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小康!平顺王家庄产业兴生态美农民富
发布时间: 2020-12-06   |  来源: 长治日报
 
分享到:

冬日清晨,大地一片霜白,浊漳河水已是薄冰覆盖,河畔柳树也只剩下枝枝杈杈,忙碌了一年的村民,如今靠在墙头晒着太阳,憧憬着美好生活……

这里,是地处太行山南麓的平顺县石城镇王家庄村,有600多年的历史,村上有“人工天河”红旗渠,村下是湍流不息的浊漳河,是名副其实的传统古村。

“现在村民吃上了‘旅游饭’,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在王家庄生活了大半辈子的王福堂,亲眼见证了村庄的美丽蝶变。

有了“领头羊”

“村里搞乡村旅游,王书记功劳不小。”王福堂口中的“王书记,就是村里的“领头羊”王翠萍。

60岁的王翠萍是王家庄人,常年离乡搏击商海,是我市的“名人企业家”。2015年重阳节,王翠萍回村慰问老人,在得知乡亲们人均年收入不到3000元时,她感触很深,觉得自己有责任带领乡亲脱贫致富,于是毅然回乡创业。

2017年,她高票当选王家庄村党支部书记。一上任,王翠萍就从抓班子、带队伍着手,积极开展党员联系农户、干部入户、宣传到户活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开办“农家乐”,发挥党员户示范带头作用。

“增加收入是件喜事,党员不带头谁带头。”作为村里的老干部、老党员,60多岁的王福堂带头开办了“老村长”农家乐。党员带头,氛围有了,村民自然参与进来了。

在王翠萍的带领下,王家庄村深挖生态优势、文化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开展乡村旅游事业。近4年时间,村里建成了接待中心、休闲度假中心等项目,建成了相当规模的旅游景区和生态农业项目。

守好“古院落”

院连院、户连户,古庭院相互连通。漫步在王家庄街巷中,古朴的民风民俗令人沉醉,而最具盛名的则是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古院落。

前些年,村中的古屋古建或墙体倒塌,或屋顶倾斜,多数存在年久失修破损严重的情况,修缮资金又严重缺乏,一时让村里人犯了难。

为了使古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和发掘,扶贫帮扶单位市国税局一次次到王家庄蹲点摸底,修订完善古村落保护申请材料。目前,由市国税局主导的王家庄古村落保护项目已报相关部门审批。

要修复原貌,资金是最大难题。王翠萍决定自己拿出一部分资金修缮古村。“修补这些老房子,得不少钱,王书记是下定决心了!”对于王翠萍的付出,村民都记在心上。

本着建新不拆旧、修旧如旧的原则,王家庄使用传统材料和工艺修复重点部位,让古民居焕发新生的同时传承历史记忆。目前,该村仅古建修缮费用已经投入1亿多元,旅游开发雏形初现。

“修缮后的古民居可以充分利用起来,打造作坊一条街,把原来那些老物件容纳进去,纺棉花的、纳鞋垫的、晾柿子的……游客来了,既能望得见山水,又可记得住乡愁。”王翠萍说。

兴起“脱贫业”

真正的乡村振兴,不仅是“涂脂抹粉”“穿衣戴帽”,还得靠产业。

王家庄结合实际发展花椒种植和乡村旅游,并将旅游业作为发展方向、种植农业为支撑的产业结构,带动群众脱贫增收。

“全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同时,再开发桑椹、花椒采摘点、柿子采摘区,休闲度假的乡村旅游格局就初步形成。”王翠萍介绍说。

王家庄有种植花椒的传统。花椒耐旱、易成活,而且经济效益高,经过几年大面积种植,王家庄村有万亩花椒林,目前种植花椒树10万棵。

“平顺发展全域旅游,农旅结合是王家庄村必然趋势。”王翠萍说,2017年王家庄村被平顺县评为“最美乡村建设示范村”,2018年,王家庄举办“古韵风情、记忆乡愁”等多种形式的乡村旅游推介会,来王家庄园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农副产品销量稳增。

“游客来了大部分都要留宿,一日三餐再加房费,消费力非常客观。”王翠萍说,经过改造,王家庄景区和农家乐接待游客的能力大幅提升。目前仅王家庄园景区可以接待1000多人的休闲旅游,解决就业岗位300余个。

如今的王家庄,产业兴了、生态美了、农民富了,一幅古韵悠长、产业兴旺、绿色生态、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来源:长治日报 记者刘婷婷、杨柳青)

原标题:奔小康!王家庄:生态美 产业兴 百姓富


[编辑:邢璐霞]

  相关链接
· 扫黑除恶!平顺县荡涤污浊扬正气
· 平顺县全力以赴做好禁毒整改工作
· 平顺县人民法院:科学执行助力双赢
· 平顺县政协赴晋城、高平调研乡村旅游工作
· 平顺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召开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平顺县
奔小康!平顺王家庄产业兴生态美农民富

冬日清晨,大地一片霜白,浊漳河水已是薄冰覆盖,河畔柳树也只剩下枝枝杈杈,忙碌了一年的村民,如今靠在墙头晒着太阳,憧憬着美好生活……

这里,是地处太行山南麓的平顺县石城镇王家庄村,有600多年的历史,村上有“人工天河”红旗渠,村下是湍流不息的浊漳河,是名副其实的传统古村。

“现在村民吃上了‘旅游饭’,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在王家庄生活了大半辈子的王福堂,亲眼见证了村庄的美丽蝶变。

有了“领头羊”

“村里搞乡村旅游,王书记功劳不小。”王福堂口中的“王书记,就是村里的“领头羊”王翠萍。

60岁的王翠萍是王家庄人,常年离乡搏击商海,是我市的“名人企业家”。2015年重阳节,王翠萍回村慰问老人,在得知乡亲们人均年收入不到3000元时,她感触很深,觉得自己有责任带领乡亲脱贫致富,于是毅然回乡创业。

2017年,她高票当选王家庄村党支部书记。一上任,王翠萍就从抓班子、带队伍着手,积极开展党员联系农户、干部入户、宣传到户活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开办“农家乐”,发挥党员户示范带头作用。

“增加收入是件喜事,党员不带头谁带头。”作为村里的老干部、老党员,60多岁的王福堂带头开办了“老村长”农家乐。党员带头,氛围有了,村民自然参与进来了。

在王翠萍的带领下,王家庄村深挖生态优势、文化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开展乡村旅游事业。近4年时间,村里建成了接待中心、休闲度假中心等项目,建成了相当规模的旅游景区和生态农业项目。

守好“古院落”

院连院、户连户,古庭院相互连通。漫步在王家庄街巷中,古朴的民风民俗令人沉醉,而最具盛名的则是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古院落。

前些年,村中的古屋古建或墙体倒塌,或屋顶倾斜,多数存在年久失修破损严重的情况,修缮资金又严重缺乏,一时让村里人犯了难。

为了使古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和发掘,扶贫帮扶单位市国税局一次次到王家庄蹲点摸底,修订完善古村落保护申请材料。目前,由市国税局主导的王家庄古村落保护项目已报相关部门审批。

要修复原貌,资金是最大难题。王翠萍决定自己拿出一部分资金修缮古村。“修补这些老房子,得不少钱,王书记是下定决心了!”对于王翠萍的付出,村民都记在心上。

本着建新不拆旧、修旧如旧的原则,王家庄使用传统材料和工艺修复重点部位,让古民居焕发新生的同时传承历史记忆。目前,该村仅古建修缮费用已经投入1亿多元,旅游开发雏形初现。

“修缮后的古民居可以充分利用起来,打造作坊一条街,把原来那些老物件容纳进去,纺棉花的、纳鞋垫的、晾柿子的……游客来了,既能望得见山水,又可记得住乡愁。”王翠萍说。

兴起“脱贫业”

真正的乡村振兴,不仅是“涂脂抹粉”“穿衣戴帽”,还得靠产业。

王家庄结合实际发展花椒种植和乡村旅游,并将旅游业作为发展方向、种植农业为支撑的产业结构,带动群众脱贫增收。

“全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同时,再开发桑椹、花椒采摘点、柿子采摘区,休闲度假的乡村旅游格局就初步形成。”王翠萍介绍说。

王家庄有种植花椒的传统。花椒耐旱、易成活,而且经济效益高,经过几年大面积种植,王家庄村有万亩花椒林,目前种植花椒树10万棵。

“平顺发展全域旅游,农旅结合是王家庄村必然趋势。”王翠萍说,2017年王家庄村被平顺县评为“最美乡村建设示范村”,2018年,王家庄举办“古韵风情、记忆乡愁”等多种形式的乡村旅游推介会,来王家庄园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农副产品销量稳增。

“游客来了大部分都要留宿,一日三餐再加房费,消费力非常客观。”王翠萍说,经过改造,王家庄景区和农家乐接待游客的能力大幅提升。目前仅王家庄园景区可以接待1000多人的休闲旅游,解决就业岗位300余个。

如今的王家庄,产业兴了、生态美了、农民富了,一幅古韵悠长、产业兴旺、绿色生态、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来源:长治日报 记者刘婷婷、杨柳青)

原标题:奔小康!王家庄:生态美 产业兴 百姓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