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八三的个头,皮肤黝黑,见人就带笑,走在路上,不认识李思义的人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阳光的帅小伙竟然是一位“小巷总理”,不但整天操心着街坊邻里那些婆婆妈妈的事儿,而且还是2019年“山西最美社区干部”候选人中最年轻且唯一的“90后”。
今年27岁的李思义毕业于大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软件工程专业,毕业后没有留在高薪企业,而是选择了扎根基层社区。2018年4月来到澳瑞特社区担任党委书记后,他从垃圾分类入手,创新“五机制十推手”工作法,充分发挥“党建+垃圾分类”模式,让辖区垃圾分类试点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同时,积极打造社区党建服务品牌,推动东篱养老院、美智陶幼儿园等6个项目在社区落地……就是这样的一位年轻人,正用真诚和热情在社区基层岗位上谱写出别样的青春。
图为:90后“小巷总理”李思义
A、到真正的基层去磨练自己
2016年,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李思义,便作为省委组织部选调的优秀应届毕业生被分配到了太行东街街道工作。“说实话,那时的我对街道、社区的工作一无所知,最多的了解也就是电视里的居委会。”李思义笑着回忆说,“刚上班的那段时间,心情非常复杂,面对陌生的工作岗位,既激动又有些迷茫。”
由于工作积极,他曾先后在街道办公室、宣传科、团委工作。直到2018年,李思义被派往澳瑞特社区担任党委书记,在这里他才真正感受到了基层工作的纷繁复杂。“原以为街道的工作已经是贴近百姓了,来到社区后,发现这里才是与居民面对面的平台和窗口,才是基层中的基层。”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大学毕业前,李思义已经与国内的知名企业签了约,还报名了海外公司,但骨子里喜欢挑战的他,毅然放弃高薪职业,选择回到家乡,扎根到了最基层的社区工作,一干就是3年,而且还干出了“彩”。
90后的年轻人朝气蓬勃,如何能稳下心神扎根基层,日复一日地面对社区那些家长里短的琐事?当记者提出这个问题时,李思义只是腼腆地笑笑说:“其实在招考报名时,就已经有了思想准备,对我来说社区基层工作的确具有挑战性,但这里是离群众最近的地方,在这里不但能更多地了解社情民意,更能够磨练自己,发挥潜力。”
比起如今很多在一二线城市工作的同学,作为一名社区干部,李思义的工作压力并不小,甚至很多时候是“696”工作制。早晨6点到所辖小区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指导,设计、制作宣传册,一直忙到晚上9点甚至深夜,一周上6天班更是常有的事。
图为:李思义与同事为居民进行现场二次分拣垃圾
B、垃圾分类工作中大显身手
2018年3月,长治市启动了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循环利用工作,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破解“垃圾围城”难题,潞州区被确立为分类试点县区之一,而澳瑞特小区是潞州区的试点小区。李思义一上任,澳瑞特小区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循环利用工作便成了他接手的首要工作。
澳瑞特小区是澳瑞特社区七个小区之一,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属于老旧小区,共有居民1020户,总人口3000余人。“垃圾分类看起来容易,真正落实起来困难重重,加之时间紧、任务重、情况复杂,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可以借鉴,如何干、怎么干,就成了当时最棘手的问题。”李思义回忆说,为了尽快落实开展工作,他与同事们加班加点,讨论实施方案,最终决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通过为居民发放倡议书、分类手册,组织培训,打造主题公园,建立微信群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和工作动态,设置宣传点进行现场指引解答等方式,大幅度提高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的知晓率。“垃圾分类的关键是引导居民增强环保意识、养成生活垃圾分类的习惯,并能够准确辨识何为湿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后,每天早晨6点李思义就准时出现在垃圾投放点,手把手为居民进行现场指导和检查,风雨无阻。然而,试点工作推行一两个月后,潞州区环卫处的一次检测结果,对李思义来说犹如当头棒喝。经过环卫处工作人员对居民分类投放后的垃圾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分类正确率仅仅达到了18%。“那一次的检测结果,深深打击了我,但同时也是我们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升级的转折点。”李思义说。
通过向环卫处工人“取经”,李思义发现了垃圾分类推广工作中存在的漏洞,便与社区干部决定亲自开袋进行二次分拣垃圾。炎热的夏季,垃圾难闻的气味熏得人头晕,李思义和同事们站在投放点,戴着口罩和手套仔细地分拣。“臭呀,那味道实在冲,戴着口罩也无法用鼻子呼吸,回到家身上都带着一股垃圾的臭味。可当时心劲儿大啊,什么也顾不上,我们大家一心就想着让居民尽快掌握垃圾分类的每一个细节。”李思义说,经过十几天全天候的垃圾开袋二次分拣后,澳瑞特小区垃圾分类的准确率从18%飙升至87%,家家户户都成了“垃圾分类达人”。
为了鼓励居民主动进行垃圾分类,李思义还想出“垃圾换鸡蛋”的激励措施。居民只要能够将垃圾正确分类,就可以获得一颗鸡蛋。随后,他又将“换鸡蛋”改良为“换积分”,居民可以使用积分兑换更多的生活物品,这样一来,大大激发了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澳瑞特小区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图为:李思义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C、党建聚心共建温馨社区
自行车厂小区一楼门店装修,装修方要将部分承重墙拆除,严重影响居住在上层居民的安全,群众对此意见很大。在支部会上,李思义通过党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联系到小区物业负责人进行协调。最后,施工方在小区支部党员的监督下停止了对承重墙的拆除。“社区通过组织各种党建主题活动,听取民意、凝聚民心,切切实实为社区百姓办了不少实事、好事。”李思义介绍说,澳瑞特社区党委下辖3个居民区支部和一个机关支部,共有党员360名。而社区120名党员中,60岁以上的老党员多达86个。“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对于社区来说,这些老党员就是‘宝’。他们在群众中不但起着榜样的作用,而且做事认真,尽职尽责,是非常给力的宣传员、监督员和指导员。”李思义说,尤其在垃圾分类工作中,这些老党员的贡献不可小觑,正是他们的榜样力量,才让这项“最困难的简单工作”落在了实处。
担任澳瑞特社区党委书记以来,李思义不断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通过党员的带头作用,用实际行动为打造温馨社区夯实了基础。在党建主题活动中,李思义了解到辖区5600名居民中,60岁以上老年人就有1300名。尤其澳瑞特小区,目前居住的1020户居民中有很大比例都是澳瑞特集团的退休职工,老龄化严重。如何让辖区老人拥有幸福的晚年生活成了李思义一直思考的问题。
说干就干,针对社区居民养老的问题,李思义和同事们通过大量走访和调研,发现市场化养老院收费较高和不愿脱离原有的熟人圈,是大多数老人们不愿入住市场化养老机构的主要原因。
“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可以提供日间或短期照护服务、配餐陪伴、康复护理、助餐助行、应急救助、文化娱乐等,可以让社区内相互熟悉的老人在家门口的养老院,彼此陪伴,共同生活和娱乐,安度幸福的晚年。同时项目所投入的成本和收费标准也较低。”针对澳瑞特社区老人的实际情况,以社区为主导、引进专业养老机构,开办社区居家模式养老院的想法在李思义心中悄然萌生,并很快付诸了行动。目前,太东街道澳瑞特社区居家养老中心(即东篱养老院)已经基本建设完成,据介绍,这将是一所医、养、康、教、乐相结合的,长治市首家社区嵌入式智慧养老服务综合体。
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上任一年多来,在李思义和社区干部的努力下,澳瑞特社区发生着喜人的变化:小区道路不再坑洼,取而代之的是平整的路面;原先无人管理的小区垃圾成堆,如今居民自治,干净整洁……这些变化,提升着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对于这位“90”后的“小巷总理”,居民们都竖起大拇指说:“这个年轻人真不简单!”(来源:上党晚报 记者:程霞)
原标题:90后“小巷总理”的别样青春
相关链接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