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王作平:14年,只为一句承诺!
发布时间: 2020-05-14   |  来源: 长治日报
 
分享到:

从长子县城沿河一直向西行走约20公里,跨过一座小桥,转过一处山角,石哲镇良坪村便突然映入眼帘。

“好一幅美丽乡村画卷!”用彩色地砖铺就的人行道沿河伸展开来,道上的国槐枝叶繁茂。路边,石砌的河岸下碧水淙淙;对岸,山脚下凉亭与鱼塘相伴,农人在良田里劳作……

初夏的良坪,繁忙而有序。看着眼前的景象,外人想不到从前这些山和水曾是什么模样。忆苦思甜的庄稼人说:“从前当然是山穷、水穷、村穷、民穷喽!”

“良坪能有今天,多亏我们王书记。”进入村子询问变化原因,大门口晒太阳的老人、田间里劳作的农民,他们这样称赞省市人大代表、市运东汽运有限公司董事长、良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作平。

请回一个人,带富一座村

2006年6月的一天,两名来客敲开了长治市运东集团董事长王作平的办公室。时任长子县石哲镇党委书记的李峰岩和村民代表常虎成,带着全村人的愿望与期盼,前来邀请王作平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面对突如其来的邀请,王作平陷入了沉思,那一夜,王作平无法入睡。

1964年,王作平出生于良坪村一户普通人家。凭着顽强、刻苦、勤奋的精神,他没有被生活的困难压垮,而是挺直腰杆,勇敢面对,也正是这一点成就了他日后的事业。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王作平记起小时候父亲教他的一首古诗。诗里讲的“精卫填海”的故事便发生在村子背后的发鸠山上。从小到大王作平一直被这种顽强拼搏、奋斗不息的精神所鼓舞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党培养自己多年。人活着,不能只为自己想,既然这个位置需要我,也说明了党和群众对我的信任。”

“干!”2006年6月7日,40岁的王作平许下了承诺,回村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

良坪村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人们关注着、期盼着。“发家致富?”“一个纯农业村,地上无产业,地下没资源,靠什么发家致富?”……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为了让党员干部把心思放到良坪村建设的工作中来,王作平组织党员干部坐下来讨论和学习党的惠农政策,共同探讨良坪的发展之计。同时,他出资组织党员干部到北京、天津等发达地区考察学习,目的只有一个:解放思想,开阔眼界。

考察归来,王作平和支村“两委”结合村情深入研究,提出了“长远富,抓栽树;当前富,抓农牧”“兴农牧,靠农户,栽树要靠党支部”的发展思路。

栽下致富树,结出幸福果

打坝治沟,绿化荒山。面对人力、资金、技术等诸多方面的困难,王作平立下了“奋战六个月,开发一面山”的军令状,并拿出自己公司全年的收入,作为购置开垦设备的资金,组织村民进行荒地开发。

植树造林,栽果树建果园,明明是造福自己、造福后代的事,可乡亲们就是不肯上山。“群众不上山,咱党员干部先上山。”于是王作平领着党员干部先上了山,栽上了果树,建起了果园。

那段时间,王作平穿破了四双胶鞋,挖断了五把锄头,手上长出了硬茧。

看到王作平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势,村民们心服了。随后,全村的劳力全部上山,一场开山、植树、建园的攻坚战打响了。

经过6个多月的努力,愣是把一面石头山坡建成了一座果园。那一年,村里植树两万多株,开发荒山1000多亩。人们在王作平身上看到了希望有了希望就有了干劲 ,随后家家户户忙了起来,养鸡的养鸡养猪的养猪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

山上的果实熟了,人们的心热了。良坪有了笑声、有了活力,更有了干劲。如今,人均纯收入达7000元,全村人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寸心言不尽,余芳绕发鸠

“引水,修路,建桥,兴学,敬老。”深爱着这片土地,眷顾着这片土地,王作平把心血用在了良坪的美丽乡村建设上。“为良坪,为大家,王书记不含糊。” 良坪村张怀增说。

良坪共有四个自然村,其中两个在山上,两个在河对面。遇到下雨,山上的村民出不了门,河对面的村民望“水”兴叹,更不用说种、收庄稼了。

2006年,王作平开始谋划修路的事。为了尽快解决修路问题,王作平和村干部经过认真反复测算,全体村民大会结束后,修路施工随即展开。到收麦前夕,总投资35万元,一条长2.5公里的出村沥青路贯通了……此后的几年里,王作平陆续投资40万元为村民修了两座石拱桥,改造了下水道,并将村与村、户与户之间的土路全部连通硬化,村民们再也不为路不好而犯愁了。

干河是良坪的自然村,这里坡陡、路窄、人居分散,一年四季缺水。为吃水,村民们经常要到一公里外的地方去挑水、拉水……这一切,王作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路修好后,王作平又在村中投资了10万元,修建了蓄水池解决了几辈人吃水难的问题。村民们高兴地喝上“自来水”的那天,他心里也感到甜滋滋的。

良坪村的小学校舍年久失修、破旧不堪,师生的安全受到很大的威胁。“建一所像样的学校”,就成为王作平多年来一直想了却的一桩心事。2006年7月,王作平总投资140万元的小学教学楼和村委办公楼先后破土动工。2007年5月,良坪的孩子们第一次坐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

以点滴积蓄汇成大河灌溉乡愁。王作平投资600多万元,为村里修建了门楼,新建了老年活动中心、文化活动广场、体育场,彻底改变了村民的生活环境;投资10万元建设新农村服务中心,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出资10万元扶危救困,为老人孩子看病;为贫困户无息借款60万元,为发展户垫付起步金等,为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王作平捐资70万元,修建了村里的戏台,每年都还要出资10多万元请来省市级剧团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和七月为村民演出,让村民们过足了戏瘾。目前,投资400余万元修建的纯净水厂完工,解决了村里的闲散劳动力就业问题。

根在家乡,心向乡亲。弹指一挥,14个年头已经过去,良坪在王作平的带领下,山绿了,水清了,房新了……如今的良坪像个公园,为了吸引更多人才走进良坪,王作平又和村支“两委”制订出了更为详细的前景发展规划,描绘出了良坪村的振兴蓝图。(来源:长治日报 记者王晓红、赵雪岗 图/资料图)

原标题:14年,只为一句承诺——记长子县石哲镇良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作平


[编辑:邢璐霞]

  相关链接
· 【人大代表】陈雪亮:扎根农村拓宽百姓增收致富路
· 【人大代表】岳梦华:以初心演绎26年精彩教育故事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长治新闻
【人大代表】王作平:14年,只为一句承诺!

从长子县城沿河一直向西行走约20公里,跨过一座小桥,转过一处山角,石哲镇良坪村便突然映入眼帘。

“好一幅美丽乡村画卷!”用彩色地砖铺就的人行道沿河伸展开来,道上的国槐枝叶繁茂。路边,石砌的河岸下碧水淙淙;对岸,山脚下凉亭与鱼塘相伴,农人在良田里劳作……

初夏的良坪,繁忙而有序。看着眼前的景象,外人想不到从前这些山和水曾是什么模样。忆苦思甜的庄稼人说:“从前当然是山穷、水穷、村穷、民穷喽!”

“良坪能有今天,多亏我们王书记。”进入村子询问变化原因,大门口晒太阳的老人、田间里劳作的农民,他们这样称赞省市人大代表、市运东汽运有限公司董事长、良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作平。

请回一个人,带富一座村

2006年6月的一天,两名来客敲开了长治市运东集团董事长王作平的办公室。时任长子县石哲镇党委书记的李峰岩和村民代表常虎成,带着全村人的愿望与期盼,前来邀请王作平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面对突如其来的邀请,王作平陷入了沉思,那一夜,王作平无法入睡。

1964年,王作平出生于良坪村一户普通人家。凭着顽强、刻苦、勤奋的精神,他没有被生活的困难压垮,而是挺直腰杆,勇敢面对,也正是这一点成就了他日后的事业。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王作平记起小时候父亲教他的一首古诗。诗里讲的“精卫填海”的故事便发生在村子背后的发鸠山上。从小到大王作平一直被这种顽强拼搏、奋斗不息的精神所鼓舞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党培养自己多年。人活着,不能只为自己想,既然这个位置需要我,也说明了党和群众对我的信任。”

“干!”2006年6月7日,40岁的王作平许下了承诺,回村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

良坪村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人们关注着、期盼着。“发家致富?”“一个纯农业村,地上无产业,地下没资源,靠什么发家致富?”……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为了让党员干部把心思放到良坪村建设的工作中来,王作平组织党员干部坐下来讨论和学习党的惠农政策,共同探讨良坪的发展之计。同时,他出资组织党员干部到北京、天津等发达地区考察学习,目的只有一个:解放思想,开阔眼界。

考察归来,王作平和支村“两委”结合村情深入研究,提出了“长远富,抓栽树;当前富,抓农牧”“兴农牧,靠农户,栽树要靠党支部”的发展思路。

栽下致富树,结出幸福果

打坝治沟,绿化荒山。面对人力、资金、技术等诸多方面的困难,王作平立下了“奋战六个月,开发一面山”的军令状,并拿出自己公司全年的收入,作为购置开垦设备的资金,组织村民进行荒地开发。

植树造林,栽果树建果园,明明是造福自己、造福后代的事,可乡亲们就是不肯上山。“群众不上山,咱党员干部先上山。”于是王作平领着党员干部先上了山,栽上了果树,建起了果园。

那段时间,王作平穿破了四双胶鞋,挖断了五把锄头,手上长出了硬茧。

看到王作平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势,村民们心服了。随后,全村的劳力全部上山,一场开山、植树、建园的攻坚战打响了。

经过6个多月的努力,愣是把一面石头山坡建成了一座果园。那一年,村里植树两万多株,开发荒山1000多亩。人们在王作平身上看到了希望有了希望就有了干劲 ,随后家家户户忙了起来,养鸡的养鸡养猪的养猪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

山上的果实熟了,人们的心热了。良坪有了笑声、有了活力,更有了干劲。如今,人均纯收入达7000元,全村人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寸心言不尽,余芳绕发鸠

“引水,修路,建桥,兴学,敬老。”深爱着这片土地,眷顾着这片土地,王作平把心血用在了良坪的美丽乡村建设上。“为良坪,为大家,王书记不含糊。” 良坪村张怀增说。

良坪共有四个自然村,其中两个在山上,两个在河对面。遇到下雨,山上的村民出不了门,河对面的村民望“水”兴叹,更不用说种、收庄稼了。

2006年,王作平开始谋划修路的事。为了尽快解决修路问题,王作平和村干部经过认真反复测算,全体村民大会结束后,修路施工随即展开。到收麦前夕,总投资35万元,一条长2.5公里的出村沥青路贯通了……此后的几年里,王作平陆续投资40万元为村民修了两座石拱桥,改造了下水道,并将村与村、户与户之间的土路全部连通硬化,村民们再也不为路不好而犯愁了。

干河是良坪的自然村,这里坡陡、路窄、人居分散,一年四季缺水。为吃水,村民们经常要到一公里外的地方去挑水、拉水……这一切,王作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路修好后,王作平又在村中投资了10万元,修建了蓄水池解决了几辈人吃水难的问题。村民们高兴地喝上“自来水”的那天,他心里也感到甜滋滋的。

良坪村的小学校舍年久失修、破旧不堪,师生的安全受到很大的威胁。“建一所像样的学校”,就成为王作平多年来一直想了却的一桩心事。2006年7月,王作平总投资140万元的小学教学楼和村委办公楼先后破土动工。2007年5月,良坪的孩子们第一次坐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

以点滴积蓄汇成大河灌溉乡愁。王作平投资600多万元,为村里修建了门楼,新建了老年活动中心、文化活动广场、体育场,彻底改变了村民的生活环境;投资10万元建设新农村服务中心,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出资10万元扶危救困,为老人孩子看病;为贫困户无息借款60万元,为发展户垫付起步金等,为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王作平捐资70万元,修建了村里的戏台,每年都还要出资10多万元请来省市级剧团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和七月为村民演出,让村民们过足了戏瘾。目前,投资400余万元修建的纯净水厂完工,解决了村里的闲散劳动力就业问题。

根在家乡,心向乡亲。弹指一挥,14个年头已经过去,良坪在王作平的带领下,山绿了,水清了,房新了……如今的良坪像个公园,为了吸引更多人才走进良坪,王作平又和村支“两委”制订出了更为详细的前景发展规划,描绘出了良坪村的振兴蓝图。(来源:长治日报 记者王晓红、赵雪岗 图/资料图)

原标题:14年,只为一句承诺——记长子县石哲镇良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