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长治讯(记者晋升)机器轰鸣,壕沟深深,满街道堆满了砂石水泥和石板。10月17日,记者在沁源县郭道镇绵上村看见的是一幅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的建设场景。这里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大提升的全方位改造。
图为:加紧施工的街道
绵上村位于沁源县中部,国道241绕村而过,全村共有677户1787口人。绵上村曾是春秋战国的古镇,晋国惠洁侯介子推的分封属地,原绵上县县府县衙所在地,隋开皇六年(586),绵上村设县,始称绵山县,后为绵上县。绵上村历史底蕴深厚,极具旅游开发价值。近年来,绵上村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积极引进通州公司等企业加强与本村合作交流,带动村民提前实现了整村脱贫,人均收入达到1.9万元以上,但是随着周边企业的发展壮大,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绵上村基础设施较差、接待能力差、污水排放、吃水等问题逐渐突出。
近年来,绵上村紧紧围绕县委“绿色立县、建设美丽沁源”发展战略,立足村情,长远规划,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要求,设计投资1300万元实施基础设施大提升改造工程,主要对原有的学校、史家大院遗址、抗日忠烈故居、十字楼等6个重点区域进行包装打造,全面推进主街、巷道排污水管网建设,对主街泥墙、旧砖墙进行恢复,加强对街巷道路的硬化,新建石头路8000平方,恢复砖巷1万平方米,新铺油面2万平方米,同时还改造了4个文化墙民俗故居古牌坊,安装路灯100盏、路牌20个。目前,一期工程(地下管网铺设)已基本完工,二期工程正在加紧推进。项目建设完成后,将以卫生、整洁、古朴、宜居为目标全面提升居住环境和接待服务质量,真正成为周边企业的后花园,成为企业上万外来工人的“家”,在为工人们提供各项服务的同时达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目的。
下一步,绵上村还将重现绵上古镇历史风貌,形成以绵上后街——绵上文化中枢为核心,规划建成网红打卡书院区、特色民宿区、购物区和忠义名人纪念区等景观,彰显绵上古镇历史文化底蕴,全面改善和提升绵上村人的美誉度,对外塑造“新时代上党码头”新名片,成为沁源县全域旅游的一处特色景点和重要区域,为群众带来更可观的收入。
相关链接 | ||||||||||
|
|
||
|
||||||||||||||||
|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记者晋升)机器轰鸣,壕沟深深,满街道堆满了砂石水泥和石板。10月17日,记者在沁源县郭道镇绵上村看见的是一幅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的建设场景。这里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大提升的全方位改造。
图为:加紧施工的街道
绵上村位于沁源县中部,国道241绕村而过,全村共有677户1787口人。绵上村曾是春秋战国的古镇,晋国惠洁侯介子推的分封属地,原绵上县县府县衙所在地,隋开皇六年(586),绵上村设县,始称绵山县,后为绵上县。绵上村历史底蕴深厚,极具旅游开发价值。近年来,绵上村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积极引进通州公司等企业加强与本村合作交流,带动村民提前实现了整村脱贫,人均收入达到1.9万元以上,但是随着周边企业的发展壮大,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绵上村基础设施较差、接待能力差、污水排放、吃水等问题逐渐突出。
近年来,绵上村紧紧围绕县委“绿色立县、建设美丽沁源”发展战略,立足村情,长远规划,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要求,设计投资1300万元实施基础设施大提升改造工程,主要对原有的学校、史家大院遗址、抗日忠烈故居、十字楼等6个重点区域进行包装打造,全面推进主街、巷道排污水管网建设,对主街泥墙、旧砖墙进行恢复,加强对街巷道路的硬化,新建石头路8000平方,恢复砖巷1万平方米,新铺油面2万平方米,同时还改造了4个文化墙民俗故居古牌坊,安装路灯100盏、路牌20个。目前,一期工程(地下管网铺设)已基本完工,二期工程正在加紧推进。项目建设完成后,将以卫生、整洁、古朴、宜居为目标全面提升居住环境和接待服务质量,真正成为周边企业的后花园,成为企业上万外来工人的“家”,在为工人们提供各项服务的同时达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目的。
下一步,绵上村还将重现绵上古镇历史风貌,形成以绵上后街——绵上文化中枢为核心,规划建成网红打卡书院区、特色民宿区、购物区和忠义名人纪念区等景观,彰显绵上古镇历史文化底蕴,全面改善和提升绵上村人的美誉度,对外塑造“新时代上党码头”新名片,成为沁源县全域旅游的一处特色景点和重要区域,为群众带来更可观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