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长治市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以全面推动水源、水权、水利、水工、水务“五水综改”为牵引,以河湖长制、项目建设、治水监管为抓手,扎实推进节水控水、生态修复、民生水利等重点工作,牢牢守住水旱灾害防御安全底线,为长治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提供坚强保障。
“五水综改”重塑全市治水兴水体系。“今年,全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完成2.7万亩的改革实施面积,全市全年用水总量控制在6.698亿立方米以内,完成水土保持治理面积45万亩。”市水利局负责人介绍,“五水综改”是全方位重塑重构性的彻底改革,是对治水兴水体系的一次大调整、大解构,全市水利系统站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度,前瞻性提出符合长治市情、水情、民情实际的战略构思,制定详细实施方案,按照条件成熟程度,坚持先行先试,注重在工作体系层面发力,迅速推进各项改革落地见效。
深度节水控水。发挥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的重要作用,全市进一步强化水资源“三条红线”管控,努力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全面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和水平。年底前,全市50%以上县区完成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市县水利部门全面建成节水型单位。
扎实推进水生态修复治理。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今年,长治市重点推进“一湖两河三泉”(漳泽湖、浊漳河、沁河、辛安泉、霍泉、洪山泉)生态修复保护工作,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坚决守好“华北水塔”。科学推进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在潞州、壶关、平顺、黎城、襄垣、沁县6个县区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全市全年完成水土保持治理面积45万亩。
全面夯实民生水利基础。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实施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做好农村供水保障、大中型灌区建设、农村水电绿色发展等各项民生水利工作,全市规模化工程服务人口比例达到42%,终端用水户缴费比例达到82%,农村集中供水率稳定在95%以上。
牢牢守住防汛安全底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防住为王、“预”字当先、“实”字托底,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的“四不”目标,全市各级水利部门严格落实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贯通雨情、水情、险情、灾情“四情”防御,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按时完成水毁工程修复任务,落实各项水旱灾害防御措施,全面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丁宇红)
原标题:全面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今年,长治市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以全面推动水源、水权、水利、水工、水务“五水综改”为牵引,以河湖长制、项目建设、治水监管为抓手,扎实推进节水控水、生态修复、民生水利等重点工作,牢牢守住水旱灾害防御安全底线,为长治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提供坚强保障。
“五水综改”重塑全市治水兴水体系。“今年,全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完成2.7万亩的改革实施面积,全市全年用水总量控制在6.698亿立方米以内,完成水土保持治理面积45万亩。”市水利局负责人介绍,“五水综改”是全方位重塑重构性的彻底改革,是对治水兴水体系的一次大调整、大解构,全市水利系统站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度,前瞻性提出符合长治市情、水情、民情实际的战略构思,制定详细实施方案,按照条件成熟程度,坚持先行先试,注重在工作体系层面发力,迅速推进各项改革落地见效。
深度节水控水。发挥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的重要作用,全市进一步强化水资源“三条红线”管控,努力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全面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和水平。年底前,全市50%以上县区完成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市县水利部门全面建成节水型单位。
扎实推进水生态修复治理。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今年,长治市重点推进“一湖两河三泉”(漳泽湖、浊漳河、沁河、辛安泉、霍泉、洪山泉)生态修复保护工作,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坚决守好“华北水塔”。科学推进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在潞州、壶关、平顺、黎城、襄垣、沁县6个县区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全市全年完成水土保持治理面积45万亩。
全面夯实民生水利基础。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实施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做好农村供水保障、大中型灌区建设、农村水电绿色发展等各项民生水利工作,全市规模化工程服务人口比例达到42%,终端用水户缴费比例达到82%,农村集中供水率稳定在95%以上。
牢牢守住防汛安全底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防住为王、“预”字当先、“实”字托底,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的“四不”目标,全市各级水利部门严格落实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贯通雨情、水情、险情、灾情“四情”防御,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按时完成水毁工程修复任务,落实各项水旱灾害防御措施,全面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丁宇红)
原标题:全面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