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县全力打造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
发布时间:
2020-10-19
| 来源:
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近年来,长子县作为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基层组织新堡垒;坚持民主自治,激发共治共享新动能;坚持依法治理,构筑群众安全新保障;坚持德育教化,培育乡风文明新风尚;坚持多措并举,刷新乡村面貌新颜值,初步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民主自治、德治并举、具有区域特色的乡村治理新路径。10月11日,长子县应邀在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太谷)论坛上做经验交流。
图为:长治市长子县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乡村治理工作的关键在与筑牢基层组织保障,守好基层治理阵地。长子县坚持党建引领,把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作为推进乡村治理的核心引擎,以“三基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先后通过整治92个软弱涣散村、建设77个市县党建示范点、选派68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投入3200万元建设乡镇周转房和5000万元建设316个党群服务中心等,乡村两级事业发展向心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推进乡村治理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民主自治是乡村治理体系的基础,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重要体现。在探索乡村治理体系化建设进程中,长子县聚焦民主自治各个环节,完善组织体系,丰富自治形式,健全自治制度,不断焕发乡村自治的强大生命力。通过严格落实农村换届选举县级联审制度,把牢选举防线,把好农村干部“入口关”。通过坚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健全“一约四会”机制,组建百姓沙龙、村民说事、妇女之家等各类村民自治组织1100多个,搭建起村民自治议事平台。通过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600多个,吸引村民通过土地、资金、技术等形式入股,激发了村民壮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了村集体发展的新动能,村村有产业、村村有特色形成一股发展新潮。
图为:宣传标语、绘画上墙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也是乡村治理的制度保障。近年来,长子县坚持推进乡村治理与健全基层法治体系并举,通过在各乡镇、村设立“法治文化墙”“法治广场”“法治长廊”、组建“法律明白人”队伍,基本实现了“一村一法治文化阵地”“一村一顾问”,推动了法律知识家喻户晓、入脑入心,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同时,全县投资7600万元,全面实施“雪亮工程”,健全矛盾纠纷调解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成县调解中心1个、乡镇调解委员会14个、村调解委员会286个和网格员2100余个的三级管理体系,以“三零”创建为契机,深入开展征地拆迁、劳动争议、村矿(企)矛盾、医患纠纷、交通事故、环境污染六大领域专项排查,努力将矛盾发现在萌芽、化解在基层,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近年来,长子县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积极倡导移风易俗和深化文明实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向善道德力量,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先后涌现出大堡头镇南小河村、慈林镇南张村等一大批移风易俗工作先进典型;先后高标准打造了1个县实践中心、14个乡镇实践所和292个村(社区)实践站,招募志愿者5万余人,志愿队伍500多支,公益类社会组织20支,建成“五大宣讲”平台,形成贯通县乡村、辐射政社企的文明实践网络,使党的创新理论和文明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
图为:上门收集垃圾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惠普的民生福祉。长子县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建设美丽乡村、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措施,深入推进拆违治乱、垃圾分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清洁取暖、村庄绿化环境整治“六大行动”,全县累计拆除闲置凋敝宅基地4566处,腾退土地2587亩,成为全省凋敝宅基地整治盘活利用试点县;规划建设垃圾综合处理厂1座,建成转运站16座,形成“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治理格局;扩建县城污水处理厂1座,新建乡村污水处理厂4座,日处理污水能力由1万吨提高到4.1万吨;高标准完成改厕4.1万座,赢得全省农村改厕太行山片区现场会在长子县召开。煤改气、煤改电清洁取暖工程惠及群众11.1万户,基本实现“全覆盖”;去年,全县完成植树造林2.1万亩,栽植各类苗木412.6万株,新增绿地面积53万平方米,被评为长治市村庄绿化一类县,全国十大乡村绿化美化县。截至目前,全县共建设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22个,市级32个,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生态环境更加宜人。(张月)
[编辑:邢璐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