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潞州模式”引央视关注
发布时间: 2019-10-22   |  来源: 潞州新闻   |  编辑: 邢璐霞   |  责任编辑: 肖贵海
 
分享到:

10月21日上午,中央电视台记者来到潞州区安康社区御林家园小区,就垃圾分类工作进行专题拍摄采访。

早上七点,御林家园小区的垃圾投放时间到了,居民们陆续拿着分类好的垃圾来到投放点。每户居民的垃圾袋上都有个专属的二维码,先在扫码器上进行扫码积分,然后再将垃圾投放到指定垃圾桶内,居民们分类熟练、有条不紊。央视记者现场采访了居民、物业管理人员等,与他们亲切交流,详细了解开展垃圾分类以来生活上的改变及小区垃圾分类的日常开展情况。

自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潞州区各试点小区物业企业因地制宜,新建、改建垃圾分拣房、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暂存点、大件垃圾和建筑垃圾暂存点100余处,共计3000余平方米,成为构建基层分类宣传阵地、推进分类宣教体系建设的有力载体。各试点小区物业企业还建立起200余人的分拣员、指导员队伍,与社区共同开展入户宣传“敲门行动”、“清零行动”和“曝光行动”;采取“站+智能”模式,积极开展湿垃圾和其他垃圾投放积分、二维码溯源、积分兑换实物和物业费等活动,有效调动居民投放的积极性。试点社区党委通过开展“党员示范户”带动“分类达标户”活动、党员在主题党日进居住地社区报到评价践诺工作等,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党员个人年度述职内容。此外,潞州区还推动“家户—楼道—小区联动”,达到抓好一个楼道、带动一个小区的分类成效,形成以试点小区家户为基础、楼道为突破口,通过“居干包片、定人包户,户户承诺、人人参与,一户一档、星级评优,示范带动、楼道公示,相互监督、定期交流”的方式,层层叠叠、环环相扣,牢牢把握“学、分、投、评”四个环节,精准提升分类投放“三率”。

潞州区坚持抓源头、重引导,明主体、强责任,重处置、建体系,高站位部署、科学化统筹、强力度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循环利用工作,做到了分类投放推动有力、分类收集精细分工、分类转运“公交化”直运处理、分类处理设施同步建设,形成了“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 “潞州模式”。(来源:潞州新闻)

原标题:垃圾分类“潞州模式”引来央视关注



  相关链接
· 潞州区法院组织参观长治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科普体验馆
· 长治市围绕“四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循环利用工作
· 陈鹏飞调研长子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循环利用工作
· 潞州区威远门北路社区举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启动仪式
· 郭海英调研长治市垃圾分类工作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潞州区
垃圾分类“潞州模式”引央视关注

10月21日上午,中央电视台记者来到潞州区安康社区御林家园小区,就垃圾分类工作进行专题拍摄采访。

早上七点,御林家园小区的垃圾投放时间到了,居民们陆续拿着分类好的垃圾来到投放点。每户居民的垃圾袋上都有个专属的二维码,先在扫码器上进行扫码积分,然后再将垃圾投放到指定垃圾桶内,居民们分类熟练、有条不紊。央视记者现场采访了居民、物业管理人员等,与他们亲切交流,详细了解开展垃圾分类以来生活上的改变及小区垃圾分类的日常开展情况。

自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潞州区各试点小区物业企业因地制宜,新建、改建垃圾分拣房、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暂存点、大件垃圾和建筑垃圾暂存点100余处,共计3000余平方米,成为构建基层分类宣传阵地、推进分类宣教体系建设的有力载体。各试点小区物业企业还建立起200余人的分拣员、指导员队伍,与社区共同开展入户宣传“敲门行动”、“清零行动”和“曝光行动”;采取“站+智能”模式,积极开展湿垃圾和其他垃圾投放积分、二维码溯源、积分兑换实物和物业费等活动,有效调动居民投放的积极性。试点社区党委通过开展“党员示范户”带动“分类达标户”活动、党员在主题党日进居住地社区报到评价践诺工作等,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党员个人年度述职内容。此外,潞州区还推动“家户—楼道—小区联动”,达到抓好一个楼道、带动一个小区的分类成效,形成以试点小区家户为基础、楼道为突破口,通过“居干包片、定人包户,户户承诺、人人参与,一户一档、星级评优,示范带动、楼道公示,相互监督、定期交流”的方式,层层叠叠、环环相扣,牢牢把握“学、分、投、评”四个环节,精准提升分类投放“三率”。

潞州区坚持抓源头、重引导,明主体、强责任,重处置、建体系,高站位部署、科学化统筹、强力度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循环利用工作,做到了分类投放推动有力、分类收集精细分工、分类转运“公交化”直运处理、分类处理设施同步建设,形成了“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 “潞州模式”。(来源:潞州新闻)

原标题:垃圾分类“潞州模式”引来央视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