集体经济发展,寻求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助推村集体经济实力和经济效益双提升。要进一步强化制度管理,细化村规民约、环境整治标准等制度,引导村民移风易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确保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真正惠及百姓,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李冬芳)


[编辑:李倩]

  相关链接
· 魏振东调研项目建设和疫情防控工作
· 魏振东调研拟申报美丽乡村试点建设等工作
· 魏振东调研方舱隔离观察点建设情况
· 魏振东调研重点工作
· 魏振东深入部分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潞州区
魏振东调研当前重点工作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3月28日,潞州区委副书记、区长魏振东深入东街街道、西街街道等地就便民市场建设、城市品质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民生项目进行调研。他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厚植为民情怀,扎实推进便民出行、利民生活、惠民发展的各项民生工程,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回应群众期盼,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副区长李伟参加。

在庙道巷和附城桥西侧,魏振东详细了解长治市职业技术学院农校校区家属院新建出入口和附城便民市场建设情况。魏振东指出,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准对接,统筹调度,盘活利用闲置土地,综合考虑交通、环境、居住人口、服务半径等因素,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均等化水平,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创新社会治理方式,高标准打造“15分钟生活圈”,为群众提供全方位便民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

在市糖酒公司,魏振东认真察看道路两侧绿化、沿街商铺门店路面硬化等工作。他指出,提升道路硬化、绿化是扮靓城市“容颜”、改善城市品质的重要举措。要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围绕满足群众实际需求的突出问题,做好整体规划布局,着力补齐短板弱项,加快推进空间拓展,推动城市面貌、品质、功能实现新的提升,让群众收获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在双桥庄村和南垂村,魏振东详细听取街道和村负责人对乡村振兴、环境卫生等情况的汇报。魏振东指出,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和主要载体。要突出顶层设计,把完善农村治理体系、提高农村治理能力、彰显农村文化特质统筹规划,高标准定位、大格局谋划,因村制宜、注重特色,提升村庄管理精细化水平、村民生活品质。要进一步强化目标导向,在做优环境、搭好平台的基础上,积极谋划村集体经济发展,寻求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助推村集体经济实力和经济效益双提升。要进一步强化制度管理,细化村规民约、环境整治标准等制度,引导村民移风易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确保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真正惠及百姓,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李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