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标、超时、超量等过重课业负担将成为过去时,小学一、二年级不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在全市中小学陆续推行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建立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课堂模式;2022年中考招生录取,体育分值由现行的50分增加到70分,裸眼视力和体重将成为身体素质重要评价指标;在二甲以上公立医院设立教师门诊挂号窗口,全市城乡公交和旅游景点凭教师工作证向教师免费开放……日前,市委、市政府印发《长治市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十大行动》,聚焦教育改革短板、群众关注热点,从扩大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供给、深化教学改革、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举办艺体类特色高中、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加强中小学思政工作、改革中考招生评价标准、推行校长职级制、实行教师县管校聘和提高教师待遇十个方面,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科学发展,全面提升长治市教育质量水平和效益。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紧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任务,聚焦教育改革热点难点,瞄准群众关切热点,查找问题、对标先进,在广泛调研、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长治市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十大行动》。“十大行动”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从十个方面提出改革的针对性措施,成为今后一个时期长治市提升教育发展水平的行动指南。
幼儿入园难问题,一直广受关注。方案中指出,要确保在城镇住宅小区配建幼儿园,将教育行政部门列入城乡建设规划委员会成员单位,参与小区配套幼儿园的规划、建设、验收、移交等各环节工作。今年全市将新(改、扩)建13所公办幼儿园,认定扶持30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确保年底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由64.1%扩大到66%,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由75%增加到82%。同时,还将专项整治幼儿园“小学化”问题。
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长治市将深入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行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和自主能力。目前全市已选择60所学校开展试点,年底前拓展到300所,2020年9月全市中小学校参与率达到100%。同时,严格确保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时。启用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开展每生每年一周的生产实习、创新教育和研学旅行等实践活动。
把全市中小学生逐步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交还他们更多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也是此次基础教育改革一项重要内容。方案中指出,不仅要减少学生家庭作业,同时还将严格控制考试频次。鼓励教师尊重个体差异,分层次布置形式多样的家庭作业。针对学生及家长对课后服务的需求,还将开展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实行双休日开放1天、寒假开放1周、暑假开放3周的免费校内课后服务。
进一步加大举办艺体类特色高中力度,在市七中、八中、十中、十六中、十七中、长子三中开展试点。今年,市直学校将招聘艺体类教师30名,至2022年补齐特色高中学校专业教师短板,实现特色学校自主办学。
全面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对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行为要进行记录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为满足学生必要的通讯联络需求,长治市已开发智能电子学生证,具有定向通话、家校互联、门禁管理、日常考勤、图书借阅等功能,在潞州区和上党区试点成功,全市中小学校在学生、家长自愿基础上配备使用。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费用由本级财政负担。
长治市中考招生“指挥棒”将有新变化。高中录取总成绩中,体育分值提高至70分,新增设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把公民素养、学习能力、身体素质、艺术素养、创新实践等五个维度作为评价主要内容,分值50分,其中身体素质占20分,把裸眼视力和体重作为主要评价指标,2022年中考开始执行。
全市中小学将全面推行校长职级制,实行教师县管校聘制度。取消校长行政级别,实行职级管理,设立特级、高级、中级、初级四个职级,以此确定校长职级和薪酬标准。现任校长原行政级别档案保留,调出时参考。同时,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内设教师管理中心,统筹管理区域内总量控制下的学校编制核定、岗位设置、教师调配以及教师档案、工资手续。建立中小学教师“有编即补、退补相当”的补充机制。同时,进一步改革教师评价标准、健全教师退出机制。
在全市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全面提高教师待遇。全面推行中小学教师增加10%-20%绩效工资政策,落实并逐年提高乡村教师特别是边远地区教师生活补助标准,增加乡村学校中、高级岗位数量,吸收社会资本、帮扶生活困难教师。同时在就医、交通、旅游等方面为教师提供优先或免费等政策。
方案还就加强中小学思政工作作出具体安排,要求每周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思政专题拓展学习。(来源:长治日报 记者:王轶)
原标题:一大波教育利好将惠及百姓——长治市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十大行动”实施