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阔平坦的水泥路,规划整齐的居民小院,整洁有序的村容村貌……人居环境整治让今日的农村有了新的模样。一幅幅天蓝地绿水清、村美院净家洁的秀美新画卷,正在生动地诠释着农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的丰富内涵。
2018年以来,长治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总体部署,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深入学习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以乡村振兴为统领,以建设美丽乡村为方向,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为抓手,扎实开展了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拆违治乱等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着力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经过三年集中整治,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共创建了117个省级、170个市级人居环境示范村和500余个县级人居环境示范村。并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基础,对示范村进行提档升级,集中连片打造了一批美丽宜居示范村,具有地域特色和现代气息的新农村不断涌现,美丽乡村处处是景,农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与日俱增。
科学规划高位推进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个惠及千家万户,庞大、复杂的工程。工作实施以来,长治市先后出台了《长治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长治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018年行动计划》《长治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019年行动计划》和《长治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020年行动计划》,分年行动计划中明确了各部门工作职责,保证各部门各司其职,有序开展。去年,在原来六大专项行动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增加为“示范创建、农村厕所革命、村庄绿化、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庄清洁、卫生乡村、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村庄规划管理、农村补短板”十大专项行动,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改善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为带动更多金融机构、保险资金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的支持,长治市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先后与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合作交流,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和PPP项目融资提供征信支持。鼓励信贷、保险机构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开展投融资模式试点,推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模式。同时,鼓励支持社会资本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参与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项目建设运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美丽宜居村庄和最美庭院、最美乡村等创建活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等有机结合。
三年来,在全市干部群众的团结努力下,长治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屡次获得国家、省级部门的褒奖。2018年,全省第一个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现场会在长治市召开。同年,长治市成为首批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上党区改厕模式在2019年底的国务院人居环境大督查中被列为典型经验;2020年,屯留区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因地施策协同治理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改厕不是小事,而是事关农村经济发展、事关农民身体健康的大事,旱厕改造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让广大群众的生活切实得到改善。为把旱厕改造工作做成一项一劳永逸的工程,长治市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农村改厕工作,各地因村因户施策,宜水则水,宜旱则旱,选择适合当地实际、经济适用、适应“寒”“旱”环境、群众接受的改厕模式。
走进屯留区丰宜镇西夏旺村,视线所及,分类垃圾桶随处可见;空气中,闻不到污水的异味。这与人们印象里农村“简易茅厕遍布,垃圾遍地倒,污水满地流”的环境大相径庭。
在村民靳琴家的卫生间里,ECO环保方便器正在运转,“用上这种微生物降解方便器实在太方便了,它和传统的水冲式马桶不一样,不用掏、无水冲、零排放、无污染,再也不会臭气熏天、蚊蝇乱飞了。”靳琴高兴地说。
“改厕改变了村民的卫生观念,改出了群众的新生活,也树立了文明新风。”很多村民深有感触地说。改厕之前,总觉得在农村没有必要讲究,也没办法讲究。现在不仅厕所干净,家里整体也干净多了,自己看着心里舒服。走进农户家里,灶台不见灰尘,厕所、圈舍没了臭味,院落也打扫得干干净净。
全市农村户用厕所总量577409座,目前已改厕所378783座,卫生厕所普及率为65%。
旱厕填埋了,生活垃圾怎么处理?生活污水往哪里倒?为此,长治市配套建设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递次推进、协同治理,确保整治成果。目前,全市12个县区基本建成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覆盖行政村比例达98.5%。全市已录入全国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信息系统的542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已整治并销号542处,整治率100%。其中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共计405处,已整治并销号405处,整治率100%。各县区按照一处一策的原则确定整治技术方法,建立整治滚动销号制度,完成一处、销号一处,有效防止了发生垃圾污染转移现象;全市建有集中式、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或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的行政村数为323个,占比10.98%。2018年,全市地表水优良断面比例均为88.24%,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7.24%。累计完成370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工作。
提质增效示范创建
每逢周末,驱车外出,会看到:武乡县故县乡五村风景秀美、历史风情浓郁;长子县琚村、襄垣县郄家烟村环境古朴、独具特色;沁源县紫红村、潞城区石梁村、黎城县佛崖底村、沁县石板上村等如诗如画、游人如织……近年来,长治市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美丽乡村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旧貌换新颜。
这幅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画卷背后,处处体现着长治市市委、市政府立足民生、改善环境的魄力和智慧。多年来,市农业农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始终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提升城市人居环境的重点,从便民利民的角度,按照分级创建、分类示范、分批实施的办法和规划引领、奖补促进、资金整合、培训指导、单位帮建等措施,在全市深入开展省、市、县三级美丽宜居示范村联创活动,整合资源、项目、资金,集中力量重点打造了以环漳泽湖滨河新区为核心,以环市区城郊休闲乡村片区、太行山水风景片区、红色文化传承片区、太岳生态康养片区为重点的“一核心四片区”集中连片美丽示范乡村。创建了117个省级、170个市级和500余个县级人居环境示范村。
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山、水、林、田、路、村、房日臻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协调发展,长治市农村逐渐步入产业、村寨、景观、旅游互动发展新格局。
潞州区五马街道北董村自古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古时的北董村总体建筑布局为凤凰东南飞形状,历史上称为凤凰村,站在东山往下望,南为凤头,北为凤尾,东西为凤之双翅,谓“凤凰双展翅”。
近年来,北董村大力整治周边环境,着力打造碧水蓝天。实行“垃圾不落地”,对南外环路两侧、东山旅游路及田间地头荒草进行了集中清理;出动车辆、人力对村中及外环路两侧树木、路沿、墙壁等进行白化、亮化。并对辖区范围内的裸地进行石子铺设,主街道及小巷全天清扫保洁。完善了村民污水排放,并全部接入了城市排污管网。同时,制定出台了北董村环境卫生工作条例,建立长效机制,实行专人专管。环境的改善,造就了村民素质、品位、涵养的全面提升。该村充分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发挥特色资源优势,依托塔岭山上百亩树龄在几十年的老桃树,于每年4月中旬举办“魅力北董桃花节”,除赏花外,还有上党名吃展示、民俗风情表演、手机摄影、绘画比赛、古筝表演、模特展示等。每年7月中旬举办“魅力北董葵花节”,成为潞州区乡村旅游的一张金名片。
作为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市,去年,长治市推出了12条精品乡村旅游线路,“田园景区化、景村一体化、旅游全域化”的格局在长治市已初具雏形。
如今的上党盆地,乡村美丽蝶变,成效有目共睹,绿色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十足。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太行山区广袤美丽的青山绿水中,长治市以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阶段成效为发展契机,将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仗。下一步,长治市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十四五”时期全力打造生态引领的太行宜居山水名城的发展战略定位,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全面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旱厕改造、乡村特色风貌、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村庄清洁、卫生乡村、乡村旅游、村庄规划管理”十大提升行动,一张蓝图绘到底,谱写乡村发展壮丽新篇章,打造一个更加亮丽的新长治!(来源:长治日报 记者常乾栋 通讯员程江波)
原标题:乡村处处绘新景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宽阔平坦的水泥路,规划整齐的居民小院,整洁有序的村容村貌……人居环境整治让今日的农村有了新的模样。一幅幅天蓝地绿水清、村美院净家洁的秀美新画卷,正在生动地诠释着农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的丰富内涵。
2018年以来,长治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总体部署,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深入学习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以乡村振兴为统领,以建设美丽乡村为方向,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为抓手,扎实开展了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拆违治乱等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着力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经过三年集中整治,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共创建了117个省级、170个市级人居环境示范村和500余个县级人居环境示范村。并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基础,对示范村进行提档升级,集中连片打造了一批美丽宜居示范村,具有地域特色和现代气息的新农村不断涌现,美丽乡村处处是景,农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与日俱增。
科学规划高位推进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个惠及千家万户,庞大、复杂的工程。工作实施以来,长治市先后出台了《长治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长治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018年行动计划》《长治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019年行动计划》和《长治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020年行动计划》,分年行动计划中明确了各部门工作职责,保证各部门各司其职,有序开展。去年,在原来六大专项行动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增加为“示范创建、农村厕所革命、村庄绿化、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庄清洁、卫生乡村、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村庄规划管理、农村补短板”十大专项行动,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改善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为带动更多金融机构、保险资金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的支持,长治市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先后与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合作交流,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和PPP项目融资提供征信支持。鼓励信贷、保险机构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开展投融资模式试点,推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模式。同时,鼓励支持社会资本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参与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项目建设运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美丽宜居村庄和最美庭院、最美乡村等创建活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等有机结合。
三年来,在全市干部群众的团结努力下,长治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屡次获得国家、省级部门的褒奖。2018年,全省第一个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现场会在长治市召开。同年,长治市成为首批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上党区改厕模式在2019年底的国务院人居环境大督查中被列为典型经验;2020年,屯留区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因地施策协同治理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改厕不是小事,而是事关农村经济发展、事关农民身体健康的大事,旱厕改造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让广大群众的生活切实得到改善。为把旱厕改造工作做成一项一劳永逸的工程,长治市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农村改厕工作,各地因村因户施策,宜水则水,宜旱则旱,选择适合当地实际、经济适用、适应“寒”“旱”环境、群众接受的改厕模式。
走进屯留区丰宜镇西夏旺村,视线所及,分类垃圾桶随处可见;空气中,闻不到污水的异味。这与人们印象里农村“简易茅厕遍布,垃圾遍地倒,污水满地流”的环境大相径庭。
在村民靳琴家的卫生间里,ECO环保方便器正在运转,“用上这种微生物降解方便器实在太方便了,它和传统的水冲式马桶不一样,不用掏、无水冲、零排放、无污染,再也不会臭气熏天、蚊蝇乱飞了。”靳琴高兴地说。
“改厕改变了村民的卫生观念,改出了群众的新生活,也树立了文明新风。”很多村民深有感触地说。改厕之前,总觉得在农村没有必要讲究,也没办法讲究。现在不仅厕所干净,家里整体也干净多了,自己看着心里舒服。走进农户家里,灶台不见灰尘,厕所、圈舍没了臭味,院落也打扫得干干净净。
全市农村户用厕所总量577409座,目前已改厕所378783座,卫生厕所普及率为65%。
旱厕填埋了,生活垃圾怎么处理?生活污水往哪里倒?为此,长治市配套建设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递次推进、协同治理,确保整治成果。目前,全市12个县区基本建成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覆盖行政村比例达98.5%。全市已录入全国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信息系统的542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已整治并销号542处,整治率100%。其中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共计405处,已整治并销号405处,整治率100%。各县区按照一处一策的原则确定整治技术方法,建立整治滚动销号制度,完成一处、销号一处,有效防止了发生垃圾污染转移现象;全市建有集中式、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或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的行政村数为323个,占比10.98%。2018年,全市地表水优良断面比例均为88.24%,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7.24%。累计完成370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工作。
提质增效示范创建
每逢周末,驱车外出,会看到:武乡县故县乡五村风景秀美、历史风情浓郁;长子县琚村、襄垣县郄家烟村环境古朴、独具特色;沁源县紫红村、潞城区石梁村、黎城县佛崖底村、沁县石板上村等如诗如画、游人如织……近年来,长治市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美丽乡村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旧貌换新颜。
这幅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画卷背后,处处体现着长治市市委、市政府立足民生、改善环境的魄力和智慧。多年来,市农业农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始终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提升城市人居环境的重点,从便民利民的角度,按照分级创建、分类示范、分批实施的办法和规划引领、奖补促进、资金整合、培训指导、单位帮建等措施,在全市深入开展省、市、县三级美丽宜居示范村联创活动,整合资源、项目、资金,集中力量重点打造了以环漳泽湖滨河新区为核心,以环市区城郊休闲乡村片区、太行山水风景片区、红色文化传承片区、太岳生态康养片区为重点的“一核心四片区”集中连片美丽示范乡村。创建了117个省级、170个市级和500余个县级人居环境示范村。
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山、水、林、田、路、村、房日臻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协调发展,长治市农村逐渐步入产业、村寨、景观、旅游互动发展新格局。
潞州区五马街道北董村自古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古时的北董村总体建筑布局为凤凰东南飞形状,历史上称为凤凰村,站在东山往下望,南为凤头,北为凤尾,东西为凤之双翅,谓“凤凰双展翅”。
近年来,北董村大力整治周边环境,着力打造碧水蓝天。实行“垃圾不落地”,对南外环路两侧、东山旅游路及田间地头荒草进行了集中清理;出动车辆、人力对村中及外环路两侧树木、路沿、墙壁等进行白化、亮化。并对辖区范围内的裸地进行石子铺设,主街道及小巷全天清扫保洁。完善了村民污水排放,并全部接入了城市排污管网。同时,制定出台了北董村环境卫生工作条例,建立长效机制,实行专人专管。环境的改善,造就了村民素质、品位、涵养的全面提升。该村充分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发挥特色资源优势,依托塔岭山上百亩树龄在几十年的老桃树,于每年4月中旬举办“魅力北董桃花节”,除赏花外,还有上党名吃展示、民俗风情表演、手机摄影、绘画比赛、古筝表演、模特展示等。每年7月中旬举办“魅力北董葵花节”,成为潞州区乡村旅游的一张金名片。
作为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市,去年,长治市推出了12条精品乡村旅游线路,“田园景区化、景村一体化、旅游全域化”的格局在长治市已初具雏形。
如今的上党盆地,乡村美丽蝶变,成效有目共睹,绿色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十足。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太行山区广袤美丽的青山绿水中,长治市以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阶段成效为发展契机,将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仗。下一步,长治市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十四五”时期全力打造生态引领的太行宜居山水名城的发展战略定位,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全面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旱厕改造、乡村特色风貌、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村庄清洁、卫生乡村、乡村旅游、村庄规划管理”十大提升行动,一张蓝图绘到底,谱写乡村发展壮丽新篇章,打造一个更加亮丽的新长治!(来源:长治日报 记者常乾栋 通讯员程江波)
原标题:乡村处处绘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