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供给、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强中小学思政工作、改革中考招生评价标准……去年6月,长治市出台《长治市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十大行动》方案,以10大项24小项的创新之举,吹响了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冲锋号。
一年多来,全市教育系统以蓬勃激情投身改革,教育教学工作焕发新活力,基础教育工作正在由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迈进,长治教育事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10月19日中午放学,市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辰辰走出教室。“妈妈用手机随时可以看到我的行踪,还可以给我打电话,我们用这个联系很方便。”辰辰指着手里的电子学生证告诉记者。
一张小小的智能电子学生证,解决了家长很多烦恼,既不用给孩子配备手机,又能与孩子进行必要的联络,同时也为孩子的安全加了把锁。这既是《长治市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十大行动》的一项内容,也是长治市推动智慧校园建设、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2.0的创新性举措。
目前,智能电子学生证已覆盖全市192所学校,惠及10.1万名学生。这正是全市实施“十大行动”的一个写照与缩影。
回应群众关切 吹响教育改革冲锋号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是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广大教师与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
2019年6月,市委、市政府把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列入全市改革发展的20个重点课题,出台实施《长治市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十大行动》,吹响了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冲锋号。
在“十大行动”的指引下,全市教育系统以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为宗旨,健全育人体系,增加优质资源,改善教育生态,实施重大改革,改进课堂教学,推动了全市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全市教育生态更加良好,教育管理体制更加顺畅,教育资源供给更加充分,科学的教育观深入人心。这是全市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十大行动”结出的丰硕果实,充分彰显了“十大行动”的理论高度和实践力量。
健全育人体系 政策支撑教育质量提升
着力健全育人体系,“十大行动”把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摆在更突出的位置。全市在规模以上中小学设立党组织专职副书记,配备专职思政员,将网络思政学堂学习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组织学生每周进行一次思政专题拓展学习。
为了让“德智体美劳”真正在基础教育中实践落地,“十大行动”方案大胆在中考招生录取中率先出招,将中考体育分值由50分增加至70分,增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50分,分五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目前已在市级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增设综合素质评价管理平台,为全市191所学校、35406名初中学生建立了档案信息。经过一年的实践推广,广大中小学生已在体育课上体验到运动乐趣,锻炼了体魄和意志,并向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迈进。
扩充优质资源 夯实教育发展硬件基础
潞州区启童幼儿园是一所民办园。借“十大行动”的东风,该园积极申报,率先跨入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行列。认定为普惠园后,该园获得了潞州区教育局“综合奖补、教师培训、教研指导”等多种方式扶持,更加标准和完善,保证了更多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幼儿园。
长治市大力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9年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1所,认定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31所。2020年,全市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0所。目前,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1.5%,幼儿“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长治市还全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主城区新改扩建8所义务教育学校,其中4所已投入使用,2020年又有体育北路学校、容海学校2所学校建成并招收新生。为有效挖掘现有优质学校资源,主城区为市友谊小学、市实验小学和潞州区东街小学3所小学设立了分校区,增加了优质义务教育学校学位。
长治市还进一步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全市农村寄宿制学校实现“明厨亮灶”“儿童之家”全覆盖,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破除体制壁垒 营造教育发展良好生态
去年以来,针对学前教育超前教、培训机构管理乱、有偿补课影响坏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市教育局集中组织开展了幼儿园“小学化”、无证校外培训机构、民办学校招生、教师有偿补课等多项治理行动,进一步规范了教育教学秩序,形成了老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良好风气。
在规范教师从教行为的同时,长治市着力提高教师待遇。由各级财政保障,为中小学教师增加10%—20%绩效工资,班主任津贴按照每班每月不低于500元标准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建立长治崇楷教育发展基金,对优秀学校和优秀教师发放奖励金。全市二甲以上公立医院设立教师挂号专用窗口,实行全市城乡公交和旅游景点向中小学教师免费开放政策,广大教师的职业荣誉感明显增强。
为破解制约教育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激发教育活力、增添内生动力,长治市在全市范围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取消中小学校长行政级别,校长由同级教育主管部门党委(党组)选拔、教育行政部门聘任,破除了校长流动体制壁垒。
长治市还全面启动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初步建立起编制岗位“总量控制、动态调整”的教师管理新机制。
改革课堂教学 “阳光课堂”激发教学活力
课堂上,学生几人一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课堂气氛轻松活泼。这种“研讨式”学习一改往日教学模式,教师由“教”向“导”转变,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
“十大行动”实施以来,长治市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大胆试验,集中攻关。大力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创新,优化教学方式,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建立“目标导航、自主探究、分组合作、引导启发”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将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贯穿课堂始终。
全市中小学实现课改全覆盖,教师参与率达72%,“填鸭式”“独角戏”等陈旧模式彻底告别长治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
当下,“‘让每个孩子都享有个性展示和成功体验’的课堂理念,力求打造快乐、公平、高效的课堂”已经成为长治市许多学校的常态。(来源:上党晚报 记者赵彦红)
原标题:基础教育改革的“长治样本”——长治市推进“十大行动”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综述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扩大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供给、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强中小学思政工作、改革中考招生评价标准……去年6月,长治市出台《长治市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十大行动》方案,以10大项24小项的创新之举,吹响了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冲锋号。
一年多来,全市教育系统以蓬勃激情投身改革,教育教学工作焕发新活力,基础教育工作正在由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迈进,长治教育事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10月19日中午放学,市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辰辰走出教室。“妈妈用手机随时可以看到我的行踪,还可以给我打电话,我们用这个联系很方便。”辰辰指着手里的电子学生证告诉记者。
一张小小的智能电子学生证,解决了家长很多烦恼,既不用给孩子配备手机,又能与孩子进行必要的联络,同时也为孩子的安全加了把锁。这既是《长治市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十大行动》的一项内容,也是长治市推动智慧校园建设、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2.0的创新性举措。
目前,智能电子学生证已覆盖全市192所学校,惠及10.1万名学生。这正是全市实施“十大行动”的一个写照与缩影。
回应群众关切 吹响教育改革冲锋号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是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广大教师与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
2019年6月,市委、市政府把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列入全市改革发展的20个重点课题,出台实施《长治市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十大行动》,吹响了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冲锋号。
在“十大行动”的指引下,全市教育系统以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为宗旨,健全育人体系,增加优质资源,改善教育生态,实施重大改革,改进课堂教学,推动了全市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全市教育生态更加良好,教育管理体制更加顺畅,教育资源供给更加充分,科学的教育观深入人心。这是全市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十大行动”结出的丰硕果实,充分彰显了“十大行动”的理论高度和实践力量。
健全育人体系 政策支撑教育质量提升
着力健全育人体系,“十大行动”把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摆在更突出的位置。全市在规模以上中小学设立党组织专职副书记,配备专职思政员,将网络思政学堂学习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组织学生每周进行一次思政专题拓展学习。
为了让“德智体美劳”真正在基础教育中实践落地,“十大行动”方案大胆在中考招生录取中率先出招,将中考体育分值由50分增加至70分,增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50分,分五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目前已在市级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增设综合素质评价管理平台,为全市191所学校、35406名初中学生建立了档案信息。经过一年的实践推广,广大中小学生已在体育课上体验到运动乐趣,锻炼了体魄和意志,并向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迈进。
扩充优质资源 夯实教育发展硬件基础
潞州区启童幼儿园是一所民办园。借“十大行动”的东风,该园积极申报,率先跨入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行列。认定为普惠园后,该园获得了潞州区教育局“综合奖补、教师培训、教研指导”等多种方式扶持,更加标准和完善,保证了更多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幼儿园。
长治市大力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9年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1所,认定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31所。2020年,全市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0所。目前,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1.5%,幼儿“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长治市还全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主城区新改扩建8所义务教育学校,其中4所已投入使用,2020年又有体育北路学校、容海学校2所学校建成并招收新生。为有效挖掘现有优质学校资源,主城区为市友谊小学、市实验小学和潞州区东街小学3所小学设立了分校区,增加了优质义务教育学校学位。
长治市还进一步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全市农村寄宿制学校实现“明厨亮灶”“儿童之家”全覆盖,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破除体制壁垒 营造教育发展良好生态
去年以来,针对学前教育超前教、培训机构管理乱、有偿补课影响坏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市教育局集中组织开展了幼儿园“小学化”、无证校外培训机构、民办学校招生、教师有偿补课等多项治理行动,进一步规范了教育教学秩序,形成了老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良好风气。
在规范教师从教行为的同时,长治市着力提高教师待遇。由各级财政保障,为中小学教师增加10%—20%绩效工资,班主任津贴按照每班每月不低于500元标准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建立长治崇楷教育发展基金,对优秀学校和优秀教师发放奖励金。全市二甲以上公立医院设立教师挂号专用窗口,实行全市城乡公交和旅游景点向中小学教师免费开放政策,广大教师的职业荣誉感明显增强。
为破解制约教育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激发教育活力、增添内生动力,长治市在全市范围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取消中小学校长行政级别,校长由同级教育主管部门党委(党组)选拔、教育行政部门聘任,破除了校长流动体制壁垒。
长治市还全面启动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初步建立起编制岗位“总量控制、动态调整”的教师管理新机制。
改革课堂教学 “阳光课堂”激发教学活力
课堂上,学生几人一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课堂气氛轻松活泼。这种“研讨式”学习一改往日教学模式,教师由“教”向“导”转变,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
“十大行动”实施以来,长治市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大胆试验,集中攻关。大力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创新,优化教学方式,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建立“目标导航、自主探究、分组合作、引导启发”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将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贯穿课堂始终。
全市中小学实现课改全覆盖,教师参与率达72%,“填鸭式”“独角戏”等陈旧模式彻底告别长治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
当下,“‘让每个孩子都享有个性展示和成功体验’的课堂理念,力求打造快乐、公平、高效的课堂”已经成为长治市许多学校的常态。(来源:上党晚报 记者赵彦红)
原标题:基础教育改革的“长治样本”——长治市推进“十大行动”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