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深度贫困人口脱贫
发布时间:
2020-10-12
| 来源:
长治日报
秋日的太行山,秋高气爽,层林尽染。金黄的田地里,人们辛勤劳作,传递着丰收的喜悦。漫步在城镇乡村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栋栋别致的新房依山傍水而建,在阳光的照耀下错落有致,成为见证上党儿女与全国人民一道奔向全面小康的最美风景。
“住上好房子”是完成脱贫攻坚目标的先决条件之一。自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施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牢牢把握“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的根本要求,按照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完善、特色风貌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具体要求,用心用情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压实主体责任、突出规划引领,确保群众“搬得出”。“十三五”期间,长治市要搬迁10941户3000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043户27708人,同步搬迁898户2298人。为确保该工程安全有序推进,长治市强化组织保障,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上手,在市县两级成立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和指挥部,夯实工作责任,整合部门资源,统筹协调推进,约谈问责督办,确保每项工作、每个环节都有人管、有人问、有人抓。强化规划引领。在安置点的选择上,按照“城乡统筹、布局优化、集约用地、规模适度”原则,以有利于搬迁群众可持续发展和稳定脱贫为基本前提,做到“四靠”“四进”“四不选”。强化资金保障。出台《长治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成立长治市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打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资金使用比例掣肘,承接上级易地搬迁资金16.62亿元,确保资金落实渠道畅通,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储备好“粮草”。
因地制宜安置、主动担当创新,确保群众“稳得住”。如何确保搬迁群众在新环境中“住得下、住得稳、住得久”,安置方式是关键,拆除复垦是要害。长治市将易地扶贫搬迁与推进城镇化、促进产业发展和尊重群众意愿相结合,因地制宜,探索推行了城镇安置、就近安置、产业安置、资产利用、特困保障、市场运作六种安置模式。在旧房腾退和复垦方面,市委、市政府主动担当,创新出台符合全市实际的“四不拆三不垦”工作标准,既解决了搬迁群众“住新不腾旧”“新旧两头占”“住不牢”等问题,也加快了全市易地扶贫搬迁拆除复垦进度。目前,全市旧房腾退拆除和旧宅基地复垦工作已全部完成。
聚焦产业发展、突出持续增收,确保群众“能致富”。长治市坚持“输血”与“造血”、当前和长远相结合,探索后续发展路径,持续加大脱贫增收力度。一是多渠道就业促工资性增收。针对搬迁群众个体情况,通过设立扶贫车间吸纳就业、园区景区安排就业、进城入市服务就业、金融贷款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劳务就业等方式,做到人人有事做、有钱赚。全市集中安置区内设立扶贫车间54个,安排就业2316人;安置区周边带贫企业103个,安排就业2601人;小额信贷自主创业5678人;安排扶贫公益岗位1892个,就业培训6018人;劳务输出10718人。二是多产业带动促生产性增收。通过打造县域“红、黄、蓝、绿、白”五大特色产业,构建脱贫产业增收体系,产业带动增收7174人。三是多措施保障促财产性增收。通过地、林、房等资产盘活、土地增减挂钩、产业收益分红、小额信贷入股分红等方式,变资源为财产,增加收入。同时,对无创业就业能力的1999人,政策兜底到户到人。
5年来,长治市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了深度贫困人口脱贫,拿下了脱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如今,这些走出大山深沟,搬出幸福新生活的易地扶贫搬迁户,正阔步迈向新生活!(来源:长治日报 记者刘婷婷)
原标题:搬得出 稳得住 能致富 长治市易地扶贫搬迁户迈向新生活
[编辑:邢璐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